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維摩經略疏卷第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維摩經略疏卷第七(小卷二十一)

天台沙門湛然略

問疾品之二

且置下四正明問疾。上來言談是賓主相見之儀。非其正意。神解既齊辨無窮盡妨宣佛旨。故言且置是事。文為二。一前宣佛旨二文殊自述。本銜佛命師旨尊重故須前宣。次須問託疾之深致。覈發大士闡揚利物。故自述己情。若但宣佛旨聲聞菩薩不應各辭。但對勝人慰問疾義。往覆事難餘人不堪。意在於此故文殊次述己情。宣旨為二一正宣旨二總述佛意。初文三句為三。初句云是疾寧可忍不。淨名法身本自無疾無忍不忍。既為眾生還約眾生論忍不忍。但佛處世跡同世間故有勞問。如毘尼中佛亦慰問諸比丘。道路疲不乞食易得不。又如大品諸佛自相慰問少病少惱等。智論釋之皆有深致。今佛問淨名雲寧可忍不者。淨名為眾生故疾。眾生不同疾有可忍不可忍。如人雖病而猶行涉是為可忍。或有疾苦起止不能是不可忍。今亦約四土。一約同居穢淨。穢土疾者則有六道。十惡四重等業是三惡因疾。三途苦果是果疾。此之重疾是不可忍相。若十善是修羅人天因疾。八苦五衰等是果疾。此苦小輕是可忍相。復次同居穢土果疾是一而因疾。九種不同謂六道三乘。若有六道因疾無三乘根性。是不可忍相。若有三乘根性即是可忍。復次凡夫修三乘行根有利鈍遮有輕重。根利遮輕疾則可忍。根鈍遮重則不可忍。復次三乘進行斷結。斷結者輕是則可忍。未斷者重則不可忍。淨名權疾皆悉同之。次同居淨土除四惡趣。但約人天三乘類前。二約有餘土無分段之苦通皆可忍。但麁細相形二乘通教菩薩生彼土者鈍是不可忍。別圓菩薩生彼土者利是可忍。權同亦爾。三約果報土者彼諸菩薩皆是法身無三乘異。雖有無明自體因果之疾皆悉可忍。權同亦然。若地位相形非為不得。但不如前有餘橫有其相。四常寂光既是極地。眾惡永盡眾善普會。無疾無惱無實權之疾忍不忍別。佛止一句慰問淨名。廣博深遠無所不該。問上言寂光有疾。今何以言無。答不定但隨聖教。教有即有教無即無。今據極地無實疾也。

療治有損次宣第二句。療治有損者世間有疾必須醫療。既為眾生苦。治眾生是治淨名。但眾生疾有三不同。謂見思無知無明。此之三疾即界內外一切因果諸疾之本。用三觀治之則三疾俱滅。具在玄義三觀中明。至釋下文自可見也。亦約四土。一同居者一從假入空正治同居見思之疾。二從空入假正治有餘恆沙。傍治同居無知。三中道正觀正治有餘果報無明。利根菩薩傍治同居見思無知。亦傍治有餘無知。寂光無疾可治今明治同居土。大論作四種料簡。一根鈍遮重即是鈍根凡夫。煩惱垢重不可治也。二鈍根遮輕如周利槃特一夏止誦一偈而能發真成大羅漢。三根利遮重如鴦掘魔羅。日殺九百九十九人。但其根利遮不能障見佛即悟。四根利遮輕如舍利弗。聞阿說示說三諦一偈即得初果。淨名同此等疾難損易損。如四句中槃特鴦掘身子等皆是療治有損。若就有餘無永不損。若三乘相形亦作三種分別有損。權疾亦然。若入果報平等法界此是利根但有一無明遮。約位傳論輕重無別橫遮止有一損。若約初心宿業或作二句分別無鈍根也。權疾亦然。常寂光土極地寂然無此分別故佛問雲療治有損。

不至增乎次宣第三句。此問意者如世人疾具有四種。一有從初服藥但增而不損終無瘥理。是名增增。二或雖困篤方治即愈。是名增損。三或有服藥初雖暫損而後更增。是名損增。四從初漸損乃至平復。是為損損。淨名應生同居說十二部經治眾生疾亦四根緣。一增增者即底下凡夫。若為說法更起誹謗闡提之罪。如善星調達等也。二增損者如尸利鞠多鴦掘等也。三損增者如大論明。四禪比丘謂是四果。臨終見生處謗無涅槃即墮地獄。又毘曇成實明退法人皆是其相。四損損者即身子等諸得道人。淨名同居權疾亦爾。二約有餘但有三種無增增也。已得位不退不生三界。而三乘生彼有利有鈍。約行退念退亦得有三。權疾亦然。若果報土皆念不退。心心寂滅自然流入皆是損損。或約入出觀義立三句。權疾亦然。寂光極地湛然無疾。淨名權同前三土疾。治其實疾有損不增。淨名亦爾。故慰問言不至增乎。

世尊慇勤致問無量。二明文殊總宣佛意慰問。言致問無量者十方法界三土實疾既其無量。淨名悲念則權疾無量故使如來致問無量。止述三句者此表問端。或有多句。譯者簡略或經家不出。例如五百八千皆有稱述略而不傳。或是但總宣無量。足表佛意故不多述。

