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生命是賺是賠,你想過嗎

大安法師  2018/04/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生命是賺是賠,你想過嗎

對於一件事情,我們總會先考量利害得失後,才決定是不是要做。修行也是如此,也要經過比較、選擇。就好像一個人去炒股,投了一萬塊錢,幾個月賺了兩萬塊錢,兩萬塊錢投下去又賺了六萬塊錢,他就會整天笑眯眯的,就會「再接再厲」;如果他投資兩文錢,盡管只虧了一文錢,就會很憂愁,以為虧本了。

再如一個人要走路去一個地方,原來一天只能走四十里路,如果這一天走了兩天的路程——八十里,他一定心裡很高興;但如果兩天只走了四十里路,他就會認為耽誤時間了。所以一般人對於外面的事物,如果小有所得,比原來有所進步,就會很高興,這是喜的一面。反之就會有憂的一面。

對外面的事情都有這樣敏感的憂喜,那麼對於我們的生命呢?我們考慮過這個問題沒有?我們這一生的時間很寶貴,最多隻有七八十年的光景,這有限的光陰也就是我們生命的資本。我們的資本投在什麼方面,得到什麼回報,大家想沒想過?如果把我們一生所有的時光、精力都投在五欲六塵上,汩沒在塵勞裡,就不僅沒有得到功德,反而積累了很多下三惡道的資本,這樣的損失是不是非常大啊?如果我們這一期的生命超升了,就賺了,是喜悅的事情;如果沒有超越,反而墮落了,那就虧本了,是非常憂慮的事情了。但是很多人往往不知道去算生命的這筆帳。

我們少年時期什麼都不懂;中青年時期,睡眠時間要佔一半,家務、事業也要佔很多時間;晚年老態龍鐘,什麼事情都幹不了。那我們還剩下多少時間來關注我們的生命?很多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關心過自己當下的這顆心,糊塗生,糊塗死,生不知從什麼地方來,死不知向什麼地方去。這樣活了一輩子,他一定是做了虧本的買賣。這是本來最值得憂慮的事情,但他從來都沒有一念的憂患,這就是糊塗、麻木、愚癡啊!如果我們有對生命的憂患,有對輪迴的畏懼,又在今生遇到了百千萬劫都難以遭遇的淨土法門,而且能夠深信不疑,那所得到的利益就太大了!

但很多人遇到了淨土法門,而且也開始念佛了,卻不知道自己所能得到的利益有多大,所以還生不起那種欣樂、喜悅之心。《佛說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中的「至心信樂」,就是講這個問題。一個人至信在他生命面臨著可怕的墮落時,念佛法門可以給他以拯救,他才能夠產生極大的歡喜。我們不能產生喜悅,是因為只能見小不能見大。我們只能看到世間的事業,小有所得就高興,小有所失就憂患;而對於生命的大得和大失,由於眼光短淺,心量狹窄,智慧不夠,反而認不清楚,不能了知。這是每個人生命的盲點,思惟的死角,所以現在我們對此要有一個理性、深刻的思惟。

修學淨土法門,我們投資的時間少,用的精力也少,就是一杯茶的時間,卻能解決往生西方做菩薩、成佛這樁大事。修淨土法門所得的功德,不是投資一錢得二錢的問題,而是投資一錢可以得萬錢、億錢的問題,甚至比這個還多百千萬億倍,不是算數譬喻所能計算出來的。為什麼能得這麼大的利益?我們一般會思惟: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憑空掉餡餅,人都是要有所勞作,有所耕種,才會有所收穫的。受這種思惟定式的影響,對這個用力很少而收穫極大的事情,我們就可能沒有辦法去相信。

其實通過一個比喻,大家可能就了解了:你有一個非常慈悲的父親,並且也很有能力,很有福報。他無比關愛你這個兒子,積攢了無量的家產,全都給你,所以你就頓然成了一個大富豪。你能成為大富豪,不是自己成年累月辛辛苦苦掙的,完全是父親給的。阿彌陀佛也是這樣,他看我們眾生等同一子。他五大劫的思惟,無量劫六度萬行所修的福德,全部要給我們。

怎麼給?我們只要信願持名,乃至念十聲,就都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西方極樂世界無盡的莊嚴,全都給我們。在那裡,我們的福德是什麼?念頭一動,想有衣服就有衣服在身上;想要飲食,七寶缽就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想宮殿,就有宮殿;想到他方世界,就分身到他方世界;一去就成不退轉的菩薩,六種神通具足,馬上就是佛的相好光明。你看看,種那麼小的因,得那麼大的果!難信就難信在這個地方。這是阿彌陀佛太慈悲了,是他恩賜給我們的。只要你信願持名,他是無條件地救度,無條件地賜與。所以我們聞信淨土法門,要有驚喜啊,要有得未曾有之感啊!想都不敢想的,忽然得到了,就好像《法華經》中的那個窮子,最後接納了他的大富長者父親的財富,心生大歡喜,得未曾有!

