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要只講「空」,還要把「有」建立好

隆相法師  2017/09/12  大字體  護眼色

不要只講「空」,還要把「有」建立好

在與大家的分享交流中,聽到很多人談到了空,也對空有不同的理解。

這裡我要告訴各位:空,不是說這個杯子碎了就是空;也不是說人死了之後就是空。佛教說:因緣所生的一切法,當體即空。佛陀之所以告訴我們這一真相,就是希望眾生不要被六塵境所迷。當然,在沒有正確理解空的情況下,眾生習慣於對此執迷,總想牢牢抓住,因此不得解脫。想想看,若大家都明白了它是空的,還會去牢牢抓住這個空嗎?

在生活中,很多人會說,什麼都能放下了,甚至連身體都可以舍掉。比方說我曾經聽說過的舍身岩,有人認為可以舍棄自己的生命與身體就是空,這個概念是錯誤的。就算你把身體舍掉,也不代表你真的空了。

回到現實生活中來,如果你真的看空了,你能放下一切,那你能不能把你手上的鐲子送給她人?鐲子沒有身體重要,但是為什麼你還舍不得呢?如果你真的看空了,你能不能把你的房子送給他人?你會說,身體可以不要,房子還是要的。如果你真的看空了,你能不能把你的錢、存摺送給他人?你一定會說:那不行,命可以不要,但是錢是要的。舉這些例子,我只想告訴大家,你理解的空不是空,跟空不搭邊。看破是一種功夫,放下才是你的真實體現。看破,這一道理你能明白,但是不代表你就能放下。理明白了,是不是就代表空了?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不是的!

曾經在上個世紀80年代流行看香港功夫片,有一年輕小夥子從錄像廳出來,渾身是勁,結果一出手就被人打倒,才明白自己沒有功夫。從錄像上看來的,受其影響心很激動,渾身是勁,實際上沒有功夫。

所以看破放下要有真功夫。要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才行,不是脫離了生活而後才有。一切來自於你的生活,你的心與境,能不能對境練心。比如看到好吃的東西,聞到香味,你能不能不動心。若你整天不出門是不是就空了?不是的!喜歡購物的必須到商場去轉,你能不動心,那才是功夫。如果強制自己忍,那不是真功夫,必須把這兩者分開。所以必須結合你的生活,通過歷緣對境來練心,能如如不動才是真功夫!

禪宗有一個故事,說一位老太太供養一位出家師父三年,有一天她叫孫女去試試這位出家人的功夫,孫女過去一把抱住禪師,禪師這個時候其心如如不動,但是老太太還是把這位禪師趕走了,說,我三年供養了一個俗漢。禪師在外修行幾年後又回來了,老太太依然供養他一段時日,讓孫女再去試試這個禪師,當孫女抱住禪師的時候,禪師故作小聲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能讓老太太知道。這是一種境界,老太太真誠頂禮這位禪師,讚歎禪師是開悟有真功夫的人。不再像以前抱著他的時候,雖然能如如不動,但就像抱著枯木一樣,沒有生機。

佛教是要你回歸到自己本來的清淨自性中,這裡不管是智慧也好,福德也好,都是具足的,無欠無缺,這才是關鍵點。這裡還有一個重點,就是一個「有」。如果一定要談一個有,那麼又對立起來了,又麻煩了。對於我們初學者來說,又得要有這麼一個階梯。但是你必須明白,這一切你都不能去執著,佛所說的法你不能去執著,乃至發菩提心你也不能去執著。對於現實生活而言,比如火箭上天,不該脫離的時候不能脫離,到了該脫離的時候不脫離也不行。需要明白的是,在生活中,必須用境來檢驗你的心。比如說,我生活的很開心,沒有煩惱,可能是你比較順利。如果遇到逆境,看你如何對治煩惱,調伏得好,那才是你的功夫。

當然,也不能自找煩惱,對境練心可不是要把自己練成麻木的人。如見到可笑的人與事也不笑,是不正常的。這是麻木,不是功夫。你餓了就吃飯,聽到可笑的事情就笑,遇到傷心的事情就哭,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說達到聖者,哭不能哭,笑不能笑,這一點請大家一定要正確理解。在金剛經裡,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不也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難道說須菩提沒有斷惑證聖嗎?

