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遠離虛妄的感覺,依止心中的願力

淨界法師  2021/05/3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遠離虛妄的感覺,依止心中的願力

在整個修行當中,必須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修行的話,你的想法不能從感受而來,因為感受所帶動的想像,往往是顛倒的,大部分的判斷通通錯誤了。所以楞嚴經講:六根是我們最大的騙子!你眼睛看到的給你的訊息、耳朵聽到的訊息通通是錯的,通通是錯的!六根向外攀緣,生死流轉之本!

我們今天必須用想去學經典,再思惟法義、思惟無常、思惟苦、空、無我的道理而厭離娑婆;思惟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而欣求極樂。所以在整個修行當中,善用你的想蘊,你第六意識的想蘊。

我們現在的想蘊,完全被感受誤導了。如果你真的想要走上解脫道,如果說你修行只是為了求求安樂、來生安樂一點,那就算了;如果你要了生死,你臨終要保持正念,你要慢慢的跟你六根給你的感受要切割,不要老說我喜歡什麼,不要這樣,你要講,說我應該怎麼做。

你看我們在做定課的時候,你看修行人的訓練就是定課,我時間到了,這是拜八十八佛的時間到了,兩點鐘拜八十八佛或者兩點半,但是我心情不想拜,你會怎麼做呢?你跟著感覺走嗎?你隨順它一次,它下次肯定還會再來。

所以,我們就觀察,我不能老是跟著感覺走,想不想是一回事,你那個衣服一披,往上面香一點開始拜──不能拜要它拜!你堅持幾拜,你發覺你的感受,剛剛不想拜的感受消失了,它根本就是生滅的,所以關鍵那個堅持,你必須在你的生命當中,不斷跟你的感受要抗拒,你才有可能正念分明。

諸位,我要告訴大家:臨命終的時候,你的身心狀態不是非常好——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眷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一切珍寶不復相隨。所以你的感受不會很好,所以你必須把你的想蘊脫離你的身心世界,去憶念彌陀。

所以我們在修行的角度,第一件事情,心要能夠不隨妄轉,這個妄就是你的感受,虛妄的感受。你必須用美好的想像,培養一種美好的行蘊,這個想像變成一種願力。所以想久成思,想像久了就變成一種願望。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依報莊嚴;依報裡面有阿彌陀佛在說法,旁邊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樹上有鳥語華香等等,你這種想像就產生一種願力,以願導行,最後以行蘊帶動想像,而產生逆轉!

生死凡夫的想,是由外境而來的,叫做心隨妄轉。修行人的想,是以願導行,以願力來引導你的想像。當你發覺心中的想法,跟外境已經慢慢脫離了,你大概就成功了。你要能把握正念分明,不敢說了生,不敢說斷惑證真,起碼外境對你的刺激影響慢慢淡薄了,你能夠做得了主了!

所以修行人他是內觀他不是向外。我們凡夫的心,是向外攀緣,所以想是跟著感覺走;現在你迴光返照,依止你心中的願力來做引導,由願力來引導想蘊,我要把心隨妄轉改成以願導行,用願望來帶動你的想像,不是用感覺來帶動你的想像,關鍵在這個地方。

整個修行止觀就是在做兩件事情──把跟著感覺走的想蘊,改成跟著願望走,就是在改變這個想。

諸位都知道,舍利弗尊者他脾氣很大、嗔心很重,為什麼呢?他曾經做過五百世的毒蛇。這個公案,我再跟大家複習一次:舍利弗尊者他曾經做一個商人,做買賣賺了不少錢,當然每個人對於金錢的看法不一樣,有些人把這些錢買房子,他對房子有執著,他從小可能沒有房子住,所以他對房子有執取,這裡有個取,所以他會把這個錢買房子。有些人喜歡買各式各樣的珍寶等等。舍利弗尊者他無始劫來的取是什麼?黃金,他特別喜歡黃金。他一看到黃金就受不了,一定要買。所以他幾乎把所有的錢,除了日常生活開銷以外,全部換成黃金。

黃金多了之後怎麼辦呢,他把黃金聚集起來,把它塑造成一個寶瓶,藏在地底下。他工作完累了以後,再把黃金寶瓶拿出來看一看,所有的疲勞就消失掉了,因為他有取。那他後來一生當中,他累積了七個寶瓶,賺了不少錢,賺了七個寶瓶。但是生命是無常的,他今生體力也耗損差不多就死掉了。

死掉以後,色身死了他的心不死;我們的心是不死的、相續的,他對黃金還有執取,所以他變成一條很大的毒蛇,就在這個藏黃金的地方,就這樣盤繞。有人一靠近它就出來恐嚇他一下,如果你再不識相他就傷害你。結果生生世世死了又做毒蛇,死了又做,做了幾世?做了五百世。