居士下二文殊自述己情。問疾奉旨事難意在於此。文為二。一問果中權疾二問因中實疾。由問權故淨名答出不思議品。由問實故淨名答出觀眾生等四品。至文可見。就問果中權疾文為三。一從居士此疾何所因起下是問果疾因起。大士果地法身清淨永無患累。而今現疾何所因起。二從此室何以空無侍者下。是問大士法身依報眷屬。今何所在而但見空室。三從是疾為何等相下即問應身同疾以何為相。為同法身為同凡夫故問相貌。初文為二。一文殊問二淨名答。初問為三。一問疾生因起。二問疾生久近。三問滅疾之法。初問疾因起者若果地法身何疾何惱。今忽言有疾因何而起。次問其生久如者。法身無疾既有權疾有來幾時。次問當云何滅者。若為眾生今十方國土眾生無盡。權則不可滅此。疾當何得滅。文殊三問大意在此。

維摩下二淨名答為二。一先答第二第三問。次答第一問。所以問答有前後者各有其意。文殊問意欲令眾生知從本起跡。淨名答意欲令眾生尋跡入本。亦為顯生滅相成之義。初答文為三。一正疊答兩問二釋三譬顯。初文二。一答第二問疾生。次答第三問疾滅。今先答第二問疾生久近。

從癡有愛則我病生者。疾之久近皆由眾生十二因緣生。淨名權疾同其久近。所以知約因緣答者。涅槃雲生死本際凡有二種。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即有生老病死。無明是過去癡愛。是現在癡。二世相避故立兩名。無明潤行使有現在識等五果。現在愛取潤有則有未來生死。故有十二因緣輪轉。三界二十五有經生歷死則有因疾果疾。淨名為眾生有癡愛生法身大悲即權疾生。眾生癡愛生來非近。權疾亦爾。答疾久近正意在此。復次淨名為眾生疾何但同居。有為癡愛疾生權病則生。有餘無為亦爾。何者同居癡愛盡有餘癡愛則生。以迷中道染涅槃故是癡愛生。是二中間則有十二因緣因疾果疾。但是變易因緣與分段異。分段昇沉往返六趣。變易不爾。但約因愛生死。愛滅即生於上地終不更退生於下地。何者三界結盡不生分段。亦不退細受麁。類如那含於欲身修得初禪初禪死即生二禪。終不生欲界更退初禪。界內聖人尚爾。何況界外而更生分段及受麁變易。若變易眾生有此癡愛淨名大悲即癡愛疾生。是答疾生之久近也。若果報土無明未盡是癡染依正是愛。是二中間有自體生死十二因緣因果疾生。故勝鬘雲。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若有餘癡愛疾滅即果報癡愛疾生。淨名法身大悲即同其生。此亦答疾生之久近也。寂光極地無實癡愛疾。故無權疾生之久近。問若約眾生明淨名疾生久近者。癡愛無始非久非近。何得以此答文殊問。答眾生癡愛無始非久非近。淨名無緣大悲亦爾。論久近者約事有也。何者果地大悲窮源無疾。隨眾生疾同體。大悲因是而生名生久近。文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始無明起恆沙無知界外四倒界內四倒。淨名窮緣起之源亦爾。若依理者果報疾生為久。有餘同居疾生漸近。依事則同居為久。有餘果報漸近。如斷同居癡愛方有有餘癡愛生也。

若一切眾生至我病滅次答第三問疾滅。若用四教三觀斷三土眾生癡愛。實疾滅則淨名權疾亦滅。故言則我病滅。何者若同居土起因果疾。淨名同彼為說四教令修三觀。若彼眾生疾滅淨名權疾隨彼而滅。若有餘土眾生有因果疾。淨名權疾為說別圓令修假中。若彼眾生疾滅淨名權疾隨彼而滅。若果報土眾生有因果疾。即淨名權疾但為說圓令修中觀。若彼眾生分分四十一品滅淨名亦然。寂光極地智斷圓極則無滅也。略答第三問竟。若諸師不許約界外二土明權實者。彼之二土應無無明。若彼有實淨名何得無權。問三土眾生癡愛無盡淨名權疾何當盡也。答通論權疾眾生不盡疾亦不盡。今且據一期有緣三土所化。有化緣疾滅權疾亦滅。

所以至無復病二釋前兩答有二意。前言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即有三種疾生。此釋答有權疾生之久近。次言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即是釋後答權疾得滅之由。

譬如下三譬顯文為二。一開譬二合譬。開為二。一開有病譬二開病癒譬。初以父母為譬者。菩薩從二智生大悲住一子地。即是眾生之父母。一切眾生同有性理故云唯有一子。若三土眾生有癡愛實疾。法身二智大悲即應生三土。故有權疾。二開病癒可解。

菩薩至亦愈次合譬文亦二。前合有權疾譬。次合權疾愈譬如文。

又言至悲起二卻答第一問。上已辨權疾之生滅。今次答起權疾之因由由於大悲。即不可思議解脫無緣慈悲善根力故能現身有疾利益三土。此無心於物。大經云。即於五指出五師子。如來實不作念而像見師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今淨名大悲熏心現三土疾亦復如是。眾生緣法緣即不能爾。今淨名無緣大悲故能三土現身有疾說四教三觀。如置毒於乳乃至醍醐亦能殺人。菩薩大悲亦復如是。隨所現身同事利益功不唐捐。故大經云慈即如來慈即解脫。此之慈悲即具一切佛法。如磁石吸鐵。悲亦慈問為。石異於吸吸異於石。答若石異於吸石則無吸。若吸異於石吸在石外。今不爾不一不異即是石吸。無緣慈悲即是法身法身即是無緣大悲。寂然清淨無念而吸。如鏡本無像隨眾緣對鏡則現像。眾生本性清淨無有癡愛。菩薩法身本來無疾。以三土眾生癡愛疾起菩薩大悲即有三土權疾。故去從癡有愛則我病生。

