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美好的飲食跑到嘴巴裡為何變猛火

淨界法師  2019/06/27  大字體  護眼色

美好的飲食跑到嘴巴裡為何變猛火

當我們的舌根去接觸這美好滋味的時候,那甜美的滋味其實是不真實的,它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身為一個不真實的滋味,怎麼會顯現在我的舌根呢?

是因為我過去有布施飲食的善業,所以假借這個飲食,把這善業的力量顯現出來,讓我感受到一個美好的滋味,是個人的循業發現。因為你善業還在,當你把福報享盡的時候,你吃什麼東西都沒有滋味了,因為這個滋味是從業力而來。

它只是個人的循業發現的假相,但是它的本質,當體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世間上的飲食,我們應該說它有無量味,你看福報大的人他吃東西味道特別美,我們福報比較差的,吃同樣的東西味道稍微差一點。你不相信你把這個面給餓鬼道吃,他吃得很痛苦。

你看目犍連尊者他一個阿羅漢,他在定中看到他的母親墮到餓鬼道去,他也是去托缽美好的飲食給他的母親,當他母親把這飲食放到嘴巴吞到喉嚨的時候,變成一團猛火。

怎麼這美好的飲食跑到你的嘴巴變猛火呢?

因為即空即假即中,這個飲食是不真實的。飲食若是真的飲食,那進到他的嘴巴應該還是一樣美好的飲食,因為它是虛妄相。

所以目犍連尊者很緊張,就去稟告佛陀,佛陀說你要齋僧,一方面叫你媽媽懺悔。目犍連尊者就用他的物質供養大眾師,一方面他媽媽懺悔,後來才把這業轉過來。

在春秋戰國時代,魯國的國君,有一天魯國的人民在海中找到一隻鳥,這隻鳥非常漂亮,就像天上的鳳凰一樣,這國君非常喜歡這只海鳥,就做了一個很大的籠子把它保護起來,每天要他的僕人餵它上膳食,而且每天把宮中最美好的飲食酒肉盛給這只海鳥吃,結果三天以後,這只海鳥死掉了。

國君說:為什麼呢?大臣說:海鳥的飲食跟我們的飲食是不一樣的,你拿我們美好的食物對它來說剛好是毒藥。

所以這飲食是不真實的,每一個人循他的業去發現他個人的飲食,這就是所謂的「循業發現」。

這也就是我們在吃飯的時候為什麼要食存五觀,你每天這樣子念:「計功多少量比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方受此食。」

當你這樣念的時候,你產生慚愧心、感恩心,這種慚愧心感恩心生起的時候,你再去吃飯是特別的甜美。

飲食因為它不真實,所以它會變化,這就是所謂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享清福最難

走出世間是清淨,走入世間是紅塵。紅塵滾滾,這個世界...

香積廚中出高僧

禪宗歷代祖師都主張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皆是修行,而並...

念經雖不能了其義,但也能得無量的福報

諸佛示現在人間八相成道,都要講經說法,留下諸多的經...

執持禁戒,塵業不侵

執持淨戒 執持淨戒就是能夠完好無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真正有福報之人

當我們看到他人金錢豐厚,有名車,有豪宅,有地位,我...

四種果蔬改善女性貧血

女性比較容易患上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女性每個月生理...

餐桌上4種最不起眼的長壽菜

山珍海味雖然可口,卻不一定健康。如今人們吃東西,營...

惜福

我的外祖母活到八十歲,她過世的時候我還年幼,有許多...

佛教的生死輪迴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輪迴現像在到處詮釋。例如風起雲...

丟掉的是自己的福報

買點茶葉送遠方的朋友。外面套著個極為大而精美的包裝...

身陷絕境,學會珍惜和理解

人生就像一次旅程,時而是寬闊的大道,時而是崎嶇的山...

為何日日鬚髮今日必死之心

一 總說: 論云:第二思惟死無定期者,謂今日已後,百...

哲學家談佛教

方東美教授說: 佛是大哲,佛是聖哲。佛經是高等哲學...

「錢」字的含義

中國人寫這個錢(錢)字,繁體字,一個金,那邊是兩個...

莫作愚癡的老實人

我們說一把刀,你要割東西,一定要磨。我們記得,我們...

乾闥婆作樂讚佛

舍衛國中有五百位乾闥婆(即樂神),琴藝精湛,享譽四...

財色招苦,擁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我們經常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我們人生...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離

我們要想出苦,不是空間處所的改變,苦在心上,得在心...

財富從布施福業得來

說到財富,簡單地說,一切都從布施福德而來,從布施業...

世間賞罰與因果報應之不同

原文: 閱來書,知汝聰明尚不徹底,故以儒佛之因果,與...

這樣迴向功德會大得不可思議

佛在世的時候,有個討飯的女人,她撿了一枚金幣,撿了...

圖解手淫的危害

摘要: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著道德和慾望的衝突。特別...

【佛教詞典】四十二賢聖

指大乘菩薩修行階位中之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

【佛教詞典】阿蘭若處

華譯為遠離處,或空閑處,即遠離熱鬧的空閑處。...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妙蓮老和尚領眾)

南無阿彌陀佛(妙蓮老和尚領眾)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的事-三寶門中好求福》

宏海法師《普陀山的事-三寶門中好求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