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發心的意義與類別

宗智法師  2017/09/29  大字體  護眼色

發心的意義與類別

發心,又作「初發意。、「新發意」、「新發心」、「初心」、「發意。」發心是指發無上菩提之心,為發菩提心的略稱。也就是發起求解脫苦難,往生淨土或成佛之願望。菩提心是一切諸佛之種子,淨法長養之良田。發此心,勤行精進,可以速證無上菩提。各種經典中對發心的意義都有解說。《顯揚聖教論》卷二云:「發心者,謂諸菩薩發菩提心。若諸菩薩、住菩薩法性,為欲利益十方世界所有有情,依彼行相強勝因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大誓願,受發心法。謂我必定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度十方一切有情,令離諸煩惱故,及離諸苦難故。」《華嚴經》曰:「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維摩經慧遠疏》曰:「期求正真道,名為發心。」

在教門中,釋迦世尊是發心的典型代表。世尊在三大阿僧祇劫前,為菩薩身份修道之時,發心成就佛道,廣度一切有緣眾生,這是世尊的最初發心。經過發廣大心,廣度一切有情,佛陀終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開始了度化眾生的歷程。

據《法華經》卷三《化城喻品》所載,過去久遠劫時,有大通智勝如來,在尚未出家之時,有十六位王子,後來均出家為沙彌,經常聽聞《法華經》,最後都成就佛道。其中的第十位王子,即是後來成佛的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化城喻品》中講到,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見,釋迦世尊在多生多劫之前,即已經發心廣修供養,成就佛道。

又據《悲華經》所載,在往昔刪提嵐國無諍念王在位時,寶海梵志有一子出家成道,稱為寶藏如來。寶海梵志勸告國王和國王千子,以及其他眾多弟子發心。國王聽從寶海梵志的話,發願求清淨佛國,其中一千弟子與五侍者願求濁惡世界,梵志最後亦發五百大願,願求濁惡世界,寶海梵志即於濁惡之世成佛,號為釋迦如來,是為賢劫佛中之第四佛。

諸菩薩在修道過程中通常有三種發心。三種發心分別為:一、信成就發心;二、解行發心;三、證發心。一是信成就發心,是指十信位修行圓滿,信心成就,進入十住位中初發心住。十信是大乘菩薩的修行階位,具稱十信心。屬於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位次中的前十位,謂十信行滿,信心成就,入十住位中初發心住。為信順佛之教法而不疑之位次。如《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名字品》中說是十信為: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法心、戒心、願心。

一、 「信心」,是指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二、「念心」,是指菩薩在無數劫中,舍身受身皆能憶念,得無遺忘。三、「精進心」,是指唯以精明,進趣真淨。四、「慧心」,是指心精現前,純以智慧。五、「定心」,是指週遍寂湛,寂妙常凝。六、「不退心」,是指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七、「護法心」,指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八、「迴向心」,是指覺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九、「戒心」,是指心光密回,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十、「願心」,是指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隨願。

二是解行發心,解即解了,行即修行。是指菩薩修行到十行位中能夠解了法性本空之理,順修六度萬行,從而發迴向心,進入十迴向。

「十行」是菩薩於地前所修的十種行,居菩薩五十二修行位次的第二十一位到第三十位。即「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在《華嚴經》卷十九中對十行有詳細地解說。十行中的「歡喜行」是指作大施主,能舍一切,三時無悔,令他歡敬。「饒益行」,是指菩薩持淨戒降伏眾魔,令一切眾生立無上戒,得不退地,饒益自他。「無嗔恨行」,又名「無恚恨行」或「無違逆行」,是指修忍辱離嗔,謙卑恭敬,不害自他,對怨能忍。「無盡行」,又名「無屈撓行」,是指諸菩薩多劫受諸劇苦,仍勤修精進,求法濟生,廣攝善法;「離癡亂行」,又名「無癡亂行」,是指常住正念不散亂,於一切法無癡亂。「善現行」是指菩薩知一切法無所有,三業寂滅,無縛無著,而亦不舍教化一切眾生;「無著行」,是指菩薩歷諸塵剎供佛求法,心無厭足,且以寂滅觀諸法,故於一切無所著。「尊重行」,又名難得行是指菩薩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之行。「善法行」,是指菩薩得四無礙陀羅尼等法,成就種種化他善法,以守護正法,令佛種不絕。「真實行」是指菩薩成就第一義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色心皆順。

菩薩修行十行位的目的,據《大乘義章》卷十四中說有四種:一是為厭離有為;二是為求菩提,滿足佛德;三是為了在現世及未來世救度眾生;四是為求實際,證法如。

三是證發心,證即證入。是指菩薩入初地乃至第十地,而此證者無有境界,惟真如智,稱為法身,法身顯發,故稱證發心。「初地」是菩薩修行十個階位中的第一個階位。大乘菩薩所修的十地中,以「歡喜地」為初地。菩薩若至「歡喜地」,可以舍離無始以來的異生性,初得聖性,具證人法二空理,能利益自他而生大喜,故名「歡喜地」。

