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者應如何防止過失

慧廣法師  2015/03/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學佛者應該如何防止「過失」呢?

慧廣法師答: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學佛者亦是。但應時刻具足三心,時刻反思自己,自可遮止。三心者:一是恭敬心,二是莊嚴心,三者謹慎心。

1、恭敬心:尊師重教是任何學子的基本素質。假如沒有恭敬之心,一切的學問、知識和道德、品質均將一無所獲。即一切思維言行、與身、口、意三業,或善或惡、或非惡非善,無不發自內心的恭敬與否。對佛法僧三寶,越能生起無上的崇敬與仰慕,越能趣向無上的利益,因為具足恭敬心是最起碼的修學條件和前提。

2、莊嚴心:佛像、佛殿、佛塔、經典、法器及僧伽等等莫不是莊嚴無比,且時刻都在無語地開示著我們。由於我們沒有用莊嚴心去觀察、去覺悟,從而感應不到其中給予人們的啟示。您不去莊嚴自己的心,又如何能獲得莊嚴道場的相應啟示呢?

3、謹慎心:相對於言教,謹慎是身教這一無言教育最重要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方可將恭敬心和莊嚴心在言語和行為上加以體現和統一,處處收攝住心的庸浮散亂,去啟示、去覺悟人生宇宙的真諦,也只有在此基礎上方能守戒遵教,成為凡夫俗子的表率,自利利他。具備此三心素質,罪衍不生,過失可免。若要福德倍增,還要注意言、行和起心動念。用行動詮釋佛法,用隨順落實慈悲,過失之後的覺悟,才是前進的動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不要高估了自己,你不是六祖大師

問: 師父慈悲!弟子有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鍋漏匠...

覺了人生宇宙萬有諸法的實事真理

梵語佛陀,此雲覺者,覺了人生宇宙萬有諸法的實事(相...

哪八種過失會讓我們不能生起智慧

我們來看看,要什麼因緣會生起智慧。有些人不能生起智...

善導大師答往生念佛文

知歸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便屬後世,...

【推薦】念佛時的妄念怎麼越控制反而越有

問: 我在念佛號時,總是有妄念進來。怎麼都控制不了...

學佛不為了生死,那是糊塗蛋

學佛,末法時期很亂,大家要用心簡別邪正。學佛是為了...

婚姻過得很痛苦該怎麼辦

問: 師父好!前面幾個月,心情都很平靜,諸事比較順...

為何一直強調法身慧命的重要呢

問: 為什麼《金剛經》一直強調法身慧命的重要呢? 傳...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徹悟大師:淨土宗修行綱領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

學以致用,才是真正的佛子之行

我給大家講個真人真事吧!曾經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名為《...

修行錯誤比沒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他們也都發心很圓...

以「五心」面對緣起的危機

我們用佛教的緣起法來分析危機的必然,絕不是在幸災樂...

涅槃的含義

寺院所供奉的佛像,一般有立姿、坐姿、臥姿的不同。臥...

有修行跟沒修行的人,差別在哪裡呢

持戒也是一樣,你經常憶念你的戒體。因此當你受完戒之...

放生的八大利益

(一)放生是功德最大的有為善法 現在是五濁惡世,一般...

燒開水算犯殺戒嗎

問: 燒開水時,水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算犯殺生戒嗎?...

我們不愛過去未來,只愛現在

我們出生以後,心中就有一個知見,堅定的想法。什麼想...

一代時教,總一大念佛法門

【原文】 此一念佛法門,如天普蓋,似地普擎,無有一人...

一邊想發財,一邊卻揮霍浪費

問: 如何發財? 夢參老和尚答: 很簡單,做布施。我...

網絡學佛的正確態度

網絡是時代的產物,是眾緣和合的現相。網絡也被諸多有...

助念團以亡者身體柔軟誆誘家屬學佛,這樣做對嗎

問: 有些助念團在助念結束後,見亡者的身體沒有軟柔,...

明一法師:吃虧勳章莫忽視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煩惱很多,因為吃虧而煩惱不斷的情況...

心力和佛力的結合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過程當中,有兩種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修修慈悲心

四大名山的菩薩各有所表:文殊菩薩表大智,普賢菩薩表...

【佛教詞典】二受業

(名數)一由色界中間定以上乃至有頂天之善曰無尋業(...

【佛教詞典】四行

菩提、福德、智慧、羯磨。...

【視頻】法門寺佛骨舍利

法門寺佛骨舍利

【視頻】慈悲地藏寶懺(道元法師主法)

慈悲地藏寶懺(道元法師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