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生實相與彌陀的救度

2014/01/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生實相與彌陀的救度

《佛說譬喻經》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一名行人被餓虎追逐至懸崖邊上,腳下是萬丈深潭,深潭裡三條毒龍張著血盆大口,興風作浪。情急之下,這個人順著藤條攀下峭壁,暫時避開了惡虎追捕,卻發現不知從哪爬來一白一黑兩隻老鼠,開始啃嚙那根救命的藤條。千鈞一髮之際,此人看到蜜蜂在釀蜜,於是情不自禁地伸出舌頭、閉上眼睛,細細享受那一小滴蜂蜜的甜美,全然忘卻了自己身處的無邊險境……

這裡世尊以猛虎喻死亡,毒龍喻貪瞋癡三業,黑白老鼠喻白晝黑夜(亦即時間的流逝),蜂蜜喻世間的五欲六塵,真是無比形象貼切。

更深入地了解佛法,尤其是接觸了淨土法門之後,對上面的譬喻又有了全新的認識。再也不怕三途八難之苦,藉由佛力加被,定可化險為夷,不復更入惡趣。再遇到閱讀或談論這個故事的同修,我就給那可怕的場景增加一個續集:每一位學佛之人,只要對佛法生起信心,在懸崖峭壁之下,佛菩薩就給我們拉上了一層密密實實的保護網,再不墮三途,為身口意業所吞噬,而是「如日虛空住,不能損一毛」。當然,這張網能否感應得到,那全在於我們自心是否清淨、信心是否具足。

一位師兄常教導我,我們求與佛菩薩的感應,如叩洪鐘,小叩小響,大叩大響。佛菩薩的加持也分為顯感顯應,冥感冥應等不同方式。因此這個攀在藤條上的路人,如果看見下面的網,便大可放下恐懼,身心大安;看不到呢,也只不過是「雲深不知處」而已,只因自己的眼睛被厚實的雲霧遮蔽,使本該就在那裡的網而不見蹤跡罷了。

而對於信願持名的念佛行人,就更不只是保護網那麼簡單了。淨土法門就如同接收SOS求救信號的專業救援機構一般,在周密的調度安排下,能夠迅速定位遇險人員的位置,並即刻派出直升飛機前來營救。抬起頭看,飛機裡已經垂下了一副雲梯,我們伸手就搭上云梯,輕輕鬆鬆得救而去,再不復重來。回頭看看留在身後的險境,真是慶幸不已……

最為神奇之處在於,求救呼叫按鈕,原來不在別處,恰恰就放在自己手中。離開險境,往生阿彌陀佛大悲大願構建的極樂淨土,就如同按下那枚SOS紅色呼叫按鈕一樣簡單、穩妥、可靠,絲毫不用揣測這套救援系統後台複雜的原理、架構、流程、人員,我們要做的只是相信,並且毫不遲疑地按下按鈕!事實上,阿彌陀佛的救度,比國際SOS的救援還成熟可靠,萬修萬人去,絲毫不爽!讓我們這一群可憐而又無比幸運的淨土行人,緊緊抓住手中的「信願」牌呼救器,用「執持名號」作為按下按鈕的唯一一個行動,向偉大仁慈的「阿彌陀佛」救援中心發出信號,早日乘坐「淨土」牌直升飛機,盡快結束這趟不愉快的「娑婆」探險之旅,返回我們久違的「極樂」大家庭,與父老兄弟們歡聚一堂,豈不快哉?

近日讀印光大師傳錄,大師諄諄告誡我們:人生不過夢境一場,個別人黃粱美夢,但絕大多數人是噩夢連連。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所謂投入認真的生活,原來只不過是為業力牽引的一場大夢而已!可嘆!

大家都有體會,有時我們做一個美夢,夢裡都樂開了花,不由自主笑醒的情況也是常見。而做噩夢時,也是迫切地感到痛苦、悲傷、壓抑,往往驚醒後險象依然歷歷在目,擦擦驚出的冷汗後,還要暗自慶幸:嚇死了,幸虧是場夢,若要是真的那可受不了。末學有一次做夢,變成雙腿殘疾的人,拄著雙拐爬坡,甚苦甚難。驚醒後回憶,那種沉痛的感覺,和醒時毫無分別。

由此,末學對改造命運、懺悔業障時常常提到的一句偈子「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也有了更深的認識。諸多改造命運的善書裡,強調懺悔的力量,強調放生、布施、扶危濟困、隨喜功德、迴向十方等等,但又常常提到定業難消,包括佛的「三不能」之一都說佛不滅定業。許多佛教徒,常常不理解:我做了大量的善行,為何卻不能滿願,還要遭受挫折、不順?

