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是要分別,還是不分別

淨界法師  2015/08/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修行是要分別,還是不分別

在修行的時候,我們要問一個問題: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別,還是不分別,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這個事情應該這樣解釋:我們的目標是無分別,當真理真實出現的時候是不能分別;但是過程一定要分別,你過程沒有分別,沒有用文字的引導來修正你的思想,那你就不能悟入真理了。這個分別要怎麼分別呢?我們說明一下。

這個分別的方法,這個地方的方法是講行相,就是「於一切法唯有識心」。大乘止觀跟小乘止觀最大的差異在哪裡?小乘止觀它的空,是對外境全盤的否定,它就從無常下手,反正一切法被無常一觀照以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所有的東西都消滅掉,沒有價值。所以小乘的空觀,它所對的境界是五蘊諸法,整個五蘊被他的空觀一對治以後,全部消滅掉。大乘佛法的空觀是「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它是保留外在的因緣,這個因緣依他如幻,如幻的意思就是說你不能動它,你知道它是生滅相,但是你不能去破壞它。

那你要去破壞誰呢?所以大乘的空觀它所要對治的是你心中的遍計執,你心中的名言妄想。「遍計本空」這一句話的意境,簡單地說就是保持內心的平等,這就是遍計本空。

比如我今天看到一個人,誒,這個人對我很好。當你動了這個念頭的時候,你的心開始不平等。這個時候你馬上要觀照:這個人對你很好,你已經落入了不平等。不平等就是說,你已經開始在造業了,這個生死業力開始啟動了。你要把不平等調成平等,你應該觀照說:這個人對你沒有很好,也沒有很壞,你的心就平等了。

所以你在修遍計本空的時候,你心中的名言,你要記得一句話:多用否定的話,少用肯定的話。諸位如果讀過《大般若經》你會發覺,佛陀在《大般若經》裡面,很少用肯定的話:「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這個意思。

但是你要注意,否定不能否定單方面,要二方面都否定。若你想這件事情對我有好處,你便開始不平等,你要開始對治:其實這件事情對我,沒有好處,也沒有壞處。你的心平等,就是遠離二邊。所以你對於每一件事情,你都用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你的心安住在平等。

所以在修遍計本空的時候,諸位要知道:你剛開始修大乘空觀的時候,你盡量少用肯定的字眼,多用否定二邊的字眼。你不能否定一邊,因為否定一邊,一高一低也不平等。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他剛開始修觀的時候,是先破對外境的執取,先破所取相,就是對外境保持平等,然後再對治能分別的心。因為這個外境對我們是比較疏遠,所以我們比較好對治,剛開始先對治對外境的不平等,然後再對治內心對自我的不平等。

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於一切法唯有識性」,就是把我們這種有所得、不平等的心,帶入到平等的一真法界、不二法門去,就是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進入到平等的圓成實性。依止這個平等觀,「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離一切障故」,這個就是修行大乘止觀的整個過程。

修行大乘止觀,我們也說過,整個大乘止觀,它很強調內在的改造,它不改變外境,外境完全不動,因為依他如幻,一切法有它背後的因緣,你知道就好,但是它是讓自己用平等心來面對。

我們看黃河,黃河氾濫一直是中國很大的天災,你看黃河一觸動的時候,生命財產的破壞不得了,所以治理黃河永遠是歷代君王一個重要的政策。剛開始是大禹的父親鯀去治水,他用圍堵的方式:你會氾濫,我就做很多的堤防來阻擋你。結果,這個水你不要看它看似柔弱,其實堅強,它一發狠的時候,再大的堤防都被它衝破,就失敗了。大禹很聰明,知道這個水不能跟它硬擋,要疏導,把它疏導到一個乾旱的地方灌溉良田,不但沒有壞處,還有好處。

其實我們的心也是這樣,看似柔弱,但是它要狠起來的時候,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所以對心,你能夠硬壓,像外道的無想定?其實這個無想,完全把這個心的功能、思想完全壓住,這不是一個好方法,來生它會更嚴重。

諸位要知道,大乘的止觀,就是你要很勇敢地面對內心錯誤的思想,然後用佛法慢慢地加以導正,不要去壓制你錯誤的思想。錯誤的思想一來,我就念佛,當然這是剛開始的方法。我錯誤的思想一來,我就去拜佛,對,剛開始我們不一定要去跟它硬碰。但是你要慢慢培養一套方法,來疏導這個錯誤的思想,就是「遍計本空」,就是用否定的言詞,把你的思想永遠保持在平等,使令你離開好壞得失的對立。

因為這個好壞得失,都是你自己的概念創造出來的,世間上的事情哪有好壞?世間上的事情就是「依他如幻」,它就是隨順很多的業力,顯現很多的影像,然後一直一直地過去、一直一直地過去。但是我們在過程當中,說這個是好、這個是壞,又產生很多很多的業力種子。所以我們應該讓內心保持平等,這就是所謂的「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這就是整個大乘止觀的相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星雲大師《以智慧來代替金錢》

我做事的原則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

遇到逆緣要如何應對

我們剛開始初發心學佛時信心都很大,非常精進。時間久...

在坎坷路上走,才能磨練心志

寺中有一個小和尚,從小就在這裡出家,是寺裡的眾僧把...

佛教的治心法

《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

《一函遍復》白話譯

(印光大師著 圓濤法師白話譯) 淨土法門,對上、中、下...

會修行的人走到哪裡都能修

昨天有位同學對我訴苦說,在做事當中很煩惱,想出去一...

人為什麼痛苦?

人從哇哇墜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過百年,這在歷史長河裡...

功夫上去了,氣脈就通了

我看打七呀,四個七都快打下來了。還有些師父,總是話...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推薦】懺悔一層又一層的不孝

有的事情在二十年前,我完全沒有發現自己有什麼不對,...

愛慾於人猶如執炬,必有燒手之患

我們今天繼續來講四十二章經的第二十五章:慾火燒身,...

值得珍藏一輩子的話

人生路漫長而短暫,只有懂得人生活著的意義才可留駐生...

禪詩三百首

1、無相偈六祖惠能大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

往生時為何只見蓮花不見佛

問: 往生時,為什麼只看見蓮花,不見阿彌陀佛來也要...

白色的蟑螂

打開孩子的餅乾盒子,在角落的地方看到一隻蟑螂。 那...

善惡因果,錯綜複雜

一次上山,有道友問師父:為什麼這個世間常看到好人不...

死亡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

學佛首要就是聽聞佛法

宗喀巴大師說,正見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我們剛開始學佛...

以關懷代替處罰

在仙崖禪師住的禪院裡,有一位學僧經常利用晚上時間,...

靜中有工夫,動中亦要有工夫

用功人,以為自己的工夫很好,能可以把得住,坐下來身...

屠夫的頓悟

10年前,張順是個專職屠夫專門為附近的人宰殺大小牲畜...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明禪法師憶佛源長老:光看書,那是沒用的

我一九八四年出家,就一直跟著佛源老和尚。對他印象最...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們的信心和願力,心清清淨淨地念,是要把心...

吃素50多年的心臟外科醫生

一個素食主義者的生活秘密是他敏銳的頭腦和令人難以置...

【佛教詞典】五莊嚴法

(名數)嚴飾清淨法界之五種莊嚴法也。蘇悉地羯羅經上...

【佛教詞典】時處諸緣

時,謂十二時;處,謂淨處或不淨處;諸緣者,即生活、...

【視頻】《梁皇寶懺》女聲讀誦

《梁皇寶懺》女聲讀誦

【視頻】佛國記-法顯大師西行

佛國記-法顯大師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