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祖統紀卷第三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祖統紀卷第三十

宋景定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三世出興志第十四

久遠劫來諸佛出世。已粗陳於釋迦本紀之前矣。今約三千如來。用明七佛繼興及今佛像末法滅之相。承之以彌勒下生。終之以樓至成佛。乃至星宿未來莫不略錄。茲蓋克論此方一須彌山南洲之化事。而十方剎土。正可以會通雲耳。荊溪師云。必有一人最初先覺。遂以斯道轉覺後覺。相續不已覺者滋多。乃有十方三世諸佛。為明此義撰三世出興志。

梵語劫波。此雲分別時節(智論)以人壽八萬四千歲。百年命減一年。減至十歲。百年增一年(或云子倍父壽)復增至八萬四千歲。如是一減一增為一小劫。二十增減為一中劫。總成住壞空四中為一大劫(新婆沙論)今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各一大劫。

過去莊嚴劫(此劫有成住壞空各二十小劫)

成二十小劫(每一小劫各一減一增後放此)

住二十小劫。有千佛次第出世。始自華光佛終至毘舍浮佛(過去七佛。有三佛在莊嚴劫。四佛在見在賢劫)。

九百九十八尊毘婆尸佛。姓拘利若。父槃頭。母婆提。子方膺。侍者無憂。人壽八萬歲出世。居般頭婆提城。坐波波羅樹下說法。三會度三十四萬八千人。

九百九十九尊尸棄佛。姓拘利若。父明相。母光曜。子無量。侍者忍行。人壽七萬歲出世。居光相城。坐分陀利樹下說法。三會度二十五萬人。

毘舍浮佛第一千尊。姓拘利若。父善燈。母稱戒。子妙覺。侍者寂滅。人壽六萬歲出世。居無喻城。坐娑羅樹下說法。度十三萬人(長阿含經○按菩薩本行經。自毘婆尸等三佛相去。劫數遼遠。似不同在莊嚴劫中。今言七佛者。多准藥王經阿含經三世三千佛之義)。

壞二十小劫

空二十小劫(成住壞四者之相並於後賢劫中見)

見在賢劫。以多賢人故名賢劫(智論)

成二十小劫。自過去莊嚴劫壞空之後。至今。

賢劫初成時。光音天。空中布金色雲。遍覆梵天。注大洪雨猶如車軸。積風輪上結為水輪。增長至天住界。雨斷水退有大風起。吹水生沫擲置空中。作梵天宮殿七寶間成。水復退下如前風起。吹擲水沫成魔羅波旬宮殿。次造他化自在天。展轉至夜摩天宮殿。水復退下。大風吹沫造須彌山四寶所成。復吹水沫造三十三天七寶宮殿。復於山腹造四天王宮。及日月宮天七寶宮殿。及造空居夜叉頗梨宮殿。又於須彌四面作修羅城。七寶莊嚴。又吹水沫作七金山四大洲八萬小洲。周匝安置小輪圍山。金剛所成。如是大風吹掘大地漸漸深入。置大水聚成七香水海及大鹹水海。又於地下造閻摩羅宮殿地獄住處。如是三千世界一時同成。此外更造大輪圍山。包裹此大千界。其中六欲須彌日月四洲。乃至小鐵圍山。各有萬億。此約經歷二十增減次第而成(起世經)。

