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世界眾多,分四大種類

傳印法師  2014/10/22  大字體  護眼色

世界眾多,分四大種類

土,即世界,為眾生所依居處。眾生為正報,世界(土)為依報。眾生不能離開所居世界,既有正報,必有與之相當的依報,所以,說依報便包含了正報。如所謂佛國土、佛世界,便意味著即為諸佛菩薩。乃至如所謂地獄世界,便意味著地獄中受苦眾生。

世界眾多,大類為十。這種種世界,都是由於眾生的同、別二業所成。同業亦稱共業,亦稱引業;別業亦稱滿業。同中有別,別中有同,同別互緣,安立剎網。因為染淨業緣不同,世界的淨穢差別,無量無邊,非言可窮。

略而言之,為四種土:一、常寂光土;二、實報無障礙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

以四土攝十界,則是:常寂光土,是佛世界;實報無障礙土,是菩薩世界;方便有餘土,是聲聞、緣覺世界;凡聖同居土,是六道眾生的六凡世界。

(一)常寂光土

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此之三德,互為融攝。三德皆常,性無遷故;三德皆寂,離塵勞故——不受塵勞影響;三德皆光,極明淨故。此種境界,名秘密藏,乃是清淨法身所游居處。從主體的「智」來說,名之曰「身」;從客體的「理」來說,名之曰「土」。然而,這不過是從凡夫能夠理解,故作此說。其實際,此境界中並無什麼主體、客體的分別,乃是身土一如,非有二相。

此身土一如、三德圓明、理智不二的常寂光,猶如水的濕性,雖然沒有各各別異的特徵,可是,卻實實在在地週遍於各各別異的世界之中。其各各別異的世界,離此常寂光性體以外別無安立之處。須知!

(二)實報無障礙土

由於全性起修,全修合性,所以稱性所感而得此真實果報。色心自在,心物圓融——心能轉物,塵剎互含,地上大士之所游居。地上大士者,為破無明、見法身的分證即佛地位的大菩薩,為圓教初住菩薩以上,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菩薩,別教初地至十地以及等覺菩薩。身能現土,土能現身,不違法性,勝妙莊嚴,如同《大方廣佛華嚴經》蓮華藏世界、法界安立海所明。

(三)方便有餘土

超出欲、色、無色之三界以外的三乘聖眾——聲聞、緣覺、菩薩,未斷塵沙無明者,修方便道——七方便道:五停心,別總相念,暖、頂、忍、世第一法位者之所游居。

因修七方便道,超脫三界,所以叫作「方便」。為何稱為「有餘」呢?

此方便有餘土人,但離分段生死,未免變易生死,但斷除了見惑與思惑,未能斷除根本無明的別惑,所以叫作「有餘」。以此修七方便道而斷盡三界內枝末無明的見思惑,而由於有三界外的別惑,即根本無明未能斷除,故稱方便有餘土。

方便有餘土中眾生的成分是:四教(藏、通、別、圓)中已斷見思惑的聖人。三藏教的兩種人:聲聞、緣覺(已斷見思惑故);通教中三種人:聲聞、緣覺及六地以上菩薩;別教三種人:十住、十行、十迴向;圓教一種人:十信。這九種人,純是菩薩種性,雖有聲聞,而非定性,但斷同惑——見思惑,故稱聲聞。

(四)凡聖同居土

三界(欲、色、無色)九地(四空、四禪及五趣雜居地共為九地)二十五有,主要是凡夫有漏的善業、不善業和即有漏禪定功夫之所招感。所謂「有」,即有業報、有生死之謂。

而聖人也來同居者:有兩種聖人,一是實聖,二是權聖。

實聖:謂此人原來是凡夫,由其業力,牽生此界。生來這世界以後,因修道的力量,證得或聲聞、或緣覺(辟支佛)、或菩薩果位,轉凡成聖了。

權聖:謂此聖人,他的本際或為常寂光土之佛,或為實報無障礙土之菩薩,或為方便有餘土的聖人,因為他有大悲願力,哀愍眾生,與此世界眾生有緣,欲來度化之,示生於此世界,非由業力牽生。

