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慈悲的機遇

達照法師  2012/03/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行者在始覺的修習路上,在生起了真正大慈悲心之後,所要努力的,就是對於修慈悲行之機遇的把握了。在對待所有眾生都能夠平等的基礎上,分別以各種適當的方法使他們體悟這個本覺真心,使他們能夠解脫生死的痛苦。只要有機會可以讓眾生種下善根的,也絕不放棄任何一次機遇!

就人生而言,當有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是修行慈悲奉獻菩薩精神的最佳機遇。從客觀情況而言,所有在生死苦海當中輪迴的眾生,任何時刻都是最需要出離苦海的,所以任何時候都是菩薩行者修習大慈悲的好機會。當然,許多人並不理會這種生命內在的需要,而是仍然在追求生活的表面形式,直到老、病、死現前的時候,才有可能會醒悟過來,因此,在人的老、病、死到來之際,慈悲的行者就盡可能要抓住這個人生的機遇了。

佛教臨終關懷就是建立在對把握這種機遇的基礎上來說的,特別是「正面關懷」的部分,完全以一種大慈悲的心念,來關懷老者、病人和死亡。為什麼呢?因為:

第一,老、病、死的痛苦,可以說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對於苦難者來說,就是最需要有人幫助的時候。慈悲的行者就可以在這些苦難中給予他們安慰,使其消除對老、病、死的恐懼,並能夠於此受苦的境遇中,深悟人生的無常苦空,進而看破人生的種種妄想執著,放下此生的許多罣礙,重新使生命恢復活潑的生機,感受生命內在的強大力量。

第二,人在苦難的時候,都是比較敏感的,容易接受善良和誠心的慰勸,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也因此更加容易明白自心的本覺真如,容易把握生命的本來面目。尤其是在死亡將要來臨的時候,放下色身肉體的執著將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了,此時的靈性也更加活躍,平時幾乎無法接受的觀點,只要是客觀而有道理的,經過認真誠懇的解釋之後,這個時候一般都比較容易接受。所以,這也是一個修習大慈悲的絕好機遇啊!

總之,慈悲就是對生命尊嚴的極高重視,是始覺之後的修習重心所在。而始覺則是一種對生命內涵親自了知的覺醒,這種覺醒伴隨著慈悲,便能在生命中體會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自利利他!並且十分願意與一切眾生分享。自己開始覺悟了,然後就去幫助他人覺悟,覺悟生命、奉獻生命,這正是整個大乘佛法的菩薩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達照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感恩「病」,讓我更懂慈悲

我從十三歲開始病,到現在五十多歲,病足四十多年,可...

蠲租得第的故事

蠲(juān,免除)租就是免除租金,就考取了功名。這是...

三條會「直立」的魚

屈指算來,我學佛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了。平時我也會和一...

商人與龍女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善良的商人,他驅趕著八頭牛,到一個很遠...

不愛一人,何以百萬

印度的德蘭修女建立臨終關懷院的初期,曾有位官員專門...

佛本生故事:尸毗王割肉救鴿

有一個大國都城叫提婆底,國王名叫尸毗。他的國家土地...

慈悲喜捨,我們平時可以這樣做

第一個慈心。這個慈心,先發一個減少別人的負擔,減少...

聖嚴法師《瞋心與慈心》

有人說現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註音版】二時臨齋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就算痛苦,也要快樂去承擔

有一位居士跟我講,他特別希望他這個地方的人生意興隆...

越固執的人越容易受傷

別讓心太固執 佛在菩提樹下開悟的時候說:一切眾生皆有...

何時才能回歸久別的故鄉

身心安住的人,總能夠在大智慧的背後,蘊含著無盡的方...

如何才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即念頭起處

問: 請問師父,怎麼樣才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就是念...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

生死熾燃,苦惱無量

第八覺知:生死熾燃,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

一句名號成佛有餘,何況世間的福德利益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由彌陀悲智願心稱性緣起,乃法...

我在哪裡

無根禪師有一次入定三日,被人家誤為已經圓寂了,便將...

五款豆腐的時尚新吃法

如果在素食中找一樣最能做出變化多端的滋味的食材,一...

你為什麼就碰不到高僧

現在社會資訊發達,對修道人來是很不利的。大家都往別...

做義工是否影響修行呢

有些人厭離世俗的生活,到寺院中掛單做義工,希望能夠...

妄念紛紜只是一念

承示近來做工夫,於本地漸有入處,欲得秘密一語,以為...

這樣的慾望,把我們的身心都繫縛住

即便你在念一句阿彌陀佛,口裡念著阿彌陀佛,心裡的念...

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

臨命終的人往生,他必須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這個很重...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如何理解

問: 《壇經》中說: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如何...

哪些錢財是不可以賺的

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哪些行為又屬於取財的非道呢...

【佛教詞典】名色支

【名色支】 十二因緣的第四支,所謂『識緣名色』。這是...

【佛教詞典】面輪

(雜語)面容圓形,故云輪。大般若經三百八十一曰:世...

【視頻】界詮法師《2022年佛七開示》

界詮法師《2022年佛七開示》

【視頻】一直善良下去總會離幸福更近

一直善良下去總會離幸福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