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

淨界法師  2022/02/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

這一段是佛陀對末法時代的一種預言,說在我滅度之後,正法過去了,像法過去了,到了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有兩種特色:外在的環境可以說是去佛久遠,所以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內在的因素是障深慧淺,善根淺薄,煩惱粗重,所以造成了一種魔強法弱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就有很多很多妖邪的眾生開始出來活動了。他們出來活動,也不可能現出他的本來面目,說我是妖邪。他不是這樣子。他隱藏自己,「潛匿奸欺」。潛匿奸欺就是他隱藏他內在的奸詐欺誑之心,表面上現出善知識的相貌。他經常好言吉凶禍福,以得道的善知識自居,他要包裝一下自己。

但是你看看他所說的法,他自己就稱自己是上人之法。上人之法就是,甚至於自己以菩薩、以古代的佛自居。他這樣子的目的,是要迷惑這種沒有知識、沒有教理和判斷力的愚夫愚婦。

那麼他是用什麼方式呢?「恐令失心」,他往往好言吉凶,哦,你這個人可能什麼時候會有災難,用恐嚇的言詞使令這個人失去了主張。失心就是他已經沒有判斷力了。尤其一個人運氣不好的時候,才會來找出家眾談,那很多人就順勢而為,說你怎麼地怎麼地,那麼他更加沒有主張了。

如此的邪曲之人,他所到過的處所,對眾生的傷害是「其家耗散」,這個人就把錢全部騙光了。因為他內心害怕,結果就把錢都拿出來了。在末法時代這些妖邪眾生是特別多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工作時需要說謊該怎麼辦

問: 目前的工作環境和待遇都非常好,但工作時需要大...

煩惱的根源來自於顛倒

佛法的因緣觀,主要就是苦、集、滅、道,有雜染的因果...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時,有一位年近八十歲的婆羅門,他...

一旦遇到高級的魔,你就會迷失方向

我們現在人所謂的神通都不過是阿貓、阿狗的彫蟲小技。...

愚癡跟邪見有什麼差別

愚癡就是對事理的顛倒,顛倒染慧為性。這個邪見在唯識...

上當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據《大莊嚴論經》第十五卷記載,釋迦牟尼佛說過這樣一...

福生於清儉,德生於卑退

春節是一家人團聚最為開心的時候,但我聽說有幾位女士...

不可為貪功德致放生變放死

放生,是《梵網經》,《金光明經》等所說到的。佛法不...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自讚毀他」與「說四眾過」

這個口業我們解釋一下。在菩薩戒是很重視口業,諸位!...

印造楞嚴咒經書或佩件的功德利益很大

一、如果有人能書寫、印刷、雕刻此咒,帶在身上或掛在...

了幻法師:如何當好妻子

如何為妻,佛陀教誡甚多。如佛言:女人當一心向夫,不...

佛門裡面也有出神嗎

【原文】 或問:仙出神,禪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為也...

獵人聞法得道

昔日,佛陀在摩竭國甘黎園中城北石室窟中說法。當時有...

佛誕節的紀念意義

今天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誕期的紀念日,並且是他的...

顧源居士往生紀

明朝顧源居士,又稱寶幢居士。少年時性格豪放,善於寫...

去掉我執,使自己的心軟化

我們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執,使自己的心軟化,...

《地藏經》二種迴向文

每次誦經前和迴向前應稱念三聲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名號...

圓因法師:蓮池警策

(一) 放下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就是...

中國古代的生活雅語

請人原諒說包涵,求人幫忙說勞駕,向人提問說請教;...

所有一絲一毫之善,皆悉以此迴向往生

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

受菩薩戒沒有過午不食,是不是犯戒

問: 弟子受了菩薩戒,但上班後,沒持過午不食,持齋...

從醫學的角度看墮胎對身體的危害

上天有好生之德,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醫學報告指出墮...

【推薦】愛不是佔有,放手不是拋棄

古代有個很有名的關於放手的愛的公案,說有兩個婦人在...

念佛動中修,要修到什麼程度呢

你依止在佛堂所栽培的念力,我們一個人不是沒事幹的,...

【佛教詞典】阿那婆達多龍王

(異類)法華經序品所列八大龍王之一。文句二之下曰:...

【佛教詞典】增益見

問如是五見幾增益見幾損減見?答四是增益見,於所知境...

【視頻】藥師咒(演甫居士)

藥師咒(演甫居士)

【視頻】宏海法師《天竺高僧天親菩薩》

宏海法師《天竺高僧天親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