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大安法師  2015/05/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眾以謙恭為有理。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淨業行人在阿彌陀佛和西方聖眾的護持下可以免遭魔障。我們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中修行佛法很不容易,因為我們的煩惱業障太重,這會讓我們的修行充滿種種障礙,所以我們修行要靠佛力加持。修學淨土法門,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的當下就能得到阿彌陀佛光明願力的加持護佑,讓我們遠離種種的魔障。

淨業修行應平實,你只要信願真切,老實念佛,綿綿密密,就很穩妥。百丈禪師叢林二十條規約中談到:「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堪稱經驗之談。

再就是現在大家有一個恐懼,就是念佛行人到臨命終時,怨家債主找來怎麼辦。實際上,你如果相信阿彌陀佛的願力光明名號功德,就不需要有這種擔心。阿彌陀佛二六時中都在關顧著我們,阿彌陀佛五眼圓明,知道我們會有什麼障礙,他會來幫助我們的,況且還有護法善神也在護佑念佛行人。

《淨土聖賢錄》中講到:一位比丘正在誦經時,也可能是他到臨命終了,忽然看到一隻雞從外面飛過來啄自己。可能這隻雞就是這位比丘的怨家債主。這時候旁邊就出現一個金甲神人驅趕這隻雞,並對那隻雞說:「大師應當往生淨土,難道還要還你的命債嗎?」這樣,這位比丘以後就安然地念佛往生西方淨土了。

這個公案在告訴我們:念佛行人哪怕遭遇冤親債主,護法善神會來護佑你。你深信切願念佛的當下,阿彌陀佛在護佑,護法善神在護佑。你不要心懷恐懼,老去想臨命終時冤親債主來了怎麼辦,你為什麼不多想一下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現前接引你時,冤親債主還能近身嗎?即便冤親債主來了,經過阿彌陀佛的慈悲感化,可能都成了你的同參道友,哪還會給你往生作留難呢?

所以念佛法門的殊勝利益之一,即是淨業行人信願念佛就能得阿彌陀佛願力光明的護持,免遭平時和臨命終時的種種障難。東林寺從2005年開展閉關念佛,至今可能已經多達幾千人次,總的來看比較穩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什麼叫「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 什麼叫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安法師答...

大安法師:這句名號是佛心、是清靜

我們修通途法門,要講到怎麼契入到無念、無相、無住的...

念佛感通清淨實相

什麼叫清淨實相呢?清淨就是斷除一切煩惱、習氣;實相...

一心念佛,是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書,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實發,病中且勿...

有人念佛多年病沒好,便懷疑佛號不靈

《普賢行願品》第四,懺悔業障: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

【佛學漫畫】法界第一高人

阿彌陀佛可不止身高不可計量,壽命和光明也不可限量的,...

截斷世人生死路,別開化外一乾坤

下面我們講講清朝彭二林居士《重訂西方公據》後面,收...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往生篇)

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提起佛號,你也提起佛號,他也提起...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病痛是否都是冤家債主所致

問: 是否身體上任何不適宜、病痛,如感冒、著涼等一...

哪怕是獨處,也不要去交那些損友

作為一個朋友,一定要講信譽。那這個信不欺的意思,也...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問: 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一生念佛很精進,為何不能確信自己今生能往生

問: 尊敬的大安法師,在您講的《淨土資糧--信願行》中...

我願意改變

現在,很多人都對自己的煩惱和問題舉起雙手,恐懼地投...

【推薦】美好的飲食跑到嘴巴裡為何變猛火

當我們的舌根去接觸這美好滋味的時候,那甜美的滋味其...

印祖開示如何對治瞋恚

本文節選自《印光法師文鈔示淨土法門及對治瞋恚等義》...

第十八願--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應該用什麼方式來許願還願呢

許願和還願,是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們事佛禮佛的一種方...

念佛消業的故事

當我們的心靈不斷的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憶念我們未來...

淨宗十祖-截流大師

1.生平 截流大師(公元1628一1682年),諱行策,清初順...

邪淫之事為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憤怒

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是為邪淫。此事天地所不容,神...

鑒真大師--為了佛法的事業,何惜生命

一、鑒真大師的一世佛緣 讚寧《宋高僧傳》曾記載(鑒真...

念佛為何還要修觀

問: 我們一路念佛就好,為什麼要修觀? 淨界法師答:...

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馬祖一日謂眾曰: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

丈夫喜歡打麻將怎麼辦

問: 丈夫特別喜歡麻將,可我卻是最討厭的,所以經常...

【佛教詞典】四種妄計我論

【四種妄計我論】 p0451 瑜伽八十七卷十頁云:復有四種...

【佛教詞典】時處諸緣

(術語)時為十二時。處為淨處不淨處。諸緣者,止觀四...

【視頻】《普門品》妙喜居士讀誦

《普門品》妙喜居士讀誦

【視頻】昌臻法師《2005年秋季佛七開示》

昌臻法師《2005年秋季佛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