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依四法修習,令獲勝益

圓瑛法師  2014/05/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依四法修習,令獲勝益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已千餘年矣,其教理高深,法門無量,大慈大悲、救世救人之偉大精神,誠不可思議也!人生處世,皆是隨業受身,凡有身者,莫不有苦。老子云:「吾有大患,唯吾有身,吾若無身,夫復何患。」當知身為眾苦之本,一切諸苦,唯身受之;形為眾罪之藪,一切諸罪,唯身作之。

何以故?因有身故起貪瞋癡,造諸惡業,是故依業受報,輪轉生死,經無量劫,捨身受身,備嬰諸苦。省庵祖師云:「大千塵點,難窮往返之身;四海波濤,孰計別離之淚?峨峨積骨,過彼崇山;莽莽橫尸,多於大地。」每一念及,莫不傷心,若不努力精修,則無邊之苦何由出離!洞山良价禪師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是以我佛慈悲,哀憐末世眾生沉溺苦海,特開方便法門,為說四念處觀:「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令其信解修證,共脫苦海輪迴。四念處者:即依四法修習,念即心中之智慧,處即所對之境界,以智照境,令獲勝益。今分述如後:

一、觀身不淨。以自己靈靈不昏之智慧觀照此身,唯是不淨,即以三時觀察不淨之相。先觀過去受生時不淨,吾人肉身乃父精母血結合而成,以為種子不淨;在胎時寄住於母腹,生熟二髒之中,為住處不淨。次觀現在時不淨,經云:人身從頭至足,有三十六種常流不淨,如發、毛、爪、齒、津液、膿血、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等……種種不淨,細察自知。復觀未來時不淨,此身死後,日久未收,便現胖脹青瘀,皮破血流,肉爛蟲啖,乃至白骨焚化為塵,終歸不淨。此觀若成,則自知此身極為不淨,深生厭離,如臭皮袋,滿盛穢物,無可愛樂,而身見自得滅除,貪瞋癡三毒之心無由生起,一切惡業悉皆滅盡無餘矣。

今引一古事以為明證:昔有國王,深明此身不淨之理,以慈悲心欲度臣民。一日上殿,命諸群臣各帶一種物之頭明日獻我,另命某臣當帶一人頭來獻。某臣細思,王今難我,若取人頭屬違法,否則逆旨,遂與刑部尚書磋商,擇一應受死刑之犯明日行之,其頭與我。第二日上殿,各皆遵旨以呈其頭,唯某臣亦帶人頭以獻國王。王曰:諸臣可將各頭出賣,得錢交我。眾皆愕然,不知所以,只得往賣,如豬羊雞鴨之頭極易脫售,唯此人頭無人要買,所過之處眾皆掩鼻吐痰而對之。第三日上殿,各將售款獻王,唯某臣之人頭未售,無款可交。

王厲聲曰:汝之人頭極為尊貴,為何難賣?對曰:人頭不比他頭,不獨難售,即送與人亦無受者,奈何啊!奈何!於是國王告諸群臣:「人身不淨,無可愛樂。古德云:‘死去不如豬狗相,只今好作死尸看。’當生厭離,急宜勘破,諸苦自除。」臣皆大悟,各獲法益,不復再被身見所誤也。又獅子峰禪師云:「嘆此身無有是處,賴誰人不被他瞞,筋纏七尺骨頭,皮裹一包膿血。」細味其言,便獲勝益也。

二、觀受是苦。受者,領受,即吾人現前之眼耳鼻舌身五根,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之境發生五識而領受之。例如眼識領受色塵(明暗等色),耳識領受聲塵(動靜諸聲),鼻識領受香塵(香臭等氣),舌識領受味塵(咸淡之味),身識領受觸塵(順逆諸觸)。五識是有知,屬心法;五塵是無知,屬色法:根塵相對,識生其中,分別塵境,生起苦樂二受。遇順境、如我之意為樂受,逢逆境、拂我之意為苦受。如耳聞人讚我者,便生歡喜之心,為樂受;聞人罵我者,便生嗔恨之心,為苦受。

佛云:「諸受皆是苦,無有可樂者。」不但逆境之苦受是苦,即順境之樂受亦皆是苦。何以故?因樂有終盡,樂極生悲。諺云:「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足證美景不常,樂亦是苦。當知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內一切眾生無非是苦,正是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誠為苦海甚深,苦惱無量。不特人間是苦,即天上天人雖享福樂,善報一盡,復墜惡趣,故亦是苦。是故以智觀之,便知一切眾生、一切諸受無不是苦。既知如是,當勤修習離苦之法,方得解脫。

