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以這種心來修淨土法門,都稱為雜毒之善

大安法師  2017/10/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以這種心來修淨土法門,都稱為雜毒之善

至誠心就是真實心,不虛假的心。這就要告訴我們修習淨土法門的人,身口意三業所修的信解和你的行持必須從你的真實心裡面透顯出來。不能作偽,不能裝假,不能外面表現成很賢良、很精進修行,實際上是心口不一,自欺欺人。如果內心充滿著貪瞋邪偽,都是機心在起作用,無慚愧心,無動於衷,是不可以的。

自己無始劫以來的惡習,如果不去對治不去控制,只想損人利己,沒有一點無我的空慧、慈悲心,就是一個假名的佛弟子。

不能好像也講修行,內心一點都沒有改變煩惱習氣,做點表面文章。這樣所謂的善行都屬於雜毒之善,就是夾雜著貪瞋癡之毒的善,又稱為虛假之行,都是假招子,不是真實的淨業。

如果是存著這樣的心來修淨土法門,縱然修得很辛苦,日夜十二個時辰,急走急作,如救頭燃,都稱為雜毒之善,不真誠。想要迴向這樣的雜毒之行求生極樂世界,那是不可能的,不能達到目標的。

為什麼呢?不相應,不能感應道交。為什麼不能感應道交?是由於阿彌陀佛因地當中發的大願是從真實心裡面出來的,由這個大願所引發的六度萬行是真實的行持。

佛將其因地所有六度萬行、果地上的功德都凝聚在六字洪名當中,這個名號也是真實心的結晶。

所以阿彌陀佛因地無量劫以來修因證果的全過程,哪怕一念一剎那這麼短的時間,身口意三業所修的,都是從真實心裡面所透顯出來的,一切行為造作都是真實的。

真實和真實才能對應,真實和虛假它對應不了。就好像磁鐵能夠吸針,它相應,吸過來了;如果是一根草,它不相應,不發生作用。

那怎麼相應?首先就必須要有至誠心。那恰好這一點對於我們這個世間眾生是極大的挑戰,我們這個世間眾生太虛假了。

為什麼坑矇拐騙這麼多?出口都是講假話,搞得成了他第二天性。你在世間法搞假搞多了,搞假搞多了把假作為真了,自己也騙進去了,修出世間法,能相應嗎?

所以念佛,你說每個人都能念佛,但是跟這個佛號能不能相應,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閑人念佛正優遊,莫把光陰空裡投

閑人念佛正優遊,莫把光陰空裡投。老有音書頭漸白,死...

顧源居士往生紀

明朝顧源居士,又稱寶幢居士。少年時性格豪放,善於寫...

廣欽老和尚臨終的慈悲示現

老和尚在往生前約一星期開始,每天晝夜都自己猛力出聲...

一心念佛,切忌三心二意

今天才正月初十,大多數人都還在享受新年的歡樂,你們...

慈舟法師:死心念佛

修淨土法門,必須切實用功,應該死心念佛。古人所謂打...

到臨命終時,就是憑本事了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堅定的,到臨終的時候,你的冤親...

永明禪師勸世念佛歌

浮世生身事若何 猶如春燕壘巢窠 波波役役營家計 不如隨...

聞佛名號即得大利益

【凡夫眾生身口意三業以造罪,輪轉三界,無有窮已。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西方淨土的欣慕行

釋尊對西方淨土依正莊嚴的描述,為我們建構起一個至極...

人人都往生到遙遠的極樂,那人間有情眾生有誰來度

問: 佛法是超世間,也是救世間的,若念佛人都往生到遙...

臨終是否要在佛號上才能往生

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願的其中三願十八願,十九願,二十...

打坐常會昏沉,該怎麼辦

問: 請問法師,打坐常會昏沉,應該怎麼辦? 大安法師...

眼明心卻盲

數年前,我在為佛學班上課時,學生中有一位弱視青年。...

女人一生中最常得的心理疾病

於壓力過大,而又沒有及時得到解壓,長此下去的話,很...

憨山大師:出生死法

佛所說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門,但其中只有念...

開悟的前提

學人立志於成佛作祖,必以開悟為入門的初步。而開悟亦...

聖嚴法師《體驗》

你沒有真正去體驗自己的生命,也沒有真的想要體驗屬於...

善良的人容易和觀音菩薩感應

今天一師兄過來,聊起了觀音菩薩,說她去普陀山之前,...

自己為自己負責

在南傳佛教中,出家人,早晚要用這麼一段話:我們不能...

是貪慾葬送了它

內蒙古草原上有一種鼬鼠,很有靈性,整天忙忙碌碌,不...

裝死的野狐狸

佛經裡面有一個比喻,很貼切野狐狸的比喻。說有一隻野...

持《金剛經》脖子被砍三刀竟無傷痕

有一天,唐朝的高僧一行禪師遇到了三刀和尚,告訴他說...

聖嚴法師:不再為情所困

「情」是什麼?「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親情、愛情、...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執著

我們看癸二的 明隨緣不變之體。 這個體當然是最重要的...

【佛教詞典】維摩經義記

凡四卷或八卷。隋代慧遠(523~592)撰。又稱維摩義記...

【佛教詞典】有覆無記

非善非惡,謂之無記,第八識是無覆無記,第七識是有覆...

【視頻】《保護動物 和諧自然》護生動畫系列

《保護動物 和諧自然》護生動畫系列

【視頻】心定法師《菩提心與菩薩道》

心定法師《菩提心與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