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找回曾經的幸福感

德光法師  2019/06/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找回曾經的幸福感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時候,一毛錢一包的辣絲兒,一分錢一根的粘牙糖,我們吃的幸福感滿滿。一把冰糕棍,幾塊小石子兒,我們可以玩得不亦樂乎。經常是一個沙包、一根皮筋,或者一方粉筆繪就的格子,就能讓我們沉醉很久。

現今,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雖然極大的豐富,但是人們的幸福感卻丟了。

各種新潮電子產品,新鮮勁兒一過就被放在角落吃灰;再好吃的東西,吃不上幾口就膩了;再好看的衣服穿不了幾次就壓了箱底。

一顆充滿妄想的心,總想外求,求而得之,空虛;求之不得,痛苦。光陰年華,就這樣一點點被煩惱吞噬了,當我們回頭想找回我們的幸福感時,發現心已經迷失的太久了……

在這個社會,無論是所謂的底層、中層還是上層,每個階層都存在自身的痛點。

底層人連衣食住行等基本問題都無法獲得保障;中層人雖然衣食無憂,但是也面臨孩子教育、生活環境等問題的困擾;上層人士也是惶惶不可終日。

伴隨著社會貧富差距的加大,社會中各種矛盾越來越突出,戾氣越來越重。

地鐵上經常看到有人因為擁擠而爭吵甚至打罵,外賣因為一個差評就可以提刀砍人,還有各種路怒症……

有時不禁在想,這個社會怎麼了呢?歸根結底,這都是因為五毒的侵害。

《佛說八大人覺經》有云:「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貪心不能得到滿足,就會生嗔恨,如果愚癡不能覺醒就會幹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傲慢與懷疑使得各種矛盾加劇,最終導致了各種亂象的產生。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精神上卻停滯不前甚至退後。

小孩子從小就被灌輸所謂成功學理論,好像一個人價值的體現及認同感都是來自社會地位以及外在的物質財富。為了所謂的成功,每天疲於奔命,能夠真正信任的人越來越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淡漠。

越來越多的人為了錢、為了往上爬而不擇手段,可是真得到功名利祿後會覺得幸福嗎?反而更加惶惶不安,唯恐失去現有的一切。所以說,想要獲得真正的幸福,必須從妄想和煩惱中掙脫出來,找回迷失的本心。

真正的幸福,不是自身慾望達成的那一刻,而是一種意義的延伸。

幸福分為三個層次:滿足、快樂、意義。滿足是幸福最初始的感覺,隨之而來的快樂覺受會持續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的長短取決於這件事意義的大小。

如果單純是為了滿足個人,那麼這種幸福的感覺來得快去的也快;如果是為了眾生,那麼這種幸福的覺受就會被無限的放大。

說到底,真正的幸福不是來源於外在的獲得,而是內心深處心靈的滋養。如何滋養心靈呢?布施就是很好的方式,布施比獲得更能得到幸福的感覺,因為幫助別人的時候首先溫暖的是自己的心。

外在世界的物質是無限的,但是每個人能夠得到的是十分有限的,當有限的獲得與無限的貪心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痛苦。

因此,少欲知足的人往往更能夠感受到幸福,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取決於多大程度上可以擺脫對外界的依賴。收入越來越高,但是幸福感越來越低,有時候想想,好像什麼都不缺,但是又好像什麼都沒得到。

佛經有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身體是無常的,財富是無常的,世界也是無常的,都是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既然我們都知道本性為空了,何必還執著外物呢?

很多人覺得自己不幸福是因為外在世界的客觀因素,比如環境不好、身體欠安、世道不公、經濟衰退,很少意識到其實這都是心念在作祟。

即使有一天讓你到一個現階段各方面條件都令你滿意的環境中去,過一段時間你仍可能會生出其他不滿。因此歸根結底,不幸福的根源是心念的妄想太多。

環境是共業的顯現,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內心,把控自己的念頭,當我們隨著修行的深入,逐漸能夠達到境隨心轉的境界的時候,我們就又可以找回曾經的幸福感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三千億無形財產

有位勤政愛民的國王,有一天出宮巡視人民的生活。一到...

現代人為何活得這麼累

如果把社會中的人,按工作性質進行劃分,大致可以分成...

生命從哪裡而來

這種妄動跟業力的流轉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眾生的別...

世間有許多苦惱,佛菩薩為何不蒙垂救

問:大士尋聲救苦,是救於果者也,何以世間仍有許多苦...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過是如幻夢一場

人們所樂愛及追求的,沒有一樣能逃離無常的腐蝕。生命...

布袋和尚詩偈中為人處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

以淡定心去面對煩惱事

怨起於心,結於心,所以當了於心。以一顆淡定的心去面...

淨慧法師《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各位居士:下午好!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個老題目:覺悟人...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聖賢處事,惟寬惟厚

弘一律師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經講過一篇《改過實驗談》,...

修行人不要搞名堂

北方有一個地方經常所謂的行頭陀,他頭陀是什麼都搞不...

人道眾生是怎麼來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為人道的眾...

修行人二十種病氣

怯弱氣認為自己根淺慧薄,無力勝任大道。應發大願,立...

聖嚴法師《打從內心祝福自己、祝福別人》

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這麼說應該沒有人反對。小自個人...

我們找到了最可依靠的力量

當我們執持這個名號的時候,我們要有一種認知,要有一...

阿彌陀佛的清淨法身

我們看看蕅益大師有什麼比較深入的開示:這當中有二段...

素食是冷卻地球的最佳選擇

科學界現已形成共識:全球暖化有可能毀滅人類,而人類...

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這個不是福德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

八風的考驗

俗語說:動則生風,這即是風的來源。在修行中,常提到...

煩惱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我們看第三段的煩惱濁。煩惱濁是由想陰引生的。想的意...

貪戀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嗎

問: 頂禮法師!佛經上說,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抵得...

圓因法師:淺釋放生

一、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救那些被擒被抓,將被宰殺...

存什麼心太重要了,這是保持人身的條件

有人曾經問過一位僧人:人的身體為什麼是直的,站著走...

修行人著魔的主要現象

一、共修時的魔事 修行人發生魔事時會有那些現象出現呢...

佛法讓煩躁心變平靜

從來我就是個性格暴躁的人,以自我為中心,意氣用事起...

【佛教詞典】防護身語

【防護身語】 p0708   雜集論八卷八頁云:云何名為防...

【佛教詞典】大輪金剛菩薩

大輪金剛,梵名 Mahā-cakra-vajra。或謂即持金剛利菩...

【視頻】天因法師《衣蒲童子的故事》

天因法師《衣蒲童子的故事》

【視頻】傳燈-閩南佛學院創建八十週年紀念

傳燈-閩南佛學院創建八十週年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