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淨土教與淨土宗
淨土教的闡揚源自釋迦牟尼佛。根據大乘經的指示,有西方彌陀淨土,東方藥師佛淨土、兜率彌勒淨土、毗盧遮那佛的華藏淨土等,本文所提的專指彌陀佛淨土。
作為佛教徒,是相信淨土的存在的,因為虛空無邊,世界無邊,國土有染有淨,根據現量的實證,比量的推理,聖言量的指導,完全是可以確信無疑的。佛陀是親證親知者,佛陀具有最高的智慧,為悲憫五濁惡世受苦的眾生,而說此「一切世間甚深難信之法」。
淨土的經典,通稱三經一論:
(1)《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敘阿彌陀佛因位願行和果上的功德;
(2)《觀無量壽經》一卷,劉宋僵良耶舍譯,指示修十六觀等往生淨土的行業;
(3)《阿彌陀經》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明淨土莊嚴和持名念佛的利益。
在清代咸豐八年(1858),又有魏承貫,名源,道光進士,經濟文章為世所重,編集《淨土四經》刊行流通,即於以上三經外,加入《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他認為淨土法門以《無量壽經》而發源,以《觀無量壽經》而觀想,然後導於《阿彌陀經》之持名,最終歸於《普賢行願品》。
在近代,印光法師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又於四經外加入《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編輯《淨土五經》刊行。他認為「此章實為念佛最妙開示」。印光法師被尊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他所編的《淨土五經》為緇素喜讀,影響極為深遠。
除以上五經外,在古印度,有世親菩薩造的《往生論》(北魏菩提流支譯)總攝三經,闡述淨土依正莊嚴,正明往生旨趣。有龍樹菩薩造的《十住毗婆沙論》,分修行方法有難行道和易行道,難行道指菩薩憑自力在三大阿僧祇劫的長期苦行中方證佛果;易行道指修行者仗佛力量即能橫超三界,得生淨土。世親為瑜伽行派的祖師,龍樹為般若性空派的祖師,故後世亦將此二大士列為在印度的淨宗祖師。
佛教各派教義,都源於佛說,源出一流,分支各異,但畢竟仍歸大海。因此,各宗祖師,不過就其所學所證,發表不同的特殊創見,契合佛心,達到成佛的目的,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故有各宗派的建立。
中國各宗派建立,肇始於魏晉,成熟於隋唐。東晉時代慧遠大師(334-416)在江西廬山,與當時文人學士劉遺民、周續之等一百二十三人,在般若台精舍阿彌陀佛前,建齋立誓,結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慧遠大師提倡修持念佛三昧,曾於定中三次見佛,臨終於七日前即預知時至,製定遺囑,告別徒眾,圓寂年八十三歲。慧遠大師德高學博,通達大小乘經論,而獨弘淨土,後人尊奉為淨土宗第一代祖師。
唐初善導大師(蓮宗二祖)首倡持名念佛,一生演說淨土法門,手寫《阿彌陀經》十萬餘卷,畫淨土變相三百餘壁。因念佛時口吐白光,故又號光明和尚。其提倡專稱名號的理由,曾說:「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大師作有《觀無量壽經疏》四卷(亦稱《觀經四帖疏》),闡發淨土奧義,為世稱誦學習,流傳海外。
自善導大師開始,持名念佛的淨土宗確立,流傳至今一千三百多年,宋永明延壽禪師提倡禪淨雙修,明末的蓮池、憨山、紫柏、蕅益四大師,融合諸宗,發揚淨土。這種優良傳統,一直持續到現代,確是中國佛教的一大特色。
二、濁土與淨土
(一)何謂濁土
根據佛經指示,內涵有二:
1、指五濁惡世。濁者污穢,其體不淨;惡者凶狠,其行不善。污穢與凶狠,這是有漏的有情和器世間的現象。
五濁:
(1)劫濁,指時間的轉移變化,發生各種災害。
(2)見濁,指知見上的愚闇,分別有身見(我執)、邊見(執常執斷)、邪見(撥無因果)、戒禁取見(非因計因)、見取見(非果計果)。
(3)煩惱濁,包括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
(4)命濁,指息暖識合成的命根,剎那變化無常。
(5)眾生濁,此指凡夫的五蘊報體,為眾苦之本。
2、三雜染:此就眾生本身講。
(1)生雜染,即報體染污不淨。
(2)業雜染,即有漏的業力。
(3)煩惱雜染,即隨無明而起的根本煩惱、隨煩惱等。
《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眾生所處的就是這個世界。
(二)何謂淨土
淨土:
1、性離染垢,純屬清淨。
2、無有痛苦煩惱,享受妙樂。
3、依報、正報,美好莊嚴。
往生極樂世界,都是蓮華化生,不受胞胎之苦。
