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老比丘證四果

2011/01/04  大字體  護眼色

‘佛法寬廣,濟度無涯;至心求道,無不獲果,乃至戲笑,福不唐捐。’

‘如果我們想要證得須陀洹果,必須將三界中的見惑斷除。’

‘這真是不容易的事啊!那三果斯陀含又是如何呢?’

‘斯陀含又名一往來,也就是說在天上、人間一往一來,才能證得阿羅漢。’

‘據說若證得阿羅漢,可以曠劫壽命……。’

和煦的陽光穿過樹蔭,徐徐地灑在大殿外的廣場。清晨的出坡作務結束後,年少比丘們正興致勃勃地互相講說種種關於四種果位的殊勝。這番討論,恰巧被經過的老比丘給聽見了。

‘四果是什麼啊?聽起來很不錯的。’老比丘聽到年少比丘們的對話,覺得很新鮮,但隨即又想:‘唉!為什麼我等到這麼老朽了才來親近佛法呢?經典看不懂,靜坐也使不上力,沒有辦法像他們一樣能知道佛法的道理,更別提是得什麼果了。未來的時日也所剩無幾…唉!’

老比丘以欽羨的眼光看著年輕比丘們,不自主的在心中喟嘆著。

‘…我曾經在佛經中讀到,證得四果阿羅漢時會說四句話。’

‘對對對,就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這時,老比丘再也忍不住了,吃力地邁著步伐,走到年少比丘們的身邊,對他們說:‘我聽見你們在討論四種果位,聽了覺得非常殊勝,我也想得到這四種果,你們可以給我嗎?’

正在熱烈討論的比丘們,聽了老比丘所提出的特別請求都楞了一下,馬上停止了討論,詑異地看著眼前這位老比丘。

‘……欸,他居然以為我們可以給他四果呢!’

‘可見他連四果是什麼都不清楚,那裡有這麼隨便說給就給的。’

‘……既然他都提出請求了,我們來跟他開個小玩笑……。’

年少比丘們聽了這般奇怪的請求,覺得很新鮮,決定跟這位老比丘開開玩笑。於是,為首的少年比丘說:‘我們可以給你四果,但是你必須先以種種上妙飲食供養我們,我們才可以將這殊勝的四果給你。’

老比丘聽了歡喜異常,不到半天光景,就將自己珍貴的衣裳拿去換錢,擺設各種佳餚來齋供年少比丘。等到比丘們用完種種美味珍饈後,老比丘請求:‘我已經至誠供養你們上妙飲食了,那麼現在是不是可以讓我得到四果呢?’

‘沒問題,但因為這不是件普通的事,所以我們得先討論一下要用什麼方法。’為首的比丘一本正經地回答。於是,年輕比丘們開始計議。

‘……你們確定要這麼作嗎?這樣會不會不太好啊?萬一傳出去……’

‘開個玩笑,無傷大雅嘛!’

就這樣,少年比丘討論完以後,就開始了他們‘傳授四果’的儀式──

他們讓老比丘坐在屋內的一個角落,告訴他:‘請您將眼睛閉上,攝心專注,現在我們就要給您初果了。’老比丘不疑有他,正身端坐,想到自己這一生的修行,不久就能成就,實在是很歡喜。於是集中心念,等待神聖的一刻。

‘讓我來好了。’少年比丘中有一人拿起一個球,對著老比丘的頭──,咻───砰!球不偏不倚地正中老比丘的腦門。

‘哇!好準啊!’眾比丘捂著嘴,強憋住笑,對著老比丘喊:‘這是須陀洹果,你得到了嗎?’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老比丘因為信心堅定、攝心專注,真的證到了初果。

‘再來一球!再來一球!’有比丘已經忍不住了,對旁邊的人說:‘真是笑死我了,他還真的信以為真哪!’

‘咳!咳!’為了怕露出破綻,為首的比丘清清喉嚨,示意其他人安靜,接著告訴老比丘:‘現在你雖然已經得初果了,但是還有七生七死,惑業尚未完全斷除,現在你再挪個位子,我們要給你更殊勝的斯陀含果。’

老比丘因為真的獲得了初果,信心更加堅固,立刻挪動身子,到另一個角落靜坐等待。

‘這是二果!’另一個比丘掂了掂球,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

‘咚!’又一球落在老比丘的頭上。

‘哈哈哈,你還真是快狠準啊!’比丘們看著這位得‘二果’的老比丘居然仍是一臉虔誠的模樣,再也憋不住而哄堂大笑起來。

他們笑著對他說:‘老比丘啊!您有沒有體會到一種殊勝的感覺呢?這就是二果,但是二果還不夠圓滿,仍然有往來生死的苦,所以我們現在要給你三果。’

同樣地,老比丘也真的證到了二果,於是不等比丘們交代,迅速換了另一個位子。

‘欸!這次換我,這次換我啦!’年少比丘們的興致愈發高昂,爭相執行這個神聖的任務。

‘小心,三果來囉──’

‘砰!’老比丘又挨了一球。但是,因為他已得了二果,信心倍增,真的又得到了三果的果位,而這些比丘們仍然不知道,他們已經笑到揉著肚子了呢!

