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彌陀經》與《維摩詰經》的會通

大安法師  2020/05/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阿彌陀經》與《維摩詰經》的會通

《淨名》《法華》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國,即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淨名義。——《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淨名經》是《維摩詰經》的另一個名字,是以維摩詰居士示疾展開的一部經典。

其第一品就是佛國品,是當時佛對與會的五百童子之一寶積菩薩所說的法。寶積菩薩問佛,一個菩薩怎麼修淨土,釋迦牟尼佛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

你想要獲得、莊嚴一個淨土,你的心就應該要清淨,「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一切淨土是由清淨心裡面流現出來的。

據說當時佛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的時候,舍利弗尊者還有一個疑問。他就用這句話來推理:既然「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那清淨心就應該住在淨土。我們沒有住在淨土是由於我們心不清淨,可以理解,那佛為什麼也住在這個穢土呢?

他這一念心出來還沒有表達為語言時,螺髻天王(也是菩薩示現)正在這個法會上,就告訴舍利弗:你不要去懷疑,你不要以為佛自證的境界跟你一樣,佛的境界跟你不一樣!

為了證明這一點,當時釋迦牟尼佛足指按地,當下就是七寶為地清淨的淨土。舍利弗就明白了:佛確實是住在淨土,我們這些弟子還真的就是在穢土。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換句話來說,我們心穢則佛土穢,所以我們處在五濁惡世這麼一個穢濁的剎土,說明我們每一個眾生的心都不清淨。有人說自己的心很清淨了,你很清淨了怎麼會投生在這個世間呢?依報隨著正報轉啊!一定是這個道理。

過去古代的大德去參學,他都不需要更多的接觸,他只要看看一個叢林外邊的環境,就知道這個叢林裡住的比丘修行怎麼樣。因為環境都是住的人心裡變現出來的,跟人有關係。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維摩詰經》裡面所表達的,那淨土法門真的也是在表達這個原理。

我們一心信願稱名,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淨業感召的淨土),雖然可能煩惱沒有斷盡,但是一到那裡,我們的貪、瞋、癡就不會現前了,人我是非就不會有了。「我執」破了,沒有「我」和「我所」的概念。

有人總是說,哎呀,西方極樂世界,我不敢去呀。為什麼?我有貪心哪,一看西方極樂世界黃金為地,我一天到晚地撿黃金都撿不過來。

但其實如果真能往生到極樂淨土,你就不會有「我所有」的觀念了,你沒有這個貪心啊。當黃金都像我們地面的鵝卵石一樣多的話,你怎麼還會撿一個鵝卵石放在保險櫃裡面,還天天守著它呢?

唯有一種東西是稀有金屬你才覺得珍貴,那都已經是很多了,你去珍貴它幹嘛?再說也沒有這種貪心啊!

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住的宮殿沒有門牌號碼?在那裡不需要門牌號碼,什麼街、什麼巷、哪棟樓、叫什麼名字,統統沒有。雖然如此,你想找你的宮殿卻也知道在哪裡,只是不會有「這是‘我’的家」的感覺,不會有這種感覺。

我們世間人總是「我」字當頭,好不容易買了個房子,就想「這是我的家!」其實,這哪是你的什麼東西?只能說這是你暫時住幾年或者住幾十年的一個地方而已!

在西方極樂世界,「我」「我所」「我所有」這些觀念都沒有了,這就自在了。

有些人不了解這個道理,總是覺得:你如果還有煩惱、有分別心,西方極樂世界你是很難去的;去了之後,極樂世界都被你搞亂了。

聽過去是好像像那麼回事,但其實他還是站在自己業力這個層面去考慮的,還沒站在阿彌陀佛願力的角度去考慮。

一般來說我們到哪去,肯定帶著我們的煩惱,會把那個地方污染,但是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讓我們污染的心不起現行,讓我們的清淨的善根得以增上,就不會存在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會將那裡搞亂的事情了。不是說一個人在這裡是江洋大盜,到那裡也要搞一個黑社會,沒有這個必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在教在禪,皆修淨土,同歸一源

然於百丈立祈禱病僧,化送亡僧之規,皆歸淨土。又曰,...

【推薦】把心送到極樂世界是怎麼送

問: 請師父開示,先把心送到極樂世界是怎麼送? 淨界...

淨土五經格局的由來

《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無量壽經》在...

四十八大願——(第42願)悉得清淨解脫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

弘揚淨土法門的一個重要原則

淨土法門唯佛與佛方能究盡,九法界眾生靠自己的能力是...

往生淨土要不要發菩提心

我們現在來反推一下。比方說你求生淨土,卻不發菩提心...

有三心者,定得往生

著一個地方掘下去,一定見水。如果東掘掘,西掘掘,處...

印光大師:念佛百問

1、念佛時心多散亂,或說是年齡關係,如年老心散,不...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供燈儀軌

供燈儀軌...

大安法師:家裡多是道教徒,會對往生有障礙嗎

問: 原本我和道教頗有淵源,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對我...

每天念佛多少與行願有無

問: 淨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聲?法師曾開示說至少每...

十二因緣法

十二因緣法大家要了解一下,這是佛法的常識。它闡釋三...

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

問: 關於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時具足信願持...

聖嚴法師《因為柔軟,所以堅強》

柔軟與堅強,兩者看起來雖然像是對立的,但卻可以同時...

菩薩能自利利他的八法

善生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幾法,能自他利? 善男...

「不捨一法,不受一塵」該如何理解

問: 師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經義,「佛氏門中不捨一...

見一切眾生,都給它說三皈

有智慧沒有大悲心,那個智慧不叫稱性的智慧,是二乘人...

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

有位老太太去兒子房間找報紙,正碰上兒子回來。兒子剛...

菩薩如何成就利他菩提心

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 由戒波羅蜜多故,...

如何才是決定往生之道

問: 我們陝西這邊,很多學佛多年的同修,因為念佛至...

修行十想 解脫證果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佛陀告訴諸位比丘:如...

禪堂法器與規矩詳解

寺院的中心為禪堂。禪堂有四大法器:鐘板、香板、散香...

六根的結到底在哪裡

這以下兩段:第一個,委示顛倒處所合所結喻;第二個,...

雲鶴教授談行善的體會

一、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錢,一個人如能勸人改過遷善、啟...

若疾病纏綿者,當力修淨業誓求往生

相晤已來,忽滿六年。不但星霜屢更,即國曆已非其舊。...

【佛教詞典】曇暉

(422~504)南朝梁代比丘尼。成都人,俗姓青陽,名白...

【佛教詞典】佛行離地三意

佛陀行走時,足不著地有三種意義,即:(一)地有蟲,謂...

【視頻】文殊心咒(舒緩莊嚴版)

文殊心咒(舒緩莊嚴版)

【視頻】西方三聖-西方極樂世界的引路者

西方三聖-西方極樂世界的引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