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往昔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這一天,世尊著衣持缽,進到城中乞食,食畢,清淨雙足,帶著坐具,在林中找了一個閑靜的地方,在樹下盤腿而坐,攝心安禪靜慮。
而同時,在耆陀精舍中,有二位比丘在僧團中決斷事時,因忿怒之故互相諍論,到最後,其中一人忍住不再開口,但另一個人則因瞋火熾盛無法控制自己,依然不斷地大聲諍論。之後,這位瞋恚熾盛的比丘意識到自己的過失,來到那位比丘面前,請求懺悔,但是對方卻不肯接受。
如來當時於禪定中,以超越人耳之天耳通,遠遠地聽到精舍中吵雜的聲音,於是從座而起,回到精舍,在眾僧前敷座而坐。佛陀問眾比丘:「佛今早著衣持缽,進城乞食,之後到林中靜坐的時候,聽到了比丘們議論的聲音,究竟是為了什麼事呢?」
比丘稟告佛陀:「世尊!耆陀精舍裡有二位比丘,在僧斷事時,因忿怒而起紛諍。其中一位比丘,默然忍受,另一位比丘卻因為瞋恚仍然不斷地議論。之後,原先瞋恚的比丘,意識到自己的過失,向那位比丘懺悔,可是當初默忍的比丘卻不接受懺悔。」
佛對比丘們開示:「為什麼如此愚癡而不接受他人的懺悔呢?比丘們!你們要知道,過去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在善法堂時,曾經教示諸天眾:‘瞋火之力能夠燒諸善根,就像用瓢器舀取酥油以利油燈燃燒,但是當火苗轉為熾盛時反而燒到了瓢器本身。如果能夠保持心平靜,不懷怒氣,瞋火自然熄滅,又怎麼燒得到自己呢?不要像水中漩渦一樣不斷無窮盡地團團轉,就像生氣的時候,雖然沒有惡口辱罵別人,但是偏偏用其他行為去觸惱對方,這樣也不好。不要特別去觸惱他人,而是要調整安伏自己的身心狀態,這才是對自己有益的作為。
心中不懷瞋恨惱害,就是賢聖之人,亦是賢聖之弟子,這樣的人我們應當要樂於親近並且向他們學習。只要心中有瞋恚,就會障礙如山,如果願意對自己的瞋惱多花一點努力去對治,就像以轡頭制住惡馬一般,這樣的人就是在落實善行。’ 」
佛陀告訴在座的比丘們:「釋提桓因處於天王之位,於天中諸事自在,尚且能夠修行忍辱、讚歎行忍辱之人,更何況你們身為比丘,剃髮出家,又怎麼能不行忍辱,讚歎忍辱之法呢?」
比丘們聽了佛的開示之後,莫不歡喜奉行佛的教誨。
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十七)》
省思:
戒經云:「忍辱第一道,佛說無為最。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忿怒心起時,如同無形的雙頭刃,不但刺傷對方,也將刺傷自己。所以佛陀以「調伏於身已,於己即有利。無瞋無害者,彼即是賢聖」教誡弟子。修行就是從這裡開始提升──淨化三業、修忍辱行,止住身、口、意的造作。以無我之心遍行一切善法,就是轉凡成聖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