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2015/07/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這幅著名的楹聯,語出清末名將左宗棠,最先譔錄於陝西三原明都城隍廟大殿(有說出於清代儒將左宗棠,有說是榮毅仁父親榮德生為無錫榮家梅園譔寫的)。短短24字,濃縮了我國古賢「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學。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就是胸懷遠大抱負、只求中等緣分、過普通人生活;「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則是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低調處世、做事該留有餘地。

縱觀上、中、下,橫覽高、平、寬,居上時想到下,立高時尋找寬。所以無論在多麼錯綜複雜的矛盾面前,都能夠處變而不驚,遇險而不亂,既能創造一番事業,又能守住一番事業。

「發上等願」和「擇高處立」,就是要胸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志不立,則天下無可成之事。而且,往往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和智慧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的貢獻也就越大。

「結中等緣」和「就平處坐」,就是要腳踏實地積極穩妥。不為有功之功,固功莫大;不為有名之名,固名莫厚。高潮的過後,很可能就是低谷。所以,常常事以急敗,思因緩得。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充分的準備,就是成功的一半。

「享下等福」和「向寬處行」,就是要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在做事時留有餘地。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這也正如諸葛亮所言:「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無論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還是「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其中最關鍵的思想內涵,都是平衡。在矛盾中平衡,在前進中平衡。不僅包含著個人心理的平衡,而且還包含著內外的平衡、上下的平衡、左右的平衡、前後的平衡。平衡才能協調、平衡才能和諧、平衡才能發展、平衡才能進步。

命理言:吉神太露起爭奪之風,有勢用盡,有福享盡,乃未懂收藏之道。

易經言:事不做盡,勢不用盡,話不說盡,福不享盡,凡事在不盡處,意味最長。此乃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坐,就平地立,向寬處行之理。

佛理言: 發上等願:心存濟世,此乃大貴之內命相;結中等緣:太過熱心不妥,太過則熱病叢生,太冷則枯木寒岩;享下等福:惜福之義; 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佛家言: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立身處世要義有三:其理當其高,理高方立宗旨,法身當明;其心地當平,心平則世界國土皆平;其行當寬深,非寬深無以為正道之基石。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用智慧水去灌溉這個願

我講一個《法句經》的小故事給大家參考。神通第一的目...

賢愚壽夭,富貴貧賤,皆可自作主宰

【原文】 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

隨緣度日和事業追求是不是矛盾

問: 有一事疑惑,請求法師開示。之前聽您說過隨緣度日...

福報的陷阱--用攀緣心

我們一般人在造善的時候,內心隱藏了惡法在裡面活動,...

富足生活極具誘惑力,但財富等同於幸福嗎

近幾個世紀以來,科技發展為人類帶來了嶄新的生活。尤...

有時需要以退為進

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古人勸我們要精進,...

孝行得善報的幾則故事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怎樣才能減少痛苦

你要經常思惟,現在我們生存的現實生活以及周圍環境的...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怎樣隨喜才能真正獲得功德

時下流行隨喜一詞,很多學佛人嘴上有事沒事總喜歡掛著...

真正的禮拜

在寺院裡,經常看到這種場景:一些香客,手裡抓著大把...

念佛為何要求「一心不亂」

《阿彌陀經》要求學人執持名號七日一心不亂。 《無量壽...

在家居士的感情生活如何處理

《維摩詰所說經》的〈佛道品〉中,記載普現色身菩薩與...

以何心稱念觀音菩薩可得感應

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中阿彌陀佛的二大脅侍菩薩之一,...

適當的放手

新來的小沙彌,按法師的吩咐,去另一座寺院送經書。幾...

助念生西須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蓮友: 今日大家參加盛會,學人來此...

你從什麼地方來

無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別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這生...

【推薦】李木源居士的故事--癌細胞變功德林

在這裡我們要介紹一件真人真事。這是一位新加坡華僑李...

准提咒的不可思議功德

准提神咒在佛教史上流通的比較廣,有很多人專門修這個...

得到智慧的原因

謂應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若不爾者,聞所成慧...

割斷慾望之繩

有一則故事:一個年輕人從家裡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

臨終接引時,阿彌陀佛現的是什麼相

問: 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的時候,現的是什麼...

學佛人必須講究的三種語言

《雜譬喻經》上記載,以前有只甲魚遭遇枯旱,湖水乾涸...

布施培福,橫越生死苦海

過去,佛陀曾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有一天,一位...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圓寂紀念日

農曆七月初二是淨土宗八祖蓮池大師的圓寂日。 蓮池大師...

【佛教詞典】著我

(術語)思五蘊假和合之身中,有我實在而執著之也。...

【佛教詞典】大般涅槃

梵語 mahā-parinirvāna。音譯作摩訶般涅槃那。略稱涅...

【視頻】大安法師《2016年農曆三月初一在線答疑》

大安法師《2016年農曆三月初一在線答疑》

【視頻】道明禪師和蒙山祖庭聖濟禪寺的故事

道明禪師和蒙山祖庭聖濟禪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