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

大慈恩寺沙門大乘光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上

大慈恩寺沙門大乘光撰

將欲造文,略以三門分別:第一、明造論意,第二、釋題目,第三、隨文解釋。

第一、明造論意者,尋夫三界有情,五趣漂溺,循環不息,輪迴無替者,莫不以斷常空有紛糺於懷,所以菩薩降生垂范利物,為除空有兩執,故開空有二門,前明百法有體,為遣執空,後明人法二空,為除有見。所以有體,世諦非無,所以言空,真諦何有?隨病說藥,病息藥亡,執藥成病,悟病成藥,非空非有,即有即空,既絕百非,又亡四句。然因詮顯旨,故假論以明,既不說而說,亦聽無所聽,論之興也,其在茲乎!此即第一明造論意。

第二釋題目,言《大乘百法明門論》本事分中略錄名數者,大是遮小得名,乘以運載為義。此言大乘,遮詮立號,非是直詮。言遮詮者,簡小乘故,名曰遮詮。十十名百,廣如後釋。持自性故,名之為法。明者是慧,與明為門,故曰明門。問答往還,稱之為論。言〈本事分〉中者,即《百法明門論.本事分》中也。〈本事分〉中文繁浩博,此論文略故言略錄,非義略也。目召諸法,稱之曰名,一十百千名之為數,故言《大乘百法明門論.本事分》中略錄名數。此即第二釋其題目。

第三隨文解釋者,就此文中,義別不同,分為三段:第一、引經標宗,第二、尋經起問,第三、依問為通。

論云:「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者。

解云:「此初第一、引經標宗,明法無我。如佛世尊諸經,皆說一切法中都無有我。故今舉教標以為宗。」

論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者。

解云:「自下第二、依經起問。既引聖言『諸法無我』,未知何者是一切法?云何為無我?」

論云:「一切法等」者。

解云:「自下第三、依問為通。就答文中有二,初答前問,第二、言無我者以下答後問。此言一切法者,略有五種等者,此答初問。就初答中有三:第一、牒前問舉數列名,第二、廢立五法前後次第,第三、別釋五法。就初有二:一、舉數,二、列名,此即第一、牒章舉數。」

論云:「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者。

此即第二、列五法名。

論云:「一切最勝故」者。

解云:「自下第二、廢立五法前後次第。

「問:『何故第一明其心法?』

「一切法中,心法最勝,是故經言:『心淨故眾生淨,心染故眾生染。』由此心故,或著生死、或證涅槃,以勝用強,是故第一明其心法。」

論云:「與此相應故」者。

解云:「何故第二明其心所有法?謂此心法常與心王同依、同緣及與同時;若約小乘,更有同行,今依大乘,心法與王不同其行。所以者何?由心法等與王行相各各不同,如緣青色,心王自變,心法自變,是故不同。此之心法與其心王,各緣諸境,一時相應,心起即起、心無即無,如王左右不離於王,心數相應亦復如是。」

論云:「二所現影故」者。

解云:「何故第三明其色法?謂此色法不能別起,依心及所數之所變生,是彼二法所現影故,是故第三明其色法。」

論云:「三位差別故」者。

解云:「何故第四明心不相應?謂不相應無別有體,總是假立,於前色心、及心所有法三法之上分位差別,假施設有,是故第四明心不相應。」

論云:「四所顯示故」等。

解云:「何故第五明其無為?無為之法,相難了知,若不約法以明,何能顯示?故能依色、心、心所有法、不相應行四法之上顯示無為,是故第五明無為法。」

論云:「第一心法」者。

解云:「自下第三,別解五法。於中有五:第一、解心法,第二、解心所有法,第三、解色法,第四、解心不相應行法,第五、解無為法。就第一解心法中有三:一、牒章,二、舉數,三、列名。此即第一牒章。」

論云:「略有八種」者。

舉數。

論云:「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者。

解云:「自下第三列名,眼識、眼根。識能了別,謂此之識依於眼根了別色塵,識從所依,名為眼識。如眼識既然,耳、鼻、舌、身及與意識,隨義應知。七、末那者,末那梵音,此翻為意,意以思量為義,此即隨義立名。八、阿賴耶識者,阿賴耶識,西國梵音,此翻為藏,亦名為宅。宅即攝持諸法,藏即貯積無遺,藏宅之名,此皆從義立名。上來第一略釋其名,今復略以五門料簡八識。第一、緣境分別,第二、四緣分別,第三、四界分別,第四、重數分別,第五、三性分別。

「第一緣境分別者,就緣境中有二:初約因位辨,次約果位辨。初因位辨者,眼等五識所緣境界,西方諸師有其兩釋。第一釋云:『眼等五識,唯緣實塵,不緣於假。所以者何?眼等五識緣證量塵,不待名言,不待此餘根境,由長短等諸餘假色,要待名言,及待此餘根境,是故不緣長等假色。』」

問曰:「五塵之中,何者是實?何者是假?」

解云:「色塵之中,青、黃、赤、白四種是實,餘並是假;聲塵之中,因執受大種聲、因不執受大種聲、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此三是實,餘並是假;香塵之中,好香、惡香、平等香,此三是實,餘並是假;味塵之中,苦、酢、甘、辛、咸、澹,此六是實,餘並悉假有;觸塵之中,地、水、火、風,四種是實,餘並是假有。」

