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

慧律法師  2014/08/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

★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個性那麼暴躁,那就不要講見性了。在一些小事上,一直過不去,一直講講講,那麼就跟見性差太多了,見性無語,能掌控自己的心緒。

★要想解脫,對世間所有的碰到的一切境界,不要做太多的情緒化,這樣老死都不能解脫!所以不要等到臨命終,現在就得大解脫,現在就得大自在。

★未成道業,先結善緣,不要說容不下對方,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我以前個性也是很硬的,常常拿這個來做自己的座右銘,看我現在多柔軟,幾乎也沒什麼個性、沒什麼脾氣了!說:師父兩個比丘又在吵架。我說:吵久了就會累,就會休息了!做師父的人就是負責的放下,做徒弟的就負責吵架。

★個性要改一改,不要出家修行了好幾年;或者居士聽經聞法已經很久了,老是那一副個性,這樣不好!個性改一改,講話不要太大聲,不是你凶,人家就怕你;是你很有修行、很謙虛,人家才怕你。你大聲,人家也大聲啊;你用大聲,人家裝麥克風啊;你罵前面,人家罵你後面啊,不是一樣平等嗎?所以,我們要了解,你現在很凶,人家表面上怕你,背後把你說得一文不值,那不是負面的嗎?賠本的生意嗎?所以,待人處世還是好一點,小聲、輕聲細語好好的講。不要用瞋恨心,要不然,會墮阿修羅道。

★內心裡面是真正的依教去奉行,有絕對的心性,有絕對的包容,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我們把個性改一改,改得那麼柔軟的腰、柔順的心情,是如此的慈悲,如此的包容,如此的愛心,有愛心的人。

★都是凡夫俗子的個性,哪有辦法進入明心見性的階段呢?所以個性不改,那麼就白費了修行。譬如說你以前脾氣特壞,那麼就應該改一下、修正一下,發脾氣對了生死、成佛道沒什麼幫忙的,可以用更緩和的、柔軟的、慈悲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對於跟我們角度、看法不一樣的,這些佛教的宗派,或者是修行的方法不一樣的,這些居士或者法師,我們就尊重人家,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東西。尊重,也不要給對方一個壓力,除非他要聽我們的,跟我們有共同的理念,否則談起來,他拜的師父跟你拜的師父也不太一樣,二個人理念也不一樣,一講起來,臉都綠了,這個就談不下去了。

所以,修學佛道,就是盡己之力,竭己之心,修行盡分,那麼,度眾就隨緣,要看他有沒有跟我們有緣,沒有緣,是不是?一切眾生如果沒有聽到圓滿的法,他就會固執某一個角度:修行就是這樣,一定要這樣,非這樣不行!他就不知道說法無定法,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你這個學佛念佛,單單你把這個個性改掉,哎呀!那就不得了了!你就把那個個性調伏一下,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你就把你那個剛強無知那個個性改一下,你這一輩子的幸福就不得了了,你就會發現,你每天那個品德都一直在進步當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壇經》中的頓與漸

在《壇經》中,頓與漸的問題,是貫穿全書的一個主要問...

佛法對治八種通病

佛如一個大醫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藥,遍醫一切的病症。...

天下第一大傻瓜

有一首偈說: 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

聖一法師禪七開示

十二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未成佛時,稱為悉達多太子,出...

工夫現前,到底是個什麼境界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種:第一極生,第二極熟,第三非凡...

如何在生活中改變自己的錯誤言行

問: 在生活環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錯誤言行,怎麼辦? 大...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

逞強好勝,終非道人資格

參禪人,只顧真參,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時,用頭觸柱,...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慧律法師《禪》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諸位法師、諸位在家菩薩,...

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問: 無法參與道場或團體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

慧律法師《「運命」而不被「命運」》

當前命相、風水、地理之學大行其道,相信的人為數不少...

慧律法師《愛你所做的事》

「我愛」會讓自己失去理性,甚至面臨沒有選擇餘地的窘...

只要遇到了淨土法門,就沒有空過的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曇...

懷孕期間適合讀什麼經

一、懷孕期間適合讀什麼經 按照經典的記載,懷孕期間適...

如何做佛事

所謂佛事是學佛之事,弘揚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課...

如何守持不邪淫戒

如何守持不邪淫戒 佛陀在大小乘的經典裡面都說了很多...

心生好樂,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問:有人聞說西方淨土,心生好樂,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冬季12種暖身食材

天氣開始變冷,很多人都會有一些寒症,所以我們要多吃...

飄雲衣於八極,泛香風以窮年

然復妙覲大儀,啟心貞照。識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

略論觀心工夫

假如將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的內容加以高度濃縮,把附加...

信願不真的四類淨業行人

佛告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

十不善業所招感的惡業果報

第一、以殺生業會感得壽量短促,多諸疾病。譬如人間有...

迦葉尊者的涅槃因緣

摩訶迦葉尊者承佛囑咐,令正法住世,勿令失傳。於是召...

出家以後應該學些什麼

佛在《沙彌律儀》中告訴我們,初出家五年學戒,然後學...

【佛教詞典】非擇滅

非擇滅者,謂是滅非離系,不永害隨眠故。...

【佛教詞典】三種為諸煩惱所隨逐心

【三種為諸煩惱所隨逐心】 p0222 瑜伽十四卷四頁云:又...

【視頻】成剛法師《佛山開示》

成剛法師《佛山開示》

【視頻】雲居暮鼓

雲居暮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