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淨界法師  2023/06/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我想,我們讀《阿彌陀經》,有兩句話是非常重要的,是核心的思想:第一個,「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極樂世界是一個離苦得樂的世界。第二個,「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你在這個安樂當中是成就不退轉的功德。

這個不退轉,當然對一個入聖位的菩薩影響不大,但是對凡位菩薩的影響是很重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上說,極樂世界的四土當中,他覺得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這三土沒有什麼特別。他說,你要研究極樂世界,它最有特色的、最不共於十方佛土的,就是它的凡聖同居土。

這凡聖同居土太特別了,所以蕅益大師說:「一切即是,一切即非。」極樂世界的人民,有煩惱,但是安住正定聚,他不退轉。你說他是聖人,他煩惱沒有斷;你說他凡夫,他又安住正定,他內心當中顯現的一種正念正知的相貌。所以你沒辦法判教的。

蕅益大師說,因為在其他的佛土當中,凡聖同居土經常有退轉的過失。我們的心念是因緣所生法,你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呢?是因為有因緣的力量才出現,它不是有自性。

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你說你是好人還是壞人?答案只有一個,很難說。你在什麼環境,你就出現什麼樣的心情。這就像空中的羽毛,你說這個羽毛是往上飄還是往下吹?很難說。羽毛是不能決定的。我們一個資糧位的菩薩,要找一個好的環境是很重要,因為我們的心是什麼?心隨境轉,我們控制不了自己。

而極樂世界呢?在《淨土十疑論》上說,為什麼往生了極樂世界能夠成就不退轉呢?他是凡夫,他有煩惱,他為什麼煩惱不活動呢?智者大師說有兩個主要因素:

第一個,三寶的加持力。三寶的加持力特別強,這個是不共於其他的十方佛土的,佛力的加被。你整天跟阿彌陀佛在一起,你的菩提心特別堅固。二是法力的加被。極樂世界的五塵,有情無情同宣妙法。你經常聽聞佛法,你能夠加強觀照力。三是僧寶的加持力。諸善聚會,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懺公師父常說的依眾靠眾,容易產生正念。

第二個,在三寶加持當中,他是壽命久遠,他沒有分段生死的障礙。我們一個人,換了一個果報就換了一個想法,這個分段生死很嚴重。你看你前生是個男人,你是用男人的思想;你今生變成一個女人,你變成一個女人的思想;你要變成一隻螞蟻,你就變成螞蟻的思想。這個就是什麼呢?這個就是因緣所生法。這個法不是獨立的,它是由因緣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的煩惱、有很多的善業,但在極樂世界煩惱不能活動,因為它沒有活動的空間,它沒有那個因緣去刺激。

所以這個地方非常重要,一種不退轉的保證。極樂世界是怎麼樣?住定、證滅。你到了極樂世界,剛開始叫住定,你未來的目標叫作證滅,這個是道出了往生極樂世界的真實功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古德參究機緣頗多,唯有「念佛是誰」最易得力

出家本為生死大事。今出家兒,不知生死為何物,但知隨...

淨土修行為何也需要明師、看經教

【原文】 或曰:參禪須近明師,若無明師,須看經教。念...

這個佛七改變了我

我叫淨玉,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東林寺打佛七,這個佛七讓...

印光大師嘉言錄--讚淨土超勝

● 大矣哉!淨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推薦】為什麼很多念佛人害怕臨終沒有正念

問: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阿彌陀經的另一個版本)裡講到...

善導大師《答往生念佛文》

善導大師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開示了念佛人如何...

積攢往生極樂淨土的資糧

為什麼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中...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問: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請開示如何才能坦然...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修止觀是對治你的習氣

我們住在這個山上,看到很多眾生的相貌,有時候把佛法...

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

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稽顙①,哀告現前大眾,及當...

一切法門中,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

有障礙才能考驗道心和信心

佛源老和尚在文-革時,坐了三年的監獄,在監獄裡每天受...

【推薦】色慾招病 斷欲解病

從前,有個翰林名叫鄺子元,患有嚴重的心疾。每逢毛病...

聖嚴法師: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有人說,出家人離開了家庭、父母、親友,所以不需要有...

【推薦】一信之後,永不再疑

一信之後,更不再疑。為什麼要討論這個問題? 一信,在...

天人的五衰相現

天人有五衰相現,這五衰相現是什麼呢? (一)花冠萎...

愚蠢也是天使的禮物

前不久看書,讀到一則這樣的寓言每個人出生時,天使都...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

論佛教徒的修養

佛教傳入中國將近兩千年。自東漢到唐末是由萌芽而達燦...

沒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

當我們眼裡看到這個是垃圾人、那個是垃圾人時,我們應...

少年東來忍辱得福

東來老家的鄰居成哥,是他五服(謂高祖父、曾祖父、祖...

比丘與田主人

從前有位比丘,每天都會到城外曠野的墳場。而比丘在往...

今生得遇念佛法門是最大的幸運

眾生在學佛的過程當中,他面臨很多行法,所謂八萬四千...

學佛之前誹謗過淨土法門該怎麼辦

問: 若在學佛之前因不相信有這麼一個容易法門,而說了...

【佛教詞典】戒殺念佛

戒殺生、修念佛之意。系我國宋末以降特別強調之行儀。...

【佛教詞典】不定

心所名。所謂不定,是說這四種法,可以成就善,也可以...

【視頻】《藥師經》慧平法師讀誦

《藥師經》慧平法師讀誦

【視頻】《譔集百緣經》聆志居士念誦

《譔集百緣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