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給在家人提出的五條基本規範

明海法師  2015/12/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給在家人提出的五條基本規範

在佛教裡面,釋迦牟尼佛給在家人提出五條基本的規範,這五條規範我們稱之為"五戒"。第一條不殺生;第二條不偷盜;第三條不邪淫;第四條不妄語;第五條不飲酒。這五條是釋迦牟尼佛對在家佛教徒提出的五條要求。我們在生活裡,如果在自己的思想意識上,非常明確的知道有這五件事情,我們就會對自己有一個警戒;或者其中某一條在一時半刻做不到,比如不飲酒一時做不到,那起碼會要求自己其他四件事情不要去做。

第一不殺生。首先是不要殺人。不傷害人的身體,不傷害其他生命的身體,中斷他們的生存,這是不殺生的意思。一般情況下,我們應該是不會去殺人的。但是在生活裡面,往往會無故地傷害動物。如果我們沒有明確的意識,對自己沒有約束,不知止,不知道這個界限,對於人與其他眾生的生命之間的關係沒有明確的認識,往往我們會隨著無明煩惱去做傷害其他眾生生命的事。

在佛教裡面講到,我們傷害其他眾生的生命會有很嚴重的後果,我們所發出去的最後我們會收回來。我們曾經發出去什麼,就會收回來什麼。比如我們往天上扔一樣東西,它總會掉到地上來。可能我們以五公斤的力量扔上去,它會以十公斤的力量重新掉到地上來。我們人的行為、語言和思想也是這樣,它發出去然後我們又會收穫它。不是說發出去了與我們沒有關係了,發出去了以後我們要為它負責任。

殺生的行為一旦發出去,給我們收回來的是什麼呢?收回來的也是與生命存在相關聯的結果。大處來講,與我們生命的生和死相關聯;小處來講,與我們的生命健康和壽命長短有關。我們會收穫這些果報。一般來講,殺生多的人容易生病,容易短壽,容易沒有安全感。為什麼沒有安全感呢?因為他使其他眾生沒有安全感,所以他也就沒有安全感。而且他的朋友會很少。為什麼呢?因為他傷害過其他眾生,或者他習慣於傷害其他眾生,其他的眾生當然也就害怕他。所以他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少。如果他有朋友的話,也往往是招感那些喜歡殺生的朋友。所以喜歡殺生的人就會有很多喜歡殺生的朋友。後面幾條也都一樣。喜歡偷東西的人會遇到很多喜歡偷東西的朋友;喜歡濫搞男女關係的人總是遇到種種會推動他墮落的那些環境和人;喜歡喝酒的人總是會有很多酒肉朋友。

這個道理就是佛教講的"苦、集、滅、道"中的集,收集的"集"。你們仔細觀察一下生活裡的"集",凡是喜歡踢足球的人,你注意觀察一下他的生活,他的房間裡一定有很多球星的照片,一定掌握了很多關於足球賽的信息,他一定認識很多喜歡觀看球賽、喜歡踢足球的朋友。因此對他來講,看一場球賽要比我們簡單得多,因為他這方面的關係很熟。這就叫集。當然如果你們學佛的話,那又是一個集,我們就會發現房間裡與佛有關的書很多,認識的人也是學佛的多。我們會認識很多法師,認識很多居士,我們跟很多寺院有聯繫、有往來。這也是集。

現在再回到不殺生這件事情上來說,它在我們的生命裡面所招集的,都是與生命的安危、生存、生死有關的一些惡的因緣。昨天我也講了,喜歡殺生的人容易生在有戰爭的時代,生在有戰爭的國度,容易遇上戰爭。這是講不殺生。這是我們應該知道、並在行為上面,現在就要停下來的第一件事。

第二不偷盜。不偷盜是關於財物的。財物也是用來維繫生命的東西,所以偷盜財物有點接近於影響別人生命的生存。當然去撬人家的門、破窗而入這樣的事,我們一般不會去做,正人君子不會去做。但佛教講的不偷盜,它的意思很廣泛,有很細的要求。不僅僅是不可以破窗而入,也包括你在單位裡、在任何環境下,如果對方沒有同意,屬於他人或者集體的東西我們都不可以佔為己有。比如打個電話呀,拿一張信箋紙,比如說用一次公車……這些應該都屬於盜這一類。如果我們要維持行為的廉潔,必須要在這些地方注意。