問曰:「眼等五識既不緣假,何故諸論色塵之中說有長等假色,乃至觸塵之中說有滑等假觸?」

解云:「所以色塵之中說有假色,乃至觸塵之中說有假觸者,此文但據攝假從實,是故合說;據實不緣。」

問曰:「若不緣者,猶如陰夜遠望樹林,唯見長等,不見青黃,云何眼識不緣其假?」

解云:「此亦得緣青黃實色,陰夜遠望青、黃、赤、白,雖非分明了了至觸而見,然亦得緣,是故唯緣青等實色,不緣於假。」

問曰:「長等假色,眼識不緣,此諸假色,何色中攝?」答曰:「當知此諸假色法處之中,遍計所起色攝。」

問曰:「忿等諸惑是貪上假,則皆法處中攝,何故長等假色是青等上假,非色處中收?」

解云:「忿貪俱意緣,是故法處攝,長等非眼見,故非色處收。如色塵中作此分別,乃至觸塵分別隨義應知。

「又一釋云:『眼等五識,假實並緣。若緣於假,必緣其實,緣實之時,不緣於假。所以者何?假依實有,緣假之時,其必緣實;實不依假,緣實之時,不緣於假。』此家所說諸假法等,非法處中遍計性攝。如長等假色,即色處中收,乃至觸塵之中滑等假,觸處中攝,第六意識緣一切法,如其所應隨義應知。

「第七末那緣境,西方諸德亦有兩釋。一釋云:『末那緣阿賴耶識見分為我,緣阿賴耶識相分為其我所。』」

問曰:「何一心執阿賴耶識見分為我,復執阿賴耶識相分為其我所?」

解云:「且如眼識,一時尚緣青等種種諸色,一心所緣我、我所,此亦何過?」

問曰:「諸論並云:『末那執阿賴耶識為我、我所』,不言執其相分。何故今者乃言執其相分以為我所?」

解云:「當知此相不離於見,所以諸論並言緣阿賴耶識為我、我所,此亦無過。

「又一釋云:『末那執阿賴耶識為我、我所。』」

問曰:「執阿賴耶識為我,云何復執為其我所?」

解云:「謂此末那先執阿賴耶識為我,後復執此所計之我是我家所有,故名我所。」

問曰:「若執阿賴耶識相分為我所者,此有何過?」

解云:「諸論中但言執阿賴耶識為我、我所,不言執其相分是其我所。末那直執阿賴耶識為我、我所,何能復更外執相分以為我所?於義不可。是故不緣第八阿賴耶識,緣於種子五根、五塵。」

問曰:「何故不緣六、七等識?」

解云:「阿賴耶識緣任運境,六、七等識非任運境,是故不緣。」

問曰:「何故第六識得緣諸識?」

解云:「第六識分別用強,是故得緣,第八識無此分別,是故不緣。此即第一約因位辨也。

「第二、約果位辨者,若至果位,眼等諸識皆緣諸法。

「第二、四緣分別者,阿賴耶識當體自望,若約麁言但有三緣,約細言之具四緣。約麁言之具三緣者:種子望現行得作因緣,前心滅、後心生得作等無間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阿賴耶識前後不相緣故,無所緣緣。若約細言之亦有所緣緣,謂一心起時有其四分,所謂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此四分中有前後相緣,故得有所緣緣。

「阿賴耶識望末那得有二緣:阿賴耶識生現行末那故得有因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由阿賴耶識滅故末那得生,無等無間緣,阿賴耶識不能緣末那故,無所緣緣。

「阿賴耶識望第六識得有二緣:阿賴耶識生現行六識故得有因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由阿賴耶識滅故第六識得生,無等無間緣。阿賴耶識不能緣六識為境故,無所緣緣。

「阿賴耶識望五識有二緣:阿賴耶識生現行五識故得有因緣,不相障礙故有增上緣;不由阿賴耶識滅故五識得生,無等無間緣,阿賴耶識不能緣五識故,無所緣緣。

「第七末那當體自望,若約麁言之有二緣,若約細言之有三緣。約麁言之有二緣者:前念與後念為次第緣,不相障礙有增上緣。約細言之有三緣:二緣者如前,更加所緣緣,謂一心中有其四分,前後相緣故有所緣緣。此之四分如前已說,不煩重列。

「末那望阿賴耶識得有三緣:謂末那熏阿賴耶識故得有因緣,末那緣阿賴耶識得有所緣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由末那滅故阿賴耶識生,故無等無間緣。

「末那望第六識得有一緣,謂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由末那滅故第六識生,故無等無間緣。末那不熏第六識故無因緣,末那不能緣六識為境故無所緣緣。

「末那望五識得有一緣,謂不相障礙故有增上緣;末那不熏五識故無因緣,不由末那滅五識生故,無等無間緣,末那不能緣五識為境故,無所緣緣。

「第六意識當體自望得有三緣:謂前後相緣故有所緣緣,前心有開闢義故有等無間緣,不相障礙故有增上緣;從阿賴耶識種子生故,無因緣。

「第六識望阿賴耶識得有三緣:熏阿賴耶識故有因緣,緣阿賴耶識為境故得有所緣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由第六識滅故阿賴耶識生,故無等無間緣。

