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靜坐的方法

南懷瑾老師  2013/04/28  大字體  護眼色

靜坐的方法

至於問到靜坐的方法有多少種的問題,據我所知,只有一樁--靜坐。如果要說靜坐的姿態有多少種?那麼,它大約有96種之多。可是所有方法的共通目的,都是在求「靜」。那麼「靜」便是道嗎?否則,何以必須要求「靜」呢?這是兩個問題,同時,也是兩個不同的觀念,包括三個要點,不可混為一談。

(一)靜與動,是兩個對立的名詞,這兩個對立名詞的觀念,大而言之,是表示自然界物理現象中兩種對立的狀態,小而言之,它是指人生的活動與靜止、行動與休息的兩種 狀態。道非動靜,動與靜,都是道的功用。道在一動一靜之間,亦可以說便在動靜之中。所以認為「靜」便是道,那就大有問題。

(二)求「靜」,那是養生與修道的必然方法,也可以說是基本的方法。在養生(包括要求健康長壽--長生不老)方面來說:一切生命功能的泉源,都從「靜」中生長,那是自然的功用。在自然界中,任何動物、植物、礦物的成長,都從「靜」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尤其是植物--一朵花、一粒谷子、麥子等等的種子,都在靜態中成長,在動態中凋謝。人的生命,經常與活動對等的便是休息。睡眠,是人需要休息的一種慣性姿態,人生往覆不絕的生命動能,也都靠充分的休息而得到日新又新的生機。

所以老子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靜為躁君。」以及後來所出的道家《清靜經》等道理,乃至曾子著《大學》,以「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等等觀念,都是觀察自然的結果,傚法自然的法則而作此說。甚至,佛家的禪定(中國後期佛學,又譯為靜慮)也不例外。

(三)在精神狀態而言,靜是培養接近於先天「智慧」的溫床。人類的知識,都從後天生命的本能,利用聰明,動腦筋而來。「智慧」,是從「靜」中的靈光一現而得。所以佛家戒、定、慧的三無漏學,也是以靜慮--「禪定」為中心,然後達到「般若」智慧的成就。

那麼,用什麼方法去求「靜」呢?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而人們都是那樣輕易地問出來。「靜」便是「靜」,用心去求「靜」,求「靜」又加上方法,那豈不是愈來愈多一番動亂嗎?若在禪宗來說,便可直截了當地答:「君心正在鬧,且自休去。」這樣說來,「求靜」根本便錯了,或者說:「可以不必求靜」囉!那也未必盡然。不必陳義太高,但卑之而毋高論地說,一般人的心理和生理狀態,經常習慣於動態;在心理方面,如意識、思想、知覺、情感等,好比多頭的瀑布、澎湃的江河。真有「無盡長江滾滾來」的趨勢;在生理方面,血液的通行、神經的感受、氣息的運行,時時刻刻都會發生苦樂的感受,尤其在靜坐的時候,如果身體早已潛伏有病根,它可能會發生酸、痛、冷、熱、癢等感覺,比起不靜的時候還要強烈。

「樹欲靜而風不止」,心欲靜而動亂愈多,所以一般初學靜坐的人,往往發現自己的思慮營營,非常雜亂,甚至,比起不靜坐的時候,反而更加煩燥、不安;因而更加恐慌,認為自己不應該「靜坐」,或者加上武俠小說與民俗神話等的傳說,恐怕「靜坐」會「走火入魔」。其實,這都是不明道理,自己頭上安頭,錯加誤會,構成心理上的陰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懷瑾老師文章列表

萬德洪名為何對每個人的加持力不一樣

淨土宗在整個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種佛力加被...

滅除人我對待

馬祖道一禪師有一次在打坐時,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

有位老和尚走幾步路,就把《華嚴經》念完了

度眾生一定要發四無量心,在度的同時要達到能、所雙亡...

管理好我們這顆心

有一種內觀法門,在座的可能有人參加過。修內觀最主要...

凡夫的心與佛陀的心有什麼不同

相似即佛於實相理,相似得見。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

宣化上人:自性財產

現在這個時候,是一個很不好的時候,你到每一個地方,...

一一諸色,但唯心故

問:若即心是佛者,則一切含生,皆有此心,盡得成佛。...

觀心無常,不再迷茫彷徨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是非常複雜的,我們的心在哪裡,...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超越自我的身心

佛陀說:能統領百萬大軍的人,沒有什麼偉大;一個人能...

少欲知足,誨眾清約

少欲知足 宋宏覺禪師戒徒眾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獄,少...

「小年」的佛教意義

忽爾一年,小年又來了。曾經記得,年少時的故鄉風俗,...

三寶門中好求福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這會兒呢,我們上到法雨寺的這個...

瞋恨心重,會火燒功德林嗎

問: 請問法師,弟子的丈夫特別喜歡麻將,可弟子卻對...

為止口業,止語三年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臨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

娑婆眾生吃飽不是奔走塵務,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輪迴的業

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

念佛也具足止觀

【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

聖嚴法師《不要自己咒自己》

有位先生在事業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他問我怎...

境緣無好丑,提起佛號正念

一日之計在於晨,叢林的早課是古佛青燈生活的特寫。 得...

佛心是什麼

佛心是放下 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

淨土居士楷模--劉遺民

劉遺民是東晉時期,廬山東林寺白蓮社十八高賢之一。他...

《易經》智慧:人的命運,藏在這三個字裡

時因時乘變,待時而飛 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灘被蝦戲...

人的執著從何而來呢

流水是微妙的,雖然有許多卵石圍堵著,水還是能夠繞過...

能把自身看輕事情看開,辦道就容易了

辦道這一法,說難也難,說易亦易,難與不難是對待法。...

眾生心若有垢,法身則不現故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一...

【佛教詞典】猛利慾

【猛利慾】 p10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頁云:復次猛利慾者...

【佛教詞典】清信士女入寺法立意

亦名:俗人入寺法立意、入寺法立意 子題:淨剎 行事鈔...

【視頻】《心靈禪語》有聲書

《心靈禪語》有聲書

【視頻】淨界法師《業力強者先牽的公案》

淨界法師《業力強者先牽的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