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太虛大師:我的宗教體驗

太虛大師  2011/08/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我初出家,雖然有很多複雜的因緣,而最主要的還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讀經,參禪,都是想得神通,當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這樣莫名其妙的追求中。第一年已經讀熟了法華經,每日可背誦五六部。第二年夏天聽講法華經,始知佛與仙及天神不同。曾住禪堂參禪,要得開悟的心很切,一面讀楞嚴經,一面看語錄及高僧傳等。第三年又聽講了楞嚴經,對於天台教觀已有了大體—上的了解。並旁研及賢首五教儀,相宗八要等。而參究話頭的悶葫蘆,仍掛在心上。

秋天去住藏經閣看藏經,那時喜愛看憨山集、紫柏集,及其他古德詩文集與經論等。如此經過了幾個月,同看藏經的有一位老首座告訴我說:「看藏經不可東翻西找,要從頭依次看到尾。」當時我因找不到閱藏頭路,就依他的話,從大藏經最前的大般若經看起。

看了個把月,身心漸漸安定了,四百卷的大般若尚未看完,有一日,看到「一切法不可得,乃至有一法過於涅槃者,亦不可得」身心世界忽然傾空,但並沒有失去知覺。在這一剎那空覺中,沒有我和萬物的世界對待。一轉瞬間明見世界萬物都在無邊的大空覺中,而都是沒有實體的影子一般。這種境界,經過一兩點鐘,起座後仍覺得身心非常的輕快、恬適。在二三十天的中間,都是如此。

大般若閱後改看華嚴經,覺到華藏剎海,宛然是自心境界,莫不空靈活潑;從前所參的禪話,所記的教理,都溶化無痕了。我從前的記憶力很強,只要用心看一遍就能背誦。但從此以後變成理解力強而沒有記性了。

我原沒有好好的讀過書,但從那一回以後,我每天寫出的非詩非歌的文字很多。口舌筆墨的辯才,均達到了非常敏銳鋒利。同看經的有後作金山方丈的靜觀和尚等,他們疑我得了憨山大師所說的一般的禪病,但我自心中實是很安定。

我現在想起來,當時如從這種定慧心繼續下去,三乘的聖果是可以成就的。可惜當時就改了途徑,因為遇到了一位華山法師,他那時就在杭州辦僧學校,常來藏經閣休息。大家說起我的神慧,他與我談到科學的天文、地理、與物理、化學等常識。並攜示天演論、康有為大同書、譚嗣同仁學、章太炎文集、梁啟超飲冰室等書要我看。我起初不信,因為我讀過書,只是中國古來的經史詩文與佛教經籍。當時與他辯論了十幾天,積數十萬言。後來覺得他頗有道理,對於譚嗣同的仁學,極為欽佩。由此轉變生起了以佛法救人救國救民的悲願心。

當時,以為就可憑自所得的佛法,再充實些新知識,便能救世。

次年乃從八指頭陀辦僧教育會;冬天又同去參加鎮江所開的江蘇僧教育會;繼又參加楊仁山居士預備復興印度佛教的祗園精舍。

自此以後,就沒有依了以前的禪定去修,這樣從光緒三十四年,一直到民國三年,歐戰爆發,對於西洋的學說及自己以佛法救世的力量發生懷疑,覺得如此的荒棄光陰下去,甚不值得,遂到普陀山去閉關。

閉關二三個月後,有一次晚上靜坐,在心漸靜時,聞到前寺的打鐘聲,好偈心念被打斷了。冥然罔覺,沒有知識,一直到第二天早鐘時,才生起覺生。最初,只覺得光明音聲遍滿虛空,虛空,光明、聲音渾然一片;沒有物我內外。嗣即生起分別心,而漸次恢復了平凡心境。自此,我對於起信,愣嚴的意義,像是自己所見到的,所以我當時就開始著成了楞嚴攝論。

經過這次後,繼續看經,著書,坐禪。這一年中專看法相唯識書。當時其他的經論雖亦參看。但很注意看唯識述記。述記中釋「假智詮不得自相」一段,反覆看了好多次,有一次又人了定心現觀。這與前兩次不同,見到因緣生法一一有很深的條理,秩然絲毫不亂。這一種心境,以後每一靜心觀察,就能再現。