第一小劫(減增)過去劫壞。一切有情久集光音天中。天眾既多居處迫窄。諸福減者應下居。

世間最初有一天子。從光音沒來生大梵空殿之中。是為梵王。經一減一增。念言。無有梵子來生我處(梵王先生後沒。經成住壞空六十小劫。以此為壽)。

第二小劫(減增)時光音諸天。來生梵世者。為梵輔天(壽四十小劫。即是自成劫第二增減劫。至第一增減劫時沒)。

第三小劫(減增)光音諸天。復有來生梵世者。為梵眾天(壽二十小劫。即是自成劫第三增減。至住劫第一增減時沒。或繼此來生者。前後不定則沒時亦前後不定也)漸漸下生六欲諸天人趣。以惡業力漸漸下生餓鬼旁生地獄。後成先壞。法爾如斯。時光音諸天福盡來下化生為人。或樂觀新地者。光明遠照飛行自在。無有男女之相。眾共生故。故名眾生。地湧甘泉味如穌密。以指試嘗遂生味著。失其神足及以身光。世間大闇黑風吹海。漂出日月置須彌山腹照四天下。時諸人輩見出則喜見入則懼。自茲之後乃有晝夜晦朔春秋歲數。終而復始。由耽地味顏色粗悴。地味既隱乃生林藤(樓炭經云兩枝蒲萄)復共耽食林藤復隱。便生自然粳稻無有糠[禾*會]。備眾美味。此食稍粗殘穢在身。為欲蠲除。便在二道。成男女根。情慾多者便為女人。宿習力故便生淫欲。夫妻共住。光音諸天後來生者入母胎中。遂有胎生。是時先造瞻婆大城。乃至一切城郭。自然粳稻朝刈暮熟。刈後隨生米長四寸。時眾生並取二日糧。乃至取五日糧。漸生糠[禾*會]。刈已不生。眾懷憂惱。各封田宅造作田種。其後多有盜他田稻。便相拳鬪無能決者。議立一平等王賞善罰惡。便有刀杖殺戮。眾共供給號剎帝利(此雲田主)自後諸王以此為首。時閻浮提天下富樂安隱。八萬郡國人民聚落雞鳴相聞。無有病患大寒大熱。正行十善正法治國。人民愛敬壽極大久(諸經多言。壽極八萬四千以為增減之數。不言極久)後王不行正法。其壽漸減。至八萬四千歲時。身長八丈。百年命減一年身減一寸。如是減至十歲身長一尺。名為減劫之極。自此之後百年增一年(有經言。子倍父壽者。縱有此事。增減不齊)增至八萬四千歲。名為增劫之極。一減一增終而復始。增至八萬四千歲時。有金輪王出。七寶千子。治四天下國土豐樂。女年五百歲方嫁。此後凡遇增劫之初。皆有金輪王出世(長阿含經)。

第四小劫(減增)乃至第二十小劫(減增)住二十小劫

第一小劫(減增)(○光音諸天來生梵世。最初為梵眾天者至此壽滿二十小劫於此劫歿)

第二小劫(減增) 第三小劫(減增) 第四小劫(減增) 第五小劫(減增) 第六小劫(減增) 第七小劫(減增) 第八小劫(減增)

第九小劫(減增)人壽減至五萬歲時。第一拘留孫佛出世。姓迦葉。父禮德。母善枝。侍者善覺子上勝。居安和城。坐尸利沙樹下說法。一會度四萬人。

減至四萬歲時。第二俱那含牟尼佛出世。姓迦葉。父大德。母善勝。侍者安和。子導師。居清淨城。坐烏暫婆羅門樹下說法。一會度三萬人。

減至二萬歲時。第三迦葉佛出世。姓迦葉。父梵德。母財主。侍者善友。子集軍。居波羅柰城。坐尼俱律樹下說法。一會度二萬人。

減至一百歲時。第四釋迦牟尼佛出世。本在一萬歲時。為觀眾生無機可度。至百歲劫末苦逼。故出乎世(長阿含經大智度論)。

減至八十六歲時。盡正法。一千四百年。

按法住記。佛告阿難。我滅度後正法一千年。由女人出家減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善見論雲。佛初不度女人。後為說八敬法。還得一千年。法苑雲。天人答南山曰。佛錫杖在龍窟中。四十年住。為如來去後。有飛行羅剎。能說十二部經。詐為善比丘。食諸持戒者日別四百。為斷此惡故鎮龍窟中。復令正法增住四百年。像法增千五百年。末法增二萬年。