文殊下二問室空無侍者文為二。一問二答一問者文殊入見室空。即知有表時眾未悟。欲顯佛國之義故次問也。此是問依報之國為正報所棲。為令時眾知大士法身所棲究竟淨土。無有依報眷屬。若應於物則有依報眷屬。故次問此室何以空無侍者。此問正起發佛國扶成上來佛國品也。

維摩下二淨名答文為二一前答室空次答無侍者就答室空有七番往覆。初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者。大士善巧多端表發非一。從來此室位置安施侍人陪列此為表欲說方便諸教緣集未除未得顯於清淨土也。今欲顯真淨土無有分段變易依正患累。引入畢竟本性空理常寂本國。故屏諸所有表捨方便明有之教。今欲闡揚畢竟淨土真空寂光。故答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空何但表性淨常寂空無所有。一切諸國悉亦是空。若諸土不空寂光不遍。既遍一切則三土皆空。問別有寂光土耶。答不然。只分段變易即常寂光。如螺髻所見即穢是淨。更不別求。故云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飯色有異。言諸天者表三土也。皆有依正。正報即身依即住處所有淨妙五欲等也。言皆空者表常寂光。無此依報封彊之別。亦無正報種類之殊。同入究竟真空之理。如此室空無物無侍。從來對諸方便賓客須安眾具。今賓皆成畢竟空機。假令未入必入。不久已得香飯如聞毒鼓。至聞法華一切皆入是故空室正表於此。

又問至以空空次問答。問以何為空者分段變易皆有依正。云何令其同歸一空。又聲聞經明空三昧。衍十八空有空空。未知以何空故空。

答曰以空空者若約境智通明法空。如大經明。空空故空。亦以菩薩修空故空。如鹽性醎令異物醎。故言以空空。今言若迷教意只逐其語。雲空空者空則無窮不免戲論。藏通所明只是界內空空。今中道正觀能空生死亦空涅槃。故言空空。若空生死即同居空。若空涅槃即變易空。故言以空空。何者界內塊然猶尚是空。況界外果報細妙而非空也。以此而推空室表於諸佛國空。正表諸土是寂光也。

又問至故空第三番問答。所以更進問空何用空者。若法本來自空何待修故空。若以修空故空則本性不空。又若觀分段從假入空空即真諦。何須更空。若須更空當知是有故問空何用空。

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若就本性空理是一。但稟方便二乘菩薩分別取空未會真空。若捨智障分別二諦即會中道真空之理。故云以無分別空故空。復次若分別俗有實空破俗入真。則生死涅槃是二名為分別。止得但空不得不可得空。若體非俗非真則無生死涅槃之異。豈有智障之可捨也。無生死即是但空。無涅槃即是不可得空。是名以空故空。若會無分別空則無界內外之可分別。即常寂光真極淨土。

又問至亦空第四番問答。文殊問意此是密難。若分別非空無分別是空者。何得言空。若言是空豈非分別。若以二乘方便菩薩分別取空皆非空者。今何得捨分別空而取無分別空。若有取捨無分別還成分別。既成分別則非空也。若是空者不應分別。故問言空可分別耶。淨名答言分別亦空。此之空理本性自空妄生分別。只此分別未曾是有。雖複種種憶想分別。分別即空。何者若性自空。修空見空。若所觀分別之境即空。無分別者能觀亦然。若能觀分別之智不即是空無分別者。所觀可然。以所觀分別之境空即是無分別故。今能觀亦然。諸方便教事理不融。分別可障無分別理。圓教不爾一切分別即無分別。無分別即分別。分別即空。所以上文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雖複分別未甞離空。故言分別亦空。復次三土皆是分別妄想故有。若皆即是中道法性一如無二。此分別即空即無分別之寂光也。

又問至中求第五番問答。問空當於何求者。明此無分別空理微妙懸絕行人欲求當於何求。淨名即答當於六十二見中求。譬如有人迷南為北。不可離北終須還就所迷北處而求南也。悟時還是所迷北處。而見於南。今眾生未悟即菩提為煩惱。故有六十二見之煩惱。若悟即煩惱為菩提。六十二見所計煩惱之處即是菩提真空常寂之淨土也。今明六十二見雖復眾多原其根本不出二見。從二出四歷三世陰即六十二也。故法華雲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凡夫四教即有五種有無四見。一凡夫四見出六十二。如向所說。二三藏四門未悟取著即是四見如大論明。若入毘曇即墮有中。空門昆勒門等皆各墮見。三通教四門若未得真執此四句即是四見。如大論雲般若如大火炎四邊不可取。中論觀法品亦有此說。四別教四門如大經云。乳譬佛性四句。若未見佛性執此四句即是四見。五圓教四門若未見性執此四句亦成四見。故思益雲實語是虛語生語見。故大經云自此已前皆名邪見。以此四教歷三世陰及二無我。亦皆各出六十二見。有人言大集有此分別未得討文。所以出此五種六十二見。為成淨名所答。故言當於六十二見中求。若從凡夫六十二見藏通四見中求得但空。即見同居有餘。若從別圓四見等求得見果報土。若於圓教四見等求至離一切見清淨淨禪即見寂光。如迷南謂北從迷處求即得見本。今欲求理只約見中而求即得無分別空入常寂光。故答言當於六十二見中求。

