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勿以嗜欲殺身,勿以財貨殺子孫

2015/10/27  大字體  護眼色

勿以嗜欲殺身,勿以財貨殺子孫

有些父母、長者非常想不開,就想著要給孩子多留一些錢,結果呢?留得住嗎?告訴大家,留成什麼?禍根。老祖宗留了一句格言,告訴我們「勿以嗜欲殺身,勿以財貨殺子孫」。一般的人沒有見地,留很多錢財給孩子。「我教子,唯一經。」范公的後代八九百年不衰,他留給子孫的就是「濟貧活族之義」,救濟整個家族,救濟多少個貧窮人,這樣的道義留給他的子孫。所以當時他在世的時候,是一千畝義田,到清朝的時候,是四千畝義田,青出於藍勝於藍。所以范公後代的福報非常大,因為傳承了他這個道義。

而林公也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話,他說「子孫若如我」,子孫的素質跟我一樣,都不錯,「留錢做什麼?」你留錢給他幹嗎?「賢而多財」,他本來還是蠻賢德的,給他很多錢,「則損其志」。他說我爸爸賺得夠了,我幹嗎還去努力?把他的志氣給折損了。「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子孫素質已經比我差了,還留錢給他幹嗎?「愚而多財」,子孫素質比我差,你還給他很多錢財,「益增其過」,根本就是讓他更驕奢淫逸。那不就是以財貨殺子孫?

現在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在報紙上看到好多大企業家去世了,馬上登場的是整個家族爭財產,甚至於爭了好多年,他的棺木都還沒有入土。他賺了那麼多錢,最後呢?死無葬身之地,所以人算不如天算。這個是去世以後是禍根。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還沒有去世就是禍根。在台南有一個企業界的人,他也很忠誠,在一個企業待了一輩子,積了二十億台幣的財產。二十億不算少,而他建房子,花了多少?一億。我當時聽到第一個念頭:這個做法就是敗相已露。你很有錢,很炫耀,很揮霍,上行下傚,鐵定敗的。歷史當中沒有說哪一個父母很奢侈,最後下一代興旺,沒見過。所以一個家要三四代不衰,曾國藩先生說一定要堅守勤儉;要五六代不衰,一定要謹慎朴實;要八代十代以上不衰,一定要孝悌。他看了太多的人家,總結出來這些經驗。

你花一億建房子,首先你的後代會覺得,我老子有錢,那他就開始亂花錢。第二,蓋一億的房子,不就是告訴小偷們,有空到我家坐坐。哪有智慧?剛剛講到那位用一億建房子的男士,最後孩子養成奢侈的壞習慣,還賭博。他中風管不了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二十億全部敗光。這是他還沒走以前,就變成禍根。請問大家,他們家的悲劇結束了沒有?才怎麼樣?剛剛開始。因為孩子已經大了,養成很多壞習慣,要改談何容易?除非他們遇到倫理道德的培訓課程,是不是?所以,把這些重要的倫理道德教育送到家家戶戶,可能就改變了他們家庭的命運。

剛剛這個是沒有智慧的人經營的人生,有智慧的人就像范公、林公,留留得下來的陰德庇蔭子孫,留最好的榜樣讓子孫傚法。不只在家庭如是,在我們的單位,我們老師時時都想著,當時陳校長、王校長在位的時候給我們的那些叮嚀教誨,留下來的校風,影響深遠,經過了幾十年都還影響著這個學校。那你確實是留留得下來的。帶帶得走的,什麼帶得走?靈性的提升、智慧的提升,還有你這一生所攢的一切善行,都帶得走。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哪有一顆種子種下去會白種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教育小孩要講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講三世因果,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

無形的三千億財產

世間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憶念佛陀...

懶惰讓你跟財富無緣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很是貧窮,半間草房,...

81億美元留不住兒子出家的心

馬來西亞第二大富豪安南達克裡斯南擁有81億美元身家,...

應該該如何看待「情」

問: 中國人常常會用血濃於水來表示親情的重要性,親...

看看這些名人是如何惜福的

有人說越有錢的人越摳門,按這種邏輯,頂級富豪豈不是...

賢書法師出家前寫給兒子的信

劉二子: 你好! 你媽媽帶來你的消息,說你讀書讀的很...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有時候,我們考慮問題只是考慮自己。曾經有這樣的故事...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療治也。何以故?...

如果認為未來比較重要,那你應該學吃虧

我記得懺公師父在私底下對我們弘法的法師開示,他經常...

如本法師:皈依三寶有什麼禁忌嗎?

皈依三寶,僅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沒有任何之忌諱,皈...

佛像的真義與不敬的果報

恭敬佛像之學處分三: 一、真實義;二、以公案說明不敬...

只轉心而不精進做功課有用嗎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念佛法門,他力易行,橫超生死

憑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萬四千法門判為難行道。念佛法...

聖嚴法師:該不該懷疑

人不一定生性多疑,多半是因為曾經上過當,所以才疑神...

平凡決非淺陋

生活中,許多平凡的東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氣是平凡的...

素食成就世界最健康的民族

世界上有各種奇特的民族,有許多令人驚奇的特徵,比如...

竺摩老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話》

第一章 講述的微誠 地藏經在我國流行之盛,其情形可...

獵人與老和尚

戒就是規矩,要預防非份的念頭,不該有的觀念不要產生...

如何看待淨土宗裡面不同的知見

問: 現在佛教各種知見鬥爭堅固,不僅是不同法門之間...

持戒攝身心惟念功德事

戒是佛給我們的一種方便,這種方便只要守持都可以得解...

為什麼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東方

問: 請問法師,東方淨土和西方淨土有何差別?為什麼一...

【佛教詞典】四不寄附

據優婆塞戒經卷三受戒品第十四載,不應將財物寄附之人...

【佛教詞典】釋名

(術語)凡釋諸經論,有大意,釋名,入文解釋,三段次...

【視頻】慧律法師《比丘不攀緣在家居士》

慧律法師《比丘不攀緣在家居士》

【視頻】佛教卡通: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教卡通:佛說觀無量壽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