減至七十八歲。入像法八百年。是為今時正得壽(以佛滅二千二百年為約合減二十二歲。至理宗淳祐十一年。准之)。

減至六十一歲盡像法。二千五百年(解見前文)。

減至三十歲。入末法三千一百年。人長三尺。時饑饉災起。由人民皆行十惡。草菜米穀五種上味。悉皆隱沒。唯煎朽骨共為燕會。若遇一粒粟稗藏護如寶。六七年來天不降雨。尚不得水。何況飲食。人多餓死。郡益空荒。七年七月七日其災方息。時有一人合集男女有福德者。凡得萬人。留為人種。人能行善。所須飲食。天即雨下(雜出阿毘曇論瑜伽對法論中阿含經莊椿錄等文)。

減至二十歲。入末法四千一百年。人長二尺。時疾疫災起。由人行惡復盛。俱遭病死。無人送埋。郡邑空荒。唯少家在。經七月七日其災方息。唯留萬人為種。人持善行。飲食衣服。天即雨下。

減至十歲。入末法五千一百年。人長一尺。女人五月便嫁。時刀兵災起。由人行惡轉盛。各起殺害之心。能行惡者。為人所敬。隨執草木瓦石皆成刀劍。更相殘害橫死無數。亦有厭惡入山隱藏。七日七夜其災方息。唯留萬人為種。人從隱處而出。更互相見。起慈愍心共行善法。衣食所須天即雨下。由能行善壽復增長。復從百年命增一年(已上謂之小三災。但壞正報。若值大三災。則依正俱壞也)。南洲人壽至十歲時。刀兵劫起互相誅戮。佛法是時當暫滅沒(法住記)。

增至四十九歲時。入末法一萬年。月光菩薩出真丹國(即東土震旦也)說法滿五十二年。廣度眾生入涅槃後。首楞嚴經般舟三昧經先滅不現。餘經次第而滅。無量壽經後住百年。大度眾生然後滅去(本起經○桉無量壽經云。當來之世經通滅盡。我以慈悲哀閔。時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南嶽願文雲。我今誓願。持令此經不滅。至彌勒佛出世)。

增至一百歲時。入末法一萬五千一百年。南洲人復修善。時十六阿羅漢與諸弟子。復來人中顯說無上正法度無量眾令其出家(法滅盡經法住記)。

增至二百四十四歲入末法二萬九千五百年。法將滅時尚五百歲。一心修此法華三昧。即得六根清淨。故知末代亦有入大乘之機(淨名疏引普賢觀經)。

增至二百四十九歲。時盡末法三萬年。

增至七百歲時。十六羅漢弘法已畢(自下人世至今。應五千年說化)以一切經典舍利。收聚起塔。結加趺坐。圍遶此塔。俱沒於地。是為佛法滅盡之相。自此有千億辟支佛。出世說法利益眾生(法滅盡經○法住記。人壽七萬歲時。十六羅漢用七寶造窣堵波。釋迦遺身馱都。皆集其內。香花供養作如是言。我先受勅護持正法。及與天人作諸饒益。法藏已沒有緣已周。今辭滅度。先定願力火起焚身。時窣堵波便陷入地住金剛際。爾時釋迦正法永滅。從此世間有七百俱胝獨覺。一時出現。人壽八萬歲時。獨覺聖眾復皆滅度。次後彌勒如來出現世間○記言七萬永滅。去末法太遠。今以經云七百歲為正)。

增至二萬歲時。鐵輪王出獨治南洲(俱舍論。金銀銅鐵輪一二三四洲。鐵輪王一洲。金輪王四洲) 增至四萬歲時。銅輪王出治東南二洲 增至六萬歲時。銀輪王出治東西南三洲。

增至八萬四千歲時。金輪王出治四天下。輪王成就七寶。一金輪寶者。若聖王出。天金輪寶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天匠所造。輪徑丈四。聖王見之手摩輪曰。可向東方如法而轉。輪即東轉。王將四兵隨其後行。東方諸小王來詣拜雲。善哉大王。願於此治。時聖王言。汝等當以正法治化。勿使偏枉。諸王聞之。即從聖王巡行諸國至東海表。南西北方隨輪所至亦復如是。二白象寶者。王坐殿上忽現在前。即試習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時已還。三紺馬寶者。忽然現前。清旦乘行食時即返。四神珠寶者。忽現在前。置高幢上光照一由旬。城中人民皆起作務。謂是晝日。五玉女寶者。忽然出現。顏色端正冬溫夏涼。六居士寶者(諸經名典財寶)忽然出現。地中寶藏皆悉知見。七主兵寶者。忽然出現。智謀雄勐專任討伐。是為輪王七寶成就(長阿含經)。

