(第七講)
阿彌陀佛!各位同修慈悲,大家晚上吉祥。
今天先講一下實修群最近的狀況吧,最近覺得有一部分人有些懈怠,當初我們都發心進了這個實修群,那就等於說在發心上是格外不同的,都想踐行佛法,在功課上持之以恆,精進不懈。但是我昨天數了一下,從上午到晚上只有總計不到六十人在迴向,可是現在實修群人數已經達到二百七十三位,當然也不乏有些人自己在用功功課,但是我們一直要求大家在線上體現,這是一個監督和共修體制。
現在人的根性確實如此,所以必須相互監督,也不是為了攀比,可是有時候這種小小的攀比能激發一點慚愧心、無地自容心,也是大眾道場對各位的鞭策。中午錄講經視頻,說到「七聖財」裡面其中兩種,「懺」和「愧」,人要有懺愧,沒懺愧的基本上沒救了。所以請大家還是要發心,在實修群裡不要退,不要懈怠。也不希望大家有多大的發展,或者突飛猛進,修行就跟調琴一樣,不能太鬆,當然也不能太緊。但是希望大家能夠持之以恆來發心在這裡迴向,這是我們的要求。
希望大家能夠用起功來,因為一切事情包括修行,必須由精進而得成。甚至在佛菩薩、祖師的言教中,講到精進的狀態,要像離弦之箭,前一箭射出去,後一箭緊跟上,一箭推一箭,這樣箭箭增上,才是一個精進的狀態。否則像現在這個世界的煩惱多、違緣多,包括我們自己的障礙就過不去,很多時候就是一蹉百蹉,蹉跎歲月了,所以希望大家還是要把迴向功德建立起來。
再一點,大家一定要認識到,這是一個號召和護念,修行不是給別人修的,都是給自己修的,如果偷懶或者推脫,都是自己的事呀!所以一定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負責才能為大眾負責,為大眾負責才能激發菩提道業,這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引起殷重。這些天來我也是稍微關注了一下,覺得不盡如人意,希望大家能夠慈悲,能夠發心精進,阿彌陀佛。
今天要跟大家講兩段開示,一段比較短,給靖開法師的;一段比較長,也是給一位法師叫毓悟的。這兩段開示恰恰是激盪我們的精進心,應這個景。
我們首先來看比較短的這一段:「三界之中,無非牢獄。暫時快樂,終歸無常。眾生燕雀處堂,罕思出離,惟逆境當前,庶幾生遠離之心。故佛稱八苦為八師,非虛語也。」(《靈峰宗論》卷二之二,示靖開)
這個開示首先告訴我們,「三界之中,無非牢獄。」那我們就要設身想一下牢獄是什麼感覺,就是綁定了不自由,身不由己心不由己,最重要的牢獄是心不由己。但凡落到三界的眾生,人人皆如此,無非是這樣。三界大家都曉得,最高的是無色界,其次是色界,我們這裡屬於欲界。
「無非牢獄」還要有幾重了解。一個,整個的輪迴範疇就是三界,六道就在其中,我們在裡面升沉不定,這是一個牢獄;再一個,在牢獄之中也不是說隨處可去的。我們牢獄在欲界了,欲界之內上有天、下有地獄、餓鬼,我們的牢獄在人道裡面,人道他方國土沒有去,唯在南閻浮提南瞻部洲,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北京,當然我們可以去南京、去杭州,還是比較自在;第三個牢獄人人皆難避免,色身是我們的根本牢獄。所以,「三界之中,無非牢獄」,都是牢獄,從大到小就是一個控制,擺不脫出不來。所以在這樣的情景下,一切快樂的都是暫時的,終歸無常。
為什麼今天講到這個主題呢?近段時間來我聽到一些傾訴,確實感覺到世間太苦了。從身心特別是從心而言,非常的「牢獄」,甚至自己就是個獄卒,綁定著自已,折磨著自己,為什麼呢?就是不承認無常,跟無常相牴觸。順境、快樂的事來的時候,就覺得永遠不能變了,我一定要這樣,一定要趁我所願,可是確確實實不能這樣,也不是這樣的。「無常」就是這麼過著過著,貌似風平浪靜,可是它隨時可以噴湧、突變。