如果我們做得好,慢慢地我們的氣質會改變。有時候,我們不一定要向別人去宣佈,說"我不偷盜";或者說"我一向不殺生"。其實不用說,你一出現自然會給人相關的信息。不偷盜這條戒持得好的人,給人一種特別值得信賴的感覺。如果是做生意的話,就會有很多人相信你。人家跟你談判的時候,會特別放心,簽協議時蓋不蓋章都無所謂,覺得你這個人肯定不會有什麼心術不正。它有這種感染力量。這是講在生活方面不偷盜。

不偷盜還有更細的。除了財物以外,還有一些抽像的東西,我們也有可能偷盜。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有時不一定盜竊財物,偷一條信息也是偷盜,偷網站密碼也是偷盜。黑客其實就是犯偷盜。為什麼呢?他偷的是知識,破譯人家的密碼,他是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偷。黑客就講了,我沒有偷,我是自己琢磨出來的。不錯,那是你自己琢磨出來的。但是人家設這個密碼的意思,就是不希望別人知道,你在對方沒有同意的情況下,你琢磨出來了,你專門用心研究出來了,這就是偷盜。就和門一樣,你說我沒有撬門,我就是琢磨出來了,把你這個門弄開了。所以黑客是偷盜。比如別人的帳號,因為現在在很多電腦上會有交易,有些人就偷偷把這些電腦的密碼弄到手。這是抽像的偷盜。

還有的偷盜,不是盜知識,也不是盜財物,而是盜名。有一個成語叫"欺世盜名"。這件事情明明不是你做的,你卻說這件事是你做的,然後大家都認為這件事是你做的,這就是盜名。古人還有句話叫"不要掠人之美",盜名就是"掠人之美"。像寫文章、搞創作的人,剽竊別人的創作作品為己有,就有掠人之美之嫌,也屬於盜名。盜名在過去也許不算什麼,但在今天的信息時代,盜名就不得了。"名"可以變成實際的經濟利益,實際的種種財富,這種名也是一種社會資源。所以"盜名"的現象,我覺得現在比較普遍。如有一些假冒偽劣,那就是盜名。明明不是那個廠家生產的,貼上人家的商標,那就是盜名了。而且它既是盜名也是盜利,是通過盜名來達到盜利的目的。這些是講的不偷盜。

第三不邪淫。不邪淫的意思是,在家的佛教徒可以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範圍與自己的伴侶發生男女關係。因為要生兒育女,有社會責任。那麼如果跨過這個範圍,跟第三者發生關係,就叫邪淫。邪淫既傷害當事人的身心,也傷害各自的家庭,也傷害社會的穩定。這個傷害也是全方位的輻射。所以這件事情是我們特別應該知道要停下來的,要剎車。我為什麼要用"知止"來概括這件事情呢?因為我們在生活裡面開車,該剎車時必須要剎車。

有一次我接待一位女孩,她找我談話。我說你有什麼問題?她說:師父,我本來有家庭,現在我喜歡上另外一個人怎麼辦呢?我就很直接地跟她講:不行。你有家庭,那麼你對你的家庭就有責任,你不可以沒有界限,讓你的感情蔓延到其他人的身上去。那不僅是對你家庭的傷害,也是對別人家庭的傷害。

可悲的是,今天的社會在很多渠道、在很多輿論工具上所渲染所推動的,好像都是鼓勵大家在感情上、在男女關係上毫無界限,隨便來,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信息,把我們朝這個方向引誘,這是很危險的。現在科技很發達,信息溝通很方便。這一切方便的手段當然可以用來給我們謀福利,但要是用來作奸犯科也是很方便的。特別希奇古怪的是,現在聽說有網戀,在網上組成家庭,在電腦上談戀愛,後來兩人走到一起。聽說後果有很可怕的。因為在電腦上誰也不知道誰,走到一起原來還是認識的人。所以諸如此類的這些怪現象,都是我們社會不知止,沒有界限,不知道剎車所造成的。