在極樂國土的眾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逍遙自在,如《阿彌陀經》說:「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無世間因衣食等生活困難問題引起的憂患。
在極樂國土,有欄網行樹、池閣蓮華、天樂華供、化禽說法、風樹協韻等美妙環境,無世間的污染、鬥爭、混亂等現象。
在極樂國土,常依止教主阿彌陀佛,還有諸大菩薩、諸阿羅漢、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聞經聽法,一應和諧,無世間的猜疑忌妒、怨憎會苦。
印度世親菩薩所著《往生論》,敘述西方淨土有三種莊嚴。即:
(1)佛莊嚴,具八種功德。
(2)菩薩莊嚴,具四種功德。
(3)國土莊嚴,具十七種功德。從清淨句(佛號)出生三種莊嚴,此三種莊嚴,包括淨土的無量莊嚴,清淨微妙,不可思議。
三、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觀無量壽經》裡佛的此兩句教言,代表了佛法的真諦,也是淨行者趨向解脫求生淨土的徑路。
心有真實心、虛妄心、肉團心。肉團心指主司血液循環的心臟和主管觸覺的神經系統。虛妄心指第六意識的虛妄分別,是顛倒真相因之而起惑造業的錯謬認識。真實心即眾生本有的真心,即是佛心(是心是佛),然此佛心,被虛妄的無明煩惱所遮蓋,以致沉淪生死,不得解脫,必須用修持(三慧、三學)的力量來顯發,恢復此心(是心作佛)。
經云:「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心染則國土染,心淨則國土淨。」前兩句說明諸法由心生,心是原動力。後兩句說明由於心的染和淨,而有六凡四聖的十法界。
如何心淨?修行者要做到外不染六塵、內不起我執,掃蕩一切妄情執著。如何實現淨土?必須修持五戒十善、八正道、四攝、六度之行,求得轉依,即是轉染成淨、轉迷成悟。淨是涅槃,悟即菩提。唯識法相有轉八識成四智的具體解說。
彌陀淨土的往生,歷代淨宗大德根據經典的指示,不出信、願、行三法。信即對極樂淨土的依正莊嚴堅信無疑。願即願生極樂,願離娑婆。行即持誦洪名,一心不亂,配合修三福業。行要以清淨心持誦名號,如《往生論》說,持誦佛號即清淨句,由清淨句而產生淨土的無量莊嚴。故一句佛號,可代表戒定慧三學,代表無量的修持法門,其義甚深,不能以凡情測度。
四、趣向淨土的淨業
(一)《觀無量壽經》的三福業
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1、父母生養教育子女的恩情很重,孝養父母,是人倫道德的根本,所謂「德以孝為先」。佛教是很重視和提倡這一點的。奉事師長,才能重道,才能如法行持,培養德性。本慈悲心,不殺眾生,有悲天憫人的胸懷,才能濟世救民。行此三種,結合修十善業道,就是人天乘的基礎。
2、以上是世間善的道德,進一步必須具有出世的解脫善的道德。就是首先以三寶為身心性命皈依處,如法奉行。結合受持眾戒,即居士、沙彌、比丘、菩薩所受諸戒,約束身心,清淨三業,達到身不造業,不為業累——身解脫;心無虛妄分別,不為煩惱所障——心解脫;心遠離無明,通達緣起性空——慧解脫。此種境界,就是阿羅漢的解脫道。
3、發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深信因果,方能明徹心性,洞見三世。讀誦大乘經典,有利於開拓心胸,悲智雙修。並能策發其他修行者,同發菩提心,同證無上菩提,這是趣向佛乘的菩薩大行。
念佛結合三福業,循人天乘階梯到發菩提心趣於佛乘,由漸修到頓超,頓漸是結合的。淨行者積累福德智慧資糧,足踏實地,不存空想,不是一步登天。老實念佛,也老實修行。自力與他力結合,決生淨土。
(二)宗喀巴大師的三士道
宗喀巴是西藏建立黃教的祖師,藏密自有宗喀巴整頓後,根據教理和戒律修持密法,才走上正軌。
宗喀巴大師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分道前基礎、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共上士道。
1、道前基礎指出欲學佛必須先依止善知識,聽聞正法、啟發知見。
2、下士道說明要保持人身、不墮三惡趣,必須念死歿無常、皈依三寶、知因果、修十善。
3、中士道旨在修解脫行,必具出離心(願離世間、不受輪迴)、觀十二因緣、勤修四諦。
4、上士道以發菩提心、具真空見為主,修持四攝、六度之行。在此段中,宗喀巴對引發菩提心的次第,修習止觀法門,有精闢的闡述。
宗喀巴另著有《密宗道次第論》,即在上士道的基礎上,建立密乘,故密乘的修持,仍不能脫離三士道。
(三)太虛大師的三級三宗、三依三趣
近代人生佛教倡導者太虛大師,學貫中西,融合諸宗,主張八宗平等。他判攝佛法,總括為「教之佛本三期三系,理之實際三級三宗,行之當機三依三趣」。
三期三系:指佛滅度後初五百年為小乘教盛行時期,形成上座部的巴利語系。次五百年為大乘顯教盛行時期,形成空有諸宗的漢文語系。後五百年為大乘密教盛行時期,形成密教系統的藏文語系。
