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怎樣才能把善根啟發起來

淨界法師  2022/07/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怎樣才能把善根啟發起來

流轉門、還滅門。

丙二、轉化生命

丁一、總說

怎樣才能把善根啟發起來

什麼叫流轉門?它的生命的內心世界是:

[觸]、作意、受、想、思。

觸就是接觸,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產生一種作意,然後產生一種感受,可能是快樂的感受,然後這種感受當中,你又打了很多的妄想,在這種妄想以後,就產生一種思,就是造作,你就開始去造作了。

凡夫的心念,是由你所接觸的環境決定的。就是說:誒,我回到家的時候,我就開始放逸;我去佛堂我就用功,所以你的心是做不了主的,你的心由外境決定的,叫觸。你接觸到三寶的因緣,你的善根就現前;你到了染污的環境,你就放逸,這些完全就觸決定的嘛!

但是聖人他不是這樣,身為一個修行人,他是以作意,再觸、受、想、思,作意就是智慧的觀照。我不管遇到什麼環境,我自我要求,修行人的特點來自於他迴光返照,他不向外攀緣。

諸位要知道,你一旦向外攀緣,你就跟過去的業力結合,外境是怎麼產生的?那是過去的業力嘛。你一去攀緣外境,你就糟了麼,那你被阿賴耶識抓的死死的,你肯定活在阿賴耶識。你活在外境,你就生起很多的感受,生起很多的妄想,然後又繼續造業,構成一種惡性循環:惑、煩惱、造業,造業之後得果報,得果報之後又起另外一個煩惱……就是一種輪迴性嘛。

為什麼我們今天一生又一生在娑婆世界流轉,到現在還是這副德性呢?就是我們活在一種生命的等流性、輪迴性,你前生打什麼妄想,你今生還打什麼妄想,那你怎麼可能改變呢?問題是你不想改變嘛,問題啊!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你生命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諸位知道什麼情況嗎?你自己想要改變!沒有其它情況,佛陀不能改變你,佛陀是說法讓你了解,讓你自己改變啊。佛陀能夠進入到你內心,去改變你的妄想,不可能嘛!佛法的整個主軸思想在自覺啊,你要不覺悟,誰也救不了你,問題在這兒了。

所以你看佛有無量的功德,為什麼以覺,佛者覺也,用覺悟來做根本?因為所有佛菩薩的功德,都是因為他覺悟,才去佈施;因為他覺悟,才去持戒;因為他覺悟,才修忍辱……他整個生命的波羅蜜的發動力,來自於覺悟!

我們為什麼要受戒,諸位知道嗎?就是啟動這個作意,去觀照。你說:誒,我不受戒,我照樣能夠發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我相信!我相信你不受戒,在某一個條件之下,你會做善事、你會起好念,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的外境當中,都做好事,不可能!所以受了戒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我不管遇到什麼環境,我一定要斷惡、修善、度眾生。你沒有受戒是我想要斷惡、修善、度眾生,我想要!我想要就是說你做不了主了,外境決定的。沒有受戒的時候,你可不要刺激我,你刺激我的話,我是會罵你的,就是沒有受戒嘛。

受戒人不可以這樣,受戒人那是自我要求了,你對我怎麼樣,那是你的事,我只對我自己負責。他就迴光返照,你罵我,我認為說這是我的業,我該還還你,但是我要讓這個業停止,不能再相續下去了。所以受戒的人,他的特點來自於他在每一件人事上,多了一個迴光返照,憶念他的戒體,就是不忘初心嘛。

所以受戒是怎麼樣呢?把你一個我想要斷惡修善,把它提升到我一定要斷惡修善。其實,淨土宗也是這樣,你不能老是活在我想要往生,我想要往生,那表示什麼?表示你大概不會往生,因為你是有條件的嘛。你要假設你的環境,臨終的時候環境很好嘛,你要假設有人幫你助念嘛,你要假設外境沒有人刺激你嘛……所以我們淨土宗的人,很少培養心力,我們的整個功德,完全取決於外境來決定嘛,你做不了主。

《楞嚴經》講一個沒有經過那種心靈訓練的人,你永遠是活得很被動,因為你活在觸,你接觸什麼環境,你就起什麼想法,那就是佛陀說的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了。所以我們現在要訓練自己,我遇到事情,你要訓練自己迴光返照,自我反省,自覺、自省、自調,你經過觀照力,你才能夠把你的善根啟動起來。

其實,我們現在善根足夠用了,諸位知道嗎?我們多生多劫以來,我們聽聞很多的佛法,我們參加很多的共修,我們平常做很多定課,那些善根跑去哪呢?諸位知道嗎?佛陀常常告訴我們叫金剛種子,善根是不會退失的,即便你造了什麼惡業,它都不退失的。那我們無量劫來造了那麼多的罪業,那可也造了很多善根,那些善根哪去了呢?