有這兩種聖人同居此土,故名凡聖同居土。

除常寂光佛土惟實(佛)無權(聖),實報無障礙土、方便有餘土中皆隨其因緣,而有權聖示現,化導諸聖人、諸菩薩。

四土的淨穢、橫豎理論等分別,於此從略。若欲求知者,可參閱蕅益大師著《梵網經玄義》等。

如上四土並非互為隔礙地並立著,不可按常情理解為四土分別存在於四個地方。須知,四土其實是互為融攝著的。四土是唯心所現,心無分劑,心無邊界,所以四土互為圓融。「常寂光」在何處?若人果能一念承當,與佛相應,那麼,當下即是!乃至地獄世界亦然。

所以說:貪瞋癡等煩惱心起,即成三途世界;四攝六度、慈悲喜舍心起,便是菩薩、諸佛世界。

佛經云:「心淨則國土淨。」這是從理性而言。理性是一切法即一切事物、事相的根據。《華嚴經》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三界萬法即事相,心、識即理性。又說:「心如工畫師,能造諸世間,五陰及國土,無法而不造。」所以,三界萬法等一切世界國土,皆無不都是理性的,即心識的具體的顯現。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男女之情讓我們脫離不了輪迴的苦海

世間最讓人流連癡迷、割舍不下的就是男女癡情。男歡女...

三界輪迴的三大業因

其實眾生跟世界會相續,主要的是因為有業力的相續,才...

關閉六根能得到更精緻的快樂

為什麼思惟苦諦,觀受是苦?用苦來調伏感受的刺激。你...

苦難輪迴不堪 心靈深處探求解脫

在人生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念心」,也就是觀念要...

五濁惡世,非念佛法門不能得度

我們要深信在這個五濁惡世,舍去念佛法門,絕對不可能...

身心皈依阿彌陀,從此不做輪迴客

廬山東林寺2018年8月上旬閉關圓滿 古德云:上士閉心,...

提前釋放出獄的比丘

想一想善導大師,在盛唐之際,最好的時候,他都有那麼...

不記得前生並不意味著前生不存在

問: 法師您好,我是一個愚昧的人,佛說有三世因果,人...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犯根本重戒後,透過懺悔能恢復清淨嗎

問: 請問師父,如果一個人已經受了五戒,而又毀破根...

出家人看到異性還會動心嗎

很多居士來寺廟裡找師父傾訴,都是因為情愛的煩惱而來...

修行貴在無生,發願往生豈不違背無生之義

【原文】 客問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貴無生。慕...

只轉心,而不精進做功課有用嗎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只有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中有一句: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

【圖】孫母林夫人事實發隱

林夫人是孫慶澤的母親,宿世即種植德行,天性貞淑賢惠...

包裝紙上有佛像該如何處理

問:請問用過的香盒和裝香用的紙袋(上面印有佛、觀音...

雖讀大乘經典,仍以念佛為正行

在家閑居,當以淨土法門,為雙親認真講說,俾生正信以...

如何才能攝心念佛呢

問: 平時念佛都是散亂心在念,如何才能攝心念佛呢?...

修學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法門

諸位都知道觀音菩薩的手中執有淨瓶與楊枝,淨瓶與楊枝...

佛陀五百世母親的貧窮果報

過去釋迦牟尼佛托缽游化,行經居荷羅國,與眾比丘在路...

向地藏菩薩求人天福報,還怕得不到嗎

【欲修無上菩提者,乃至出離三界苦,是人既發大悲心,...

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我在前面的博文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中提到: 南...

業力是如何形成果報的

業有三塊,我們看這個附表。 我們先看左上角有一個業...

道業未成,白白吃了常住這麼多東西

佛說法四十九年,就是講的因果,大乘經講的都是因果。...

世出世間之事不出於因果

我們以電波和影像來體會,有心念的電波發出去才會投影...

【佛教詞典】五衣

(名數)四分律以三衣與僧羯支Sa?kak?ikā,及覆肩衣為...

【佛教詞典】於怨害有情所修習苦想

【於怨害有情所修習苦想】 p0754   瑜伽四十二卷七頁...

【視頻】佛說耶祇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耶祇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仁清法師《地獄與天堂之地獄篇》

仁清法師《地獄與天堂之地獄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