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臨終千鈞一髮之際,要幫助病人心無二念

大安法師  2022/12/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臨終千鈞一髮之際,要幫助病人心無二念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麼容易,感應不上,也是往生不了的。怎麼感應?就是深信切願,一心念佛,才能感通得上。如果是泛泛悠悠的,臨命終時還是那些世間的念頭起主宰。或者就像前面說的,生了病,到處求醫問藥,貪生怕死,恨不得天下所有的良醫都要尋遍——要多活幾年;臨斷氣之前,還在那裡掛吊瓶、插管子、輸血。他全身心都在考慮我多活幾年,多活幾天,你說他能往生嗎?

無量劫以來,我們也曾經接觸過淨土法門,也曾經念過佛,就是沒有那種真為生死的突圍的心、把這個身體——臭皮囊業報身徹底放下、徹底厭捨的心,我們還在這裡輪迴。那輪迴,借助以前的這種善根,又聞到淨土法門,又似乎發了點願想去,但是這種貪瞋煩惱還是這麼熾盛,還是看不破放不下,深信切願還是建立不起來。所以這個法門就阿彌陀佛的立場來說,信願稱名乃至十聲、一聲感通佛力都能往生,萬修萬人去,但是就眾生的煩惱業力來說,很難突破,真信切願建立不起來,感通不上,往生不了。

臨命終時這樁事情,那是關鍵時刻。阿彌陀佛為什麼要發一個臨終接引願?只要信願稱名,阿彌陀佛現前接引。印祖在前面講過,在臨命終時,不僅說沒有念過什麼佛的人不容易把住這個佛號,就是曾經有過念佛實踐的人,臨命終時也是很麻煩,做不了主。就是開悟的人,也是十人九蹉路,那是永明延壽大師在五代末、宋初的時候說的話。到了憨山大師,他是明末的一位高僧,他讀了永明延壽大師《四料簡》之後非常讚歎,進一步說,如果五代末的時候是開悟者不求生淨土是十人九蹉路的話,那麼到了現在——經過了六百年左右——那可是十個人裡面管保有十一個要蹉路的。那就是一網打盡。

所以永明延壽大師作為古佛再來,就是禪宗走向衰落的時候,為這些宗門教下的修行人指出一條當生出離生死輪迴的康莊大道。所以,歷代的這些具眼善知識非常讚歎《四料簡》。但是也伴隨著一些人否定《四料簡》,認為它是偽造的,不是永明延壽大師說的,這個觀點在印祖的時代就已經很有市場。為什麼印祖會作《淨土決疑論》?就是他深刻地感覺到那個時代這個觀點的錯謬。他讚歎這個《四料簡》,那是千古不易之定案。

所以你看這些宗門教下靠自力了生死之難,有句話叫「初果昧於出胎,菩薩昏於隔陰」,就是初果聖人都有出胎之迷,菩薩都有隔陰之昏。《高僧傳》裡面講唐代的圓澤禪師,他是能夠預知自己的來世的,「三生石」就是談他的公案,跟李源居士的一個約定。實際上,跟李源說到青城山去參訪走陸路還是走水路,他早已知道這個結局,已經安排了離世的事情。

圓澤禪師是一個初果聖人,他有五種神通,雖然有宿命通,但是見到了這個懷孕的女人,懷孕三年就是等他,他就想迴避這個事情。但是這個業力牽引,就讓他走水路,就碰到這個懷孕的女人,這碰到了,他就脫不開了。初果聖人他的情慾心還沒有斷,要七次往返天上人間繼續修行,才能斷這個欲界的思惑。

在臨命終時,不要說一般的凡夫,就是有相當修行的人,他也是做不了主的。所以,阿彌陀佛「前來接引」是非常的重要。佛只要求我們信願稱名,仰靠阿彌陀佛的接引的力量,「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來安慰我們,來引導我們,用光明攝受我們,在蓮台裡面,我們隨佛往生,才能夠確保這件離開三界的輪迴的大事。

