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安貧樂道,惟慧是業

大安法師  2014/03/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現在我們的教育從幼兒園開始就讓你學知識技能,把人生最好的光景用在非常枝葉的問題上。很多父母為他的子女花很多錢送某幼兒園,期望他以後的人脈關係比較好。有一批中國和美國的高中生進行有關人生價值的問卷調查,結果中國高中生把追求權力和財富放在第一和第二位,美國高中生竟然把真理和智慧放在前兩位。

現在某些大學生你和他談理想主義,他都哈哈大笑。現在據說剛入學的某些大學生就得要找關係,爭取在學生會弄個職務。這就是從小人生價值觀就沒有擺正;再加上是一種工具化的教育,現在培養經濟工具,沒有創造性。這是教育的悲劇。諸如此類事情要檢討社會主流價值。

現在倡導的節約型社會要落實首先要建立因果的觀念。一個人能夠節約,奉行低消費的生活,他的精神品格就會上去。現在海外的報紙對中國的某些專家教授們提出了強烈的質疑。就因為他們不能安貧守道,太看重金錢,導致中國知識界,作為社會良知的精英的淪陷,受損害的就是廣大民眾。這就是他人生價值目標就沒有樹立好,就沒有「唯慧是業」的意志!惟慧是業就是以追求法身慧命為事業,將真理和智慧作為真正有價值的人生目標。

子曰:「吾十有五志於學」,志於學就是志於道。道的表現形態就是仁愛之心。道、仁、義做到之後,才談「游於藝」,就是學習知識、技能。志於道的人的心量才能打開,智慧才能上來,德行才能提高,以後才能成為社會國家的棟樑之材。否則成不了大器,會滑到享樂主義的泥潭裡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少欲無為,身心就會自在

我們常常說四大不調即是病,「四大」是地、水、火、風...

修福從珍惜一粒米開始

一粒米在現代人眼中,談不上有什麼價值,但要知道需多...

知足第一富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遺教...

知足

維斯努神對一個信徒無休止的祈求感到厭煩了,有一天便...

知足的人是最快樂的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無貪無求,才能輕安...

牢獄很大

有一位吸毒的囚犯,被關在牢獄裡面,他的牢房卻只有一...

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知足一法是佛法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開示,常常點示。一...

讓勤儉節約成為自己的道德標準

《中華美德故事儉朴篇》裡有一個春秋時魯國宰相季文子...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安法師:只拜西方三聖就行嗎

問: 我的佛堂供有西方三聖外,還有藥師佛和地藏菩薩...

極樂世界的人死後又去哪裡呢

問: 西方世界的人有些也是有生命界限的,那麼他們在西...

用計數念佛還是清淨心念佛好

問: 用計數念佛還是清淨心念佛好? 大安法師答: 這...

念佛時妄想紛飛,該怎麼辦

問: 我念佛時妄想紛飛,都是對世間的貪瞋癡,想清淨就...

明禪法師憶佛源長老:光看書,那是沒用的

我一九八四年出家,就一直跟著佛源老和尚。對他印象最...

善導大師弘法的二則傳奇故事

善導大師(西元613681年)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二代祖師,...

九品往生之中品上生

再看中品。 中品上生,利根回大聲聞,即法行人。 這個...

讀楞嚴經、持楞嚴咒的功德

讀《楞嚴經》,持《楞嚴咒》,功德很大,因為《楞嚴經...

工作如何才能不手忙腳亂

人不可能離開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對生活保持積...

有教養的人的十大特徵

一、守時: 無論是開會、赴約,有教養的人從不遲到。...

人欠你的,天會還你

剛剛一開始的時候我們講到學佛要先學吃虧,世間絕對沒...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為樂,以禍為福

原文: 然苦樂禍福,本無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為樂...

中醫教你最佳人體的排毒方式

有生之年,每個人的體內都會產生和積聚各種毒素。如何...

受苦能消業的前提是什麼

問: 《文鈔》中說,受苦時作消業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大乘佛法為什麼叫「大」呢

先看大乘,先解釋乘這個字,乘是指車乘,車乘有運載的...

【推薦】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古往今來,人類不論富貴貧賤,上至達官貴人,富甲天下...

【佛教詞典】一藏

(名數)一切之教法唯攝於一藏。法界法輪藏是也。釋摩...

【佛教詞典】六宗

(名數)是耆闍寺凜師所立。一因緣宗,二假名宗,此二...

【視頻】慧律法師《修行要自己來》

慧律法師《修行要自己來》

【視頻】大安法師《臨終聽聞到佛號,一定不會墮惡道嗎》

大安法師《臨終聽聞到佛號,一定不會墮惡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