在睡覺!在阿賴耶識睡覺,唯識學講種子,在那個地方睡覺。你現在必須把它喚醒,我們現在不是說要趕快去再造作善根,當然這個很重要,更重要就是說:你要把你心中原有的善根把它喚醒,就是主人翁啊,你要醒一醒啊。我們現在很少人去喚醒自己的善根,遇到事情直接反應,你平常的習慣性,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你栽培的善根,對你一點都沒有用嘛。

我們現在要習慣遇到事情慢一點,所以《楞嚴經》說不迷、不取、不動,修行人不要反應太快,諸位知道嗎?反應太快不好,因為反應太快你肯定跟你過去習氣走。如果你想改變的話,遇到事情先不要反應,先觀照一下,把你的善根提升起來,先迴光返照:你今生到底的目的是什麼?你是要求往生的。你有這個迴光返照,你才可能把你的善根啟發起來的。我們現在栽培很多善根,都沒有拿出來用,都在睡覺,所以你看妄想做主――都是小人得志。

所以現在,我相信諸位善根,以你們的善根求生淨土綽綽有餘,重點就是說:我怎麼把我的善根啟發起來?你只要記住這四個字:迴光返照,就好了。遇到事情,不要去管外境對錯,你要告訴你自己:觀照你的內心,向內心中求,你的善根就啟發起來了。善根只要你觀照它,它就起作用;你一不觀照它,它就消失掉,你要向外攀緣,它就消失掉。

所以說佛陀開示了很多法藥,但是我們吃進去以後,我們沒有把它拿出來用,問題在這。你的戒定慧的善根,平常用的時間很少很少,我們會急著去栽培善根,聽聞佛法,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去使用善根,使用善根比栽培善根更重要。你一天當中,你一生當中聽經的時間很少,但你日常生活當中,你怎麼去使用這些你已經栽培的善根,才是重點。

那怎麼把善根啟發起來呢?就是作意。不斷的提醒自己:向內安住,所有的因緣法,都是你內心變現的。這當中的作意力,主要就是向你的真如的佛性中,向內觀照,就是一念心性。一念心性當中,天台宗提出空、假、中三觀:

一、空觀——發明真空體性:觀想你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的本性是本來清淨的,這是破除心中的妄想。

二、假觀——發明隨緣妙用:向內觀照:假觀,觀察你的內心,你只要念頭一動,就有隨緣的作用,那麼開顯你心性的功德――信願持名、佈施、持戒、忍辱等等,這個假觀。

三、中觀——發明空有不二:那麼中觀是把空觀跟假觀做一個平衡,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

我們可以這樣講,空觀主要是在空掉過去的想法。佛陀告訴我們,我們過去的想法大部分都不能用。所以你看修行人第一個是怎麼樣?大死一番。佛陀告訴我們說:我們沒有經過佛教訓練的人,過去的想法都叫顛倒想。你可能是一個好人,但是好人不表示是個道人;你可能會生起善念,但是善念不表示正念。所以佛教徒是什麼?先空掉過去。那麼假觀呢?是創造未來。憶念名號的功德、憶念淨土的殊勝,把這個妄想破壞以後,重新建立一個念頭,就是假觀,由這個假觀的因緣,來啟動我們的信心,啟動我們的願力。

所以在內心當中,是有這個空觀來否定過去,有假觀來引導、創造未來,這是整個一個觀照,主要是空、假、中三觀,其實主要是空、假了,因為中觀其實就是空假的平衡,就是一個安住真如,正念真如,第二個是順從本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這個「我」最怕你迴光返照

蕅益大師指導我們從這念迷惑的妄想轉成真心: 試思平日...

願將娑婆三千界,盡種西方九品蓮

光緒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師一肩雲水,行腳於東...

上中下根各自修行,都有往生之分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今天講《西方合論》第九門的...

哪個地方有障礙,就從那個地方觀進去

在大乘的學習當中,我們觀照真如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

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

原文: 今見好心出家在家四眾,多是好高務遠,不肯認真...

遇到事情不隨妄轉,斷相續心

阿賴耶識就是我們生命無量劫來善惡的業力、無量劫來所...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根機

什麼叫根機呢?我怎麼知道我根機好呢?當然,你根機好...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素餃子做法大全

22日冬至。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想到清淨的國土,一定要淨化你的內心

從二諦圓融的角度,什麼叫做唯心淨土呢?說一個真實通...

初學佛應怎樣修行

阿彌陀佛!初入佛門者,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以為能...

過年殺生聽高僧怎麼說

春節將至,民間有二十六燉鍋肉,二十七殺隻雞等民謠諺...

80後工科博士的自白:我為什麼選擇念佛法門

末學於1986年12月生於河南的一個小鄉村,2013年工科博...

學佛應重視威儀的訓練

佛門教育十分重視思想教育與生活教育,因為唯有健全的...

吾今此身,父母遺體也

【原文】 夢中忽憶二尊人病且亟,悲甚。既而曰:猶可為...

聖嚴法師:佛化婚姻與佛化家庭

談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佛教是不贊成結婚的嗎?當然不是...

在家居士該不該花精力追求升職加薪

問: 在家居士該不該花一些精力追求升職加薪,以及更...

對水泡很執著,結果失去了整個大海

若見聞知,性圓週遍,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虛空,並...

哪個法門消業障效果最好呀

問: 慈雲灌頂法師在《觀無量壽佛經》註解裡面告訴我們...

貪瞋癡是一切惡果的罪魁禍首

佛教認為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貪瞋癡是人...

欲求長生,莫如淨土

佛眼見無量劫事,故自古及今,無所不見,又戒人妄語,...

在慾望面前,人的智商會降低

財跟色這兩種慾望當中,哪一種慾望最厲害?大家深有體...

常律法師:修持藥師法門的感應實例

藥師經云: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

果中皇后:草莓的超強功效

草莓又叫紅莓、楊莓、地莓等,是薔薇科草莓屬植物的泛...

【佛教詞典】智水

(一)以清水譬喻清淨之智慧,稱為智水。反之,以濁水譬...

【佛教詞典】寶賢

(401~477)劉宋比丘尼。陳郡(河南)人,俗姓陳。十...

【視頻】智海長老《一盞明燈》MP3

智海長老《一盞明燈》MP3

【視頻】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

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