一個學佛人首先要知道在念頭上、行為上面剎車。邪淫這樣的惡行,都不是突然發生的,它是由很多的因緣促成的,它是由一定的時間作鋪墊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裡,作為在家的居士怎麼樣去避免這些錯誤呢?當然首先你要知道,有些界限是不可以逾越的。另外,應該多方面去建設自己的家庭,從正面去建設自己的家庭生活,建設夫妻關係,那麼就能避免。有的夫妻在一起,他們的關係破裂了,已經疏遠了,已經很冷漠了,有隔閡了,雙方不願意面對,都迴避,假裝不知,慢慢發展就容易惡化。

很多的青少年犯罪(包括很多犯罪分子),有人研究,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小的時候,他們成長的家庭環境往往有一些缺陷。有些是單親家庭,或者是父母關係已破裂,這樣的家庭環境很容易使小孩子受到傷害。因為這樣的家庭,不能給予小孩足夠的愛、足夠的關懷,不能給他正常的關懷和家庭溫暖,結果就會在幼小的心靈裡面積壓對社會對生活的不滿和仇恨。因為小孩子不懂事,沒有理解的能力,他是本能地會對社會對他人積壓一種仇恨心理。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但絕大多數是這樣。

除非有一些人他很有天賦,是有來歷的。他過去世的積累很好,心理素質很好,雖然小時候沒有得到愛,但長大後卻知道更好的愛別人,也有這樣的人。絕大多數人是小時候得到了什麼,長大後就把他得到的放大了還給社會。小時候如果他得到過愛,長大後他就會放大這個愛還給社會;小時候他得到的是冷漠,冷遇、被拋棄、沒有人理睬,同樣地他也會把這些放大再還給社會。人有時候看起來很複雜,其實也很簡單,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所以在男女關係上要知止。

另外,有一些場合不要去。像一些非法的娛樂場所,什麼洗浴中心之類的地方不要去。本來有些名堂我並不知道,但有時我在寺院也曾接待這方面的人。有一次有位洗浴中心的負責人,他愁眉苦臉地來找我。我問他:"你有什麼事?"他說:"我最近很煩惱!"我說:"怎麼煩惱呢?"他說:"經常有人來找我的麻煩,要跟我打仗,拿刀子要殺我,我經常忍不住要出去跟人打架,忍不住拿著刀子去跟人幹仗。"我說:"你知道嗎?你做這個事本身是個缺德的事情。"我直接跟他這麼講,我說:"你做的是損德的事,你那洗浴中心是不是色情服務?"他說是。我說:"這就是損德的事,損德的事招惹這類事情,那是當然的。如果你不停下來,不把你那個地方整個停下來,恐怕還不僅是打架,還有更嚴重的後果。"後來跟他講,他下決心說回去改。

所以有些場所不要去,要知道停下來,走到那裡時要停下來,把腳步放慢一些。你們要是讀了《地藏經》,就知道《地藏經》裡面有很多鬼。什麼吸人精氣的鬼,吸人精血的鬼,吃胎卵的鬼,三目鬼王、四目鬼王等等。我們不要以為鬼就是青面獠牙很凶的。不是的。黃色書刊、黃色錄像、黃色電影、網站上的黃色畫面,那就是吸精氣鬼。你看的時候,你的精氣就耗散了,那就是那些魔鬼精心設計的圈套。現在人們都往這個圈套裡跳。吸精氣鬼活動最多的地方,就是那些娛樂場所。一些人的生活過於放縱,比如說飲酒無度,這些事情就是吸精氣的鬼。還有一些活動,像毒品,就是魔鬼的化身,可以說是死魔。

所以我們不要把鬼神秘化。鬼並不神秘,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我們不要去碰它,我們要有一個界限,有一個人行道。我們不要偏左,也不要偏右。我們在人行道上走,鬼拿我們是沒有辦法的。因為佛經是在過去記錄整理成文,所以它有時在語言表達上,會用一些比較生動形象的語言,用來描述我們的社會生活。佛經裡面講的東西,在現實生活中都有都存在。