又問至中求第六番問答。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者。此明諸見顛倒本來不實。依何處起而求諸見。淨名即答當於諸佛解脫中求。何者諸佛解脫即是中道自性清淨心。不為煩惱所染。本非縛脫不染而染難可了知。即是眾生迷真性解脫故起六十二見。有縛有脫。此見非餘處起。即是迷於真性解脫而起。今欲求此迷情諸見者。當於諸佛真性解脫中求。則知六十二見所起之源也。如欲求氷不得離水。

又問至中求第七番問答。若求六十二見從諸佛真性解脫中求者。諸佛果地三德解脫復從何求。淨名即答眾生心行中求。上文雲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今觀眾生心行入本性清淨智。窮眾生心源者即顯諸佛解脫之果。華嚴雲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故般舟三昧雲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淨名無垢。五道鮮潔不受色。有解此者成大道。故淨名勸於眾生心行中求。如勸求水不得離氷。問求真性解脫亦得實慧及方便不。答眾生心性即是真性癡愛即是實慧。諸行不善即是方便。具如玄義十二因緣三種非道通達不思議三種解脫佛道。若見眾生心淨即佛土淨者。即於眾生心行見佛三種法身解脫不縱不橫。如世伊字。所以至極法身離身無土離土無身。身土理同而名有異。如天帝釋有多種名。解脫亦爾。或名毘盧遮那或名常寂光土。故淨名空室表諸佛國空。唯置一床以疾而臥表三德解脫。若見室空即見以疾臥床。若見以疾臥床即見室空。若見眾生心空即見諸佛國空。即心行中求得三解脫。故淨名因答佛國即相仍答諸佛解脫。則還扶成佛說不思議解脫之旨趣。顯佛國之宗致也。助佛揚化正意在此。下室內五品雖多有所明結撮旨歸。終從此出。

又仁所問下二答無侍者。即表性淨永無愛見。故言無侍如世人侍侍於兩邊驅馳使役。種種之侍正表此也。文為二。一正答二釋出。一正答雲一切眾魔外道皆吾侍也。此之答意。大士本以魔外為侍今空室無侍。表常寂光無有愛見即無魔外故無侍也。而有侍義者若應三土有愛見眾生。即是魔外。淨名轉用即為佛事利益眾生。即是侍義。若三土愛見眾生即空無所有者是無侍義。而淨名為三土皆有愛見眾生。故現居諸土即有侍也。若同居穢土即有波旬眷屬及屬愛眾生是右面侍。六師九十六種及屬見眾生是左面侍。所以然者淨名同居穢土現種種身於愛不捨。或作魔王調其眷屬以為佛事於見不動。或作外道迴邪入正調其眷屬以為佛事。此即用愛見所成眾生為侍。現同居淨土亦然。但無惡魔外。若有餘土見愛者二乘通教菩薩生彼有禪定智慧。禪定是愛性智慧是見性。猶是愛見宿業罪垢故不見如來清淨之土。淨名應生同其愛見。調伏教化使為佛事即是侍也。若別圓菩薩雖有福慧未見佛性未斷無明。即是無為愛見所成猶是魔外。其變易土雖無天魔而有樂生死魔以染涅槃即是愛。愛故則有變易果報即是魔也。雖無真諦理外外道而有中道理外外道。大士於愛不捨於見不動而化度之。即以此為侍。若果報土始從初住雖見實諦圓斷法界見思。但未能盡。乃至法雲猶有細微愛見。故為無我輪惑所縛。餘一品死魔在。淨名為此現生其土。調此愛見所成菩薩以為眷屬。即是皆吾侍也。若究竟寂光諸業所感依報永盡。故言空無所有永無愛見所感正報。故言無侍。空室無侍遠表此也。

所以至不動二釋如同居土以愛見魔外為侍者。三土愛見所成眾生亦皆名侍。若愛見即空不捨不動即是無侍。即空而有愛見眾生。淨名不滯不捨不動而調伏之。令具一切佛法。即有侍義。寂光永無愛見。即無魔外故無侍也。

文殊下三文殊問疾相有三番問答。一問疾體相二問疾用三問成疾之法。初問言所疾為何等相即問疾體相。所以問者。既言法身眾患永斷。因於大悲現斯疾者。悲即疾體。有何等相。若有定相則能利益。若無定相豈能有用。淨名答言我病無形不可見。此明法身本來無疾。大悲善根而現此疾。無緣大悲無有處所。豈有形相。若眾生緣法緣有所依倚可辨其相。同體大悲無緣無念豈有可見。如磁石吸鐵。如凡夫身患尚無相貌。況法身無緣而有可見。故答言我病無形不可見。即是答疾體也。