在這裡我們說的暫時的快樂,每個人的快樂都不一樣。重感情的覺得談情說愛快樂,重名的覺得今天又得到一個揚名的機會而快樂,重官的得到權力的又一次升級而快樂,重財的因為兜裡又有幾分進賬而快樂,等等這些,每個人所貪著的核心點在哪裡依附的多,那麼他的快樂就在哪裡體現的多。一旦無常現前,如果在他最割離不了、擺不脫的貪著的依附上面出狀況,這個時候他就痛苦。
就一個佛法的行者而言,這並不是壞事。為什麼呢?「眾生燕雀處堂」,眾生就跟小鳥待在一個好地方一樣,一旦覺得這兒不錯了,就「罕思出離」,沒有一個人願意離開。問題是,在欲界之內是牢獄,雖然已經待了這麼久,習以為常甚至已經捨不得離開,但這不是我們應該待的地方。所以我們就需要激盪,需要冷不防,需要挫折,反正種種這些不管怎麼樣,只要提醒我們這兒不行、不安穩、危險,這兒沒完沒了,能夠激盪我們這個心就行。
唯有什麼呢?「惟逆境當前,庶幾生遠離之心。」我最近見聞一些事,確實覺得人有點挫折真好,有點難受真是福氣。要不然在這個牢獄中你覺得得體,跟自己每天的追逐心脗合、滋養,就想不起來要出去。所以只有逆境當前的時候,才生幾分出離心。
其他的不說,有個叫馬剛的男孩跟我結緣將近十年了,他很苦,坐在輪椅上,也經過幾次誤診。這次從過年到現在一直在醫院裡面,前幾天剛剛出院又來看了我一次。我眼看著他這幾年對佛法知見上的長進,從開始完全不了解,來的時候是帶著求救心來皈依,到現在他說的話讓我覺得,真的是已經塵埃落定的心了,非常厚重。
他很多次都徘徊在生死線上,現在連一直在照顧他的媽媽也跟我說:「哎呀,這次又很危險,我現在心比較平了,這個兒了我欠他的也還的差不多了,真的有因緣走就走吧,我的心非常坦蕩,也不留戀了。」結果他因緣還在,大概把攢了一點錢花完了。我說你們以後確實不能攢錢,攢點錢差不多給醫院,用完了以後又好了,就這因緣。但是這個過程中,我是眼看著這孩子這幾年道業的增長,出離心的激盪,那這種生死徘徊真是功不可沒。我們都沒有機會到那種絕境上去,所以沒有這個韌勁。
他說有一次在透析的時候,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已經到了死亡的邊緣,瀕死感都出來了,那時候頭一念生的是恐懼心,第二念就念阿彌陀佛,馬上就轉了,當時我聽了確實很高興讚歎。他媽媽也說他現在老成的很,到醫院裡面去都度了好多人了,甚至有一個將近八十歲的名校教授,說他這麼多年教書育人,最大收穫是這些天在醫院碰見馬剛了。你看,馬剛說的也不是他自己說的,是他在這個境界中身心不斷受折磨的過程中,對於佛法的領悟。
從這點來講,苦確實是老師,在逆境當前的時候,我們要善於生起皈依心,一帆順風的時候要把它視作惡逆境界。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裡面也講過,一切惡逆境界現前的時候,要將它視作真實皈依處,咬緊它。「故佛稱八苦為八師,非虛語也」,不是虛說的呀。
佛教歷史上那些超級大祖師們,哪個不是吃苦吃過來的。我剛剛去雲居山朝拜過的虛雲老和尚,那都是歷盡不知道幾個朝代,受盡了多少磨難,才有這麼一個華麗的轉身。甚至有一些大祖師們,都是到刑部裡面坐牢,坐完了還有這樣的因緣,比如憨山大師就坐過牢,但是他在牢裡邊度了無量的人,勸皈敬三寶,吃齋念佛。所以他就把惡因緣轉成了好因緣,成了出離心的增上因緣,所以我們也要依苦為境。
確確實實你遇到順境了,覺得日子還不錯的時候,就顧不上修行,也不想念佛拜佛,心向外馳,懈怠心油然而生,一懈就百懈。我們的心田不種這個就種那個,你鎖不定精進的時候,不能念念相應,懈怠馬上就乘虛而入。而且也可以說人之初,性不知道本善還是本惡,我們也不去評判。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人之初,性本懈怠,都有惰性。所以我們在逆境當前的時候,要懂得皈依,這是修行很大很圓滿很真實不虛的一個訣竅。
下面還有一段是給一位出家師父開示的,我們也可以做一個學習。