你看一個人的願力,一種執取多厲害,讓生命相續,五百世以後,但這個人有善根,一個人有善根他會反省,自覺、自省、自調、自我反省,他突然間睡覺醒來,我為什麼要守著這些黃金呢?黃金又不能帶給我快樂,我為了這些黃金,每天做這個同樣的工作值得嗎?一個人開始反省的時候,他就開始有希望了。就改變想法,他覺得應該把這些黃金去佈施三寶。

這條毒蛇,就慢慢爬到馬路旁邊去了,就找到一個年輕人,跟他說:我現在希望,我前生掙了一點錢,換了這個寶瓶,我想把它供養給三寶,你可不可以幫幫我忙,把我帶到寺廟去?這位年輕人被它感動,拿了一個扁擔,左邊放蛇右邊放黃金,挑到寺廟去。如是如是的跟寺裡的師父說。後來這條蛇得到這樣的佈施以後,沒有多久,因為他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它對黃金的執取的心消失了,所以他生死的那種相續力量做蛇的力量消失了,他就升到忉利天去了。那麼幫它抬扁擔的人是誰呢?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為什麼舍利佛尊者會相續五百世做蛇?就是那個行蘊。因為他一開始看到黃金產生錯誤的想、受,認為黃金是一種大功德、大安樂,它可以讓我離苦得樂,是我生命的皈依處。產生錯誤的想像,但是想久成思,它變成一種願力、一種執取。我們對於娑婆世界也是這樣,我們累積很多快樂的經驗,而對娑婆世界產生貪愛,但是我們沒有看到它重大的過失。

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的想必須要如理思惟──從佛法的道理去思惟,而不是從感受的刺激,這個地方是整個修行的經驗。

所以韋提希夫人,她是因為有這種痛苦的感受,去刺激她出離的想像,然後產生一種念念的相續堅定的皈依,才引生佛陀的說法。所以說在修行當中,就是想蘊的操作──遠離感受,依止願望。這是第一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為病人助念,會承擔病人的業力嗎

問: 有人說,為病人助念,病人的業力就會轉移到助念...

怎樣理解感應道交

問: 怎樣理解感應道交? 大安法師答: 感應道交是淨...

【推薦】時時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運

我們無法要求環境都順我們的心,但是要練習把一切都當...

帶業往生釋疑

問: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淨...

燒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極樂世界了嗎

問:請問師父,人往生後燒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極樂...

菩提心中的佛號

心為修持之主 《華嚴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

五點計數念佛法的實際操作

有一個老和尚說,他講一個譬喻很好,他說,出聲念就是...

懷疑是往生的最大障礙

萬修萬人去這句話是真實不虛的。阿彌陀佛太慈悲,太有...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人有四種未來

龍樹菩薩說,人有四種未來:從光明到光明;從光明到黑...

欲誦經滅罪,當做此觀心法

夫欲誦經滅罪,第一,先須盥漱,整肅威儀,別座跏趺而...

不管生命中發生什麼,你觀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們講到庚六識大圓通,識大圓通它的重點就是,不...

學佛後如何發家致富和避免損財

有些人通過殺生、欺詐等途徑得到錢財,這些錢財在獲得...

名譽不足惜,道德無可崇

人之處世,貴真率耳!德莫德於真,賊莫賊於偽。古之聖...

105歲「佛門泰斗」談養生與修心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本煥老和尚,是當今碩果僅存的絕...

諦閑法師《普賢十大願王別釋》

一 緣起 山僧,今日受吳璧華居士請,講普賢行願品;因...

一切眾生皆得度脫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們解決不了見惑思惑的問題。沒有遇到出...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顛倒事

一個人生到世間上來,他是有他的標準的。給他吃的東西...

有這樣的姿態才叫學佛

到佛門裡來,第一個破的就是這個我,就是為破這個我來...

捨棄自我,依止真如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種的修行過程所成就的,這以下就...

九華山大興和尚往生記

大興和尚,字了維,俗名朱毛和,又名朱萬全。 1894年,...

如何理解「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問: 如何理解《金剛經》中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

極忙之人的修行法門

【淨土起信二:淨土之說,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見於日...

彌陀即是毗盧師,極樂即是華藏界

同一法身 《華嚴經》以盧舍那佛為教主,極樂世界以阿彌...

佛教中夫妻相處守則

為佛弟子,若欲成為和睦相處的夫妻,應如何相待呢? 一...

【佛教詞典】善造作與不善造作四句分別

【善造作與不善造作四句分別】 p1150 瑜伽六十四卷十三...

【佛教詞典】受請就座命客法

子題:摩訶羅、聖毗尼、齗 行事鈔·訃請設則篇:「就座...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木魚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木魚唱誦

【視頻】妙境法師《空中沒有老朽》

妙境法師《空中沒有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