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出離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標準?
達照法師答:出離心有狹義和廣義的。狹義的出離心就是「我要了生死」。這人在生死輪迴當中受很多的苦,有我執,要把我執破掉了生死,徹底無我,超越這個自我,這是狹義的出離心。廣義的出離心就是「我願意捨棄痛苦,包括現在,包括每個念頭生起來,就告訴自己:‘這個念頭是痛苦的,我不生了;這個事情不行的,我不做了’」。就是你隨時隨處、所有一切處,都可以使自己捨離痛苦,遠離不安,這就是廣義的出離心。
一般來說,如果簡單地說,菩提心就是「我要成佛,我要使一切眾生都成佛」。心裡就這麼想,這也算菩提心。發菩提心還有一個過程,就是要能夠使自己隨時隨地,包括講話、做事,都圍繞在事上,把自己的那顆煩惱、自私、嫉妒的心全都降服住,這樣完全不圍繞自我,才見到自己的心,這叫伏心菩提。
然後明白自己真心了,我執破了,這個菩提心才算真正的明白了,叫勝義菩提心。一直到成佛,這個菩提心才圓滿證得。所以標準是,菩提心生起來要一直到成佛。因為它是動力,如果這個動力只是到半路的,只是到菩薩的,那菩薩以後到成佛這段路就沒有動力了,所以他必須要到成佛。菩提心就是要成佛、覺悟。
蘇州西園寺有位濟群法師,他寫了很多關於三皈依的書籍——《修學三皈依》、《如何發菩提心》、《菩提心共修》,就是讓大家先認識,在心裡「我最重要的是什麼」。我們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皈依感——生命的一種依靠、一種依賴,心靈的一種依賴、一種歸宿感;然後第二個就是,我們做什麼事情要有一個動力、一個標準。這兩種樹立起來很重要,要長期地模仿。我們自己不是菩薩,就做個模擬菩薩,模擬菩薩的行為,模擬菩薩的品行,修修佈施,做好事,包括給大家說法,都是做一個模擬菩薩——泥菩薩,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