「第六識望末那有二緣:謂緣末那為境故得有所緣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熏末那故無因緣,不由第六識滅故末那生,故無等無間緣。

「第六識望五識得有三緣:謂緣五識為境故得有所緣緣,由有開闢義故有等無間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能熏五識故,無因緣。

「五識當體自望,若約麁言之有一緣,若約細言之有二緣。約麁言之有一緣者,謂五識前後不相障礙,故有增上緣,五識從阿賴耶識種子生故,無因緣;五識後必起意識,以間斷故,自類相望,無等無間緣,五識前後不相緣故,無所緣緣。約細言之有二緣者:亦得有所緣緣,謂五識起時有四分,前後相緣故,得有所緣緣。五識望阿賴耶識得有二緣:謂五識熏阿賴耶識故,有因緣,不相障礙故,有增上緣;不由五識滅故阿賴耶識生,故無等無間緣,五識不能緣阿賴耶識為境,故無所緣緣。五識望末那得有一緣,謂不障礙故有增上緣;五識不熏末那故無因緣,不由五識滅故末那生,故無等無間緣,五識不能緣末那為境,故無所緣緣。

「五識望第六識有二緣:謂五識望第六識有開闢義故有等無間緣,生時不相障礙故有增上緣;不熏第六識故無因緣,不能緣第六識為境故無所緣緣。

「第三、四界分別者,四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及無漏界。

「問曰:『八識幾通四界?幾通三界?幾通二界?幾唯一界?』

「答曰:『三通四界,三謂意識、末那、阿賴耶識。三通三界,三謂眼識、耳識、身識。三界謂欲界、色界及無漏界。二識通二界,二識謂鼻識、舌識。二界謂欲界及無漏界。此八識中,當知無有唯一界者。』

「第四、重數分別者,眼等五識及與末那,有其三重:謂種子為一重,現行為第二重,第六意識緣為第三重。第六意識有三重:種子為一重,現行為第二重,前後相緣為第三重。阿賴耶識有四重:謂種子為一重,現行為第二重,第六意識緣為第三重,末那緣為第四重。

「第五、三性分別者,三性謂善、不善、無記。眼等六識通於三性,第七末那通於二性,謂善性、無記性,若在因位是無記性;若在果位及入觀時,當知是善性。第八阿賴耶識亦通二性,謂異熟無記及與善性;若在因位是異熟無記,若在果位即是其善。上來略料簡八識訖。」

論云:「第二、心所有法,略為六種」者。

自下第二明心所有法,就中有三:第一、總牒開章,第二、列名舉數,第三、別牒具陳。此即第一總牒開章。言心所有法者,謂彼心王是其能有,此等諸法數,心之所有,故名心所有法。言略有六種者,舉心所有法,結六位數名。

論云:「遍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者。

此即第二列名舉數。

論云:「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者。

此下第三別牒具陳。就中有六:第一、解遍行五,第二、解別境五,第三、解善十一,第四、解煩惱六,第五、解隨煩惱二十,第六、解不定四。此即第一解遍行五。言遍行者,於一切時恆相續起,遍八識有,名曰遍行。一作意等者,作動於心,令心數數外緣諸境,名為作意。既作意已,令其心王觸於前境,名之為觸。領納外塵覺苦知樂,如是取境,名之為受。謂於境界取其像貌,方圓等相故名為想。令心造作善、惡、無記如是等業,稱之為思。即第一解遍行訖。

論云:「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者。

此即第二解別境五。言別境者,別緣諸境,名為別境。何者名別?且如其欲,希望前境名之為欲;不希望境即無有欲。希望之欲與不希望,二種有異,名之為別。乃至第五慧數,簡擇諸法名之為慧,不簡擇法不名為慧,簡擇之慧與不簡擇二種有異,名之為別。

言一欲者,於自樂境,希望願求,或善或惡,名之為欲。於所緣境,心生決定,是事必爾,名為勝解,過去曾緣所習境界,明記不忘,名之為念。於一境界令心不散,專住不離,名三摩地。三摩地名翻為等持,此即定之異名,持其心王及與數法等至於境,名為等持。簡擇是非,分別善惡,得決定義,名之為慧。上來第二解別境訖。

論云:「善有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嗔,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舍,十一、不害」者。

此即第三解善十一。言善者,不造眾惡,名之為善。信有三寶、四諦,心不生謗,名之為信。心勇不退,精勤策勵,求諸善法,名為精進。造諸過惡,自羞名慚。造諸過惡,羞他名愧。又解云:「造諸過惡羞天名慚,造諸過惡羞人名愧。」於世榮利、財色等法,心不耽著,名曰無貪。於諸有情,心無損害、慈愍在懷,名曰無嗔。於諸善法,心無迷惑、如實了知,名曰無癡。身心調暢,遠離麁重,適悅安樂,名為輕安。耽著五欲,名為放逸。遠離彼塵,名不放逸。離沉、離掉,處於中庸,其心平等,名之為舍。損惱有情,稱之為害。哀愍生故,名為不害。上來第三解善十一訖。

