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這種人都是要墮到餓鬼道裡去的

大安法師  2018/04/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這種人都是要墮到餓鬼道裡去的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者,寄也,所謂「人生如寄」,寄生在這個世間;鬼者,歸也,所謂「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回歸於天地之間。

我們讀《閱微草堂筆記》《聊齋誌異》等筆記小說,以及在鄉村的一些經歷,會發現在人間還真的常常有鬼。樹木有「鬼神村」之稱,就是碗口以上粗的樹上都有鬼神居住。

鬼道有福德鬼,也有沒有福德的鬼,但都是造惡業所感招的。這個惡業的特點主要是慳貪、妒嫉。

說到慳貪,男眾可能比女眾大方一點。比如丈夫看到一個沙門來乞食,就叫妻子:「你給他供養一點。」有些做妻子卻常常慳貪,說:「現在沒有了。」或者拿不好的飲食給修道人,留好東西偷偷地自己吃「獨食」。這些都是要墮到餓鬼道的業因。

鬼道遍及五道,在我們閻浮提下面五百由旬的地方就有個餓鬼世界,長三萬六千由旬,構成了一個餓鬼社會。首層就是閻王界,是十殿閻羅所在的地方。諸天之中也有鬼。

鬼的形狀到底是什麼?在人道的鬼就隨人,在天道的鬼就隨天。在海中、在山林當中也有一些鬼,有的像人的形狀,有的像獸的形狀。鬼的類別有三十六種,經典中對每一種鬼都有詳細的記載。比如鑊身鬼,他的身體很高大,但是面發皺,眼黑黑,身體中有火(飢火)在燃燒,常感到飢餓,找不到吃的東西,連食物的名字都聽不到(不聞漿水之名)。比如針口鬼,他的咽喉很細,像針一樣細小,腹部卻很大,像山一樣高,咽喉中常有火出。他想去找水,但一到有水的地方,水就乾涸了,或者有人守著水不讓他喝。所以這些鬼很苦,到處跑,到處找飲食,卻不可得。

或者食唾鬼,人家吐的唾沫,他找到了,奉若珍饈;或者食糞鬼,到廁所裡去找吃的;或者食嬰兒糞鬼,嬰兒拉了大小便,他得到了,就很高興。

水陸施食正是為焰口鬼神。佛教當中有個鬼子母的公案。鬼子母之前吃人的嬰兒,佛為她說法,她說:「我如果不吃人的嬰兒,怎麼解決飲食問題?」佛說:「我讓比丘給你出生(出食)。」所以僧團都是要為他們出食的,就是為類似於鬼子母、曠野鬼神的眾生施食。他們得點飲食非常困難,這是餓鬼道。

餓鬼道有三種。第一種是罪業極重的,就是飢火(飢餓之火)劫劫燃燒,多劫可能連漿水的名都聞不到。飢火一上來,他就很需要水,但卻找不到水,連水的名都聽不到,這是罪業極深重的。

其次只是「伺求人間」,有求人膿血之鬼,有些人擠點膿出來,或者流點污穢的血,對他來說都是美味佳餚;還有求人糞便之鬼,如果是有力量的鬼會認為「這個廁所、這個地方是我主管的」,他比較自在,能夠吃到比較多的糞便。地位比較低的,就只能悄悄偷點糞便吃。

再其次的,或者「時或一飽」,就是在有人祭祀的時候,這些鬼在那裡或聞點酒香,或得點殘食,就很高興;如果有施食的地方,他就更高興,吃得很飽,「時或一飽」。

所以佛教慈悲,要放蒙山施食,就是體察到這些眾生的需求與痛苦。「刀杖驅逼」,就是餓鬼眾生很想在有水的地方解決飢火問題,但是惡業所感,旁邊守護的人就會用刀杖把他趕走,把他逼到其他地方去。這就是慳貪眾生造作的惡業所感。慳就是慳吝,貪就是貪染。所以為什麼要布施?布施才能得人天福報。一個一點都不捨得布施的人,尤其在父母、三寶這裡都不能布施的人,即便他今生大富,下輩子可能就由於慳吝墮到餓鬼道。

貪是更要不得的。比如假公濟私,都是要到餓鬼道裡面去的。或者人家寄存一個物品在他那裡,等到人家要拿的時候,卻抵賴:「我沒有接受你的什麼物品。」這種人都是要墮到餓鬼道裡去的。

因果絲毫不爽,今生得點小便宜,下輩子可要吃大虧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如狼守齋」的故事

佛陀一開始用中道的實相,對我們一個煩惱粗重的人來說...

與人攀比是痛苦之源

有位居士不服氣地說,鄰居家家庭條件不好,夫妻兩也沒...

寄望的東西錯誤,所以才會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減...

怎樣對治輕生的念頭

問: 怎樣對治輕生的念頭? 大安法師答: 在學佛的過...

客僧來寺,不可遮食

【原文】 真誠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

念佛吃素轉惡業大苦為小苦

汝何不明道理,一至於此。目疾發生,不知懺悔宿生此生...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離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聲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

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歸根結底是因為貪圖慾望,正如一...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佛心與眾生心都是一個心體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

「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別

問: 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別? 大安法師答:...

四十八大願——(第42願)悉得清淨解脫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

鳥類眾生好像沒有信願念佛,為何也能往生

問: 得生與否,全在信願有無。弟子在《念佛感應錄》裡...

在春節給父母磕個頭

孝道是我國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善孝為先;天地之性...

羅睺羅出家記

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見佛,因為那時佛要度羅睺羅出家。國...

佛教對於愛情的看法是什麼

問: 佛教對於愛情的看法是什麼? 淨因法師答: 要想解...

驕傲的孔雀

佛陀為了教導弟子去除貪、瞋、癡等習氣,製定僧團生活...

每天早上盥洗後就做這兩件事

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閑暇,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

「法會」的原意究竟是什麼

談起佛教的共修活動,法會算是許多人認識佛教的入門磚...

愛情就是一坨屎

講一個生活中最尖銳的問題,最難以放下的東西:我們的...

不買點供品,佛菩薩就不加持你了嗎

諸佛菩薩加持力,那得你自己發心,還有你得求他。有人...

心不動搖無所住執,才能成大道

從前釋迦佛在世時,有個女子坐在釋迦佛邊上入定了。文...

閉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現在很多人學佛,往往流於形式,喜歡聚會、趕法會,自...

業障清除的表現

修行兩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淨業障,二是廣結善緣。我...

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

【佛教詞典】二相成可樂性

【二相成可樂性】 p0038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頁云:又...

【佛教詞典】三部明妃

(名數)佛部之明妃為無能勝菩薩,蓮華部為多羅菩薩,...

【視頻】智海長老《三寶的功德》MP3

智海長老《三寶的功德》MP3

【視頻】佛教卡通:寶篋印陀羅尼的故事

佛教卡通:寶篋印陀羅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