又問至如幻故二問疾用。所以問疾用者。應身權疾即是病用。進退二種與何法合。為與金剛身合為與智慧心合。若與身合法身應有其疾。若與心合力無畏等心應有苦。此約進合義問也。所以約金剛為色智慧為心者出大經。佛答師子吼也。若與眾生身合眾生身實有疾。應身應實有疾。若與眾生心合眾生心有實苦應心應有實苦。此約退合義問也。若不與金剛身智慧心合。云何名法身起應從大悲生。若不與眾生身心合者。云何而言應同其疾。淨名答言非身合身相離故。如凡夫病現見不與身心而合推假名身不見實疾。但有名字。名字不論合與不合。身相離故求實不得。故病不與身合。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念念不住。豈況應身權疾而與金剛身合。身相離故。而與智慧心合。心如幻故但有名字。譬如明鏡一切色像現於鏡內。此像不與鏡合。何以故鏡形圓滿像應隨圓。若不圓滿當知其像不與鏡合。亦不與形合。何以故。外是實形此像不實。不實之形豈與實合。雖不與鏡合因鏡像現。雖不與形合形對像生。此病亦爾。不與金剛身智慧心合。何以故金剛身相離智慧心如幻性無疾故。亦不與凡夫身心合。何以故。凡夫身離病相不住。心如幻化病亦何在。凡夫實病此病權現。雖不與法身及凡夫合。因大悲起而有實病也。故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現有三土之疾。故以鏡為喻也。

又問至我病三問成病法。所以問者。夫病約身。身有四大如四毒蛇更相殘害。大論明四蛇相逐恆相殘害。一大不調百一病惱。故文雲菩薩為眾生故有生死。有生死則有病。何以故。以其應受此毒蛇身即有四大。今現身有疾何大病耶。淨名答言非地大若地是病土石林木亦應是病。若此等非病云何得言地大是病。水火風大亦復如是。外四大既非內亦應爾。復次若四大是病有此四大即應是病。何得或有或無。若無病時應無四大。雖有四大有無病時。當知病非四大亦不離四大者只約此身得論有病。譬如因的則有箭中。豈離四大而別論病。故言不離地大。淨名亦爾。雖同實疾何必頓同為病苦耶。故言非四大也。不離者淨名為此實疾。是故應同應疾之由良為實疾。故言不離不即不離以論權病。又非地大者如請觀音言。地無堅性水性不住火從緣生風性無礙。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四大實際即非病也。故言非四大。不離者眾生不了四大如實故起諸病。是以應身同四大病故說不離。故淨名雲以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者。眾生四大所成應同亦現四大所成。四大即是成病之法。今遍約三土。若三土有疾淨名則有此大悲。疾體無形相猶如虛空。雖復應同不與三土身心而合。成疾之法本由大悲何關四大。亦不離四大故三土生現此權疾也。故云是故我病。乃至法雲金剛心亦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下第二問因中實疾。所以次問者上來權疾。當何所因為同實病。以有實病方便同事。而為治之。云何為實疾眾生說法。如何慰喻實疾菩薩。文為二。一為信行人問二為法行人問。所以然者初問云何慰喻。淨名答以三教。慰喻即為信行人。從問云何調伏。淨名答用三觀調伏。即為法行人。信行必藉外緣恆為說法。指示分明方乃得悟。即是鈍根。法行不專藉外緣少有所聞。能觀行入道即是利根。亦未必定爾。但信法二行互有鈍利根性不同。文殊為此以興兩問。復次眾生累劫有須聞法有自進行。故問慰喻調伏意在請出三教三觀。若將三教成上室外經者。即用通教慰喻從假入空觀調伏。成上為國王長者說法。彈呵有為緣集。若別教慰喻從空入假觀調伏。成上彈呵十弟子無為緣集。若圓教慰喻空假一心三觀調伏。成上彈呵菩薩自體緣集。若將成下文者上已明問權疾。為不思議品作本。今問實疾。若通教慰喻從假入空調伏為觀眾生品作本。若別教慰喻從空入假調伏為佛道品作本。若圓教慰喻中道正觀調伏為入不二法門香積二品作本。而不取三藏教者此摩訶衍義也。未入室明四教者為折伏彈呵凡夫著樂故也。今入室明三教三觀。正為攝受如前分別。故知此經一部明四教三觀。其文分明望前望後句義相當。與一家用四教三觀孱同。故前於玄義具明四教三觀意在此也。略判竟。今初文殊問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者。即是請出慰喻教門。

維摩下二淨名答文為四。三即三教慰喻四結成。今明三教但慰喻菩薩不取二乘以無慈永入涅槃。故今以藏通共成一教慰喻。界內有為見思疾未斷。菩薩有分段因果實疾。故須三藏助通大乘而慰喻也。亦得兼用別圓慰喻。若說別者正為慰喻有無為緣集菩薩。其有無知變易因果實疾故用別教而慰喻也。若說圓者正為慰喻有自體緣集菩薩。其有自體因果實疾故用圓教而慰喻也。今先明用藏助通慰喻者。勸令從假入空觀修一切智慧眼也。文為二。一從果假入空二從因假入空果。是五陰妄惑之身由三假有故名果假。即是苦諦四行中無常為初。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者。若聲聞觀身無常起於厭離捨遠生死。菩薩不爾。觀身無常若折若體為破常倒不說厭離破二乘心。雖知無常念念磨滅未度眾生。未具佛法終不捨離。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聲聞觀苦樂求涅槃。菩薩不爾。若折若體解苦無苦。為破計樂顛倒。眾生未度未具佛法。終不入於無餘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聲聞觀身無我證滅無慈不度眾生。菩薩不爾。若折若體觀我假入無我。為破計我十六知見顛倒。不取眾生畢竟空相。故能為眾生說於如是無我之法而教導之。說身空寂而不說畢竟寂滅。聲聞法入真墮於寂滅。菩薩不爾。若折若體入假實二空而知中理。不以偏真為究竟也。是則雖復從假入空。欲為入中而作咔胤不捨群品。故為聲聞觀苦有異。意在此也。