第四不妄語。主要是不要坑矇拐騙。如果是修行的人,在自己修行的境界上,保持誠實就可以了。

第五不飲酒。酒會傷害我們的理智。今天下午我們上殿的時候,就有一個喝酒的人在外面大吵大鬧。喝醉了酒的人,他的人格是破碎的,他沒有健康的人格。在人格不健康、理智受損的情況下,他往往會做很多蠢事。他會殺生,會偷盜,會邪淫,他會騙人等等。所以酒精應該受到控制。釋迦牟尼佛製定的不飲酒這條戒律,還包含不要吸食毒品。像海洛因、嗎啡,這些都會讓人上癮的、接觸了以後難以擺脫的東西,都不要去碰它。

如果講到上癮的話,除了有物質的,也有精神上的麻醉品。精神上的麻醉品我們也要遠離。因為精神上的麻醉品會使我們不能振作精神,使我們不能關注現實,使我們不能奮發向上,使我們遠離現實。有些文學、影視作品,就是這種精神上的麻醉品,會使我們喪失理智,會傷害我們的理智。這些我們都要遠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明海法師文章列表

佛教中「卍」字由來

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見的符號,讀作萬或室利靺...

如何面對七情六慾

很多人在修行之初會有這種疑問:我要開始修行了,我該...

怎麼能印證因果輪迴呢

問: 尊敬的宏海法師,我的問題可能比較基礎,佛教說人...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

我覺得中國佛教有很多迷信的色彩存在,有些不合情理的...

如何清淨如法受持八關齋戒

我們的同修,已經受了很多次八關齋戒了。如果你信願持...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薩再來

問: 請問法師,接觸佛法以來經常聽到這個人是法身大...

戒律的作用和意義

真正邁向解脫,必須通過戒、定、慧的修行。佛陀製定的...

「法會」的原意究竟是什麼

談起佛教的共修活動,法會算是許多人認識佛教的入門磚...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嗔心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心的過患最大,它的果報是什...

「拙」一點,人生就會比較平安順利

一個人不聰明,動作遲鈍,反應慢半拍,就會被人譏為笨...

業是搞不完消不完的

我們過去造的業,無量無邊,無始以來,哪搞得完呢?你...

湛山倓虛大師傳

自稱湛山老人的倓虛法師是中國佛教界盛傳的三虛虛雲和...

畏苦勤念佛 安詳離娑婆

我們最初來到世間是一個人,最終離開世間也是一個人,...

【佛學漫畫】雲棲蓮池大師

一次偶然機緣,蓮池大師聽聞鄰家老夫,因常年念佛,在...

做清醒之人,自省己過

心光明,照己之過 曾國藩說: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別...

貧女人以隨喜心,助行施者,得報如此

【原文】 目連復見一神,身體極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

如何把一句佛號不間斷地念到專注

問: 我知道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每天走路靜坐...

擁有感恩的心

人生於天地之間,戴天地之大恩,時時保有一顆感恩的心...

如何讓孩子戒掉手機癮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很迷戀手機,時常拿爸爸...

「吾」和「身」完全不一樣

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陰騭文) 這個吾和身是...

太多的外緣,會帶動無始劫來的攀緣心

息諸緣務,有四意: 一、息治生緣務。 不作有為事業。...

從頑劣凡夫驟然搖身成為一代高僧的澍葊法師

澍葊法師在清朝道光(公元18211850年)和咸豐(公元18...

供燈的四種清淨功德

燈是佛教中的六種供養具之一。燈在佛教中代表智慧,因...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

1.生平 印光大師(公元18611940年),諱聖量,別號常慚愧...

【佛教詞典】貞元新譯華嚴經疏

凡十卷。唐代澄觀撰。又稱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貞元華...

【佛教詞典】咒三首經

(經名)一卷,唐地婆訶羅譯。一為大輪金剛陀羅尼。二...

【視頻】《阿彌陀經》妙印法師讀誦

《阿彌陀經》妙印法師讀誦

【視頻】慧律法師《瞋恨心重的果報》

慧律法師《瞋恨心重的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