第十小劫(減增)減至八萬歲時。第五彌勒佛出世。時閻浮提其地平正如琉璃境。叢林茂盛高三十里。八萬四千眾寶小城週遍天下。其中大城名翅頭末。七寶樓閣七重行樹。園林浴池八功德水。街巷道陌廣十二里。其土安隱無有怨賊劫竊水火刃兵饑饉之難。有明珠柱高十二里。光明逾日晝夜常照。香風時來吹珠柱上雨寶瓔珞。眾人取之以為服用。眾寶羅網彌覆城上。風吹寶鈴演說歸依佛法僧。人身長十六丈。壽命滿八萬歲。無有中夭。女人五百歲方嫁。日受妙樂深游禪定。如三禪天。人常慈心恭敬和順。皆由彌勒慈心訓導。持不殺故。唯有三病。一者飲食。二者便利。三者衰老。有香美稻一種七穫。百味具足入口消化。便利之時地裂生赤蓮華以蔽穢氣。人民既老自然行詣樹下。念佛待盡。生大梵天及諸佛前。有轉輪聖王名曰儴佉。七寶千子。四大寶藏滿中珍寶。眾人見之心不不貪著。各各謂言。釋迦佛時往昔眾生為此寶故更相偷劫造生死罪。時彌勒菩薩於兜率天宮當下作佛。生大婆羅門家。父名修梵摩。母名梵摩跋提。下生託胎。身紫金色三十二相。坐寶蓮華光明無量。身長三十二丈。如黃金山。正念觀察苦空無常不樂在家。時儴佉王持七寶台奉上。彌勒受已施諸婆羅門。即便毀壞各共分之。彌勒見此寶台須臾無常。知有為法皆悉磨滅。修無常想。讚過去佛無常之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說此偈已出家學道。詣翅頭末城外金剛莊嚴道場龍華菩提樹下(枝如寶龍吐百寶華。故名龍華)即於是日初夜降魔成道。釋梵四天請轉法輪。時儴佉王與八萬大臣俱求出家。鬚髮自落即成沙門。時彌勒佛與儴佉王等諸比丘僧天龍八部。入翅頭末城中央。其地過去諸佛所坐金剛寶座。自然湧出。佛於此座轉正法輪。時諸婆羅門長者須達那。今須達長者是。轉輪王寶女(即玉女寶)捨彌婆帝。今毘舍佉母是。彌勒親族須摩提。今善賢比丘尼是。各與八萬四千人出家學道。時儴佉王千子俱求出家。唯留一子用嗣王位。彌勒世尊初會於金剛座上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二會於城外華林園說法。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三會復在華林園說法。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西域記。波羅柰國彌勒受記成佛處。佛告彌勒。三會說法。其得度者。皆我遺法植福眾生。在家出家。持戒犯戒。皆蒙化導。證果解脫。三會之度。乃化同緣善友)是時彌勒與無量人。登耆闍崛山頂。手擘山峯。摩訶迦葉即從定起。持佛僧伽梨衣授與彌勒。湧身虛空作十八變入般涅槃。收身舍利山頂起塔。彌勒佛住世六萬歲。入滅之後。諸天世人收取舍利。於四天下各起八萬四千寶塔。正法住世六萬歲。像法亦六萬歲(雜出彌勒下生經彌勒來時經。彌勒成佛經。賢愚經○菩薩處胎經去彌勒世有五十六億七千萬歲。處處經五十億七千六十萬歲。彌勒下生經。上生經。並雲五十六億萬歲。莊椿錄。自佛滅取彌勒生。有八百八十萬九千二百年。諸說不同。未曾校算)。

