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大安法師  2023/02/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首先四念處是非常重要的,四念處,就是四種,念是什麼?念是指我們能觀察的智慧。處,是指所觀察的境,就叫以智觀境為念處。佛在臨涅槃的時候回答阿難尊者,佛滅度之後依什麼來住?就是依四念處為住。四念處才能夠把這個出世間的道心把它生髮出來,所以歷代的菩薩祖師大德說,如果修行不以四念處的智慧來做指導的話,它都會流於世間法。

四念處就是解決我們凡夫的四種顛倒。身念處,觀身不淨。我們眾生都是有身見,執著自己的身體的乾淨,觀身不淨,要對這個身產生厭離。觀受是苦。我們的覺受,無論是苦苦、壞苦、行苦,它究竟都是苦,沒有一點快樂。那眾生顛倒啊,這個苦的地方他即樂,所以要觀受是苦。觀心無常。我們這個八識的妄心沒有它的真實性,念念無常。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一切心法、色法,種種法,它沒有主宰義,沒有自在義。那麼這是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做四種四念處的觀想,有一種苦空無常無我的這樣一個智慧。

那在淨土的菩薩,這些往生者,他這個四念處就有他的特定的內涵。他觀身,身念處,他要觀自己已經是淨土蓮花誕生的身體,他是清淨的,他是正覺的,他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的,金剛那羅延身,所以他就不同於娑婆世界的不淨。受念處,西方淨土的這種眾生往生者的覺受,他就是純一快樂,沒有一切苦惱的逼迫,法性的覺受。心念處,淨土的往生者的心,他已經遠離了我和我執,真實常住,所以他有涅槃的常性,跟此土的生滅無常的心是不一樣的。

法念處,淨土的眾生觀察他的五陰色受想行識,這樣的法他有一個我。這個我不是因緣的我,他是一個法性的這樣的我,自在為我,不同於我們這個世間諸法、因緣法的無我。所以這有他的內涵的不同。

那麼四正勤,四正勤就是斷惡修善。四種正,就是趨向正道的勤勉的修持,就有點像正精進。我們說斷惡,已生的惡法,就是已經生起的惡法要讓他阻斷,沒有生出的惡法要讓他不生起來。這是斷惡的兩種。

修善,還沒有生起的善根善法要讓它緣生出來,已經生起的善根善法要讓它念念增長。就好像我們發菩提心,好不容易發了一個上成佛道、下化眾生、勸進行者的心,這個心就是已經生起來,如果沒有生起來,你要生起來,怎麼生起來?要緣佛法的尊貴,要緣眾生的苦難,要緣一切眾生父母之想,要緣這些能生起這樣的善法。

善法生起來之後,他又可能碰到種種自己的障礙,他人的障礙,容易退轉,這時候要衝破這些障礙,讓它增長。這是在我們這個此土修四正勤。如果到了西方淨土,他這個在阿彌陀佛的慈悲的加持之下他就好辦了,只有善沒有惡,圓證三不退,念念流入薩婆若海,他在每個念頭當中都跟一切種智相應,他真正是做到了四正勤。

四如意足,又叫四種神足,就是能夠發神通,能夠使我們心願能夠滿足,就叫如意足。欲如意足,欲如意足就是我們的,欲就是一種期望,願望能夠得到如意、滿足,比如我們修念佛法門,念念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得到滿足了,阿彌陀佛讓我們往生。精進如意足,就是常常會有一些懈怠放逸阻斷我們的精進行為,我們修如意足,讓我們這種行持,每天每天都能夠進展,不至於退轉。淨土的三種不退就已經是能夠讓我們精進如意足。心如意足,心如意足就是念,心就是念的意思。我們發的這個菩提大願,念念不捨,最終能夠讓它成就。思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思惟就是智慧,我們通過修行深入到佛的智慧、佛的知見,轉凡夫的知見為佛的知見,任運地使我們開發智慧光明,得到如意滿足。這叫四如意足。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只要有清淨心,念誦外道經典也能往生嗎

問: 我們聽說往生的關鍵是清淨心,只要心清淨,哪怕是...

阿彌陀佛今天就來接引,我們會作何反應

一、一個設問 如果阿彌陀佛今天就現身來接我們往生極樂...

普勸修持淨土法門

孟子云: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云:塗之人可以為禹。常...

《無量壽經》的五種原譯本

一、《佛說無量壽經》 曹魏康僧鎧 譯 二、《大寶積經無...

第十八願--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念佛消業的故事

當我們的心靈不斷的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憶念我們未來...

蓮宗十祖截流大師畫傳

一、父夢憨山,友成兒郎 截流大師(公元16261680年),...

厭離娑婆有兩個方法

從生命的差別因緣當中,我們的生命有兩個選擇:第一個...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少了這兩塊基石,一切道德理論都流於空談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經文: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

《無量壽經》十二次翻譯帶來的啟示

《無量壽經》在大乘佛典當中的獨特地位,尤其是十二次...

改善生態環境要從心做起

由於人類日趨膨脹的物慾與自我中心主義,地球的生態環...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報之心

何以世間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無...

專修淨業,自得心開

念佛之人,不可涉於禪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

「佛頂尊勝陀羅尼咒」的故事

有位名叫善住的天子,經常遊戲於亭台樓閣中,享受天上...

除了會佈施,還得要會迴向

諸位在這裡要特別注意:你除了會佈施,還得要會迴向,...

多行善事必有善報

《三字經》中只舉了兩個教子模範的例子,一個是為子三...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長老今晨安詳示寂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虛雲和尚法子、中...

念佛放光明的道昂法師

念佛放光明 道昂法師,唐朝魏郡人。法師風神清沏,對佛...

我的人生因佛法而改變

這個世界太沒意思了 我是一家企業老闆。企業經營茶葉生...

與子女因緣總不出此四種

接汝與明道師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爾夭逝,不勝慨...

念了好幾十年的佛,臨終動了一念懷疑就去不了

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不要想得很遙遠了,不要生很多妄想...

臨終往生與佛法學得好壞有關係嗎

問: 請問法師,臨終往生與佛法學得好與壞有關係嗎?...

北宋高僧宗賾法師

宗賾法師是宋朝人,宗賾法師的法脈是從禪宗一脈下來,...

【佛教詞典】雨華瑞

法華六瑞之第三瑞,釋尊將要說法華經而入於三昧時,天...

【佛教詞典】宿世因緣周

(術語)法華三週之一,對下類者說宿世因緣,誘證悟之...

【視頻】本源法師《佛說阿彌陀經》

本源法師《佛說阿彌陀經》

【視頻】欣求極樂,信願往生

欣求極樂,信願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