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受戒後在心中會產生什麼效果

淨界法師  2016/01/31  大字體  護眼色

受戒後在心中會產生什麼效果

我們受了戒以後,內心當中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們內心當中多了一個戒體。戒體在心中到底會產生一個什麼的效果?在戒律裡面講到兩個不同的效果:

第一,有本期誓。「期誓」就是說你心中有一個願望在支持著你。雖然你以前在沒有受戒之前,也可能做很多善法,但是那些善法是沒有一個目標來引導你的。比如說你到了菜市場,看到可憐的眾生,你也可能會把它買下來放生,但是你這樣的行為是臨時剛好看到因緣才生起的,你不是經常保存這樣的願望,所以你這個行為不會相續,而且造作也沒有力量。當我們受了戒以後,你心中經常保存一種願望——我要斷惡修善度眾生,這種願望再遇到環境的因緣具足的時候就表現出來。所以你受完戒以後,你的戒體會產生一種願望來引導你的生命,使令你的生命遠離錯誤、趨向於善法。這是第一個,你心中有一個願望。

第二,遍該生境。你在沒有受戒之前,所修的善法是有期限的,不能夠普遍一切眾生。比如說你以前也可能不殺生,但是你不是說對所有的眾生都不殺生,可能你遇到了冤家就會去傷害他,遇到了刺激你的蚊子啦、蒼蠅啦,你可能會傷害它。但是你受了戒以後,你的不殺生是普遍地面對一切眾生,我對所有的眾生,在任何的情況之下都不殺生。所以你的所緣境是特別地廣大。

總而言之,你受了戒開始修善的時候,第一個,你心中有誓願,第二個你的所緣境特別廣大。使令你所修的一切善法的功德,都會輾轉地增勝。這就是我們受了戒以後的一個最大差別,就是成就了一個戒體。

《五戒修學述要》分成三大主題:第一、安住戒體,我們受了戒以後,應該如何去納受戒體,進一步地去安住戒體,把戒體的功能把它發揚光大。第二、奉持戒相,戒體是內心的一個願力,我們如何把這個願力付諸在身口二業的一個戒相,真實地表現我們心中的願望。第三、結示勸修,我們最後用一個偈頌來總持前面的所有的內容。

我們事實上持戒就是兩個重點,第一個我們如何安住我們的戒體,第二個我們如何去實踐我們的戒相。安住戒體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戒體相狀。我們要安住戒體,你要先得到戒體。你根本心中都沒有戒體,你根本不知道怎麼安住。所以這個戒體相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來成就戒體。第二個、戒體作用。當我們心中有戒體以後,我們如何把這個戒體把它發揮成一個最大的防非止惡的作用。

《事鈔》云:「謂法界塵沙二諦等法。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淨心器必不為惡,測思明慧,冥會前法。以此要期之心,與彼妙法相應,與彼法上有緣起之義,領納在心,名為戒體。」

我們所領受的戒法是什麼,所領納的法,就是整個法界塵沙二諦等法。這個「法界」指的是十法界,十法界的法就像空中的灰塵、像恆河的沙這麼多的法是什麼內涵呢?「二諦」,有真諦的不生不滅的無為法,也有世俗諦的生滅的有為法。十法界的整個塵沙二諦等法,怎麼就是我們所領受的戒法呢?我們做一個說明。當我們沒有受戒的時候,十法界的法都是我們造業的所緣境。說你為什麼會殺生?就是有這些十法界的因緣。有一些雜染的因緣、清淨的因緣你才會造業。所以我們在沒有受戒之前,這十法界的法都是我們造罪的因緣。我們受了戒以後,這十法界的因緣就轉成一個我們持戒的對像。就是轉過失成功德。

我們在受戒的時候,每一個戒所謂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所面對的對像是整個十法界的法。古德所謂的十法界的「妙善戒法」,我們要領受的戒法,雖然戒是五條,但是這五條戒的所緣境是十法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住宅內如有蟲蟻,應當如何處置

有人寫信問我:住宅內如有蟲蟻,應當如何處置,打掃時...

以戒為師

說起戒來,十分容易,拿著戒的放大鏡去挑出他人的毛病...

慧律法師:心無所住就是安住

世間沒有中庸,無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無所住就是中庸...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體背謬

玉峰法師行持雖好,見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訣,其意...

道宣律祖傳記

代有覺人,為如來使。龍鬼歸降,天神奉事。聲飛五天,...

什麼是心地法門,該如何去修

問: 請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什麼是心地法門,怎...

【推薦】因地發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報

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這個是講到我...

凡夫應常繫心觀二十事

佛陀要我們這樣的凡夫常當繫心觀身,觀二十事,它們是...

紹雲長老留給溈仰宗法子的開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法卷傳法 徒具虛文 所有到我這來接法的人,我都把這個...

修行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你問什麼是修行,答:心平氣和是修行,不慌不忙做...

做到當下的無慾而為

一個活在頭腦中的人,他的思想是無法停止下來的,因為...

真正的禮拜

在寺院裡,經常看到這種場景:一些香客,手裡抓著大把...

傳喜法師:如何看待神通

還要提醒大家的一個就是,現在這個時代什麼稀奇古怪的...

慈學長老尼:出生與出家之難

出生難 我的名字叫慈學,是出家的時候師父賜的。俗名林...

禍福由因,改變在緣

我們從我們內心的相狀,看到過去的因,也看到你現在面...

度化眾生,要有緣才行

佛陀時代的城東老母是釋迦牟尼佛之鄰居,佛祖雖是無緣...

法布施的福德果報

法的布施 我們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勸進行者工作,他...

以法自娛,了伎非實

伎樂聚會,當願眾生,以法自娛,了伎非實。 伎:古泛指...

覺悟的三個層次

覺悟既然是一個根本問題,就要知道覺悟的層次和內容是...

【推薦】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叫做日用而不知啊!古人說:有一...

甘心忍受消業障,業障就會消失

若當來世佛諸弟子,已佔善惡果報得相應者,於五欲眾具...

面對被傷害時的態度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義就有邪惡。 曾經,佛陀也遇到迫...

【佛教詞典】退法阿羅漢

【退法阿羅漢】 p0913   顯揚三卷十二頁云:一、退法...

【佛教詞典】五三八二

指五法、三性、八識、二無我。為法相宗所立。五法即相...

【視頻】《佛說療痔病經》蓮歌子演唱

《佛說療痔病經》蓮歌子演唱

【視頻】《你知道吉凶禍福嗎》有聲書

《你知道吉凶禍福嗎》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