「世人談及生死,鮮不悚慮。往往不能真為生死者,眼前活計放不下耳。然所以放不下者,只不曾徹見生死之苦。以從來為俗為僧,皆向順境中捱過,故畏三界心,自然發得不真切。倘以遠大慧眼,曠觀無始輪迴,痛念此生,果從何來?死後當至何趣?前際茫茫,後際墨墨,饒鐵石心腸,必為驚怖。然後依正教,開圓解,起圓行,敢保十人有五雙到家。最懼因地不真,道眼昏暗,或為世味所牽,或為邪師偽法所誤,袈裟下失卻人身。此予所以俯仰時流,而寤寐永嘆也!(《靈峰宗論》卷二之二,示毓悟)」
蕅益大師一開始講到「世人談及生死,鮮不悚慮」。世間人都貪生怕死,講到生死特別是死亡,「鮮不悚慮」,都會生起恐怖茫然的心,特別是不學法的話,根本就不知道前生後世因果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好像覺得很坦然,也會承認人活百歲終有一死,真的死亡現前的時候他害怕了。不要說死亡了,生個病去醫院,或者體檢稍微出了一點狀況,乃至有一點疑情,腫瘤未定良性惡性的時候,你去試試看嘛,不說驚悚了,馬上就忐忑不安了呀!為什麼?都是怕死。
佛門不是說要了生死嘛,大家都來學了,到時都要往生,這死亡不怕。可是為什麼說「往往不能真為生死者,眼前活計放不下耳」,這是第二句。
學佛就是要了生死,為什麼不能真為生死?為什麼泛泛悠悠的每天都提不起出離心,用不起功來,就是眼前的活計放不下,眼界不高不廣,怎麼個放不下呢?不知道輕重。大家好好的算一筆賬,每個人一輩子就命運來講,前途、事業,乃至家庭裡面的兒女、另一半、父母親,所有的親朋好友,等等這一些都是人,這些人之中每天都要經歷事,這個東西把我們綁定以後,左安右排等等,永遠是一個主旋律,怎麼也擺脫不出來,為什麼呢?就是不知道誰輕誰重。因為你真正想有出離心,想了生死,要把這當作輕,把了生死、把學佛修行當作重。可是為什麼做不到呢?放不下呀!咱們群裡面的人福報算好的了,每天還有清福用功學佛,可是一旦俗事和修行發生衝突的時候,十個人裡面有五雙都是說,今天有事了,趕緊要先顧及一下。這就「叫眼前活計放不下耳」,到底哪個重要拎不清楚。可問題是你這邊放不下,那邊就提不起來,那麼你為了提起來那邊,這邊能放下多少就說明功德在這上面體現了多少,但是我們做不到呀!為什麼放不下呢?
「然所以放不下者,只不曾徹見生死之苦。以從來為俗為僧」,這就是說的僧俗兩眾了,「皆向順境中捱過。故畏三界心,自然發得不真切。」
這裡講到之所以放不下,根本不知道生死的苦患,眼界太窄。人的眼界怪的很,一般說起來十年二十年就很長了,我們關心的是頂多今年,頂多這個月、今天、這會兒要怎樣,搞不定,其他前因後果的事都不管,這就是剛才講到的牢獄呀,念念都是牢獄。那你就不能徹見真正的生死苦,天天在順境中捱著過日子,順境最能夠蹉跎歲月了。所以怖畏三界輪迴生死的心,你從來都發不起來,或者發的不真切,因為覺得生死還很遠。我想生死在這輩子來講還有這麼幾十年,如果把每一輩子摺疊起來,放在一塊兒看的話,確實就跟火宅,嘭的起來一團火焰,又下去了,然後嘭的又起來,又下去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時候有沒有這種生死之苦的痛徹想法。
我有時候觀照到,比如我們買完東西回來劈裡啪啦的拆開,用完了扔進垃圾桶裡邊,不知道又拉到哪兒去了。當然我們看到垃圾桶是不會推彼及此的,覺得那一堆垃圾跟自己有何關係呢?可是諸位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把一個人的生死,假如就跟一開始在商場超市里面待著呢,買回來用著用著,壞了、過期了,最後當作垃圾又被扔在垃圾桶裡面,回收完了,不知道又拉到哪裡去了。如果每一個垃圾袋裡都裝的是人,你想想那有什麼意思,那有多苦!可是確確實實我們在三界輪迴中跟這個垃圾袋、垃圾桶一模一樣的,就在那裡面轉,人就像垃圾一樣的。對生死之心能夠念念生起如此緊迫感的話,我就不相信這個道業真的提不起來,你要不斷的想這要死了怎麼辦呢?