要講功夫,我們不要只講空,還要把「有」建立好。我們在這裡誦經,坐禪、念佛都是有,不要去打折扣。從信仰層面講,把信建好,這個很關鍵,不是今天聽張三說的好就跟張三跑,明天聽到李四說的好就跟李四跑,這個不行,心要有定力;更不能,今天高興就多念,心情不好就不念。除了修行念經以外,人世間的善惡是非,包括道德等,都要建立的非常好,必須要建立這個「有」,行和願差一點都不行。這就是我反覆強調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單從理論說我們要明白這樣一個理路,古人也說:高山仰止,身雖未至,心嚮往之!

在金剛經中,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我們真正了解了這個,生活中的煩惱就會少很多。作為父母,放下是不是就不要盡責任了?不是的!佛也好,菩薩也好,都告訴我們,先要度眾生才可以!你要先儘職責,你的職責盡到了,然後再放下,你還沒有盡職責,就說自己空了,這是不對的。我們在此誦完經,探討過了,回家該掃地就掃地,該煮飯就煮飯,該上班就好好工作,一定要完成好自己的使命,盡到自己的職責,並在生活與工作中觀照自己的心,這才是學佛的正途!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認為身心世界是真實的

每一個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

你憑什麼離開三界

淨土宗的帶業往生,諸位你想想看,淨土是一個清淨莊嚴...

人生不過一個「贏」字

贏由五個漢字組成:亡、口、月、貝、凡,包含著贏家必...

心能夠無住,得這四種好處

這個地方講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種功德。我們前面講過引發...

【推薦】減少壓力的辦法

恐懼感的來源 人往往因為沒有清楚認識自己而不能相信自...

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閑書石壁題詩句,任...

把妨礙修行的事統統放下,功夫自然就現前

說一個故事你們聽,我聽虛老和尚他自己講,他在安徽黃...

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我們知道須菩提...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如何判斷發心的真與偽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

心中有一個【高度】束縛著自己

有這樣一個實驗:往一個玻璃杯中放進一隻跳蚤,同時在...

素食者如何保證均衡的營養

素食者如何才能在日常飲食中保證均衡營養呢?英國食品...

想度眾生,你得趕緊去了才能回來

問: 請問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五願,叫壽命...

關於開悟的三種錯誤觀念

一些禪修多年並有所體驗的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證得...

紹雲長老訪談錄

出家因緣及與虛雲長老師徒因緣 記者:您19歲即徒步往江...

梁武帝問志公禪師因果文

昔日蕭衍帝(即梁武帝)心中樂善好愛修行,禮拜志公和...

佛法點滴之生活篇

我們每天要吃飯,就不能像世間人那樣,我們在這個上面...

佈施大眾什麼物品功德最大

問: 如何分別佈施的物品? 答: 應佈施眾生所需物品...

人生的老苦與病苦

在這個世間,衰老是一個苦。我們的念頭,念念的遷移生...

測測自己的寬容度

請對下列問題作出是或否的選擇,每題答是記1分,答否...

現生髮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義。一約...

找到幸福的開關

一直到現在,我每看到在街喧喝汽水的孩童,總會多注視...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經營...

佛菩薩是否能幫我們陞官發財

陞官、發財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然而這些都是人...

色慾之害人,實甚於猛獸橫流

佛言多欲為苦者,欲希須為義,謂於所樂之境,希求而不...

【佛教詞典】八中洲

(名數)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屬之。南贍部洲之二中洲:...

【佛教詞典】淨因寺

(一)位於江蘇鎮江東南五州山。晉永熙元年(290)置,初...

【視頻】《華嚴經寶懺》妙嚴精舍

《華嚴經寶懺》妙嚴精舍

【視頻】珠海普陀寺:道心、道風、道行

珠海普陀寺:道心、道風、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