十一小劫(減增) 十二小劫(減增) 十三小劫(減增) 十四小劫(減增) 十五小劫(減增)此減劫中。自第六師子佛下至欲樂佛凡九百九十四佛。相繼出興。說法度人(藥王經俱舍論)。

佛告頻婆娑羅曰。過去然燈佛滅後。有一獼猴。見羅漢入定。即取坐具披作袈裟。遶比丘行。比丘定起為說三歸五戒求菩提法。獼猴依教受已踴躍歡喜。緣樹墜死生兜率天。值一生補處菩薩為說無上道。從是以後值佛無數。於最後身。次彌勒後當成菩提。號師子月佛。今婆須密多是也(師子月佛經)。

十六小劫(減增) 十七小劫(減增) 十八小劫(減增) 十九小劫(減增)

二十小劫(減增)最後增劫中。第一千樓至佛。以本願力故出增劫。早出暮滅。是時人多厭世修諸禪定。住劫已極易可化度。但使性是沙門污沙門行。形似沙門被著袈裟。於彌勒佛所。得入涅槃無有遺錯(俱舍論大悲經)。

述曰。釋迦遺教不了之徒寄諸彌勒。彌勒遺教寄諸九百九十四佛。此諸遺教次第相寄。最後以寄樓至。樓至之世易可化度。苟或不了可謂極鈍。極鈍之機不免有待星宿之劫。悲夫。佛佛世世得逢遺教。縱未得出猶以為幸。倘因中間造極重惡。長劫無間則與佛相背。此為可痛。如目連入地獄問訊調達。獄卒報雲。此有迦葉佛時調達。釋迦佛時調達。欲問何者。此雖大權難以情測。權必引實。寧無實報之輩。惟茲末代此土修行有教無證。欲祈易了。莫若專修淨土往生之行。則一登無生永居不退。後佛化化正可乘願來參影響之眾。寄言有志當思務進。

拘留孫佛人壽四萬歲時出。拘那含牟尼佛。三萬歲時出。迦葉佛。二萬歲時出。釋迦佛百歲時。彌勒佛八萬四千歲時。師子佛七萬歲時。光炎佛九萬歲時。柔仁佛六萬歲時。華氏佛五十萬歲時。次復有華氏九億歲時。善月佛七萬歲時。現義佛百歲時出(云云)。第一千慧業佛(即樓至之華言)人壽八萬歲時出。賢劫千佛過已。六十五劫無佛(此皆一減一增小劫之論)然後有劫名曰大稱。往昔擇明輪王千子。於此皆同斯劫成最正覺。過是劫已竟。八十劫都無佛興。然後有劫名喻星宿。往昔擇明輪王八萬大臣。於斯劫中成最正覺。過是劫已竟。三百劫亦無佛興。然後有劫名重清淨。擇明輪王聖後采女成最正覺(賢劫經)。

述曰。俱舍論約三世增減。論三千佛出興之漸。賢劫經明諸佛出興。有久有近不定劫數。此有三意。一者佛赴機所說不同。二者結集部別不同。三者傳譯前後不同。難以和會(此例甚多)然粗論次第取證增減。則必以俱舍為本。慈恩劫章正取此論。

壞二十小劫(減增)火災壞至初禪(壞劫有火水風大三災。今賢劫中止論一番火災。若水風二災不在賢劫中。後當別釋三相)始從地獄終至梵天。有情世間經十九增減。次第壞盡。唯器世間空曠而住。乃至三千世界一切有情都盡。最後一增減劫方壞器世間(世間如器故名)有七日從海底出。大海盡竭須彌崩壞。風吹勐焰燒上梵天。悉成灰燼。乃至三千世界一時燒盡。此為依正俱壞。名為壞劫(順正理論)。