論云:「煩惱六者:一、貪,二、嗔,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者。

此即第四解煩惱六。言煩惱者,惱亂身心,名為煩惱。言貪者,於諸有情及資具等,愛樂耽著,名之為貪。於諸有情起諸損害,心不安隱,稱之為嗔。眾財色等而起貢高,計己勝他,名之為慢。了其真實,名之為明。不了真實,號曰無明。於諸諦中,心懷猶豫,如立衢路,名之曰疑。稱境而知,名為正見。此見邪僻,名不正見。上來第四解煩惱六訖。

論云:「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沉,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心亂」者。

此即第五解隨煩惱二十。言隨煩惱者,惱亂身心,煩勞行者,名為煩惱。忿等諸惑,隨貪等起,名隨煩惱。又解云:「謂此忿等隨順於心,不念解脫,名隨煩惱。」言忿等者,於違憤發,名之為忿。忿後結怨,名之為恨。心恨暴怒,稱之為惱。隱實過惡,目之為覆。讒詐惑亂,稱之曰誑。憍現恭順,名之為諂。恃榮自舉,悅豫名憍。無悲無愍,損惱稱害。妬勝憂慼,名之為嫉。蘊財貪著,名之為慳。過不自恥,名曰無慚。惡不羞他,名曰無愧。違正不欲,心不清淨,名為不信。耽樂退善,名為懈怠。於惡不防,名為放逸。滯境無堪,名曰惛沉。心不寂靜,緣貪慾等,名為掉舉。謂於所說若法、若義,無所堪能,名為失念。正了諸法,名為正知。邪了不達,名不正知。馳散外緣,其心散亂,流轉不息,名為心亂。上來第五解隨煩惱二十訖。

論云:「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者。

此即第六解不定四。言不定者,謂此四法,於三界中不定一處,如尋、伺二數色界中有,餘二即無,不定相隨,故名不定。言睡眠等者,略攝於心、不自在轉,越失所作,名曰睡眠。於已作、未作善、不善事,心懷追悔,名為惡作。於法推求,未審細察,令心麁轉,名之為尋。於所尋法數數推求,令心細轉,故名為伺。上來第二明心所有法訖。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上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下

大慈恩寺沙門大乘光撰

今略以五門料簡心所有法。其五門者,第一、諸論不同,第二、假實分別,第三、四界分別,第四、三性分別,第五、廢立六位。

第一、諸論不同者,若依此論,心所有法有五十一,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若依《瑜伽》,有五十三法,五十一同此論,但隨煩惱中更加邪欲、邪勝解二教。若依《顯揚論》及《五蘊論》,心所有法有五十一,並同此論,無有差別。若依《雜集論》,心所有法五十五,自餘諸數並同此論,唯煩惱六中,開不正見為五,謂薩迦耶見、邊執、見取、戒禁取、邪見。此即諸論顯數不同。

問曰:「何故《瑜伽》隨煩惱中更加邪欲、邪勝解?諸論並無,此有何意?」

解云:「《瑜伽論》所以更加邪欲、邪勝解者,為別境五中,念、定、慧三入隨煩惱,當知欲與勝解亦入隨煩惱中。又此二數,為障義重,得入隨煩惱中。」

問:「既如是者,諸論何故不說?」

答:「諸論不說者,為念、定、慧三,五根攝故,親為近障,過失重故,所以入隨煩惱中。」

問曰:「欲與勝解,五根不攝,何故《瑜伽》建立此二入隨煩惱?若爾,何故遍行五數亦不入隨煩惱中?」

解云:「此之二數,雖望念、定、慧三,非五根攝,為障是稍輕,若望遍行,還是其重。故《瑜伽論》以此二數為障義重,得入隨煩惱中。」

問曰:「何故《雜集論》煩惱六中,開不正見為五見?諸論併合為一,此有何意?」

解云:「諸論所以合為一者,以此五見同是慧性,對法論所以開為五者,約行解不同開之為五。此亦開合為異,亦無妨難。」

第二、假實分別者,心所有法,若依《瑜伽論》,二十七種是其實有,餘是假立。二十七是實者,謂遍行五,別境五,善中八——除不放逸、舍、不害。當知不放逸、舍是無貪、無嗔、無癡、精進四法上假,不害即是無嗔上假故。

論云:「問:『是諸善法,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三是世俗有,謂不放逸、舍、及不害。』所以者何?不放逸、舍是無貪、無嗔、無癡、精進分故,即如是法離雜染義,建立為舍;治雜染義,立不放逸。不害即是無嗔分,故無別實物。煩惱六中,五是實有,謂貪、嗔、癡、慢、疑。一是假有,謂不正見。」

