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安法師:西方淨土的成立原理

大安法師  2011/10/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淨土宗經典對西方淨土成立的原理與相狀,有著雖簡約但甚為透闢的陳述,為我們了解西方淨土的成立原理提供了思路,亦為淨業行人嚴土利生的菩薩行提供良深的啟迪。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中,尊者阿難啟問:法藏菩薩圓滿大願,圓證菩提,那麼,法藏菩薩是過去佛呢?未來佛呢?還是他方世界的現在佛呢?釋尊告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去現在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意為:阿彌陀佛的法身,遍一切處,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空間打破),無生無滅,非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一如,時間打破),只是為了酬報因地所發的誓願,廣度十方世界眾生,從法身流現出極樂世界,距離娑婆世界的西面有十萬億佛剎之遙。

這段經文義理深邃,點示出西方淨土成立的原理。即由真空緣生妙有,打破時空局囿的如來即是真空,極樂世界即為妙有。真空與妙有的媒介是願力。真空——願力——妙有三大要素的因緣和合,構成西方淨土的成立原理。

經中有一段阿彌陀佛對他方世界菩薩的開示也談及這點:「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又云:「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表證著空性——願力——妙剎三者的內在關聯。

西方淨土的成立原理昭示:願力是從空出假(妙有)的重要中介力量,真空妙有二諦圓融,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雙泯雙存,同時無礙,即是向上圓融不思議第一義諦,即是當人本源心性。而種種般若淨土法門,皆悉指歸本源心性,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是故大乘行人以發菩提心,廣度眾生為先決前提。小乘行人不發菩提願,即趨證偏真涅槃,不能從真空中繁生度生大用,故被釋尊呵斥為焦牙敗種。吾人當引以為誡。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怎樣選擇四十八願中與自己相應的願

問: 經過師父的分析、解釋四十八願,弟子對彌陀的功德...

東晉士大夫的淨土情懷

東晉末年,在長期的分裂與戰亂中,隨著慧遠大師的到來...

勸父母往生西方是為大孝

念佛之人,當勸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臨終決定往...

淨宗三祖-承遠大師

1.生平 承遠大師(公元712---802年),四川綿竹縣人。...

西方路遙如何能至

問: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凡夫劣弱,云何可到。 答:為...

【推薦】在淨土法門裡你要生起三種信心

每一個法門的修行都是以信心為根本,站在淨土法門的角...

信忍、悟忍、喜忍

只要仰信佛的知見,把它轉為自己的知見,我們也就大悟...

無藥可救的心梗病人為何奇跡生還

當內科住院醫師第一年,有一夜,在加護病房值班時,急...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淨土所有依報正報,皆是本覺妙明

群典者,引諸經論以證明,言非臆見也。詳如義理部類二...

淨業行人要有覺知,要在今世了脫

問: 密宗與淨土都是從淨門入,二者之間有何區別?是不...

聞信彌陀名號的人,當下就得十方諸佛護念

得到佛的護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護念的...

靠自力了生死之難

如來一代時教所說一切法門,皆令眾生修戒定慧,斷貪瞋...

常行堪忍者,於當來世無多怨敵有多喜樂

世人都知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可...

禪要如何去參

王輔益是個非常發心的信士,除了工作以外,只要有空就...

惟賢長老《如何樹立中國佛教的公眾形象》

關於如何樹立中國佛教的公眾形象,我覺得包括個人與集...

玄奘大師最後魂歸何處?

唐朝時,彌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師晚年臨終時,發願往生...

雞蛋真的很有營養嗎

很多人認為雞蛋是人不可缺少的營養食品,每天都要進補...

傻瓜與聰明人

在一個城市里,住著一個傻瓜,他很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

淨土法門為諸法之歸宿

原文: 淨土法門,為諸法之歸宿。猶如大海,盡世間所有...

以純孝之心念佛的婆羅門女

佛像能引發人的善根。當時有個婆羅門女在瞻仰頂禮覺華...

【推薦】從淨土宗的角度,要培養對彌陀皈依的心念

若先受盡不善業果而修善者,與上相違,當知如是補特伽...

聖嚴法師《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只要談到佛教教理,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說...

找一條真正的成功路

對於出家人而言,成功本來就是一個妄念,是世間人的游...

七個改命、積德、改氣色的具體方法

經咒之法力是無形的,持誦久之,可以清除本身罪孽。若...

【佛教詞典】四禪天

梵名 Caturdhyānabhūmi。又稱四靜慮天、四靜慮處、四...

【佛教詞典】妙用

(1587~1642)明末臨濟宗僧。浙江鹽官人,俗姓鄭。字...

【視頻】淨界法師《六塵的暫時運用》

淨界法師《六塵的暫時運用》

【視頻】濟群法師《凡聖只在迷悟間》有聲書

濟群法師《凡聖只在迷悟間》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