空二十小劫(減增)。自初禪梵世已下世界空虛。猶如墨穴。無晝夜日月。唯有大冥。如是二十增減之久。名為空劫(俱舍)。

未來星宿劫(千佛出興如天星宿)。成二十小劫(減增)。

住二十小劫(減增)。此劫中有千佛次第出。始自日光佛終至須彌相佛(藥王經)。佛言。我滅度後。若有勤修功德行眾三昧稱彌勒名行六事法(事六度也)必定得生兜率天上。亦隨彌勒下生。閻浮第一聞法。於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佛。於星宿劫亦值諸佛受菩提記(彌勒上生經)。

壞二十小劫(減增) 空二十小劫(減增)○(成住壞空之相並如前釋)

有能一日夜持不殺戒。決定不逢刀兵災起。能以一訶梨勒果。起殷淨心奉施僧眾。決定不逢疾疫災起。能以一摶食施諸有情。決定不逢饑饉災起。東西二洲無根本三災。而有相似三災。謂嗔增盛似刀兵。身羸劣似疾疫。數加飢渴似饑饉。北洲根本相似俱無(新婆沙論)三災起時復有三種最極衰損。一壽量。謂極至十歲。二依止。謂身量極至一搩手。三資具。謂以粟稗為食中第一。以發為衣中第一。以鐵為莊嚴第一(瑜伽論○搩磔同陟各反周尺。人一尺。佛二尺)。

大三災者。一大劫終必一火災起(如前賢劫成住壞空八十小劫。為一大劫)如是經七大劫七火災。凡七壞初禪。復經一大劫。有一水災起。壞至二禪。如是七七火災。相間七水災。復經七火災。凡五十六番火壞初禪。七番水壞二禪。復經一大劫。有一風災起。總之為六十四大劫。為大三災始終之相(依俱舍論出義)。

初火災壞初禪者。災欲起時地獄罪畢來生人中。有定業者轉生他方地獄。乃至無有一情。名為地獄已壞。畜生餓鬼阿修羅亦次第盡。是時世間皆行十善。人身之內無有諸蟲。與佛身同。以由是時旁生壞故。時此南洲一人無師自然得初靜慮(初禪也)從靜慮起唱言離生喜樂甚樂甚靜。餘人聞已皆入靜慮。命終並得生梵世中。東西二洲例此應說。北洲根鈍無離慾念。命終生欲界天。靜慮現前方能離欲。乃至人趣無有一情。名為人趣已壞。時欲界六天。一天自然得初靜慮。乃至並得生梵世中。名為欲界已壞。時梵世中一天自然得二靜慮(二禪也)唱言定生喜樂甚樂甚靜。餘天聞之皆入靜慮。命終並得生光音天。乃至梵世(大梵天也)已壞。始從地獄終至梵天。經十九增減。有情世間次第壞盡。唯器世間空曠而住。乃至三千三界一切有情同業壞盡。最後一增減劫方壞器世間。於此漸有七日輪出。有大黑風吹海水為兩披。初取一日置須彌腹日道中行。草木彫落。次取二日。河渠皆竭。海水漸涸七百由旬。三日出時。恆河俱竭。四日出時。阿耨池竭。五日出時。四大海水七千由旬一時竭盡。六日出時。大地火起靡不燒壞。七日出時須彌山壞眾山洞然。風吹勐焰燒上天宮。乃至梵天無遺灰燼。自地火焰燒自宮殿。非他地災能壞他地。由相引起故說燒上。始從地獄至於梵天。於一增減劫次第壞盡。乃至三千世界一時俱壞。是為火災壞。初禪火災過後。世界空虛猶如黑穴。經二十增減之久。大雲降雨水長至天。吹風水沫作梵天宮。如是下至地獄如前建立(在前成劫說。雜出長阿含經。因本經。雜心論。顯宗論。順正理論。瑜伽對法論)。

次水災壞二禪者。當災起時。地獄餓鬼旁生四洲人趣六欲諸天。次第得生二禪。於二禪中時有一天。自然得三禪定。餘天聞之。皆入此定得生三禪。是時二禪中有俱生水界起壞器世間。猶水消鹽。一時俱沒(有說從三禪邊空中。歘然雨熱灰水。有說從下水輪湧水上騰)是為水災壞二禪。水災過後。如前空二十小劫。如前大雲降雨。風吹水沫成光音天宮。下至地獄後成。