菩薩從初地證入十地,共有十個階位。除了初地歡喜地之外,還有其他九個階位。分別為:二是「離垢地」,菩薩至此位圓具淨戒,遠離煩惱垢,故名。三是 「發光地」,菩薩至此位成就勝定、大法、總持,發無邊妙慧光,故名。四是「焰慧地」,菩薩至此位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增智慧焰,故名。五是「難勝地」,菩薩至此位,能令行相互違之真俗二智互合相應,故名。六是現前地,菩薩至此位,住緣起智,進而引發染淨五分別的最勝智現前,故名。七是「遠行地」,菩薩至此位,修行進入無相行,遠離世間及二乘的有相有功用,故名。八是「不動地」,菩薩至此位,無分別智相續任運,不被相、用、煩惱等所動,故名。九是 「善慧地」,菩薩至此位,成就微妙四無礙辯,普遍十方,善說法門,故名。十是「法雲地」,菩薩至此位,大法智雲含眾德水,如虛空覆隱無邊二障,使無量功德充滿法身,故名。菩薩經過從初地到十地的修行,達到第十地「法雲地」,即可獲得大智慧,具足無量功德。

在《觀無量壽佛經》中也有三種發心。經中指出,若有眾生願生西方極樂國土者,當發三種心就能夠往生。這三種發心分別為:一、至誠心,是指娑婆國土眾生若欲往生西方極樂國土,應當發專一至誠懇切之心,正念真如,求願往生。二、深心,是指若欲求證無上佛果之人,必須以心契入甚深佛理,種下深厚善根,就像大樹的根紮得很深,難以拔動。三、發願心,又作迴向發願心。為三心之一,指修行者以所修之善根功德,迴向於西方淨土,而發往生淨土,廣拔一切眾生苦惱之願心;又回轉自力之執情,向於他力本願之大道,而作得生之想者,亦稱迴向發願心。

在《翻譯名義集》卷十二中,也記載有三種發心:一、發大智心,是指以智慧廣求一切佛法,普令眾生皆得法喜之樂。二、發大悲心,是指悲憫一切在生死中輪迴,受盡各種痛苦的眾生,發願救拔眾生的痛苦。三、發大願心,依據四弘誓願的要求,發無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在《釋氏要覽》中亦記載有三種發心:一、厭離有為發心,即厭惡世間都是有為之法,因此會招感三界生死之苦,為了能夠出離此苦,就會發心修行。二、所求菩提發心,宿有善本,具正知見,欲求出世妙道,即發心修行。三、饒益有情發心,起慈悲心,愍念世間一切眾生受生死苦,即發心修行,願拔其苦而予其樂。

上述經典中所說的內容不同的三種發心,都是為了尋求出世妙道,發大誓願,成就無上菩提,為將來饒益一切有情而發的大願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只要往生到極樂,都能獲得不退轉

正定聚者,揀異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進退未...

【推薦】懺悔業障,必須生起這十種心

現在要懺悔業障,必須生起十種善心,從後翻破之,以為...

受持五戒的利益和意義

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盡形壽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

微縷供佛,得成佛道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為求無上佛菩提,精勤修學佈施...

怎樣讓生命活得像個生命

在我眼裡,生命,是人生的眼珠。 在我心裡,生命,是...

什麼是小法?什麼是大法

問: 能舉例說明一下什麼是小法?什麼是大法嗎?這一點...

弘一大師:初發心者在家律要

凡初發心人,既受三皈依,應續受五戒。倘自審一時不能...

越是你困難的時候、越要這樣去發心

無災無害地過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這個誰都得...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淨界法師:懺悔法門

(第一講) 今天學人跟大家共同學習的主題是佛教的《懺...

如何看前途是好是壞

問: 師父,你好,能不能給看看我的前途是好是壞啊?...

「遠離顛倒夢想」中的四種顛倒

若如大火能燒盡一切執著,不僅對有為法不應起執著,對...

普陀山的和尚說普陀山的事兒--誰是高僧

普陀山有三大寺,我們現在第二大寺法雨寺的山門口,前...

聖嚴法師《為什麼要做佛事》

什麼叫做佛事? 廣義的說: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

印順大和尚:師父圓寂日正是12年前帶我出家時

師父,我來了昨日21時,印順來到弘法寺後山本煥長老化...

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人活一生,是以尊嚴立於世。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推薦】以平常心來看待禍福

有句話:否定加否定等於肯定。此所謂:泰極否來。陰盛...

人有實德,天必有奇報

乾隆辛巳年間,河南省境內黃河決堤,陸地水深一丈多(...

佛教五戒與社會秩序的維持

一般人不能完全脫離社會族群而獨自生存,出家佛弟子宗...

百丈禪師示大乘頓悟法要

問:如何是大乘頓悟法要? 師曰:汝等先歇諸緣,休息萬...

為父親擔心,該咋辦

問: 頂禮法師。我心裡很痛苦,小時父母離異,我被判...

居士以在家老實念佛為本

凡修行人,當在自己家中修,不必定到林中修。若皆到林...

達摩大師「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達摩大師來中國以後,為了教育其弟子創立了達摩禪,還...

念佛要用真心來念

一九四零年,我們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師打佛七開示:...

得到吉祥的方法

今天是盂蘭盆法會的第二天,看到一些居士們陸陸續續的...

【佛教詞典】幕

又稱幔幕、帳帷。即縫合長布,作為裝飾或區劃空間之用...

【佛教詞典】印度河

(Indus)梵名 Sindhu(信度)。乃印度之大河。發源於...

【視頻】慧律法師《諍與道相違》

慧律法師《諍與道相違》

【視頻】慧律法師《摩訶般若與涅槃妙心》

慧律法師《摩訶般若與涅槃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