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

2015/06/01  大字體  護眼色

如何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

現在,有不少信佛的人,捐了很多很多錢,給寺院和住持,認為這就是虔誠「供養」。

在佛教的《大般涅槃經》、《長阿含第二遊行經》中,有一段釋迦牟尼佛解釋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對佛供養的故事,可以讓很多人恍然大悟。

釋迦牟尼佛在臨近涅槃的時候,來到了末羅國的拘尸那城。那時,釋迦牟尼佛來到城中的沙羅林時,就不想再走路了,遂選擇在林中的雙樹間涅槃圓寂。

釋迦牟尼佛要求弟子阿難在雙樹間為他鋪床。釋迦牟尼佛頭朝北,面向西,雙足交迭,保持側臥。

這時,沙羅樹雖然不在開花的季節,卻開起花來,花朵從樹上掉落下來,紛紛落在佛陀身上。除了沙羅樹花外,還有更多的曼陀羅花與栴檀香末,從空中飄下,落在佛陀身上,也飄滿了附近的地面,空中還響起了無限美妙而奇妙的樂聲與歌聲。

這些奇異的景象,使阿難感到非常震撼。但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解釋道:「阿難,這是一些棲居在沙羅樹林、篤信如來的飛仙、天神,以奇異的花來供養我,但這也並不是真正的供養如來。」

阿難問道:「那怎樣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呢?」

釋迦牟尼佛回答說:「只有能夠受持正法,實踐正法,隨戒、隨法而行的,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

原來,供養如來佛,不是供養他多少金錢和物質,而是供養者能夠在聽聞正法之後,嚴格要求自己,按照正法法理的要求去歸正自己,不斷堅持修煉和提高自己的心性,最終達到佛陀要求的境界,這才是佛最喜悅見到的供養。

信佛的朋友們,你們知道如何去拜佛和供養佛了嗎?

到現在為止,我發現,可惜的是,在這個世界上真正懂得如何敬佛、拜佛和供養佛的人已經寥寥無幾,只剩下那些真正走在正法門裡面真心修煉的極少數人。

實際上,在今天這個時代,號稱自己信佛的人很多。但是,經過歸類我發現,信佛的人至少有4種:

第一種,是求佛的人。這類人把自己的人生願望,甚至自己的家庭、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期望,擺到佛的面前,要求佛給予滿足。

第二種,是學佛的人。這類人把佛的知識當做一種人類的學問,來學習、研究、探索。他們發現佛學是教育學、哲學、宗教、文學、科學、倫理學……

第三種,是敬佛的人。這類人雖然不完全了解佛的內涵,但知道佛的思想博大精深,知道佛的境界高大無邊,對佛和佛法充滿敬意或敬仰。

第四種,是修佛的人。這類人是真正清楚佛的本質和內涵、知道佛法的價值和本性的人。他們是上士聞道,因此,能夠勤而行之。

釋迦牟尼佛所指的真正供養佛的人,就是指的第四種信佛的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學佛之人對於成功應有的觀念

成功應有的觀念,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學業能成功,事業...

供養三寶獲福無量

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一日,波斯匿王來見...

以妙音香花歡喜供佛,成就辟支佛果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有一天,許多豪貴長...

學佛得遇善知識是最大的福報

過去有個人,患了下腹的疾病,求醫治療。醫生告訴他:...

樓宇烈:明星信佛最根本的虔誠,還是要擔當社會的責任

樓宇烈老先生剛過了80歲生日不久。他是北京大學哲學系...

家人都不信佛,並反對自己學佛該怎麼辦

問: 請問師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對我學佛,很...

與法同住世間

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佛法修習的核心,他們認為行禪、...

學佛人應警惕的十大問題

一、法不契機、擇法不當: 三藏十二部部部是經典,八...

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位年輕人向清淨苦述,由於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

三界本無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實則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

蕅益大師:參究念佛論

原夫本覺妙明,真如法界,智理無能所之分,依正絕自他...

彌勒菩薩下生後的世界環境

關於彌勒佛的一些情況,北傳的四部《阿含經》中,除了...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

多活一小時

時間有時像塵土,需要打發掉;有時確實比金銀財寶還要...

試思還時之苦,當不能下嚥矣

汝年已六十五,戒受過兩次,尚未吃素。是只知肉之味美...

乞富不乞貧的須菩提尊者

佛陀弟子中乞富不乞貧的怪人是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又...

世俗女人的九種惡劣表現

《增一阿含經》:夫為女人,有九惡法,云何為九?一者...

文殊菩薩化身乞丐,兩次救助虛雲老和尚

虛雲禪師(1840~1959),傳法曹洞,兼嗣臨濟,中興雲...

正如法師《念佛以求生西方為究竟》

(第一日)念佛的利益 念佛,乃種植善根福德因緣,其...

弘法利生需要剿滅個人的私慾

摧滅嫉心,不忌勝故。專樂求法,心無厭足。常欲廣說,...

夢參老和尚《我在哪裡》

朱建民校長致辭: 老和尚、仁隱董事長、修慈董事長、...

這兩個念頭,讓你最快速增長福慧

佛法有兩個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雙修...

【佛教詞典】愛敬

【愛敬】 p1201 大毗婆沙論二十九卷十三頁云:云何愛敬...

【佛教詞典】有執受法

【有執受法】 p0545   品類足論六卷十頁云:有執受法...

【視頻】達摩大師血脈論(男聲念誦)

達摩大師血脈論(男聲念誦)

【視頻】折福在點點滴滴處

折福在點點滴滴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