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業力的顯現

淨界法師  2015/11/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業力的顯現

佛陀在經典上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眾生的依止處有四個飲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是段食,「段」就是分段的飲食,我們吃的這些飯菜等等。第二個是觸食,「觸」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產生六識。假設我們所接觸的環境,都經常是不如意的環境,你的身體要好就有困難;假設你的六根所接觸的六塵,都是歡喜的,你色身的抵抗力會比較強。

前面的段食是約著物質的享受來說,這以下的觸食是約著精神享受。就是說我雖然出了家,我受用物質的飲食比較單薄;但是我的觸食,我經常內心保持歡喜,這個時候你色身的抵抗力強,因為有觸食的資持。

第三個是思食,「思」就是希望。一個人對未來有希望,雖然我現在的生活不是很滿意,但是我知道我以後、晚年的時候、我來生的時候會更好。有希望在支持,這個人的身體也會比較健康,這叫思食。這二個都是精神的受用。

第四個是識食,這個識食就不是前六識,前面的觸食跟思食都是第六意識,這個識食是第八識,就是你業力的資持。你看餓鬼道的眾生、地獄道的眾生,他們也沒有飲食飯菜可以吃,他所接觸的環境也不可能讓他快樂,都是刀山油鍋,也不可能有希望,他不知道什麼時候離開地獄。他現在死掉了,馬上受生,又再接受痛苦,所以他不可能有希望的。那這個地獄的眾生,他的生命是如何相續呢?他沒有段食、觸食、思食,他是靠這個識食,就是阿賴耶識的業力,不斷地支持他的色身。

所以,假設沒有阿賴耶識這個業力的識食,這個識食體就不能成立了。「何以故?於六識中,隨取一識,於三界中已生有情能作食事,不可得故。」因為前六識不能做識食體。為什麼呢?因為前六識不能普遍三界,有的地方有第六意識,有的地方沒有第六意識,你看無想天就沒有第六意識了,所以它不能扮演識食體。當然第六意識所帶動的觸食跟思食,也有幫助,但是它不是主要的因素。這個識食是最重要的,就是業力。

有關業力的支持,我講一個公案,大家體會一下這個生命的真相。我年初的時候到新加坡去弘法,去了將近十天,前五天是講經,後面幾天就帶大家念佛共修。在新加坡的時候,我的身心狀態非常的好,但一回到台灣,不到一個禮拜就生了重病。這個病,病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我過去的習慣就是斷食,但是我這次的病,斷了三次,連續斷了三次,一次斷三天,等於斷了九天,都沒有效果。

後來有一天晚上我做夢,在夢境當中,那個意思就是有這個鬼神障。後來我就持咒,持了三天感到有一點好轉。到了第三天晚上靜坐的時候,我突然間有一個感覺:我現在不要持咒,就念阿彌陀佛。那個時候,當然有障礙的人心情就不同,我那時候觀想阿彌陀佛的聖號無量光、無量壽,他決定能夠救拔我。那個時候,我生起了強大的皈依心,一直地念佛,念了將近二十分鐘。在二十分鐘當中,突然間聽到「劈啪」的一聲,突然間身心的暗鈍相、粗重相消失了。從那時候,身體就開始恢復健康。我想每一個人多少都會遇到鬼神障,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我們是帶著果報體,帶著業障、報障在修行。

比如說你看很多老和尚,他去打佛七,打完七以後回來就生病了,你怎麼解釋呢?你說:「唉,代眾生受苦!」這樣講也是有道理,其實都是自己業力的表現。鬼神障也好,外在的因緣只是增上緣,因為這個地方講識食體,就是你的果報體,永遠是你心中阿賴耶識的業力所釋放出來的。不可能有一個外在的業力,跑到你的身心來給你快樂、給你痛苦,不可能!如果有可能的話,這個唯識學的觀念就會全部被推翻掉了。所以我們一個人的菩提心,一定要依止正見,否則你的菩提心不能相續。

這個地方講「識食體」就是說,我們相信果報體任何的變化,外在的環境只是一個增上緣,你自己心中的業力才是親因緣。這樣子你不管遇到任何的逆境,你的菩提心不會退轉,這個正見非常重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不要只求順緣,還要求點違緣

我從小就有很多的疑問,也喜歡問。長大以後去讀書,老...

及時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這句話或...

懇切至誠念佛誦經,決定可以消除宿業病苦

世人病苦,多屬宿世殺業所感。無論何病,若能懇切至誠...

五濁惡世的煎熬

首先看劫濁。劫濁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濁法都...

唯識學的精華

一、廣闊的人生和宇宙觀 佛學在分析世出世間的森羅萬象...

為什麼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

為什麼佛陀在講六波羅蜜之前要講這三種意樂?就是你作...

培養積極樂觀的情緒,別讓壞情緒毀了你

我們常說認識感情動物,人有七情六慾,歡喜、憤怒、痛...

造作的善惡業必由自己承擔

如果一個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麼樣的妄想,就會產生什...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鏘鏘三人行之肉食還是素食

吃魚比吃肉安全嗎? 竇文濤: 《鏘鏘三人行》,廣美,...

你要用什麼思想來面對果報

第六意識扮演的是我們所強調的受用緣起,它受用果報的...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誦經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誦經。好比一個道場,必須天天要有...

【推薦】什麼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縱生人中,愛樂殺生等事。 前面的領受是約外...

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

原文: 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

修行要去掉這二十種錯誤觀念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門,是從內心去參悟自...

四大毒蛇

從前,有一位樂修佛道的修行人,決定獨往山中用功。但...

六德賢妻與五好丈夫

六德賢妻 佛陀在《玉耶女經》上面有一段開示說,世間妻...

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

利他利己叫作二利,二利也是一種心態,二利的心態能夠...

關於開悟的三種錯誤觀念

一些禪修多年並有所體驗的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證得...

禪的方法和求生的願力兩者並重

禪宗所說的悟,是擺下萬緣、心無執著,既無可求、亦無...

釣魚捉魚的惡報事例

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可曾饒過誰?釣魚、捉魚、販魚的...

漢語中的這些詞彙都來源於佛教

剎那 梵語Ksana的音譯。佛典中剎那指時之極微者,即非...

為何你要甘受輪迴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者,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受輪...

勇於對抗自己的煩惱習氣

真正的修行並不容易,多數人不敢真正地修行,或真的對...

執持名號有三個次第

一、執持名號:一句彌陀念誦聽--專注力 二、一心不亂:...

【佛教詞典】光毫

佛兩眉中間的白毫有光明,故稱光毫,為佛三十二相之一...

【佛教詞典】半託迦

(人名)Panthaka,又曰半他迦,槃陀迦,般陀,槃特。...

【視頻】夢參老和尚《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

夢參老和尚《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

【視頻】宏海法師《正法眼藏之宰相之子》

宏海法師《正法眼藏之宰相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