包括印光大師在內的許多善知識,常常用三世因果的原理,勸勉那些不解之人。其實如果我們把人生看成是一場或長或短的大夢(長則八九十年,在無始無終的時間長河裡,不過白駒過隙,更不要說少年夭折的例子了),很多事情就容易解釋,也容易放下了。夢中的罪苦與造業,福報與德行,一笑了之。

可惜的是,芸芸眾生,有幾人願意把生命看成一場夢境呢?尤其是在這個時代,人人追求成功富貴,個個要出人頭地,卻不知,就算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皇上,也不能逃脫人身的八苦交煎。而越是所謂的成功人士,往往越不能信受「六道輪迴」的理論,這一世的大夢剛醒,又沉入下一世的另一場噩夢之中了。可憐啊!

阿彌陀佛與諸大菩薩教化眾生如同在床頭呼喚我們的慈父慈母一般,希望把這一個個沉睡不醒的孩子,從夢境中叫醒。愚癡的我們卻如同植物人一般,難聞難化,執著自己短淺的知見,自以為是,沾沾自喜,偶爾醒過來,卻不起床,翻個身又沉沉地睡去。大慈大悲的菩薩可憐這些眾生在夢中的苦痛,有些時候不得不以神通力,進入眾生的夢裡,救苦救難,其實也不過是暫時幫忙轉化夢境而已。電影《盜夢空間》雖然是一部科幻片,但其中的智能機器能進入人的夢境並且通過操控轉化夢境,陳述的也是類似的道理。

每一個淨土行人,如果認識到這個實相,必然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坦然面對生活中的「不能承受之重」,並且破身見,破我執。無論是美夢或是噩夢,無非光怪陸離,虛幻一場罷了。我們清楚自己的使命,就是當我們從這一場夢中醒來的那一刻,抓緊阿彌陀佛之手,再不睡去,並且盡未來際,加入阿彌陀佛與諸上善人的隊伍中,聲聲呼喚那些還沉睡著不願醒來的眾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善生經》的啟發

《善生經》的緣起是有一天早上,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

發起往生的願力

到了晚年,尤其五十歲以後,你最好都攝六根,不敢說做...

往生極樂世界九品蓮位圖文詳解

上品上生: 往生之因 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

人要為眾生而活

一般學佛的人常常思考:要怎樣才能解脫生死?而我倒是...

星雲大師《從阿彌陀經說到淨土思想的建立》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從阿...

83歲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幫她進入信願念佛的正軌

問: 我母親八十三歲了,精神不是很好,時而抑鬱,時而...

同一念佛無別道 遠通四海皆兄弟

在《往生論註》中,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是講阿彌...

【推薦】三界這一關跳出去,後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

為什麼說要往生淨土呢? 前面我們只講到念佛能夠破除障...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古人的10句家風名言

治家以和平兩字為主。 這是清代學者錢泳在《履園叢話治...

不要埋怨業障,資糧就在當下

有一次,一位中年朋友若有所悟地對趙朴老說:我現在想...

往生之要關,念佛之妙訣,就在此字

示施聖藏居士 我佛教化眾生。雖法門無量。要而言之。先...

放生會刺激更多的養殖和捕撈嗎

很多人對放生有這樣一個疑問:市場需求量是固定的,按...

發心和正見是所有修證的基礎

我們把整個佛法分成四個主題: 發心,正見,修行,證果...

對病者開示

佛陀成道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為五比丘,說四聖諦...

念的每一聲佛號都是在行稱讚如來的行願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

【推薦】懺悔一層又一層的不孝

有的事情在二十年前,我完全沒有發現自己有什麼不對,...

原來生命可以如此莊嚴地謝幕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聲聲佛號,...

相信自己的明天會有所作為的

美國有個名叫亨利的身世不詳的青年,他已經三十多歲了...

往生時都是阿彌陀佛親自接引嗎

問: 請問法師,往生的人都是阿彌陀佛親自來接引嗎?...

年輕人如何淨化心靈的幾點建議

問: 您能否從佛教的角度對我們年輕人就如何淨化心靈...

生活中有哪些簡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阿彌陀佛,大家好!上堂課我們學習到《吉祥經》正宗分...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修行中的中斷障礙

不管是念佛法門也好,乃至讀誦大乘也好,禪定也好,隨...

人生不堪迴首,不要再想你的過去了

蕅益大師提出三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

【佛教詞典】挨拶

禪林用語。挨,即強進;拶,即逼迫之意。禪家問答應酬...

【佛教詞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Boreboluomiduoxinjing   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聆志居士讀誦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慧律法師《如如不動不易》

慧律法師《如如不動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