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閉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2011/12/15  大字體  護眼色

現在很多人學佛,往往流於形式,喜歡聚會、趕法會,自己真修的少,有些同修,也不知道如何實修。或者,有些人知道一方面的佛理,有一些人知道另一方面的佛理,就互相攻擊。比如說,學密,學禪,學淨土的,就相互看不上。 也有些人用佛法武斷地評論社會上的現象,想去干涉。 所以法王基於這些情況,提出一個修行理念:閉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這實在是和諸佛菩薩的教誨相一致的,不爭論,不干涉政府社會,不干涉別人,不用佛法去要求別人,只管自己。為什麼?因為修行,只能是自己改變自己,成就自己,不可能由別人代替,佛是我們的老師,但佛也不能代替。

因果圖鑒裡說,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因果自己了。

普賢菩薩行願品裡,十大願望就有:用普賢願力普遍地觀察眾生,只要有眾生行善修行,菩薩立刻去度化他。有微善,也會去度化。而菩薩沒有說,眾生惡,怎麼辦? 菩薩沒有看到世間的惡,沒有看到眾生的過失。只看到眾生的善,修行,功德,只看到正面的。

若真修行人,不見他人過,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修行,就看他是不是老是在說別人的毛病,搞是非,如果是,就是打著學佛的名號,在搞貪瞋癡,是假修行。修行是修你的心,修正身口意。

梁武帝建很多寺院,也印了大量經,達摩祖師說,毫無功德,做的這些事,跟成佛,沒有關係。想成佛,想成就,得改造自己。改造身口意,這是功德。

如果一個人,一張嘴就是說,我哪裡錯了,我要改,這是真修行人,如果一開口就是指責別人,那根本不是修行人,假的。

俞淨意公也是這樣,不轉心,還是貪瞋癡,那沒用的。現在很多同修看起來也在做功課,也在努力做一些事。但是過去形成的看法,根本沒變。外在環境一合適,機緣一成熟,過去內心中的知見又出來了,所以每個人,都要過關的。過關的時候痛苦,但是有佛法支持。一旦明白了,過去了,這些習性就消失了。

每個人都要過關,這關不好過,很痛苦。修行,內在要發生化學反應,我們的知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觀念很頑固,要改變,必須發生化學反應,通過化學反應,把三毒給化出去。

在道場裡,看到別人怎麼做,我們不想。如果我們不能真正認識到這是自己的問題,這一關,過不去。我們修行,還去總盯著別人,那是因為我們同樣有這樣的問題。如果你內心沒有這些毛病,你不會看到別人這些問題的。

閉住自己的嘴,看住自己的心,修好自己的法。所以這句話很對。苦修自己,哪裡顧得上管別人?

管別人,是成就後的事;現在管別人,毒害別人,毒害自己。

我們現在修行人,這個原則很重要:閉住自己的嘴,看住自己的心,修好你的法。念佛不忘行善,行善不忘念佛.行善福報增長,念佛業障消除,現世速獲福慧,命終往生淨土.建議大家都遵循這個原則來修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誦經念佛應注意之事宜

所謂佛法,並不離世間法,其目的無非在使心淨心。人之...

菩薩八法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重點指出八所以,即我們之所以...

如何超度過去所造的殺業

如果以前有過殺業的話,拜八十八佛,或者持《大悲咒》...

星雲大師《命運靠自己》

一般人總想了解自己未來的命運是好是壞?因為人對於未...

他走他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在佛法中,有人講佛法不離世間法,即所謂佛法在世間,...

圓因法師《蓮池警策》

蓮池警策序 末法時代,去聖日遙,佛法式微,邪師說法...

聖嚴法師《不可能讓人人都滿意》

在做事的過程中,常會面對很多的批評與指責。 想要讓...

【推薦】佛法道理很好,為何生活中卻派不上用場

問: 有時聽聞佛法,覺得道理非常好,但在日常生活中...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淨土法門雖誠簡易,亦非草草

淨土法門,原為眾生迷本自性,不知常寂光理,生死浩然...

面對今生的果報,我們只能懺悔認命

所以我們今天承受果報的時候,我們只有一件事情,懺悔...

用智慧水去灌溉這個願

我講一個《法句經》的小故事給大家參考。神通第一的目...

修行要找到正確的方法

佛教中講修行,就是不斷修正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把...

人際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一、六不合: 1、不與私慾太重的人合作,因為他們看不...

邪淫的六種情況

大概地說,邪淫就是與夫妻以外的人發生不淨行,但是詳...

不求現世長壽康寧,唯求臨終往生淨土

仲春來山,瞬息半載。縱壽百年,彈指即過。一息尚存,...

為什麼佛菩薩的法身會常住

我們這一段是講到法身的相貌有五種,第四是常住為相。...

放生與救濟貧苦患難者哪個重要

原文: 鰥寡孤獨,貧窮患難,所在皆有,何不周濟。而乃...

【推薦】一信之後,永不再疑

一信之後,更不再疑。為什麼要討論這個問題? 一信,在...

經書法寶迎請須知

一、迎請法寶須知 1.迎請法寶者,鬚生大恭敬心、感恩心...

人生的七味心藥

人生在世,既短暫又坎坷、既榮幸又無奈、既富裕又貧窮...

夜半念佛見一金甲神,恐是魔試便不敢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測度。彼愚人唯知以醫藥治病,及...

學佛之通病

初學佛人,易犯種種過失,成為修學路上較大障礙,自己...

用恭敬心待人,為何反而覺得我好欺負

問: 為什麼我用恭敬心對待一些人,他們反而覺得我好...

白衣上座講經,出家人應該慚愧

這裡有位法師提出二個問題: 問一、末法時代白衣在上座...

【佛教詞典】重三三昧

(術語)又稱重空三昧。是舉前空空三昧之一以攝他也。...

【佛教詞典】死靈

即死者之靈魂。與亡靈同義。靈魂有善、惡之分,若為害...

【視頻】夢參老和尚《觀照的功夫》

夢參老和尚《觀照的功夫》

【視頻】惠空法師《中論》

惠空法師《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