我們信願持名,乃至十聲,就能得到巨大的利益,究竟的利益,無上的利益,這是沒有辦法用語言來表述的。

所以我們僥倖得到人身,聞到淨土法門,如果還不在五濁惡世這麼苦難的時候趕快修行,那真的是「可痛惜哉,可痛惜哉」了!離開這個法門,還有什麼法門可以救我們?沒有了!離開這個法門,你怎麼能夠以一錢的投資,得到百千萬億的回報?沒有這樣的事了。

所以,我們這些煩惱深重的眾生,能聞信淨土法門,這是成佛的因緣成熟了。

很多人以為這個方法簡單,念念佛沒有什麼了不起,他不知道這是成佛的法門。他沒有這種信根,這是宿世的善根還不深厚,這都在「可痛惜哉」的範圍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能否「帶業往生」,該怎樣「帶」

如果業障不消除,你一事無成。有的人說帶業往生;有的...

淨土宗的雜修與圓修有什麼區別呢

問: 請問法師,專修淨土的人在做早晚課的時候可以加念...

淨土法門為什麼要修五念法門

問: 修淨土法門為什麼要修五念法門?五念法門的內容是...

念佛時打坐好嗎

問: 我是初學者,請問念佛時打坐好嗎? 大安法師答:...

怎樣讓彌陀對我們的加持力達到最高

佛法的因緣觀,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個,你自身...

修人天善與往生淨土有何關係

問: 修人天的善,對於我們培養往生淨土的福德資糧,...

大安法師:冤親債主能否臨終障礙往生

問: 請教大安法師,如果沒有解決好與冤親債主的關係...

【推薦】如何堅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信念

問: 如何堅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信念? 大安法師答...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帶業往生是否包括五逆十惡

問: 帶業往生和所帶的業包括些什麼業?是否包括五逆...

計數念佛好還是用清淨心念佛好

問: 用計數念佛好還是用清淨心念佛好? 大安法師答:...

念佛有大光明,護念行人不遭魔事

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者,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一虧正...

今生的際遇,是前世修來的

布施的道理,古往今來很多賢人哲士,都會用種種不同的...

聖嚴法師《觀世音菩薩的因行與果德》

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在顯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視,顯教...

八歲龍女,即身成佛

在《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有一段敘述八齡龍女即...

學會轉換你的生活態度

人生如夢,歲月無情,人活著其實是一種心情;窮也好,...

老鼠入牛角,當必有倒斷處

【原文】 圓覺謂輪迴以愛慾為根本。而此愛慾,百計制之...

在愛情中成長

《四十二章經》云:愛慾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

有五種情況會使所造的業變重

沒有對治,簡單說就是你一天過一天,沒有目標,沒有宗...

感動打獵者的狼

一輩子靠打獵為生的祖父突然決定封槍,再不打獵,原因...

淨宗八祖蓮池大師

杭州雲棲祩宏禪師(蓮池大師),字佛慧,號蓮池,俗姓...

《佛說孝子經》讓你成為真正的孝子

導讀:《佛說孝子經》,這一部經只有一卷,收錄於《大...

三種持戒之人

智者大師將持戒清淨的相貌分為三種: 第一種上品持戒...

慧律法師:認識無常

認識生死輪迴的本質,是學佛非常根本且重要的體認。生...

念佛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我們以下...

【佛教詞典】清涼世界

(地名)即清涼山也。...

【佛教詞典】內因外緣

凡能直接產生結果之內在原因,稱為內因;能間接助長結...

【視頻】入寺禮儀·如何穿海青(上海玉佛禪寺)

入寺禮儀·如何穿海青(上海玉佛禪寺)

【視頻】藥師佛心咒

藥師佛心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