說悔至過去二明慰喻令觀因假入空。因即集諦。結業並是苦因。二乘為涅槃但急斷結不懺宿罪。身子罪故不見淨土。意在此也。菩薩達煩惱性不忩忩斷結急取涅槃。但以懺悔為先。淨諸功德故螺髻見淨意在此也。此正明觀因假入空。若但觀果假入空非不離四住之惑。而往罪不除則障法門化他功德。菩薩為度眾生必須除罪。若無怨對即可受化。故菩薩戒以殺為初。聲聞戒以非梵行為初意在此也。今明菩薩修從假入空懺過去罪。故言說悔先罪。若毘曇明三世有罪從未來至現在入過去。得繩系屬行人。若成論明二世無罪但隨心現在。今菩薩觀無生懺尚無三世。何況罪入過去及在現在。但過去顛倒妄造諸罪。若知我心自空罪福無主。如此懺時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體假入空破昔妄造。故言說悔先罪三世空故不入過去。

以已下二明用別教慰喻無為緣集。菩薩自有恆沙別惑因果實疾令從空入假。觀破無知得道種智法眼。見機入假化物。文為五。一慰喻勸起悲心二勸發願饒益三勸修福慧四勸生勇健心五勸精進不退。若具此五即入假觀成能利一切。以己之疾愍於彼疾。初明勸起悲心。何者二乘無悲沉空受樂。菩薩出假須起大悲。問菩薩自己有疾可得愍彼己既無疾何得以己愍彼。又別教雖有無明塵沙與分段異。何得以己愍彼。答此有二解。一菩薩斷四住時但有無明及習即生是念。我今無明之疾尚爾。況眾生具縛何能受界內重苦。是則以己之輕當愍於重。故須出假。又假無明疾輕四住疾重豈得以輕愍重。

當識宿世無數劫苦。以往昔苦愍於一切。如布衣登極知人苦樂。當念饒益一切眾生。二明慰喻勸發。弘誓當念即是從悲起誓。念欲饒益一切眾生。即是入假勝緣憶所修福念於淨命。三明慰喻令修福智。入空則無福無命。此是入假修其萬行如空中種樹。修福即福德莊嚴。淨命即智慧莊嚴。如大論明四種五種正命皆是其事。若無正見慧命皆邪。何能愍彼勿生憂惱。四慰喻勸生勇健心。聞生死無量劫意而有勇。首楞嚴心乃能入假化眾生也。若怖畏憂惱或退墮二地。故言勿生憂惱當起精進。五慰喻勸修精進。有疾菩薩若欲入假必須精進不得休息。未具佛法不應取證。又方欲荷負不應疲怠。此即從空入假利益一切。若言空無所有不修精進即退墮二地。豈能從空入假利益一切。當作醫王療治眾病。三明用圓教慰喻。有自體緣集實疾菩薩令修空假一心三觀得一切種智佛眼。若諸方便教此非大醫不名為王。圓教發心作佛三諦圓觀。若開佛知見是大醫王。能圓集法藥治法界病。故言當作醫王療治眾病。自疾他疾皆究竟愈。此慰喻文具明四教三觀意。略而文未顯。至下三觀釋文方具足顯。

菩薩至歡喜四結成。即是勸三教慰喻三種實疾菩薩。若依教斷三種緣縛脫三一土因果患累者。即各歡喜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二十二

問疾品之三

文殊師利言下二為實疾菩薩問調伏觀法。又為二。一文殊問二淨名答。問意如前明為於法行。亦通為二行互相資發。故問也。

維摩下二淨名答正約三觀調伏。何者三觀破三惑。即是修三智三眼調伏界內通別圓三種實疾。亦是調伏三土因果之實疾也。文為三。初約從假入空調伏界內見思之疾。二從以無所受去明從空入假調伏無知之疾。三從有疾菩薩自念去明中道正觀調伏無明實疾。三觀之義具如玄文。今更略明三觀之相。三藏既不見真不須論也。通教三觀但約二諦只成二觀無第三觀。非今答意。今但約別圓以簡三觀則有三種。一別相二通相三一心。一別相者歷別觀三諦。從假入空但得觀真。尚不觀俗豈得觀中。從空入假但得觀俗亦未觀中。若入中道方得雙照。玄義已具。二通相者則異於此。從假入空非但俗空。真中亦空。從空入假非但俗假真中亦然。若入中道非但知中是中。俗真亦中。是則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但以一觀當名解心皆通。雖然此是信解虛通。就觀除疾不無前後。三一心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說。而能圓觀三諦。即此經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玄義已具。此三三觀初別相的在別教。通相一心的屬圓教。今室內六品正是通相或用一心。何以知然。初從假入空觀雲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似空於中道。又觀眾生品從假入空徹觀三諦。入文方見。問此兩三觀既並是圓。何以為兩。答通相約通。論圓恐是方等帶方便圓。不同法華。今明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即是修一切智慧眼。文為三。一入眾生假空二入實法假空三入平等假空。初假者一往經文似如析假。何者初破我想及眾生想是眾生空。次當起法想是別修法空。此乖鏡像拳指之喻。今明不爾。此別有意。若聲聞人但求自度。總相破人即破法空。菩薩為化眾生。總相別相。若總相但體三假皆如幻化。別相入空。須前分別眾生實法平等無謬然後入空。何以故。菩薩集法藥須細分別為分別藥病作方便也。是以大論釋菩薩用道種慧入空。遍分別諸道方入空也。故此經雖前觀眾生入空而猶須更起法想。下文雲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若言但以名字者即是如幻如化體假入空意也。初明眾生空文為三。一正明破眾生假入空即是約因破果。二釋是約果破因。三結。初文者前世妄想即無明與行能感今世識等五果。若有此果即有病也。虛妄之因不實果報理然虛假。是中無我故言誰受此文亦不的判析體。今望下文義推多用體假。