所以蕅益大師下面講的這句話太妙了,「倘以遠大慧眼,曠觀無始輪迴」,確實沒有遠慮必有近憂。在輪迴路上要有遠大慧眼,「遠」就是從遠處著眼,「大」就是從大的法界著眼,十法界裡我們現在就在人法界裡面,就鎖定這個,而且六道是一個坎,三界又出不去,佛、菩薩就不要說了,連羅漢我們都夠不著,可是那些都是人做的,人修成的呀。所以就要有這種「遠大慧眼」的背景,「曠觀無始輪迴」。
「痛念此生,果從何來,死後當至何趣,」就要痛念這輩子為什麼要到這兒來,雖然算有福報,做了人了,還能聽聞佛法,可是從冤枉的角度來講,我本來是佛,可以成佛,我現在弄了這麼個死樣子,這麼悲慘,這麼流浪,這是真的呀!這倒也罷了,好歹現在還能把握住,這輩子聽聞佛法了,還在學修,問題是「死後當至何趣」?真的死來了迅雷不及掩耳。最近尼泊爾那個視頻我們看到災難波及到中國邊境了,一下子地動山搖來了,大家大喊大叫怕的驚慌失措,可是說死就得死。
「前際茫茫,後際墨墨,饒鐵石心腸,必為驚怖」。你有這個視野,每天如此作意的話,真的要害怕,一口氣上不來必定是相續的後生。那你這輩子都不知道造了些什麼業,學佛學得都這麼假,真是要懺悔。包括我自己想想好像出家為僧了,也在所謂的講經說法弘法利生,可這些跟生死比起來還是下劣之事,無關緊要之事,把出離心調到這種地步才能叫做真的「痛念生死」。
反過來也不要覺得,這麼一講什麼都不幹了,就坐在家裡天天等死,馬上尋死覓活,不是要你這樣,是要你心行上用功夫,產生緊迫感,激盪出離心,而最終最好的效果就是精進勇猛,常將生死掛心頭。心行上調治在這個視野層面,以這樣的大慧眼「曠觀無始輪迴」,一旦你的視野遠了,眼前這點鬼窟活計那算個啥,自然而然不放就放了。不但能放的下,還能提的起,人在其中行都不太投入了。
在這樣的大知見背景下,蕅益大師說了,「然後依正教,開圓解,起圓行。」佛法見地上真正入到心裡了,然後真正啟動修行機製了,在正知正見的信解行證的道路上邁的好了。那麼,「敢保十人有五雙到家」,真正為法為道依正教修行,那麼十個人裡面有十個人都能到家,一個都漏不掉。一切的功德都來源於「痛念生死」,問題是我們活得這麼舒服,每天都覺得離死亡很遠,哪怕知道明天會死,但還不相信明天會死。人都怪的很,現在的人其性確實是剛強難化,有時候睜著眼找藉口,燃眉之急不管不顧。世間法都如此了,何況修行出世間法,一樣的秉性。
後面蕅益大師又補了一段,其一就是「最懼因地不真」,最怕的就是學佛的發心不是真的。每個人學佛的因緣都不一樣,聽到這裡大家也捫心自問到底是為什麼學佛?假如當時不知道什麼發心,反正有善根,也總歸邁入佛門了,那你現在想想我為什麼要學佛,前後有沒有長進,心地有沒有打開?是不是純真發心?這些東西都要搞清楚,每天要洗刷讓它新鮮。最害怕就是「因地不真」。
其二就是「道眼昏暗」。現在很多人真是「道眼昏暗」,學佛邁錯了步子,走偏了。我發現無非離不開兩條,一個名,一個利。名嘛,很多人由於虛榮心貪面子,好較真攀比等等導致的「昏」。再一個為利這就是「暗」,不知道心懷什麼目的,甚至在佛門裡面來覓商機,積攢人脈推銷產品,在微信圈裡動不動就弄出來一個鏈接。我看著真是非常痛心,大家想想,在佛門裡面來學佛都能弄成這樣,緣起「因地不真」,必然「果招紆曲」,道眼肯定不是昏就是暗。
