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2016/05/31  大字體  護眼色

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過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攤子,其中有一攤是殺豬賣肉的,這位屠夫每天在市場賣豬肉,看到許多人進入寺內,出來的時候都是滿面笑容,覺得很奇怪。

有一天,他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跟隨眾人進入寺院。

原來是寺廟裡的師父在講佛教故事,由於他從來不曾聽過因果故事,第一次聽到不免覺得很有趣味,從此以後每當生意做完,他就進去寺內聽師父說故事。

因果故事聽多了,他漸漸明白「善業善報,惡業惡報」的道理,於是對自己殺豬這件事感到內心不安,最後便不敢再殺豬了。他不殺豬以後,因無肉可賣,無法作生意,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去請示師父。

師父知道他學佛的因緣快成熟了,為了教化他,就拿給他一盒蒺藜種子,叫他回去種植。布種的方法是分兩區,一行一行的播種,其中一區不必灌溉,另外一區要天天澆水,而且這兩區的每一行路每天都要走一遍。師父只教他這樣做,也沒對他說明是什麼原因?

屠夫因為相信師父,回去後就真的依照師父說的方法下種,每天一區澆水,一區不澆,兩區的每一行路都走過一遍。經過幾天後,有澆水的這一區開始發芽了,沒澆水的那一區卻依然沒有動靜。再經過一段時間,澆水的這區長得很快,又很茂盛,但是因為所種的蒺藜是一種有刺的植物,所以慢慢地他就感覺在走這區的時候,常常會被刺到,而另外那區因為沒有澆水,雖然也有發芽,但是長得很慢,所以走起來就不覺得怎樣。又經過一段時間,沒有澆水的那區走起來,依然是很自如,但是有澆水的這區已經無法走了,因為太過於刺人,所以只能夠用跳的方式經過。

有一天,師父問他說:「讓你種的東西,現在變成怎麼樣了?」

屠夫就將情形一五一十的向師父報告。

師父聽了,笑著對他說:「這就是一種體驗,有澆水的這一區,因為天天灌溉,幫助生長,所以就長得快,早結果,會刺人。好比你天天殺豬造殺業,所以就有機會讓惡業種子早日成熟,早受惡果。那一區沒澆水的,就比喻是一個人雖然也種了惡因,但是只要暫時不讓它有助緣,知道趕快學習佛法,布施、持戒行功立德,以後縱然有果報,也會相對轉輕。所以,你應該趁早信佛學佛修行,以免將來惡果現前,那就太晚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惡決定有報,一切眾生所有的果報,必然是由於業力所招感,有某種的業因,就會招感某類的果報,為善得樂,作惡受苦,這是世間的正見,也是正確的因果觀。一個人不斷的造作小小的惡業,漸漸就會積成大惡;反過來說,雖然只是小小的善業,如果自己能時時生起歡喜心,小善漸漸也會成為大善。

佛經中說:「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我們不要以為造業,眼前沒有受報,就對善惡業報發生疑惑,一個人只要造下業因,緣熟必然感果,今生不受報,來生不受報,就是千千萬萬生,業力照樣存在,只要因緣會遇,還是要受報的,而且依自己的業力,來決定自己的果報,依佛法來說就是「自作自受」。雖然因果不昧,但大修行者得證菩提,不畏因果,還果償報,猶如兒戲,無有痛苦。

佛菩薩見到眾生受苦,雖然有代眾生受苦的悲心,但只能教導眾生如何滅苦的方法,眾生還得靠自己去修持,若是自己不能離惡積善,不能努力改變不正的心境或行為,任何人是無法代替受苦的。如果自己能了知因果,精進修行,發菩提心,利益眾生,突破障礙,慢慢變好、轉好,這就是受到佛菩薩真正的加持。

有些眾生不明因果,錯誤的以為拜佛求神,就能得到庇佑而消除業障,這是迷信。須知眾生無始以來長處輪迴,為因果所縛,心隨業轉,隨業報果,此唯有學佛修行從因入果,積善離惡,將凡夫行為修正而符合佛陀所立之行條,方能轉換因果,善因先熟,福報增長,而令惡業無位顯報,推之於後。所以,我們對因果業報要有正確的見解,時時遠離惡行,行持善業,好好珍惜此生,依法修行,使自己的前途更加光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同一個菩薩嗎

觀自在是我們因中修行的一個方法。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名...

多聞佛法的重要

第一種,是我們要多聞佛法,聞思修三種智慧,聞法是非...

為什麼因果絲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們看,絲毫不爽。前面我們解釋平等流類,佛教的因果...

略說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信...

附體這種東西,趕緊念佛把他送走

這個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讓其他的東西附...

算命說流年不利該怎麼辦

有一個居士寫信給我,就是今年是庚辰年,這個辰和戌是...

要做正信佛弟子,必須先受三皈依儀式

佛寶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圓滿究竟的人。法寶是指...

星雲大師《如何進入佛法》

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輔導員、各位同學: 今天是...

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擾

諸位如果你今天是選擇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其實你要面...

念佛難於往生的原因

【原文】 故念佛求生淨土之人,尋常有娑婆一愛之不輕,...

人生無常,別等發達才來行善

有一位人稱陳姨,看到別人學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學學。...

食素與食肉之辯

中國漢地佛教徒茹素的傳統 當佛教從漢代開始傳入中國...

佛陀的六種禮拜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見一個男子,向著東方、南方...

淨土宗十三代祖師

宋代的志磐法師在《佛祖統記》中,除專敘天台宗以外,...

十種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人

在諸大德高僧傳裡頭,有十種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

聖嚴法師《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佛法對苦有相當多的闡述,它將人生分為生、老、病、死...

阿彌陀佛聖誕日的由來

永明延壽禪師是宗門下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師,也是淨土宗...

【推薦】就算貪戀一枝草,也還要再來輪迴

一、那蜈蚣呢?被你一扔,不知道有沒有摔傷啊?! 有一...

假冒佛教僧人四大騙術揭秘

揭秘騙術之一:經濟搭台,宗教唱戲,公司辦寺院騙取錢...

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心創造出來的

我們從世俗諦來看,從世俗諦來看,你從什麼地方來。你...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內心

沒有幾個人覺得工作快樂,更現實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地藏菩薩的弘誓大願

長者子為相好莊嚴發願 地藏菩薩在久遠不可說劫之前,轉...

【佛教詞典】觀法如佛

含注戒本·流通分:「我雖般涅槃,當視如世尊。」(含...

【佛教詞典】等流

(術語)由因流出果,由本流出末,因果本末相類似,由...

【視頻】翡翠菩提葉

翡翠菩提葉

【視頻】淨界法師《無端說法通達妙義,認己證聖易著群魔》

淨界法師《無端說法通達妙義,認己證聖易著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