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十念必生願

淨界法師  2011/09/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我們看第十八願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災障、增長福德、善根不退,都是約著我們現生的角度來說;以下的第十八、十九願,是說名號的功德能夠成就臨終的接引。前面的念佛都是偏重在信心,以下是有願力。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

第十八願在四十八願中,實在太重要了,善導大師說叫作願王,是願中之王。

淨土宗因為有第十八願,才形成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這句佛號的功德,能夠普遍的加被-- --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因為有第十八願的關係。

所以善導大師對於第十八願讚歎有加,他認為這就是阿彌陀佛本願的核心思想,我們這一願,就根據善導大師的解釋來說明:善導大師把這段願文分成三小段:第一個根機,第二個法門,第三個利益。

一、根機:

這一願所加被的根機是誰呢?是十方眾生。這十方眾生,善導大師解釋說,是指我們一般的罪惡生死凡夫,他加一個‘罪惡’,不只是生死凡夫而已。罪惡生死凡夫意思是善惡摻雜,就是這個人,他平常遇到好因緣修善,但是遇到惡因緣的刺激,他也是造惡,所以叫做善惡摻雜的罪惡生死凡夫。這個地方是指這一願所加被的根機,不完全是造善的凡夫,而是善惡摻雜的罪惡生死凡夫。

二、法門:

這樣的人,他修什麼法門呢?他修三個法門:

第一個‘至心信樂’,第二個‘欲生我國’,第三個‘乃至十念’。

在信願行三資糧當中,善導大師特別重視至心信樂,他認為這個是主軸思想。 至心信樂這句話,善導大師用四個字來代表,叫做順從本願。跟印光大師一心歸命的意思一樣。 他說念佛的時候,關鍵點是要放下自我意識,完全百分之百的順從阿彌陀佛的本願,不能有任何自己的看法。

順從本願,善導大師他提出兩個標準:

第一個,你要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就是說,你要好好的向內反省,我們是什麼人啊?我們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生生世世在三界當中,不斷的流轉,累積很多很多的生死罪業,就算從今天開始,不吃飯也不睡覺,每天好好的拜懺修止觀,直到命盡為止,我還是不可能成就聖道。不是我不要,是根本沒辦法成就,就算我今生盡最大的努力,還是不可能了脫生死的,這是第一個認識。

第二個,你要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你要百分之百相信我自己做不到,誰能夠幫助我呢?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他每一個願都是為眾生而發的,他一定可以救拔你到淨土去。

這是順從本願的標準,善導大師也提出兩種障礙,叫作不順從本願:

比方說:你念佛的時候,啊呀,我業障深生啊,不能往生。善導大師說,你沒有順從本願,你念佛還打妄想,你是活在妄想當中!

比方說:你念佛的時候,你說你福報不夠,你不能往生。你沒有順從本願!

因此,以善導大師的標準,念佛的時候,不能有妄想,即便有妄想,也不能住在妄想,要住在佛號。他這個順從本願的標準是很高的,對於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是完全的靠上去,如果還住在妄想,以善導大師的標準,你沒有真正的順從本願,你是在抗拒本願!是你自己抗拒本願,不是阿彌陀佛不救你,你自己把你自己障住了,因為你抗拒本願!

由於至心信樂的關係,佛號一旦提起來,你的心是百分之百的隨順服從阿彌陀佛的本願,你完全皈依在阿彌陀佛本願攝受下。然後欲生我國,你有懇切求生淨土的願力,最後乃至十念…這個乃至十念是指臨終的十念。不過這個臨終十念,曇鸞大師解釋說,也不一定是剛好十聲佛號,就是一種相續的稱念,乃至淨業成就。

三、利益: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除非你是造了五逆的重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合和僧;或者誹謗佛法、撥無因果等等,一個是罪業,一個是邪見。