所以至生著二釋即是以果破因果。即是此身。四大無主無主故即無我。破四大如前約請觀音明。言以果破因者經重釋雲。又此病者皆由著我。由迷此果計我即癡順我即貪違即生嗔。即愛取有故有未來生死。眾苦不斷。若知無主則不計我起愛取有。故言以果破因。

既知至生想三結成。若知妄計是病本者即除我想及眾生想。若我人想滅則十六知見及六十二見一切屬見煩惱皆滅。即是須陀洹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

當起下二明法空文為三。一先分別法二破除三釋。初文者菩薩為利眾生先分別法相方入空也。故大論雲先用法智分別諸法。次用涅槃智所以入眾生空竟更起法想分別諸法。然後體法入空者。如身子利根入見道竟即能斷結成羅漢果。停留七日為作隨佛轉法輪將。須在學地遍知學人所行之法方證羅漢。今菩薩欲觀法假入空須先起法想。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者。即先分別眾因緣法。所謂過去二因成今五果。陰入界法成假名身。亦是十法界法。何以知然。眾生身具六道後破涅槃即破四種行人計涅槃也。起唯法起者陰入界生唯是法生。是中無我使起使滅。又解起唯法起者六道因果法起也。滅唯法滅者四種聖人得二涅槃即是三界因果法滅也。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者色不知心心不知色。入界皆爾各不相知。所以然者諸法無性無知者見者。以何而知。起時不言我起者。前言不知是各不相知。今言諸法無性互不知起。雖有法起無自他性。虛假不實滅時不言我。滅義亦如是。

彼有疾至涅槃等二明破除法想。為滅法想者知法想顛倒是其大患。無法而生法想即是顛倒。此即體如幻化。不同數人法想即癡違順即貪恚。因有十使九十八使善惡業起即有分段因果實疾。故言即是大患。乃至計有四人涅槃皆是大患。我應離之者離此顛倒二邊法想。此有二義。一知所分別法皆如幻化得離法想。二知由心則有分別。若體內心隨理三假所成不自他等。玄義已明從假入空。四十八番破見即無有無等四見法想。又用九百七十二番破思。即三界思惟法想究竟盡也。是為斯陀含乃至阿羅漢智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即是體法假入空。云何為離離我我所者。內心法想為我計十法界為所。若體內心能起法想顛倒幻化不自他等。如前破者即是離我。若體十界幻化虛假不自他等即是離所。云何離我我所等者。前約離能觀我為內所觀我為外名不念二法。此中即生死界內為內涅槃界外為外。名不念二法。若二邊皆空名為平等。即是體假入法空。謂我等涅槃等者如前所明。能起法想之心為我。此我即空涅槃為所。所亦即空。空理無二即是等也。亦應雲生死為所涅槃尚空況生死法。

所以至定性三釋我及涅槃是二皆空者。即是從體二邊法假以入空也。又重釋言但以名字故。空二法無決定性者此中正顯體法假空。正意在此故前判此初觀是衍體空。以名字空無決定性。即是生死涅槃相待故有名字。無定生死涅槃之法。四句研覈。若不可得而說二法者但有名字無決定性。

得是至亦空三明平等空。即是體平等假以入空。言平等者生死有為涅槃無為。二法相異故不等也。今二法皆空無二相異即名平等。若存平等非平等空也。如存生法非生法空。得是平等唯有空病等者。即是體平等假以入空也。所以平等是假者待不平等故有平等。即相待假。四句撿覈。若不可得但有名字名字即空。即是體平等假空空病亦空。問此違瓔珞彼明從空入假方是平等。何以初觀言平等空。答利根菩薩若不得生死知涅槃亦空。能懸破滯空之病名平等空。此有二種。通教入空未發真智妄計涅槃生戲論者。此如大論破第一義空。引毘曇有緣無為生使。知空病亦空即無空病。見第一義是通教意。別圓不爾。若見偏真起染著者不能入假。如住化城故名空病。知空亦空即見中道。復次若言我等即生死空涅槃等即真諦空空病亦空即是妄計中道病空往。望文意謂如此。此觀既是通相入空非但假空真中亦空。初觀雖爾位行終在從假入空。豈知中空。無明即斷類如聲聞在方便道未入正位。雖虛心破空實未見諦。細尋此意與前初番慰喻意同。