論云:「根本煩惱六:一、貪,二、嗔,三、無明,四、慢,五、見,六、疑。問:『是諸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見是世俗有,是慧分故。餘是實物有,別有心法故。』」隨煩惱為假為實者,若依《瑜伽.抉擇分》中,不定四法亦入隨煩惱中,合二十四總名隨煩惱分,亦無邪欲、邪勝解二法,但〈本地分〉中有二十六,更加邪欲、邪勝解故。〈抉擇分〉中云:「復次,隨煩惱自性云何?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沉、掉舉、不信、懈怠、忘念、放逸、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本地分〉已廣宣說,如是等類,名隨煩惱自性。復次,此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謂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此四種是實物有,餘是假有。謂忿、恨、惱、嫉、害五,是嗔分故,皆世俗有,慳、憍、掉舉三,是貪分故,示世俗有。覆、誑、諂、惛沉、睡眠、惡作、忘念、散亂、惡慧九法,是癡分故,皆是世俗有。放逸是貪、嗔、癡分,亦是假世俗有。尋、伺二種,是身、語、意加行分故,及慧分故,俱是假有。」若依《瑜伽》,二十七是實有,二十四是假有。若依《對法論》文,二十二是實物有,餘並假有。言二十二實物有者,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中,七是實有,四是假有。故《對法論》云:「無癡者,謂報教證智,抉擇為性。報教證智者,謂生得聞、思、修所生慧,如次應知。抉擇者,謂慧勇勤俱。故知無癡,用慧為性,更無別體。」不放逸、舍並云:「依止正勤,無貪、嗔、癡,是故依此四法假立。」言不害者,是無嗔善根一分,心悲愍為體。當知不害、不離無嗔,故亦是假。根本煩惱為有十中,五是實有,謂貪、嗔、癡、慢、疑。五是假有,謂五見,離慧之外無別性故。隨煩惱及不定合二十四,皆是假立。故論云:「當知忿等是假建立,離嗔等外無別性故。」謂忿、恨、惱、嫉、害此五是嗔一分,與《瑜伽》同,慳、憍是貪一分,掉舉是貪一分,此三是貪分,亦《瑜伽》同。放逸中依止懈怠及貪瞋癡四法假立,亦《瑜伽》同。無慚、無愧、二數是貪、嗔、癡分假立,不信、懈怠二數是癡分,竝是假立,與《瑜伽》不同。謂《瑜伽》說此四是實物有,今《對法》言無慚、無愧二數是貪、嗔、癡分,不信、懈怠二數是愚癡分,故不同《瑜伽》。諂、誑二數是貪、癡一分。散亂一數是貪、嗔、癡分。忘念、不正知是煩惱中念慧為性,覆、睡眠、惡作是愚癡分。尋、伺二數或是思性,或是慧性,謂推度、不推度有差別故。《大乘瑜伽論》中云:「隨煩惱中九數,謂覆、誑、諂、惛沉、睡眠、惡作、忘念、散亂、惡慧,竝是癡分。」今《對法》中唯覆、惛沉、睡眠、惡作四是愚癡分,餘五不同。謂散亂一數是貪、嗔、癡分,諂、誑二數是貪、癡一分,失念、不正知是煩惱中念慧一分。當知並是作論者意異,各說一義。西國諸德並云:「隨煩惱中七是實有,謂無慚、無愧、惛沉、掉舉、不信、懈怠、心亂,此七數並別有體。」

問曰:「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此四有別體者,論有誠文。惛沉、掉舉、散亂三數而有別體,何以得知?」

解云:「為掉舉數,論判是其貪分,若此數離貪外無別體者,貪不與嗔、癡相應。若爾,別有掉不得與一切煩惱相應過失。既言掉與一切煩惱相應,故知掉別有體。掉既言是貪一分、有別體,當知惛沉,散亂亦言唯是癡分,故知亦有別體。而准《對法》文,但隨煩惱中放逸是貪瞋癡一分者,則是實有。此隨煩惱二十中,唯此無慚、無愧、惛沉、掉舉、不信、懈怠、心亂七數,謂是貪瞋癡分;其餘十三數,或言一分,或言依止,故知並是假有。不定四數中,睡眠、惡作亦言是愚癡分,亦有別體。謂睡眠用想欲為性,離想外無別體故。故《顯揚論》言:『夢者欲想所作,此亦多虛。』故知睡眠是欲想性,謂是癡分,雖離癡外有別體,然是欲想性故,當知亦是假立;惡作無文。但西國諸師相傳云:『或是慧,雖言癡分,離癡外有別體。』然是思是慧性,離思慧外,無別體故,故知亦是假立。尋、伺兩數,離思離慧無別性故,亦是假立。西國諸師相傳云:『無癡善根亦有別體。』何以得知?一、《瑜伽》中唯言:『善十一中,三是假有,謂舍、不放逸、不害,餘是實有。』故知無癡亦有別體。又云:『大悲用無癡善根為性,與二十二根慧根不言相攝。』故知無癡別有體性。」

問曰:「若爾,何故《對法論》云:『無癡者謂報教證智,抉擇為體。』《釋論》云:『報教證智者,謂生得聞、思、修所生慧,如次應知。抉擇者謂慧勇勤俱。』此文何以言是慧性耶?」

解云:「無癡善根但對治癡,如無貪、無嗔、但對治貪嗔,別更無行相。《對法論》中,就行相以釋無癡,非謂無癡善根則是慧性。若從此義,心所有法五十一中,三十是實有,餘皆是假有,言三十是實有者,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八,加無癡,根本煩惱五,除不正見,隨煩惱七,合此三十是實有,餘是假有。」

第三、四界分別者,四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無漏界。五十一心所有法中,二十一通四界,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十四通三界,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十四謂貪、慢、疑、無明、不正見、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舉、忘念、不生知散亂、憍,四通二界,二界謂欲界、色界、四數謂諂、誑、尋、伺。十數唯欲界,十數謂嗔、忿、恨、惱、覆、嫉、慳、害、無慚、無愧。

