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對淨土宗人的勉勵

淨界法師  2014/08/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對淨土宗人的勉勵

淨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點跟大家互勉,第一個,你最好發心受戒,很多淨土宗的人,過度的憍慢,說我心中有佛,我怕啥,不要這樣子,業力不會放過你的,你不要去觸動罪業。

我們在處理業力,諸位你要知道,你不能只是說停留在我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不能這樣。你要有一個願力,要有一個戒體,我一定要去斷惡修善度眾生。

所以你受了戒,你會有一種願力,一種戒體,如果你沒有準備好,受個三皈五戒也可以,如果你真正準備好了,我建議你受菩薩戒,你的心態會完全不一樣,受了菩薩戒你再來念佛,你就完全不一樣,你很多事情能夠放下。

所以你受了一個戒,你的身口意有一個標準,至少你的生命當中,會有所堅持,有所讓步,你會知道有些事情你是要堅持的,有些事情是可以讓步的。你會把生命至少畫出一條線,有些東西是不能碰的,生命要有紅線的,你不能碰到你自己的底線。

好,我建議你先受個戒,第二個就是理觀跟事修的操作了,我們剛剛講很清楚了,你要有功課,如果你只有一路念佛都沒有理觀,可能你臨終沒有障礙你就過去了,但是你願意下這麼大的賭注嗎?

所以我們必須要儲存第二念的反擊能力,就是你的理觀也要準備一點,當你的佛號操作遇到重大的障礙的時候,你知道怎麼突破、怎麼樣把你從妄想執著中帶出來。所以我建議你,理觀事修都要具足,以佛號為主,但是旁邊要有一種理觀的能量,在旁邊待命,這個就是功課。

我們每一堂功課,都是為臨終在準備資糧,臨終的每一句佛號,都不是白白出來的,都是你平常的時候準備而來的,沒有一件事情是無中生有的。所以你每一堂功課,都是在儲存你的往生的資糧,理觀事修,這第二個,一種定課。

第三個最重要,相續不斷,功課不要多,但是你要有恆心。你能夠用功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可思議。就算你每天一個小時,你用功三十年,不可思議。不要再用暴飲暴食的修行,打佛七的時候,七天都不睡覺,然後回去以後都不用功,沒有用,暴風雨式真的沒有用。

你這種完全是憑意氣用事在修行,沒有用。點點滴滴啊,功課不能停超過三天,說實在的,你今天很特別,休息一天,第二天到第三天你就要警覺了。所以功課不能斷,所以你要相續不斷,恆常堅守才能保持堅固的道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苦以折伏,樂以攝受,令起厭離

於是無苦樂中,示苦示樂。苦以折伏,樂以攝受。折則激...

十方眾生都到極樂世界去,能容納得了嗎

問: 十方那麼多眾生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容納得了嗎...

修行之秘訣--一向專志

一向專志是有成就的菩薩之修行秘訣。大乘經典講阿鞞跋...

最殊勝的法

證悟無我之義的人即是最殊勝的智者。 最殊勝的持戒即...

在念不退當中,頓然超越四十一個因位

為什麼淨土法門,往生一法是這樣的圓頓超越,勝異方便...

念佛是無上良藥

【念佛調養生息】:一聲佛號,調養生息,心平氣和,平...

修行是為了找到自己

修行是什麼,是不是一定要脫離生活跑到廟裡拜佛念經呢...

副經中的副經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在講淨土法門的部類門,也就...

【大藏經】【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註音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別把自己筐住

財是第一大筐。在這個拜金主義盛行的時代,有錢能使鬼...

常想地獄苦,道念由此生

我們如何才能使菩提心不退呢?我們應如佛所說:「常想...

用這個寶貴的人身,讓生命更有價值

這樣我們如果放在這麼一個長遠的時空底下來看,我們原...

般若波羅蜜能消除一切業障

問: 釋迦牟尼佛曾示現(金槍)馬麥之報,說明定業不可...

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

十信位 所謂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

生命中的五顆球

幾年前,在一所大學的開學典禮上,可口可樂的首席執行...

每一次修行對於我們都非常珍貴

每一次修行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非常的珍貴,因為修行是每...

圓瑛法師: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為穩當

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因機施教,廣立行門,綜計有八...

被煩惱賊掠奪

從前,有兩個人結伴同行,希望在旅途中彼此有個照應。...

記住別人的好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犯同樣的毛病,就是別人 對我們...

先把自性功德力現出來,再來處理問題

我們日常生活的空觀跟假觀,都是培養第二念。第一念落...

要常常好運氣,須自心覺悟

要常常好運氣,須自心覺悟。明白深解人世間之理,以及...

淨土所有依報正報,皆是本覺妙明

群典者,引諸經論以證明,言非臆見也。詳如義理部類二...

常做這五件事,就會消耗掉福氣

從一個人的行為上就能看出這個人是不是有福之人。常做...

一切事物終將離散敗壞

過去,佛陀住在摩偷羅國跋陀羅河邊的傘蓋庵羅樹林中,...

為什麼要吃素

吃素有益健康,早經醫學的證實,不信請看:台視隔壁的...

【佛教詞典】對大眾

大眾有四。一剎帝利眾。二婆羅門眾。三居士眾。四沙門...

【佛教詞典】證成道理由七種相名不清淨

【證成道理由七種相名不清淨】 p1440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

【視頻】《百喻經》聆志居士念誦

《百喻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靈岩山寺比丘尼-楞嚴咒

靈岩山寺比丘尼-楞嚴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