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先把自己內心污垢淨除

學誠法師  2013/09/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先把自己內心污垢淨除

有位A女士,多年來不斷抱怨住在隔壁的B女士很懶惰。她經常說:「那個人的衣服永遠洗不乾淨,看,她晾在外面的衣服,總是有斑點。」

直到有一天,一個細心的朋友到她家,發現不是對面的太太衣服洗不乾淨。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A女士家窗戶上的污漬抹掉,說:「看,這不就乾淨了嗎?」

原來,是自己家的窗戶髒了。

生活中,大多數人經常會有一些抱怨及指責,而且很多時候是一種自以為是的指責。

如果一個人常常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確的,自己的所作所為最恰當,自己的選擇最正確,時間長了,就會成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執著。有了這種執著,經常會活得很痛苦,因為他們的生命裡缺少快樂的元素。

你對一個人有某種想法,別人未必知道,未必會有跟你一樣的想法;你對別人有一種很強的執著的錯誤觀念,別人未必跟你一樣;你對別人有很深的一種誤會,被你誤會的人反而不知道。這就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問題。這些問題,每個人都會有,只有面對這些自我的心理問題,把它慢慢淡化,慢慢糾正,才能夠以智慧、以慈悲去面對外在的境界。

要想超越這種自我中心,就要認識自己的內心和真實地利益他人。認識自己,把握住自己內心的念頭,內心的很多問題也就可以有辦法去解決。要知道自己的盲點是什麼,如果認識不到自己的盲點和問題,那就會一直執著自己的觀點和主張。

然後,就是去利益別人。因為利益別人才是最大的自利。你利益了身邊的人,幫助了身邊的人,身邊的人同樣也會在你需要幫助時利益你,幫助你;如果你不去幫助別人、利益別人,經常以自己為中心,同樣的,別人也不會幫助你。這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遇到任何問題和境界,我們都要反觀自己的內心,先把內心的污垢淨除,認識自己內心的真實狀態。如果這樣做了,你就會發現一個真相,所有一切問題,都是我們內心的問題。正是因為你心靈的鏡子上有了塵垢,才折射出佈滿塵垢的外在的一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心地的耕耘

秋天,來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黃,農人聚集,慶祝豐收,...

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情緒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

心隨境轉,心也跟著生滅

隨著我們佛法修學時間的增長,我們整個修學的功夫也應...

既然心即是佛,為何還要學佛

問: 何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學佛? 濟群法...

返觀內照,觀此生滅之心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須向讀書作文已了時,種種應緣處...

你內心不動,外面的世界便不會動

邪復成非: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

【推薦】同樣是佈施,但所得果報卻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因緣生就是說,...

持咒不可作降魔想,起嗔恨心,魔是妄想

一切境界都是幻境,由於輕昏覺照不明,出現種種虛幻現...

【大藏經】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大藏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夜間經過墳墓如何克服恐怖心裡

問: 我常夜間外出,甚至經過墳墓之處,心常驚怖不安...

肉食與癌症結成死黨

1976年,美國成立由參議員喬治麥高文主持的營養與人類...

太虛大師:佛學的人生道德

佛學的人生道德,即是從佛教的立場和觀點出發,略說人...

佛弟子修學的四點建議

人生如大海,如何從痛苦的此岸到達快樂的彼岸,必須依...

斷除生命的相續——自我意識

在唯識學的相續,它提出兩塊:一個是雜染的相續;一個...

不理睬妄念,是對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稍有點修行體驗的:妄念來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這個...

聖嚴法師《越看越是個美人》

愛美是人的天性,現代女性為了追求美麗,花費了許多金...

世間三種最勝香

過去,佛陀居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阿難...

印光大師開示佛七:打七該怎麼打

臨近年關,各大寺院都陸續開展起精進辦道的打七修行。...

蕅益大師淨土開示錄

一、讚念佛法門圓頓了義 夫念佛者,豈有他哉,以此緣生...

比能力更重要的12種品格

能力很重要,可有一樣東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

學會放鬆,是成功路上關鍵的一步

安南曾是一名普通律師。剛入行時,他發誓一定要出人頭...

心生瞋恨,我們就上當了

我們被人家欺負了,被人家辱罵了,被人家誤解了,不瞋...

當初的三錢,輾轉增盛到三千金

這個五戒的問題,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增長罪業,第二個...

坐禪與靜坐是不是一樣

問: 坐禪與靜坐是不是一樣? 紹雲老和尚答: 在廣義來...

阿羅漢內心的境界

阿羅漢修無常觀,他得到的智慧,古德用四個字來形容:...

【佛教詞典】尊老

(雜語)尊重之老僧也。寄歸傳三曰:尊老之處,多座須...

【佛教詞典】智暉

(873~956)五代後唐僧。洛陽咸秦人,俗姓高。年少時...

【視頻】為考生祈願文(星雲大師念誦)

為考生祈願文(星雲大師念誦)

【視頻】本源法師《信願往生》

本源法師《信願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