三風災壞三禪者。當災起時。下地諸趣有情及六欲二禪。次第得生三禪。時有一天。自然得四禪定。餘天聞之。皆入此定得生四禪。是時三禪中有俱生風界起。壞器世間。吹諸天宮相拍粉碎。諸大山王亦皆拍碎。如風乾肢節悉皆消盡。是為風災壞三禪(有說。從四禪邊歘然風起飄擊。有說。從下風輪擊風上騰○出順正理論。瑜伽對法論)如是東方無量世界。或有將壞。或有將成。或有正壞。或壞已空。或有正成。或成已住。乃至十方亦爾。若有情世間。若器世間。業煩惱力所生故。業煩惱增上力所起故(瑜伽對法論)初禪內有覺觀火擾亂故。外為火災所燒。二禪內有喜水擾亂故。外為水災所漂。三禪內有出入息風擾亂故。外為風災所壞。四禪不定相續隨彼天生宮殿俱起。若天命終宮殿亦沒(雜心論)。四禪內外過患一切皆無(涅槃經)劫劫皆壞初禪者。為順初禪一劫壽故。次經八劫方壞二禪。為順二禪八劫壽故。次經六十四劫方壞三禪。為順三禪六十四劫壽故(輔行)。

佛祖統紀卷第三十(終)

 

上篇:佛祖統紀

下篇:阿彌陀佛百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史傳部目錄

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燉煌錄

燉煌錄 効穀城本是漁澤。漢孝帝時。崔不意教人力田得...

十門辯惑論

十門辯惑論卷上 大慈恩寺沙門釋復禮撰 答大子文學權無...

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

新刊賢首國師碑傳敘 昔唐翰林梁肅銘乎天台而荊溪創建...

續傳燈錄

續傳燈錄卷第一目錄 大鑒下第十世 汝州首山念禪師法嗣...

勸發菩提心集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翻經沙門慧沼撰 一明菩薩種姓相門 ...

佛說佛醫經

佛說佛醫經 吳天竺沙門竺律炎共支越譯 人身中本有四病...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羅國...

佛說普法義經

佛說普法義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了本生死經

了本生死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佛說是:「若比丘見緣...

【註音版】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百丈懷海禪師廣錄

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語錄 師。諱懷海。福州長樂人也。...

勅修百丈清規

勅修百丈清規 禮部尚書臣胡濙等謹 題為重刊清規事禮科...

【佛教詞典】非想非非想處

【非想非非想處】 p0718   瑜伽三十三卷十四頁云:復...

【佛教詞典】二十億耳

梵名 ?ronakotīvij?a 或 ?rotravij?atikotī。譯作室...

貧女變皇后

過去,有一座名山 晝闇山,由於山中有眾多賢聖僧眾隱...

佛法真利益多被極庸愚人得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於在家人,更為要緊。以在家人,...

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必須具備一些條件

為什麼我們要打佛七? 因為要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必須具...

普賢菩薩名字的由來

普賢菩薩,梵音名號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

你為什麼不快樂

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說過,幸福不...

三界之中,無非牢獄;暫時快樂,終歸無常

三界之中,無非牢獄。暫時快樂,終歸無常。眾生燕雀處...

聖嚴法師《如來也是如去》

《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來,為...

人死後有三種力量決定他的去向

人當在出生的時候,就已決定了死亡的命運。所以,生的...

【一半】的智慧

雅純在佛光叢林學院念書,對訓導老師非常不滿,總是抗...

自作聰明的愚人

過去,有一個人到他人宅舍中,見到這戶人家房舍的牆壁...

如何能躲過三災八難

要成功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因緣具足,用現代話來講,就...

火龍果可清除體內重金屬

火龍果,又名青龍果、紅龍果。其性甘平,主要營養成分...

【視頻】《藥師經》觀成法師粵語念誦

《藥師經》觀成法師粵語念誦

【視頻】法鼓山禪修早課

法鼓山禪修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