第四、三性分別者,三性謂善、不善、無記。於五十一心所有法中,十四通三性。十四者,謂遍行五,別境五,不定四。十六通二性,二性謂不善性、無記性。言十六者,謂煩惱中貪、慢、疑、無明、不正見;隨煩惱中十一,謂諂、誑、憍、惛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不正知。二十一唯一性,若善十一、唯是善性,若嗔、忿、恨、覆、惱、嫉、慳、害、無慚、無愧,此十唯不善。

第五、廢立六位者,依《瑜伽論》,略以四義廢立心所有法。言四義者,一、處,二、地,三、時,四、一切。處謂三性,地謂九地,時謂剎那相續,一切謂俱起。今約此四義明具多少。就中有二,先明六位具義多少,後明六位廢立所由。

先明六位具義多少者,遍行五法具其四:一、遍三性,二、遍九地,三、是相續,四、是俱起。別境五法具二闕二:言具二者,一、通三性,二、遍九地;言闕二者:一、非相續,二、非俱起。善十一法有一闕三:言有一者,謂遍九地;言闕三者,一、非通三性,二、非相續,三、非俱起。煩惱六者有一無四:言有一者,謂本煩惱性;言無四者,一、非通三性,二、非遍九地,三、非相續,四、非俱起。初之一門亦為簡隨煩惱故,所以更加餘之四門。並依《瑜伽論》,隨煩惱二十,有一無四:言有一者,謂隨煩惱性;言無四者,謂一、非通三性,二、非遍九地,三、非相續,四、非俱起。初之一門為簡本煩惱性,是以更加餘之四門。並依《瑜伽論》,不定四法有一闕三:言有一者,謂通三性;言闕三者,謂一、非遍九地,二、非相續,三、非俱起。

言廢立六位所由者,初、得後五位,對其遍行,以明廢立。遍行五法,具四義故,名遍行;餘皆不具,非遍行攝。別境五法俱具二義,謂通三性及遍九地,然非相續亦非俱起,闕此二義不名遍行。善十一法俱具一義,謂遍九地,然非遍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闕此三義,不名遍行。煩惱六法,四皆不具,謂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四義並闕,不名遍行。隨煩惱法,如煩惱說。不定四法,俱具一義,謂通三性,然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三義闕故,不名遍行。

第二、將餘五位對別境位,約義有無,以明廢立,具二闕二,入別境中,餘則不爾,非別境攝。遍行五法雖通三性及遍九地,但為相續及為俱起,二義不同,非別境攝。善十一法雖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一義有異,非別境攝。煩惱六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二義有異,非別境攝。隨煩惱法,對其別境廢立如煩惱說。不定四法,雖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遍九地,一義不同,非別境攝。

第三、將餘五位對善十一,約義有無,以明廢立,具一闕三,入善法中,餘則不爾,非善法攝。遍行五法,雖遍九地,但為通三性,亦相續,復俱起,闕三義故,不入善中。別境五法,雖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通於三性,一義不同,非善中攝。煩惱六法,雖非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不遍九地,一義不同,不入善中。隨煩惱法,如煩惱說。不定四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通於三性,非遍九地,二義有異,非入善中。

第四、將餘五位對煩惱六,約義有無,以明廢立,有一無四,入煩惱中,餘法不爾,非煩惱攝,遍行五法,但為通於三性,遍九地,亦是相續,復是俱起,亦非本惑,五義並闕,非煩惱攝。別境五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通三性,亦遍九地,復非本惑,三義不同,非煩惱攝。善十一法雖非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遍九地,非本煩惱,二義不同,非煩惱攝,隨煩惱二十法雖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本煩惱,一義不同,非煩惱攝。四不定法雖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通三性,非本煩惱,二義不同,非煩惱攝。

第五、將餘五位對隨煩惱,約義有無,以明廢立,具一闕四,入隨煩惱,餘法不爾,非隨煩惱。遍行五法,但為通三性,遍九地,亦相續,復俱起,復非隨惑,五義不同,非隨煩惱攝。別境五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通於三性,亦遍九地,非隨煩惱,三義不同,非隨煩惱。善十一法,雖非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遍九地,非隨煩惱,二義不同,非隨煩惱。煩惱六法,雖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隨煩惱,一義不同,非隨煩惱。不定四法,雖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通三性,非隨煩惱,二義不同,非隨煩惱。

第六、將餘五位對四不定,約義有無,以明廢立,具一闕三,名四不定,餘法不爾,非不定攝。遍行五法,雖通三性,但為遍九地,亦相續,復俱起,三義不同,非入不定。別境五法,雖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遍九地,一義不同,非入不定。善十一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遍九地,二義不同,非不定攝。煩惱六法,雖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一義不同,非不定攝。隨煩惱二十法,雖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一義不同,非不定攝。上來略以五門料簡心所有法訖。