不過蓮池大師說,即便你造五逆十惡、誹謗正法,只要能夠至心懺悔,斷相續心,還是可以往生。

這裡,說出了淨土宗的一個重要思考,就是隨念往生的思想,也就是從四十八願建立起來的。

淨土宗並不重視佛號的多寡,你看:乃至十念,即便不是十句佛號,從佛陀的語氣來看,不是念很多佛號,重點在隨念往生-- --臨終的正念現前。

所以這一願,歷代祖師把它判作為往生的最低標準,就是只要十句佛號。

但是,這個標準的重點在於至心信樂,核心思想是在這四個字,產生一種強烈的歸依,完全靠著強大的信願而往生。善導大師解釋四十八願時,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解釋至心信樂,他認為這一願的精神在至心信樂,在順從本願那四個字。

也就是說,你必須走出你的妄想,百分之百的靠倒阿彌陀佛的本願上,只要你活在妄想,你就不是順從本願,叫做抗拒本願。這就是我們淨土宗帶業往生的主要根據,所謂隨念往生,帶著業種,不能帶現行,是帶業種。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大安法師:散亂心念佛能往生嗎

問: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

《觀無量壽佛經》第三觀:地觀

【經文】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

善用這個念頭,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樣叫「念佛」。念頭是真的放在「佛」,那叫...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蒙光觸身獲益願

第三十三 蒙光觸身獲益願: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

念佛必須得定量定時

念阿彌陀佛,你必須得定量定時。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時,...

忙人最簡單的淨宗早晚課

一、最簡單的早晚兩個課程 (一)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

不知念佛真意思,念到彌勒下生也不中用

念佛,三歲孩童也能也會;若論究竟有沒有功夫,就大有...

當下的念頭若是念佛,就不會犯戒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願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追求神通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學佛修道之人追求神通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稍微弄不好...

面對痛苦的正確態度

苦是由前生身語意三業作惡的因,今生所招來的果報。因...

參禪與念佛是一件事

參禪與念佛,在初發心的人看來是兩件事;在久修的人看...

菩薩戒四條淺說

本文就菩薩戒中說四眾過戒、不隨喜讚揚戒、愛恚讚毀戒...

為何念佛人臨終時,仍執著自己身體

問: 一些臨命終的人,不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師父...

佛教素食漫談

隨著因氣候變遷而不斷引發的生態危機的不斷出現,當今...

佛教徒不可欺騙蒙蔽共同財產

所謂欺罔共財,就是欺騙蒙蔽共同的財產。比如兩人合夥...

普陀山的和尚說普陀山的事兒--誰是高僧

普陀山有三大寺,我們現在第二大寺法雨寺的山門口,前...

向地藏菩薩求人天福報,還怕得不到嗎

【欲修無上菩提者,乃至出離三界苦,是人既發大悲心,...

地獄——罪苦眾生的集中營

我們知道,在六道輪迴中,地獄道眾生在最底層。此道眾...

業的四種對治力

如果我們造下定、不定業,是否只能被動地感受果報呢?...

大安法師2022新年開示

初一開示 南無阿彌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是虎年的第...

想要了生死,必須真修實證

想要了生死,必須真修實證。倘若只有悟而沒有證,縱然...

如何判斷犯邪淫戒的輕重

第三個,犯戒輕重。 非己妻入道,什麼叫入道呢?就是...

吃素跟忍辱關係很大

【若諸有情,心多懈怠,勸修精進。】 若諸有情,心多懈...

念佛念經為何要至誠心

持經、持咒、念佛,包括這些佛號,全體就是實相,就是...

【佛教詞典】據勝為論

(術語)通論事實,謂之據實通論,就其中之多者勝者而...

【佛教詞典】隨心供佛樂

指念佛行者由極樂淨土之依正二報所得十樂之一。為日僧...

【視頻】慧律法師《怨由親而來》

慧律法師《怨由親而來》

【視頻】成都文殊院之田衣絢彩

成都文殊院之田衣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