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他們都是活菩薩》

聖嚴法師  2010/06/15  大字體  護眼色

在這次震災中,受苦受難的都是菩薩的化身,他們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當做教材,向人們示現這世界由於人心的貪婪、無知,卻帶給人類無窮無盡的災難。

在我前往災區探視的時候,許多受災受難的災民們都在問:我沒有做壞事,我的親人也沒有做過什麼壞事,為什麼我們受到這麼大的災難呢?佛教不是講因果嗎?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為什麼還會這樣呢?我們沒有做什麼壞事,為什麼我全家有這麼多的人過世了?

我回答他們說:這些都是現身說法的菩薩們,因為菩薩能夠救苦救難,一定是要從受苦受難之中走過來,才知道如何幫助眾生出離苦難。所謂慈航普度,表示他是在苦難中救人的,是在苦海里面度眾生的。既然是在苦海里面,同樣地也要受苦受難的,而且可能還比其它的人受得更重、更多。

一些在大災難中失去了生命的人,他們都是最好的老師、最慈悲的老師、最有智能的老師。他們忍受一切的痛楚,用他們的身體、他們的生命來做教材,讓社會大眾從中得到教訓,知道此後應該要往什麼方向思考,往什麼方向努力,或者應該要改進哪一些不好的行為或想法。他們深知如果不用他們寶貴的身體或生命來當教材,是無法喚醒這個社會的良知良能。這不就是大菩薩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舍能舍的精神嗎!

另外,這些罹難的菩薩們,他們是代表我們受苦受難,也就是代表生活在這的人而罹難的。這災難是我們共同造的共業,而他們就在這共業中變成了我們的代表。他們可能有造業,也可能沒有,不過他們代表我們,奉獻了他們自己,所以我們要感恩這一些罹難的菩薩們,救了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代。我們對於罹難者的家屬也要致敬、感恩,他們也都是大菩薩,因為他們要承受失去親人的悲傷。

但是,如果我們在災難過後,仍然沒有警覺心、觀念不改變、行為不改變,那我們就是罪人了,對不起那些以自身做為活生生的教材,來教導我們的老師;他們用非常寶貴的生命來換取我們的覺醒,如果今後的我們沒有覺醒,那真是最大的悲哀和罪過!

這個觀念其實是使我們當遇到任何狀況的時候,要向正面去思考,不要向負面去思考,如此才能帶給我們自己無限的活力,去面對、承受、處理、並放下所遭遇的困境。佛經說「一切唯心造」,心的方向是往正面去思考,就會得到正確的 成果;向負面去思考,就會得到負面的成果。

如果有人講:「哎呀!這個是業障啊!這是前生造的業啦!因為他前生造了業,所以他受災難了,這是過去生得到的果報。」這種說法是不慈悲的。

◆聖嚴法師人心重建法語:不論遇到多大的傷害和損失,只要你還有一口呼吸,就有無限的生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普陀山的和尚說普陀山的事兒--佛靈僧不靈

阿彌陀佛,諸位吉祥。 今天呢給大家說一個《佛靈僧不靈...

凡夫菩薩怎樣修六度呢

這個菩薩是已經發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見的菩薩,他準備...

忽然看見異相,這裡頭有魔也有聖境

如果你念經念得忽然看見光明,忽然之間我們燒的香爐上...

精進的魚王

佛過去在因地修菩薩行,其中一世為魚王,不但身旁有左...

大乘行者回家的過程

問: 在〈信解品〉中,小乘聖者以種種譬喻自述回小向大...

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

《大乘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述,當眾生遭遇...

《梵網經》和《優婆塞戒經》的菩薩戒有區別嗎

問: 請問師父,《梵網經》菩薩戒和《優婆塞戒經》菩...

但甘其味,勿擇其形

華德,是妙音菩薩能救護娑婆世界諸眾生者,是妙音菩薩...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聖嚴法師《禪的入門方法》

中國禪宗的修行方法,是頓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

聖嚴法師《不要再射自己一箭》

《心經》教人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但是當你...

聖嚴法師《情緒的本質》

問:佛經裡稱眾生為有情,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

時空與生命的超越

時間過得真快,記得我還在當小沙彌的時候,看到年紀上...

這就是了脫生死最重要的方法

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於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

長者智教敗家子

古時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業開創得很好,累積...

處理生活中煩惱的方法

生活中必然會有很多的煩惱。學習佛法就是學習如何處理...

尸毗王本生

很久很久以前,古印度閻浮提洲的提婆拔提城裡,住著一位...

【推薦】人的福報,來自仁厚包容付出

人的福報,來自仁厚包容付出。慈航法師是民國時人,他...

萬病的根源來自殺生

在人類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同時,放眼望去,人類的物質享...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隨時隨地,得死便死之話。亦是求生之本,亦...

在愛慾的執著中,不斷辛苦追逐無有厭足

過去,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阿難尊...

娑婆世界道難成

【娑婆魔外事縱橫,寂滅無如安養城。苦樂雙忘名極樂,...

建立名號來度眾生

阿彌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薩的時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構...

來生的三個願望

美國有一位非常博學多聞的學者,在八十多歲時,慨嘆宇...

果能攝心一處,則無事不辦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從定發慧。《楞嚴經》 當知攝心二...

【佛教詞典】趣向事

【趣向事】 p1326 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頁云:能生五趣;於...

【佛教詞典】密教十法界

(名數)密教之十法界與顯教相異,以五凡五聖為十法界...

【視頻】巴菲特:我為什麼捐掉99%的財富

巴菲特:我為什麼捐掉99%的財富

【視頻】宏海法師《元明高僧妙葉法師》

宏海法師《元明高僧妙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