論云:「第三色法者,略有十一種: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法處所攝色」者。

此則第三、明色法,就中有二:初、牒章,第二、舉數列名。言第三色法者,此則第一牒章。言色者,質礙之法名之為色。

問曰:「若質礙故名色者,眼等諸色可名質礙,無作之色云何質礙?」

解云:「無作之色雖非質礙,然從質礙色生故,亦名質礙。」

言略有十一種等者,此則第二舉數列名。了別色塵名之為眼,聽音樂等故名為耳,嗅沉麝等名之曰鼻,別甘辛等名之為舌,知澁滑等名之曰身。為眼所行名之為色,若依《雜集論》有二十五種,所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麁、細、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闇,雲、煙、塵、霧,逈色、表色、空一顯色。為耳所聞名之為聲,若依《雜集論》有十一種,謂: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違、若因受大種、若因不受大種、若因俱大種、若世所共成、若成所引、若遍計所執、若聖言所攝、若非聖言所攝。為鼻所嗅名之為香,若依《雜集論》有六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變異香。為舌所甞名之為味,若依《雜集論》有十二種,謂:苦、酢、甘、辛、咸、澹、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違、若俱生、若和合、若變異。身之所取故名為觸,若依《雜集論》有二十二種,謂:滑、澁、輕、重、軟、暖、急、冷、饑、渴、飽、力、劣、悶、癢、粘、病、老、死、疲、息、勇。十一法處所攝色者,謂意識所行,無見無對,色蘊所攝,略有五種,謂:極略色、極逈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自在所生色。極略色者,謂極微色。極逈色者,謂即此離餘礙觸色。受所引色者,謂無表色。遍計所起色者謂影像色。自在所生色者,謂解脫靜慮所行境色。上來大文第三明色法訖。

論云:「第四、心不相應行法者,略有二十四種:一、得,二、命根,三、眾同分,四、異生性,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無想事,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無常,十五、流轉,十六、定異,十七、相應,十八、勢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時,二十二、數,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者。

此則第四明心不相應行法。就中有二:第一、牒章,第二、舉數列名。言第四心不相應行法者,此則第一牒章,遍行五等與心相應,此得等諸法不與心相應,此名心不相應。言行者,則是行蘊,此明得等諸法是行蘊攝,餘心色無為,非行蘊攝。言不相應,簡別心所有法。言其行者,則簡心色無為,故名心不相應行。

略有二十四種等者,此則第二舉數列名。言一得者,於三性法假立獲得,名之為得。先業所感,隨壽短長,住時決定,稱曰命根。六趣差別,各各不同,自類而居,名眾同分。謂於聖法未得未證,異於聖故號曰異生。滅諸六識心、心數法,無有緣慮,故名無想定。滅諸六識心、心數法,及第七一分,名為滅盡定。生無想天,五百劫中心無緣慮,名無想事。謂詮諸行天人等,號稱曰名身。聚集諸法,名顯染淨義,故名句身。名之與句,二種所依,名曰文身。本無今有,說之名生。發白面皺,稱之為老。相續不斷,名之為住。有已還無,名曰無常。剎那相續,稱為流轉。因果各別,故名定異。因果相稱,號曰相應。迅疾流轉,名為勢速。一一不俱,稱為次第。東西南北,號之曰方。過現未來,稱之曰時。一十百千,名之為數。眾緣聚會,名為和合。諸行緣乖,名不和合。上來第四解心不相應行訖。

今略作三門料簡二十四不相應行法,第一明諸論不同,第二釋妨難,第三辨其假相。

第一、明諸論不同者,《瑜伽》、《顯揚》、此論,皆有二十四不相應行,《對法論》有二十三,無不和合,《五蘊論》中唯有十四,無流轉等十。此則諸論顯數不同。

第二、釋妨難者,問曰:「何故《瑜伽》、《顯揚》、此論並同?何故《對法論》有二十三,無不和合?此有何意?」

一解云:「《對法論》云和合等者,論既言和合等,當知則等取不和合。」又一解云:「略故不說。」

問曰:「等略何故不略餘數?但略不和合耶?」

解云:「已說在所說中,所以但偏略不和合性也。言說在所說中者,謂異生性,是見道煩惱假建立,望聖道有不得義故,即是不和合義。不和合中,略舉一隅,餘不和合,類亦可知,所以偏略不和合性。《瑜伽》、《顯揚》、此論並有二十四者,此據異生外別有不和合名,所以餘論中言二十四也。」

問:「諸論或言二十四數、或言二十三數,已如上解,何故《五蘊論》中唯有十四,無流轉等十?」

解云:「所以《五蘊論》不說流轉等十也,彼論云:『如是等類者則解。』彼論云:『當知如是等類之言,亦等流轉等十也。』此中唯略故不別列名也。」

第三、辨其假相者,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並是色、心、心所有法分位假立。

問曰:「二十四不相應行,既並是色、心,心所有法分位假立者,未知幾是色上假?幾是心上假?幾是心所有法上假?幾是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

解云:「若依《對法論》,總攝為八位,依八種位建立故,論云:『如是等心不相應行法,唯依分位差別而建立故,當知皆是假有。』」

一、謂於善、不善等增減分位建立一種者,解云:「此則是得通於三性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二、於心、心所法分位差別建立三種者,解云:「當知是則無想定、滅盡定、無想異熟三種也。謂無想定、滅盡定,於厭心種子上,分分功能增長邊,假立為二定體,無想異熟,當知於無想報心種子上,望心不相應行義邊,於報心種子上,假立無想異熟,此三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三、於性分位差別建立一種者,解云:「此是命根,謂依阿賴耶識能持眾同分,四大諸根不壞,則於阿賴耶識相應心、心所法上假立命根,此則通心、心所有法上假;若在欲、色二界,通色上假;若在無色界,唯心、心所有法上假。」