三級三宗:指佛教教理根據行持階段分為三級,初為五乘所共的因緣生法;次為三乘所共的三法印;後為大乘不共的空有諸教法。依之而建立法相唯識宗、法性空慧宗、法界圓覺宗。
三依三趣指:
1、依聲聞乘行果趣發大乘心(佛住世及正法時代)。
2、依天乘行果趣發大乘果(像法時代)。
3、依人乘行果趣修大乘行(末法時代)。
太虛大師認為:現在處於末法時代,依前二乘行果已不能適應時代的機宜。今日的情況,所向的應在進趣大乘行,而所依的是確定在人乘行果,實行人生佛教。其中心思想是:闡揚因果道理,提倡五戒十善以化民,廣修六度四攝以福利人群。
無論顯密諸宗,遵循佛的指示,修持佛法不離三個階段,而其特有的共同點是以人乘為基礎,以大乘的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證得佛果,為圓滿究竟的歸宿。因此,趣向淨土的淨業,都是一致的。
五、以淨業莊嚴國土,淨化世界
現實的世界,是五欲塵勞污染的世界,是人我紛爭、戰鬥頻繁擾攘不安的世界,是重重災難、身心痛苦的世界,是一個無常變化、極不安寧的世界。
具有善良知見的人們的心理,需要光明,需要和平,需要安定,需要解脫。這就需要以佛法淨化心靈,莊嚴國土,淨化世界。
從上面淨業修持的內容中,提取幾項,作為醫治眾生疾病,轉五濁惡世為人間淨土的良藥。
(一)明因識果
這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是五乘共法,也是培養人生道德、提高人的價值的重要法則。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為善受福,作惡遭殃。人們能明於此,則能消滅罪惡於無形,建立起真正的道德觀。
慧遠大師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印光大師說:「因果一法,為佛教入門之初步,亦為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要圖。」又說:「今時若不以因果為救國救民之急務,任汝智巧技術,如何高超,皆屬虛設……。若能明因果之事理,舉心動念,唯善是從,決不敢有非分之念及舉動,則天下太平,人民安樂矣。」
歷代淨宗大德弘揚淨土,都要闡發因果道理。慧遠大師寫有《明報應論》、《釋三報論》等;印光大師寫有《印光大師文鈔》及《嘉言錄》,均處處提到因果。唯因果可以警惕人心,從而止惡行善。
(二)奉行五戒十善
五戒謂戒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十善謂身業有三,即不殺、不盜、不邪淫;語業有四,即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業有三,即不貪慾、不瞋恚、不邪見。合身口意共成十種。反此十善,即成十惡。五戒是做人的道德和保持人身的基礎。履行十善,則進一步可獲生天趣,享受天趣的福報。
此五戒十善不僅是世間的善行,即出世三乘的聲聞、緣覺、菩薩之菩提果,亦無不以此為根本而得成就的。故《十善業道經》中佛說:「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
太虛大師說:「世界上凡有思想的人,無論是宗教家,或各種學問家,都希望構成相親相善之安樂世界。只要能行十善業,則古今聖賢理想中的天國,如中國所謂的大同之世,和西洋人理想的黃金世界,皆不難實現。只要將十惡改成十善的行為,即可轉五濁惡世成清淨的樂國,這實是今日世界人類刻不容緩的要求。」又說:「廬山慧遠大師,謂十善業,若能從一家一鄉推行到一國,立可成為‘風和俗美,刑措政清’的清淨國家。如此推行於全世界,則可成為和平友愛的人間淨土。」
人們都希望趨吉避凶,轉禍為福。但災禍之來,推究其因,都是造十惡業所感。故欲避免災禍的危害,乞求於神靈、或只是利用科學上的物質力量來救濟,僅憑藉外力是不行的,不徹底的。必須反求諸己、淨化心靈、修行人類互相資助的十善業,使福報增長,則轉災為祥、轉禍為福。行此人類本性的十善,不假他力,人人都可做到,這是解救災難、淨化世界的根本辦法。
(三)實行四無量心,四攝之法
這是發菩提心的大乘菩薩所應修學的。學佛者能如此,推廣而普及世界,則可以制止貪婪、殺機、欺騙,使人類心地善良,真誠相處,消滅戰爭。
1、四無量心
即慈、悲、喜、捨。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包括無緣慈,同體悲。喜謂見善隨喜。捨謂無分別計較心,對眾生平等。
2、四攝
以如下四法攝受眾生,團結群眾。
(1)佈施:分財施、法施、無畏施,求經濟文化、安寧生活之共享。
(2)愛語:說真實語、安慰語、和合語、正直語,求團體之和樂。
(3)利行:本利他精神,積極獻身於公益事業,盡義務而不謀權利。
(4)同事:與群眾同甘苦,共同生活,共同工作。
此四攝法,據報載,在日本有些企業單位,依此原則訂章程實行,收效很好。
明因果,修持五戒十善、四無量、四攝,是淨行者求生淨土的主因,也是莊嚴國土、淨化世界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