從此于思想文字等都有改變,從前是空靈活潑的,以後則轉入條理深細緊密的一途;在此時所寫出的文章不同,亦看得出。

上述經過定境三次,都因後來事緣紛集的時間太多,致不能有長時深造成就。

自從經過第一次後。我的記憶力便沒有以前好,但理解力很深,那年頭髮已變白,眼已近視。但後來頭髮轉青,眼睛到現在未變,經過第二次後,起信、楞嚴的由覺而不覺的緣起相,得了證明。第三次現觀唯識的因果法相。古人所謂不昧因果,實在一一皆有條理、秩然而不紊亂的因果。

經過這三次的定境,每一次心理生理都有改變,並曾偶然有過天眼、天耳、他心通的徵兆;六通可能,則建基天眼、宿命通上的業果流轉相續亦決可信。因為悲願心太重,未能向禪定去繼續深進。所以沒有次第,可為別人修證的依止。

這裡是佛說金剛般若經的舍衛國,我所以把自己的定心境界,從前沒有對人講過的,也同佛與須菩提談家常一般,因昨晚高文大的請說禪定,專向自家人談一點。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太虛大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學佛要學吃虧》

一九四一年,我受具足戒時,得戒和尚若舜長老在教禮時...

心靈在佛法的世界自由飛翔

我出生於一個比較優越的幹部家庭,從小就受到父母的百...

金明法師:學佛的好處

人類的需要,除了物質食糧以外,還要精神食糧;在許多...

學佛弟子應依四依法為標準

當今學佛群眾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學習深淺不同,以...

初學佛女眾幾種不如法的表現

不少學佛的女眾,是在現實遇到困難或感受到苦痛以後,...

學佛首要就是聽聞佛法

宗喀巴大師說,正見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我們剛開始學佛...

把文字轉成心中的光明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如何處理學佛與做生意之間的衝突

問: 請教師父,在談生意的過程當中,會談及成本和利...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改變自己的九條建議

一、不沉湎於過去,只活當下 電影《功夫熊貓1》中一句...

追求它是傷痕累累;逃避它卻也非常可惜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歷事煉心。就是說人生...

道源法師:七種傲慢

禮敬諸佛,是對治「我慢障」令得尊貴身的。因為眾生執...

這才是真正的苦行

戰勝煩惱困苦最勝行。我們修忍辱度又是能夠戰勝我們煩...

念佛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啊?諸位可以想一個問題:如果你...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現在由於我們很多人從小對宗教對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

商人與羅剎鬼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羅國和毗提醯國之間,有一片曠...

調伏妄想的方法

原文: 若夫妄念滿腔,憧憧往來,朋從爾思。由未真提正...

妄想加上業力,才會產生輪迴的力量

行。行是造作義。即依過去之無明煩惱,發動身語意三業...

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徹悟大師參禪都是開悟了的,教下也很通達,但是對淨土...

大安法師:念佛就是醒夢

大家來東林寺,如果從法的精神來看,東林寺傳達了一個...

佛號轉見濁巧入佛智

見濁即見解上的濁亂,即五種見解上的濁亂。 第一是身見...

菩薩所行法門無量,以六度為其根本

大乘菩薩發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為基礎,以方便為究...

如何判斷自己是哪一道投胎轉世

從六道中各道轉生為人,都帶來了一些獨特的習氣,通過...

聖嚴法師《對自己的良心及奉獻負責》

一個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一般人大多是為了自己而...

修行就要斷欲去愛嗎

我們為什麼會有煩惱?因為自私的緣故。為什麼會有自私...

【佛教詞典】問過

禪林用語。即師家提出質問以試驗對方之境地。碧岩錄第...

【佛教詞典】阿彌陀根本印

(印明)二手交叉作拳,豎二中指以頭相拄作蓮華之形。...

【視頻】妙境法師《睡魔王能退,幾度黃昏陣》

妙境法師《睡魔王能退,幾度黃昏陣》

【視頻】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道證法師)

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道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