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眾生成佛》

聖嚴法師  2010/10/12  大字體  護眼色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六十華嚴淨行品)

此偈是說,當自己認識了佛的精神,知道了佛的意思,接受了各人自己也能成佛的理念,就會盼望一切眾生,都能理解佛的道理,並願人人都能成佛。

佛是自己徹悟,又能覺悟眾生、安慰眾生、鼓勵眾生的大覺智者、大慈悲者。佛是由眾生之中產生的,是在斷盡煩惱,又能常度眾生而褔德智慧究竟圓滿了的人。

一般的佛教徒,只知道在苦難緊急的時候,才求助於佛,等待佛的救濟;沒有錯,佛度有緣人,有求有應。可是此偈的‘自歸於佛’,是自動地向佛的偉大人格致敬,但願自己也能具備成佛的條件。不僅自求成佛,也願所有一切眾生,將來都能發起成佛的大心,走向成佛的大道。

然而,成佛之道有頓有漸。說頓,就是在一念善心起,一念煩惱斷,便能親自體驗到佛的智慧和慈悲,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是這樣的道理,但他尚不是褔智圓滿的佛,必得繼續修行。說漸,就是要從高處著眼,先從低處起步,成佛當從做人開始,然後具備生天的條件、解脫煩惱的的功力、廣度眾生的悲願,最後才能成為圓滿的佛。

有的人開始信佛,就發願成佛;有的人只是迷迷糊糊地希望成佛,但不知如何修行才能成佛;也有的人聽說從初發心到真正成佛,需要歷劫的修行自利利人的菩薩道,就心生氣餒而畏縮不前了。

其實,所謂歷劫成佛,目的是勉勵我們,不要老是在期待成佛的結果;切實的努力,無限期地來做自利利人的修行工作,是最重要的。否則,經常指望著成佛的結果出現,本身就是一種煩惱,不僅不能成佛,也就不能解脫了。最好是先學菩薩精神,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成佛是努力耕耘的事,不是計時計日的事。

這麼說來,發願成佛豈不是遙遙無期的事嗎?這倒未必如此,當煩惱重的時候,時間才長;如果心中的煩惱少些,時間就過得容易;如果沒有了煩惱,至於自己何時成佛已不是問題,你的目標是在使得一切眾生都能成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成佛從修菩提心開始

菩薩,乃成佛之因。我們想要成佛,必須從菩薩做起。或...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或問: 念佛本極易之事,而成佛為甚難之事。佛道長遠,...

所有的法門都是成佛的資糧

其實從佛的角度,沒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

布施是助成佛之勝緣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勝緣;布施的功德隨著...

觀四諦發弘誓,當仁不讓要成佛

四弘誓願是智者在觀察聲聞教苦、集、滅、道四聖諦之後...

成佛應具備哪些條件

成佛的修行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千百年來,漢傳、藏傳各...

佛陀成佛的過程

經云:現五濁剎,隨順群生,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案...

畫佛像為什麼能夠成佛

前面是雕刻成一個立體的佛像,這以下是用手工把它畫制...

聖嚴法師《海面無風不起浪-心與事合一》

當我們用心用到心與事合而為一時,已經是心外無事,事...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豈可輕言自殺

以佛教的立場來看,殺人的定義,包括殺別人與殺自己。...

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

要使我們所處的世界變成淨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卸除心防,從轉化煩惱開始

現代房屋的鐵窗與圍牆愈築愈高、愈做愈牢;人與人之間...

「諸法因緣生」與「諸法本​自無生」

真本無陰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

獼猴入海喻

過去,在一海岸邊有樹林,方圓數十里中住了五百多隻獼...

珍惜暇滿人身

一、暇滿的體性 暇是閑暇。脫離了八種無暇,就是所謂的...

聖嚴法師《你會吃飯嗎》

吃飯要如何吃出健康?吃出味道?這要由我們吃飯的心態...

蓮華的十種比喻

據《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九:蓮華出污泥而不染,妙香...

八關齋戒略說

第一、八關齋戒與三長齋月 我們有機會當七天的和尚,這...

沙彌羅經

昔有小兒,名曰沙彌羅,年始七歲,意好道德,隨一沙門...

超越善與惡的觀念

佛經上把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分為清淨的造作(淨業)與污...

找回那份迷失的心與愛

獨在教室,掩卷遐思,倏爾一陣臘梅花的幽香飄入鼻中。...

愚人與智者之區別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為比丘們開示愚...

【佛教詞典】法顯

(人名)平陽武陽人,俗姓龔。三歲度為沙彌。姚秦弘始...

【佛教詞典】尋伺滅

【尋伺滅】 p1178 大毗婆沙論八十卷十七頁云:尋伺滅者...

【視頻】地藏菩薩的故事《婆羅門女》

地藏菩薩的故事《婆羅門女》

【視頻】淨界法師《因小失大》

淨界法師《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