助念一法,實際上從《華嚴經》裡面就已經建立了。西域、天竺一帶,就有助念的儀軌。它的儀軌是有一尊佛像,然後有一個幡,也都面西——也是指向西方極樂世界的,佛像在西面,病人也朝西,這個幡的頂部就把它綁在佛的手指上,然後幡的那個尾部就讓病人抓著。它用這種表象來告訴病人:作隨佛往生之想,抓著這個幡,那一頭是在佛的手上,這頭在你的手上,緊緊抓住。然後再給他施設一個佛像,讓他看著佛像,旁邊同參道友就幫他助念佛號——這樣的一種模式。基本上我們現在助念也是這種模式,這種助念的模式是自古傳過來的,它是有根據的。

一心一意地念佛,作隨佛往生之想,作決定往生之想,要把你的真信切願完整地表達出來。所以無論是助念者還是家親眷屬,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就是要幫助這個病人心無二念。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淨土法門是權法還是實法

【原文】 客曰:弟子昔日聞言,淨土法門,全屬小乘。極...

不重視教理,最嚴重是淨土宗這一塊

看第二段,就講出當初的一個錯誤的知見,有謬云:年少...

昌臻法師《淨土法門的十六字綱領》

淨土法門的綱領,概括起來,就是四句話,十六個字:...

修淨土法門的感覺---法師談話實錄

居士: 我現在還是每天早晚打坐,修觀心的法門。後來我...

此識心無體,不能孤立而起

我們現前隨事緣而起的種種分別之心即是識心。此識心無...

無論打了多少妄想,我們的心都是清淨的

什麼是真如呢?它的體性,經典上給它兩句話,叫清淨本...

印光大師嘉言錄--讚淨土超勝

● 大矣哉!淨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明海法師《八大人覺經》

我們來看這部經,題目叫《佛說八大人覺經》,東漢安世...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註音版】佛前上供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念佛功夫成片如何界定

這個功夫成片首先是來自於禪宗參禪的一個術語。就是他...

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

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 佛...

大安法師:信得越深,念得就越切

這句名號我們要念呢,要有一些前提:第一是信願,第二...

一念十念可往生,為何還要三萬五萬

問: 一念、十念可決定往生,為何要一日三萬、五萬? ...

初學者不要與男女美色相接觸

大智慧的佛陀告訴我們,修行的重點有兩個: (一)慎勿...

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我們要在生活當中體驗什麼是發菩提心。自己真正發了菩...

損壞的佛像跟經書怎麼處理

問: 聽說經典、佛像不可以燒,請問已舊或者已損壞的佛...

慈舟法師《八大人覺經淺釋》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但是歸依了...

【推薦】古人的修身箴言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負教育子女責任,今我寄旅京華,...

韋馱菩薩的十大願

第一願:修菩薩道願 世尊。我願於爾時修菩薩道。修諸苦...

龍樹菩薩:讚般若波羅蜜偈

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 念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 ...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無奈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無意義的。幾歲...

真正令我們受盡折磨的,是自己內在的魔王

在佛陀的教言裡,經常會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們...

三十六種富貴之人的心相

古時候有一句諺語說:「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

東來傳法的高僧:求那跋陀羅

為了追隨正法,求那跋陀羅棄家潛逃,到遠方求師訪友。...

墮胎殺生的因果公案

墮胎是殺生惡行,以事、意樂、加行、究竟衡量,事是胎...

【佛教詞典】不知法

【不知法】 p0317 集異門論十七卷二頁云:不知法者:謂...

【佛教詞典】閻浮檀金

(雜名)Jambunadasuvar?a,又作炎浮檀金,閻浮那提金...

【視頻】鬼猶濟物

鬼猶濟物

【視頻】宏海法師《隋代高僧道綽大師》

宏海法師《隋代高僧道綽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