三、觀心無常。一切眾生,心有三種,一是肉團心,二是妄想心,三是真如心。眾生從過去以來皆是迷卻真如心,而錯認肉團之假心及妄想之妄心為心,此皆迷真認妄、執妄為真,是以起惑造業、隨業受報。但此理難明,今舉一事證之。可試問於人曰:「汝有心否?」彼人則笑而答曰:「人若無心,何得為人,必定有心。」再問:「心在何處?」必以手指其胸曰:「在這裡。」唯所指者,正肉團之假心也。此心是一團肉,居在胸內,狀如倒掛蓮花,周圍七葉,晝開夜合,乃名字為心,不會思想。何以知之?如人方死,此心尚在,即不思想,以此證知生前思想決非此心。當知能思想者,乃妄想心也,此心是第六意識心,無常虛妄,隨境生滅,如有前塵所分別之境,則生起此能分別之妄心,若離前境則無此心,是則境生而生,境滅而滅,生滅無常,昏昏擾擾,以為心相。

今雲觀心無常者,即觀此妄想心也。既知妄心無常,當進求常住之真如心,此心即吾人之真心,不生滅、不變遷之心性,廣大圓滿,週遍十方,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實萬物之根源,為眾生之佛性,其大無外,其用無窮,乃佛教之最高原理大道是也。即孔氏之立言造論、濟世利人,亦莫不本此心者也;而目之曰天命,即真如心是也。迷不自知,故須修心養性,俾可明心見性,極證於心性而已矣。

四、觀法無我。法者,即色受想行識五陰之法也。以此五法蓋覆真心,故名為陰。色陰即吾人之肉身,受想行識四陰即吾人之妄心,眾生迷故,無我執我,認此五陰之心身以為真實之我。既執有我,故種種保愛於我、事事利益於我;我見根深,如拂逆於我、侵害於我,便生瞋怒,頓起恶心,但顧利我,罔念傷他,縱心所欲,起貪瞋癡,造諸惡業。人人執著我相,唯我與我,互相爭奪,不重道德,豈知仁義?故是造成不良之社會,紛亂之國家,戰爭不息,世界焉得太平?

總而言之,皆因我字所召感也!是知我見為世亂之源、眾惡之本。故佛大悲心切,教以修習妙觀、照察五陰諸法,分明可指。細究我執之處了不可得,虛妄不實,則我執照空。既得無我,則諸惡不生,互相推讓,眾善奉行。人心既善,國運昌隆,戰爭不息而自息,世界不平而自平,豈不善歟?

圓瑛深望諸位公餘之暇,研究佛學,依四念處觀發心修習,必得其益,受用無窮,則終日處世隨緣接物,莫不心地廣闊,坦然無得矣!而佛法之裨益於世道人心者,大矣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圓瑛法師文章列表

何謂無所住

問: 何謂無所住? 慧律法師答: 無所住就是不能執著...

把生命主宰權放棄,輪迴就拿你沒辦法

我執它的引起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這個我執的情況有...

正釋四念處

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

一個終身受用的測試題

你開著一輛車。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你經過一個車站。...

世間人臨終的三種執著

一般人到臨終時有什麼樣的執著呢?一般有三種愛,愛就...

我執和法執帶來的障礙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無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嗎

在日常生活和影視劇作品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放下...

【推薦】你被電腦手機綁架了嗎

還有另外一種,我們更加在不知不覺被吞嚼的現像是什麼...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推薦】世間上什麼壽命最長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 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

極樂世界依報莊嚴之地上莊嚴

一、七寶金幢,輝映地表 【原文】 此想成已,見琉璃地...

生死由妄想所變現,而妄本無因

妄本無因 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

輪迴真相與處理方法

眾生有兩種緣起。佛陀在大乘經典中,把我們生命的緣起...

【東林原創漫畫】夫婦間的解怨妙法

【東林原創漫畫】夫婦間的解怨妙法...

攀緣心是怎麼生起的

再看欻然,就是起火的助緣。當我們人壽越來越少,進入...

體悟病的價值

人食五穀雜糧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經過醫治之後,...

世間人很喜歡看熱鬧,最愛看你生氣

你要記住師父這句話:整天想要報復別人,你就先倒了,...

要如何化解情緒呢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

一把石頭換來每一生的富貴

舍衛國中有位富翁,他的夫人為他產下了一個胖嘟嘟的男...

老和尚與小和尚的對話

完美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滿地都是寫了字的廢紙。 「怎...

慈悲三昧水懺的來源

《慈悲三昧水懺》共上中下三卷,今收於《大正新修大藏...

一切法門六字全收

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一佛,十方諸佛自然護念。 護念即是...

念佛心不夠懇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歸一,由於生死心不切。若作將被水沖...

康熙看病

康熙皇帝得了一種怪病,宮中御醫把所有的名貴藥材都用...

調伏我們的心,就像馴服一頭牛

有一次,佛陀在拘睒彌城東南的瞿師羅園,告訴比丘們說...

【佛教詞典】藥廁抳

(天名)Yak?in,不動明王使者之名。譯曰勇健神。聖無...

【佛教詞典】南泉牡丹

(公案)陸亙大夫與南泉語,話次,陸云:肇法師雲,天...

【視頻】淨界法師《如何為往生做準備》

淨界法師《如何為往生做準備》

【視頻】護生卡通:鱔魚拚死護子

護生卡通:鱔魚拚死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