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與佛相應的心沒有了

2012/02/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對淨土法門非常有修持的信徒,一天特地去拜訪佛光禪師道:「禪師!我念佛拜佛已經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號時,好像不太一樣。」

佛光禪師問道:「有什麼不一樣呢?」

朱慈目道:「我過去在持佛號時,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心中仍然覺得佛聲綿綿不斷,就是不想持,但那聲音仍像泉源,會自動流露出來。」

佛光禪師道:「這很好呀!表示你念佛已念到淨念相繼,與佛相應,找到自我的真心了。」

朱慈目道:「謝謝禪師的讚歎,但我現在不行了,我現在很苦惱,因為我的真心不見了。」

佛光禪師道:「真心怎麼會不見呢?」

朱慈目道:「因為我與佛相應的心沒有了,心中佛聲綿綿不斷的淨念相繼沒有了,要找也找不回來了。禪師!我為此好苦惱,請您告訴我,我到哪裡裡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禪師指示道:「尋找你的真心,你應該知道,真心並不在任何地方,你的真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中。」

朱慈目道:「我為什麼不知道呢?」

佛光禪師道:「因為你一念不覺和妄心打交道,真心就離開你了。」

信徒朱慈目聽後,似有所悟。

真心沒有了,這就好像說失落了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家門。人為什麼會迷惑?總是因為虛妄蓋覆了真心,永嘉大師說:「君不見,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即此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短暫的十念佛號怎能滅除這麼多的罪業呢

《阿含經》曾說有一大富長者,他的兒子因感情受挫折而...

妄想本來就沒有的

為什麼要安住空性,佛法是先安住再調伏,因為你安住錯...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

末句結歸,言如是不可思議者,當是何物?惟自性乃爾。...

【推薦】從空性的真如中啟動佛號

一個念佛人必須要以此緣生無性之一念,念彼無性緣生之...

禪門公案:誰是知音

宋州(今湖北襄樊)廣德周禪師,承繼青原行思法系,是...

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一切諸佛

我們大家念阿彌陀佛觀想的時候,一定要想到我就是阿彌...

只信他不信自,容易導致往生邊地疑城

信自信他。這裡面的信自,就不是善導大師說的決定深信...

「唯心淨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門下很多祖師大德常常談到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之理,...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註音版】二時臨齋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兩座寺廟山泉乾枯,念觀音菩薩泉水突然湧出

福建莆田廣化寺有一個附屬的小寺,名叫元龜寺,地址在...

平生四辱成就曾國藩

曾國藩曾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一封家書中特別談到了自己一...

觀無常證聖果

昔日,佛在摩竭陀國成就聖道,有許多修行之士聚集而來...

一休曬經

一休禪師在比叡山鄉下時,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

雖屬惑業凡夫,亦可承佛慈力帶業往生

觀汝所說,足知汝雖看《文鈔》、《嘉言錄》,依舊絕不...

大安法師:講預測和問災難是否正修

問: 我們有些同修很喜歡大談感應,或講些預知,問災...

為什麼我們會莫名喜歡或討厭一個人

如果有一個人,我們沒有惹過他,但他一直給我們出難題...

現代人很多是壽終醫院,不是壽終正寢

人道中有許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屬於橫死。人的生命...

只能觀善知識的功德,不要去觀他的過失

我們現在來去親近善知識僧呀,他也是有一些,怎麼講呢...

為什麼要超度歷代宗親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為救度亡靈,使其超脫苦難,請僧尼為...

何謂「四大皆空」

一般人因為不認識佛教,再加上以訛傳訛,經常對佛教的...

佛門裡的財神爺

人們求財富,大都會去拜財神爺。那麼,財神爺是何聖何...

聖嚴法師《處處是金山》

凡夫不是佛,所以看到的人也不像佛;因為尚是未見佛性...

禪師們的膽量

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星雲大師見聞的一則念佛感應故事

當我執筆寫此文時,心中湧起無限的慚愧,我應該向諸佛...

四大本空無有我,一身自重不幹人

我們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條件就是要看得開、放得下,...

【佛教詞典】密行

即微細護持戒行。亦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等,悉能持守...

【佛教詞典】安居受日重受

亦名:受日重受 子題:事緣如法無問多少一切通開受日重...

【視頻】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視頻】慧律法師《佛法可貴之處在於要會用》

慧律法師《佛法可貴之處在於要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