‘你已經得到了不還的果位,但在色界、無色界當中,這個有漏的色身,仍會遭到無常壞滅,念念均是苦。為了能使你徹底的出離三界,現在就要給你最高的阿羅漢果。’年少比丘們笑完之後,又再次對著老比丘開示一番。

於是,老比丘再換位子,一心專注,沒有絲毫的雜念──

‘咚!’皮球從老比丘的身上滾了下來,在地上彈了幾下便停住了。‘哇哈哈!成阿羅漢啦!’眾比丘們戲笑著。但在他們樂不可支的時候,老比丘卻已圓滿了小乘行者的最高果位。

‘恭喜老比丘您今天得到了四果!但是,您可別到處聲張自己證了四果,真正的聖人是不會說自己是聖者的。’年少比丘怕他將這個‘證四果’的‘過程’說出去,連忙吩咐著。

老比丘在證到四果之後,具足神通、智慧,知道這原是一場玩笑,但他還是很感恩這些年少比丘讓自己能夠得到果位,於是再一次擺上種種上妙餚膳、香花來報答諸比丘們的恩德。

‘這還真是不錯呢!’年少比丘們用完齋食後,互相分享著心得。

‘對啊!對啊!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想要證五十二位階?我們絕對可以再助他一臂之力。’

‘你別鬧了!……’

在他們興高采烈的時候,老比丘走了過來,和他們談論著種種微妙的義理,只聽見老比丘沈穩的嗓音不絕於耳:‘……四諦是指苦、集、滅、道,「諦」,即是真理,所以四諦也就是四種真實不虛的義理,對於這四種真理能夠了達,便能從煩惱當中解脫……’

年少比丘們聽了,個個瞠目結舌。‘咦?他怎麼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都是你們啦,我就一直覺得這樣不太好,這下可好了……。’

看著老比丘仍然滔滔不絕地闡述精闢的妙義,從四諦談到種種道品,乃至無漏功德,眾比丘們開始擔心起來。

這時,老比丘突然止住了他的闡述,慈祥地對少年比丘們說:‘諸位比丘啊!莫要驚怖,在你們的幫助之下,我因為攝念專注,信心堅定,真正地斷盡了三界見思惑,證到了四果。’

年少比丘們聽到老比丘的這些話,非常訝異!他們的散心戲弄,竟然‘無心插柳柳成蔭’。眼前站著真實的阿羅漢,再想到先前的戲論,想到因果,簡直不知所措……。

‘尊敬的聖者啊!請原諒我們先前對您的戲弄,請接受我們至心的懺悔……。’為首的少年比丘惶恐的帶著大眾向老比丘不斷懺悔、頂禮。少年比丘們在頂禮懺悔的當下,也體悟到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議。眼前這位長者從平凡而入聖位,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省思

久遠以前,一次無心的戲弄,成就了一場千古佳話的聖事。而今,我們掩卷莞薾之時,是否能玩味出‘老比丘得四果緣’的義理?這個公案所要啟發眾生的,就是要深信人人本具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每個眾生都有成佛的希望,所以,要善用這念心。

流轉生死的是這念心,昏昧迷亂也是這念心,清楚明白也是這念心,轉凡成聖還是這念心。善用這念心──最後終必成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何謂「無生法忍」

這個無生法忍我們也解釋一下。在古德的註解當中也提到...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十方諸佛是在果地上圓滿了菩提心,我們業力凡夫是在煩...

既然理即是佛,我們與佛又有何區別

《楞嚴經》說: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因次第...

不斷憶念你的清淨本性

在整個修學當中,我們透過佛法的修學,開始內觀,開始...

這世上誰能靠得住

親人能靠得住? 兄弟姊妹之間為爭奪遺產反目成仇,打...

匯三乘五性,同歸淨域

匯三乘五性,同歸淨域。導上聖下凡,共證真常。 淨土法...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覓

大珠慧海向馬祖道一求佛法,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

踏破鐵鞋不如回到當下反觀自照

頓教的修行是從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什麼...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

有一位高僧行腳於各個寺院、去禮拜參訪。有一回,他來...

選擇不同,命運就跟著不同

眼見逃荒的人越來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財產一袋...

若非老僧定力夠,幾作驢兒被他騎

我們學佛的人,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記著,...

世間有三法甚可愛敬,為世間人所貪慕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一天,對...

吃蔬菜的五大誤區

大多數人都知道吃蔬菜對身體好,但又有幾個人能堅持每...

發自內心的禮貌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之上,但是今天社會上懂禮貌...

勸人受五戒要承擔他持不了戒的惡業嗎

問: 我有一位師兄,學佛半年就能背《無量壽經》。看他...

行醫與學佛

人們在生病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醫生、醫藥,在患者眼中,...

時間無常,無論多麼奢華美麗將成過去

法眼文益禪師(五代): 擁毳對芳叢,由來迥不同, 發...

如此忍辱

從前的時候,在拉薩的空地上,有一個人在繞行經走,而...

【推薦】把無常敗壞的資財,轉成恆常受用的功德

菩薩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響,因為他住在菩...

心中有戒,行中有定

「世間一切有形之物,皆是四大假合、會因聚緣而來。將...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父親

問: 為什麼我爸爸總是夜不歸宿,謊話連篇?這到底是什...

師父您出家時家人反對嗎

問: 師父您出家的時候家人反對嗎? 慧律法師答: 反...

學佛人為什麼要恭敬三寶

《諸經要集》引用《寶性論》說:三寶有六義,故須敬也...

聖嚴法師《用慚愧和謙虛來消融自我》

自我成長的最終目的,在於自我消融,如此才能達到智能...

【佛教詞典】見地

(術語)三乘共十地之第四位,當於聲聞乘之預流果。見...

【佛教詞典】騎驢覓驢

猶言「騎牛覓牛」。比喻凡夫不見自心之佛性而向外覓求...

【視頻】殊勝的出家功德

殊勝的出家功德

【視頻】界詮法師《僧格的養成》

界詮法師《僧格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