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布施是助成佛之勝緣

大安法師  2015/06/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布施是助成佛之勝緣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勝緣;布施的功德隨著布施者的發心和對境有種種差異,這就需要去審定考量比較布施的功德。我們由於與生俱來的身見我執,自然就會貪吝——別人的東西想佔為己有,自己的東西捨不得給別人。這種貪吝之心就使心量非常的狹隘,自私自利的人你讓他去修任何善法都沒有辦法。

菩薩六度,布施擺在第一。修菩薩道恰好是利他,理念是自他不二,要建立慈悲利他的心。

布施通常分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種布施可以統攝菩薩六度。

財布施:就是一切的資生用具,包括錢財、衣服、房舍這些身外之物,包括身心,都要毫不吝惜,歡歡喜喜;而且帶著尊重心去布施。

無畏布施:談到無畏布施,觀世音菩薩是典型。眾生在山林水澤等恐怖地方,稱念觀音菩薩名號,就很安定,不恐懼,觀音聖號具有讓眾生無所畏懼的功德,這是觀世音菩薩累劫以來為眾生作無畏布施的結晶。你持五戒也是無畏布施。持不殺生戒,你就讓一切眾生不會害怕。奉行不偷盜戒,一切眾生的財物在我們這裡得安全感。持五戒就等於五種大布施。再就是忍辱波羅蜜,無論別人怎麼打你、罵你、誹謗你,你都不能生瞋恨心,你都不能去報仇。那一切眾生在你這裡就不會有怨恨,你都給他消化掉了。

法布施:就是無論你了解世間的知識技能,還是出世間的佛法,如果有人向我們求法,要無條件、不吝嗇地宣說。越是無條件法布施越能開發智慧,越吝法就會越愚癡。唯有福慧圓滿的佛陀才將這些法要透徹宣講。法布施可以攝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布施包含六度。修六度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正因。世間好樂布施的人能得到大眾的愛敬和信任,他處在大眾當中就無所畏懼。由於他有布施的功德,臨終時也非常心安,他曾以種種財物積累甚深的福田,近則獲得人天福報,遠則打開大乘涅槃之門。所以六度以布施,即檀波羅蜜為初門,就含攝著其他的五度,是助開佛道的因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眾生成佛》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六十華嚴...

本來都是佛,現在為什麼是眾生呢

王陽明先生說滿街都是聖人,這句話是從佛學裡來的,釋...

供佛的不思議果報

佛陀時代,有修習外道法門的五位兄弟,生活貧苦,因此...

學會從奉獻中獲得法喜

論語裡面說: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我們天天...

利行──最有號召力的行動方式

佛教有一個名詞叫「四攝法」,其中有一項是「利行」,...

未成佛前,皆當修習淨土法門

禪宗唯明自性, 非吾輩鈍根所能得其實益者。淨土法門, ...

人們都以為成佛是件難事,其實並不難

普通人都以為成佛是件難事,其實並不難。佛和眾生都是...

龍女成佛

昔日,釋迦牟尼佛於靈鷲山說法華經時,有七寶塔從地湧...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以念頭為一根線貫穿佛號,這樣還是持名念佛嗎

問: 如果是以念頭為一根線,貫穿佛號。那麼還是持名念...

大安法師:如何拜《無量壽經》

問: 您在講經當中,提到過做鈍功夫,如拜《無量壽經...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的涵義

問: 請解說《觀經》中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

邪的一定要遠離,現在假冒的越來越多

問: 請問,有的寺院的法師要求居士只到他的寺院,只親...

聖嚴法師:身殘心不殘

身體障礙有不同的等級、類別,造成障礙的原因也各有不...

別人錯了,我為什麼要生氣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氣憤、會瞋恨、會討厭、會嫉妒等...

七佛譯經師,凡情難測度——鳩摩羅什大師

說起鳩摩羅什大師,那就很有故事了,故事很多,也很精...

挪用善款是否犯偷盜戒

問: 弟子每月都會代收善款,有時還挪用一些善款來應...

經書上的字讀錯了該怎麼辦

問: 聽弘法流通站的居士告訴我,部分信眾因為請的經...

念往生咒可以往生嗎

問: 念佛沒感應,念往生咒有感應,也念慣了,雜念少,...

誠實是隨順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惡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轉相教令,共為...

傲慢,是對命運最大的挫折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很善良,也沒有做壞事,但命運總是...

為什麼會有蚯蚓這類含蠢蠕動的濕生眾生

癸三、濕生相 看第三段的濕生相。濕以合感,就是他對某...

聖嚴法師《提升人的質量》

人的質量,就是人的品格、品德、氣質。氣質是可以改變...

宏海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一講) 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聞思講堂蓮池海會的各位...

為梁武帝說法七晝夜的僧達法師

南北朝時的高僧僧達法師,曾受到當時四個皇帝的禮遇,...

【佛教詞典】佛田

比喻佛為植福之田,供養佛能獲得一切福,消滅一切罪。...

【佛教詞典】素食

(雜語)素者潔白之義,粗略之義。為不雜魚肉滋味之食...

【視頻】文殊菩薩五字咒

文殊菩薩五字咒

【視頻】仁清法師《學佛問答》

仁清法師《學佛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