四、於相似分位差別建立一種者,解云:「當知則是眾同分,通於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五、於相分位差別建立四種者,解云:「當知則是四相,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六、於言說分位差別建立三種者,解云:「當知則是名、句、文身三種,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也。」

問曰:「名、句、文身色上假立,此無有疑。云何於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解云:「此即意思所緣緣之起解,故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七、於不得分位差別建立一種者,解云:「當知則是異生性,謂前無漏聖法不得義邊,假立異生性,則於未得見道已來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八、於因果分位差別建立餘種者,解云:「當知則是餘十,謂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不和合,當知此十並通色、心、心所有假。」

總而言之,當知三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二十一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言三種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者,謂無想定,滅盡定,無想異熟。言二十一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者,謂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名身、句身、文身、生、老、死、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不和合。此則略料簡心不相應行訖。

論云:「第五無為法者,略有六種:一、虛空,二、擇滅,三、非擇滅,四、不動,五、想受滅,六、真如」者。

此則第五明無為法,就此文中有二:第一、牒章,第二、舉數列名。

言第五無為法者,此則第一牒章。略有六種等者,此則第二舉數列名。言虛空者,謂無色性、容受一切所作業故,故名虛空。謂慧有簡擇之能,故名為擇,由擇得滅,故名擇滅。因緣不會,諸法不生,非由慧滅,名非擇滅。第四靜慮以上,唯有舍受現行,不為苦樂所動,故名不動。滅盡定中,心、心法滅,想、受用勝,就強為名,故則是此名想受滅。法性本來常自寂滅,不遷動義,名為真如。此則第五明無為法。

上來說一切法者,以下乃至第五無為,答前問訖。自下第二、答後問。

論云:「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者。

此則第二、答後問。就此答中有二:第一、牒章,第二、舉數列名。言無我者,此則第一、牒章。略有二種等者,此則舉數列名。言補特伽羅者,此地正翻名數取趣。於六趣中數數往還,名數取趣。雖復往來,都無我人,故名無我。二、法無我者,謂蘊、界、處等,名之為法,此無人故,名無我。此則第二、答後問訖。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下


上篇:大乘百法明門論解

下篇: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疏部目錄

【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乘起信論義記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 京兆府魏國西寺沙門釋法藏撰 夫真...

百論疏

百論序疏 大業四年十月因講次直疏出不事訪也。肇公是...

成唯識論演秘

成唯識論演秘卷第一(本) 沙門智周撰 疏。機有三品不同...

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

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 淄洲大雲寺沙門慧沼集 依此論標五...

佛說伏淫經

佛說伏淫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加婆在...

深密解脫經

深密解脫經序 沙門都釋曇寧造 夫至跡虛微、理包言像之...

【註音版】大方等陀羅尼經護戒分

大方等陀羅尼經護戒分...

護命放生軌儀法

護命放生軌儀法 唐三藏法師義淨撰 夫以懷生者。皆愛其...

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徑中徑又徑

徑中徑又徑卷一 起信法 醒迷門 浮生若夢。一切皆空。...

【註音版】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法界次第初門

法界次第初門總序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釋智顗。輒依經...

大乘頂王經

大乘頂王經 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歸命大智海圓滿...

【佛教詞典】三部經

略稱三經。為各宗自經典中特別選出三部與其宗義同性質...

【佛教詞典】羯尼迦

(植物)又作迦尼迦,尼迦割羅,尼割迦羅(尼迦尼割二...

有勇氣死,何不更好地生存

《雜譬喻經》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從前,有個老母親唯一...

哪怕是獨處,也不要去交那些損友

作為一個朋友,一定要講信譽。那這個信不欺的意思,也...

瞋恚的習氣最為害人

富貴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稱心,就要發火,輕則口出惡言...

陪母親最後六十七天

母親生命的最後六十七天,我一直在她身邊陪伴。母親生...

觀音菩薩德最優,正法名佛久證修

觀音菩薩德最優,正法名佛久證修。 浩浩宏恩被沙界,巍...

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現在很多人認為誠實就是吃虧。其實,一個人如果失去了...

日常生活應如何修慈心

慈心就似如意寶,能遍流一切資具海、飲食海、歡樂海、...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問: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淨法師答: 從佛法上講,...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見好境界,不生歡喜,見不好...

欲急得一心不亂,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汝妄想紛飛, 尚欲急得一心不亂,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

熏聞離塵,色所不劫

別明三毒無畏。 這一段等於是說明十四種無所畏的功德,...

曇鸞大師與淨土法門

曇鸞大師(公元476~542年)是北魏時期著名的佛教高僧...

【視頻】《觀音大士讚》妙喜居士讀誦

《觀音大士讚》妙喜居士讀誦

【視頻】《圓覺經》靈鷲山僧眾唱誦

《圓覺經》靈鷲山僧眾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