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大安法師  2023/02/08  大字體  護眼色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這裡,傳燈大師施設了一個問答來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現前一念之心和西方淨土相即的道理。這個道理確實是很深的,很深邃的,所以一般的人就會表示深刻的懷疑,這個疑問就是從這個層面出現,叫「小不包遠疑」。

所以問問題的人說「介爾之心」——就是業力凡夫的至微至劣的心——「居於方寸」,這就是把這個介爾心理解為肉團心了。「方寸」就是很小的一塊地方。在五臟六腑當中有心臟,心臟就像一朵倒掛的蓮瓣,類似一個無知覺的東西,這叫浮塵意根。他就以為這個是肉團心或者攀緣心,「你居於身體的方寸,怎麼能夠含裹十萬億佛剎之遙遠的西方淨土呢?」這個疑問很多人是有的。如果說是真如廣大之心含裹西方淨土,他是覺得不會有問題的,那介爾之心能夠含攝、包裹西方淨土,他就表示了懷疑。這種懷疑是有普遍性的。

看傳燈大師的回答。「介爾之心,昧者謂小,達人大觀」,介爾之心就是我等眾生現前一念念佛的心,微不足道,好像是。

「昧者」就是沒有理解圓教理念的人,他就會分別真心大,妄心小。心淨則佛土淨,他就認為,只有真心才能夠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真心才能夠含裹十方恆沙的佛土,介爾妄心就沒有這樣的功能。這是昧者的——就是不了解圓教道理的人會有這種知見。達者,這個達者跟昧者就恰好相反的一種人,就是已經覺悟圓教道理的人,他能夠了達當體即是。

「達人大觀」,「大觀」就是他從大處著眼。大處著眼,就是即相而觀性,不被這個相所迷,而要透過相去觀照性。性相是一如的,所以要了達這個介爾一念的妄心的本體就是真如法性,這就是他的智慧的觀照。這樣,他就觀照什麼呢?就是了知「真妄無二」。真妄無二,也就是我們經常在大乘佛法看到的兩句話,叫「全真起妄,全妄即真」。就是這個妄心是從哪來的?是全體的真如之性生起了這個妄心。

所以這個妄心就是一個相,但是透過這個相要觀察它的性,全妄即真——全體的妄即是真。所以這裡他解釋,這個妄心是全真如之性生起來的,那既然是這樣,真如之性是無有邊際的,是沒有羈絆的,是沒有分別的,於是能生的性既然是無邊,那所生的心也是無有邊際的,能生和所生是同質的。所以能起的是性,所起的是心,心就是念、念想,於是能生之性是體,所生之念是用,它是體用的關係,體和用也是不二的,也是當體即是的。

為了幫助我們了解這個道理,就用一個比喻。這個比喻出在《楞嚴經》,就是大海和浮漚的這種比喻,這叫海漚喻。《楞嚴經》至少有三個地方,三處用這個比喻幫助我們了解這個道理。性海有時候叫覺海,這整個的百千澄清的大海就是我們的真如之性,所以叫作真如之性如大海。這個妄心如浮漚,浮漚就是海水被風所卷起來的水泡,浮在海水上面的。

從相上來說,大海般的真性是很大的,一個浮漚當然是很小了,它有大小的差別,甚至極為差別。所以《楞嚴經》講我們眾生的顛倒,是遺失了百千的澄清大海,把一個浮漚認為是全體的大海,這就認妄為真了。那相上雖然有大小的懸殊差別,但是這裡面性相之間要從本體上去看。這個漚是從哪來的?浮漚從哪來的?它就是由全體的大海顯現出來的。大海的全體處處可以顯現浮漚,而且是全體的大海,不是一部分大海。所以一個浮漚的當體就具足全體大海的信息,只要浮漚回歸海水,它就跟大海等同一味,這個浮漚也可以週遍。

這裡講「全海為漚」,從性相去融會,就是全體真如之性為這個念佛的心,這就是用全海為漚來比喻。「漚還匝海」,比喻全體的念佛的妄心就是真如法性。這個「匝」就是週遍的意思,全念即性。真如性既然無邊,當然這個念也是沒有邊際的,它是平等的,它是不二的,它是相即的。所以「漚還匝海」,這一個浮漚也絕對就是大海的全體,不是少部分的大海,是表達這個意思。這個海漚喻是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全真起妄,全妄即真」的道理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確內涵

問: 什麼叫自性?該如何把握自性一詞的正確的內涵?...

正當念時,西方淨土依正莊嚴,就在我心中

最初迷真起妄,則曰一念妄動。末後返妄歸真,則曰一念...

雲居山竺慎師身上發生的一個事情

你要是見到境界,也不能生歡喜。一生歡喜也同樣找麻煩...

本來什麼都沒有,只是循業發現而已

《楞嚴經》把我們一念心性的體用做一個說明,如來藏簡...

少欲守道,精進不已

佛法是要讓我們增強這個智慧,這種智慧來自什麼?就是...

究竟是誰在煩惱

我常說: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有事。這是說,如...

永明延壽大師開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師永明延壽禪師,他從禪歸淨土,他知道禪不容...

善根增長,煩惱淡薄的兩帖藥

剛開始都是帶妄修真,平常打打妄想,也來聽聽課,也來...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肉身之軀,扼縛癰瘡

要常常觀照自己這個身體,這是五欲享受的主人。這個身...

可以把往生的希望寄託於臨終的助念嗎

問: 一些多年的念佛行人,對念佛往生依然沒有信心,...

為何要注重迴向

問: 為什麼要注重迴向? 大安法師答: 一般我們做的...

生死海深,菩提路遠

印祖在講到永明延壽大師《四料簡》中的有禪無淨土時,...

抄經的十大功德利益

一、古以寫經增福延壽 抄經,古稱寫經,即書寫佛教經典...

放下包袱,生命可以不必如此沉重

一個青年背著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

佛像開光的表法意義

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

放下對死亡的擔憂

面對現實,任何生命都怕死!但不死又不行,誰又不死呢...

食素與食肉之辯

中國漢地佛教徒茹素的傳統 當佛教從漢代開始傳入中國...

修行還是以念佛為穩當

大家只要看看《楞嚴經》中講的修禪定,色受想行識五陰...

家庭教育為天下太平之根本發隱講記

這篇重要的開示我們分成三個段落來學習:一、家庭母教...

臨命終是業力激發的時候

從今生的角度來看,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那麼到底什...

牛為求生流淚下跪 屠夫絕情慘遭惡報

原籍山東臨清的李名儒,說了這麼一件事。 在他的家鄉有...

佛弟子們都會問的27個問題

1、問:家人不支持,反對我學佛怎麼辦? 師答:那是你...

警察講述他所經歷的因果靈異案件

我要說的是,我們警察大部分是很信因果報應和科學所不...

在家人是否一定要到道場專心辦道

問: 末學感覺在家人有負累,不能專心辦道,希望等孩子...

【佛教詞典】瞻病法制意

子題:應看病比丘、應作瞻病人、欲供養佛者應供養病人...

【佛教詞典】無明漏

(術語)三漏之一。無明能令眾生漏落於生死不能出離,...

【視頻】淨界法師《貪求神通,精魅惑亂》

淨界法師《貪求神通,精魅惑亂》

【視頻】楞嚴咒(善音居士念誦)

楞嚴咒(善音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