再一個,「或為世味所牽」,可以說現在的佛法確實是一敗塗地,出離心本來是佛法的根本支撐點,現在說某個人真的有出離心,卻成了大修行人的境界。「世味所牽」是什麼呢?首先現在有一種相似的佛法,調侃調侃玩個票,好像學佛是為了充實生活,有一些閑的無聊,或者有些漏洞,乃至為了煩惱的轉化壓力的釋放來學佛,當然佛法能提供這個利益,可是大家一定要把目標鎖死,不要把佛法轉為世間法,不要把出世的真諦轉為世諦流佈。這是這一點,「或為世味所牽」。
更為可怕的是,「或為邪師偽法所誤」,這個是最麻煩的,最近都封了好幾宗大外道、大魔頭的案例。澳洲有個搞「心靈法門」的盧台長,已經被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宗教協會定為邪教在抵制了,大家千萬不要搞錯。還有台灣的蕭平實,也是一個居士大魔頭,到處給人印證,我曾經在微博上說了一下這個魔頭,哎呀,那些魔子魔孫們咬住就不放,一下就有一百多條評論,那時候一百多條可難得了,蕭平實還寫過一本書叫《無相念佛》,大家不要看。在國外還有青海無等等這些。
最近又出來一個印廣,到處亂說瞎說,這些魔頭過去不知道怎麼結的緣,不知邊際的話什麼都敢亂說,瞞因昧果,好藐視祖師,可是那些魔子魔孫買他的賬,一聽還暢快淋漓。他下面有一個尼姑徒弟講《法華經》,說千百年了不知道多少法師講《法華經》都錯了,而且這還得怪佛,一會又說佛也無奈,也不能怪佛,這些話都出來了。問題是我就很納悶,這些人眾星捧月一樣還有人買帳,後來我想想為什麼,「因地不真,果招紆曲」,都是那些人自己招感的。我看了一下他的書,講什麼「如是我聞」,那個徒弟還說:「家師有石破天驚的解釋」。東林寺的大安法師後來在網上也批了,大概意思是說:「你不懂就照著祖師們的說,別瞎說,你這樣誤人,為了現實中的這點虛名小利換百千萬劫的地獄實禍,何苦呢?」
所以這就叫「邪師偽法」。從這點來講,我們一定要在這方面注意。
最後,「袈裟下失卻人身」,這是給僧眾開示的。諸位同修也是不要在皈依下失去人身,不要在五戒下失去人身。「此予所以俯仰時流,而寤寐永嘆也」,就是對這件事我每天日夜都很操心,很感慨的。為什麼呢?這是時弊呀,世間人真的是少有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的。這是今天晚上的第二段開示。
所以從這兩段開示中,我想諸位同修來聽法也藉機激盪一下,確實也要用功,希望大家在道業上珍重,這個誰也管不了誰,都得自己用功往道上走。特別我現在也有一種感覺,有時候真的是障深福淺,業障太重福報又不夠,修不起來。不要說不知道了生死的,或者一知半解的,就算知道要了生死,這個事也很重要,也知道修行一定要幹,可他就是重要不起來,幹不起來。如同坐待日暮,知道這個事緊迫得如同太陽馬上要落山一樣,但是就眼睜睜的坐著看著太陽落山,如如不動,坐待日暮,走不動呀!所以這是很可悲的,這輩子枉然得人身,聽聞了佛法,更待何時度此身呢。
包括我講經說法也都是老僧常談,說過來過去還不是這樣,除了勸信、起行,大家想想佛法還有什麼?不要弄複雜了,越簡單越好。你要快快樂樂、自自在在、如如不動、不管不顧的去堅持,這樣才能夠容易出成果。世間法也是由於不懈怠,精進而得以成就的,俗世間的利益都是這樣,何況出世間的利益呢。
好,今天就將此四十分鐘的開示供養大家,南無阿彌陀佛,希望以此功德迴向我們同生極樂國。今天就到這裡,謝謝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