是有疾下二約從空入假以明調伏。此觀正調界內外無知實疾亦名平等觀。即是修道種智法眼此。正為佛道品作本。以無所受即是仍上空觀已斷界內諸受。所以受此諸受者為化愛見眾生也。出假有三。一從念處相似空出。何者菩薩化物心重自行則輕故。慈悲重者不務斷結。從相似空即便出假。見思未斷故言有疾。二從見諦終不退轉即便出假。思惑未盡即是有疾。三斷見思盡方乃出假。通教齊此。此乃無三界正疾猶有習氣無知。亦是有疾。若別教入無量四諦塵沙之假故名入假。但別圓皆有入假之觀。今取通教斷分段盡正是別教出假之位。故借通顯非用通也。但通教別惑見思無明猶自未除。故於別圓猶是界外具足有疾。前明入空既體三假今明入假還入三假。上第二別教入假慰喻經文具五。今第二觀調伏文亦具五。雖不次第大意孱同。文具五者一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此是神根利者堪出假也。二未具佛法不應滅受取證者。是大精進能為眾生集佛法也。三設身有苦當起悲心即是大悲。四我既調伏亦當調彼即是弘誓。五能調伏慧利即勇健心。初解以無所受而受諸受。若念處煖頂方便伏見名無所受。若見諦一受不退常寂然。不受六十二見名無所受。斷見思已位齊羅漢。故法華雲於諸法不受皆成阿羅漢。智斷是菩薩無生。即是真無所受若於界外猶名為受。不妨三界見思已斷隨分得名真無所受。大品明不受有五。謂受不受不受亦不受。乃至非受非不受亦不受不受亦不受。前四破我即是不受生死得入涅槃。後一不受涅槃即能入假。菩薩慈悲應須拔濟。云何不受而受涅槃。應須入假受其諸受。故云眾生病則我病也。眾生若離見思諸受我亦離之。故言眾生病癒我病則愈。為是義故以無所受而受諸受。受總有三。一凡夫受二二乘受三菩薩受。一凡夫受屬愛屬見。愛見各有善惡。屬愛惡受者即是魔羅樂生死。起三毒十使謗於方等五逆四重十惡三塗。此等諸受菩薩以無所受受此諸惡。如調達婆藪受重罪業地獄受苦。乃至受諸餓鬼畜生等苦。屬愛善受者受從愛煩惱起十善十二門禪修羅人天果報。方便附近而化導之。屬見受者亦有二種。一因見造惡如尼揵見。二因見造善即梵志見菩薩。實非九十六種而愍此屬見眾生受善惡見。和光不同塵而化度之。二明受二乘受者。即藏通二乘一三藏四門受一見有得道如毘曇。菩薩入空知生生不可說。豈有生滅有之可受。為應以此門而得度者而受此受。說法造論悉檀利生。二受空門者如成論明見空得道。菩薩久知生生不可說。豈有折生法二空乃至滅三心涅槃之可受也。為接此門而入道者受之作論悉檀利生。受亦有亦無門如昆勒論。受非有非無門如為車匿說離有無。二受通教二乘者此約十喻以明四門。如中論觀法品明。故大論嘆般若云。般若如火炎四邊不可取。菩薩從假入空久知不生生不可受不可說。但為眾生有此四門根性。而入假受之說法造論。四悉教化二乘人也。三明菩薩受者菩薩從假入空知四不可說不受四教大乘。為有四種大乘根性從空入假而受四教一十六門。化四根性用四悉檀說法造論而度脫之。問若入假受圓教四門者何須第三觀。答觀此經意必須用通相入假釋也。

未具至取證也二明精進能具佛法。利根菩薩從空入假。雖能以無所受而受諸受。如空中種樹。若無大精進力即不能於諸受中成就一切佛法。猶如嬾人雖得作器無所成辨。若大精進如大施太子空其大海。如華嚴明。七地欲沉空諸佛所不許勸發起其大精進力故菩薩入假。未具佛法當勤精進不應滅受取證。今明具佛法者還約三種受其一切法。一約凡夫者即約屬愛見受也。屬愛惡受已如前列。受此諸受具修一切法。菩薩於諸不善受知病識藥。知病即知苦集識藥即知道滅。知四不可說而通四種四諦。即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此不善道即如來種用四悉檀自行化他。此具如佛道品(云云)。次約屬愛善受。具足佛法者亦如前列。於此善受能知天文地理韋陀書史五明六藝。輪王十善五通神仙之論釋提桓因種種善論諸梵天王說出欲論無不皆知。又於此法知四不可說等例前惡中。次明受屬見惡受善受。以邪相入正法修一切佛法亦如是。二明受二乘具一切佛法。即藏通四門皆知四不可說例前惡中。三明受菩薩受具一切佛法。四教菩薩如前說。菩薩知四不可說入假利生。三藏菩薩有門生滅四諦起四弘誓願。阿僧祇劫行六度行具一切法。而於生滅四諦通達三種四諦自利利他。餘三門亦如是。通別圓一十二門亦如是。若受凡夫受未具佛法不得滅之取證。乃至菩薩受亦如是。華嚴呵七地沉空意當在此。瓔珞雲等覺地無量百千萬劫入重玄門修凡夫事。即是未滅凡夫受而取證也。凡夫受尚爾。二乘菩薩受未具佛法豈得滅而取證。

設身至大悲心三明入假起悲。入假精進具學佛法本為化他。若大悲心少則精進心羸。故須加修悲心。設身有苦者。若是念處等出假伏惑未斷。若入生死苦來逼身或生退悔。若斷結見真或自存己。樂欲入涅槃放捨精進。故勸愍惡趣。無量劫來不識真正沉淪苦海。今得念處煖頂知空。苦尚難忍何況彼耶。乃至見諦出假。今有思惟。苦猶難忍況具縛惡趣。乃至斷見思盡出假。今止有習。苦猶難忍況三界凡夫。如是念時大悲節節增長。甘心受苦。荷負眾生出假精進。具如前釋。以已之疾愍於彼疾此意同也。

我既下四明弘誓文為四。一酬本願化物二去取三正化物四傳釋。我既至眾生初明酬本願。何者悲誓利物但為內疾猶重未成化他之法。今修二觀調伏取相若薄若盡無知稍破。故言我既調伏。本願度物今須調伏一切眾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二明去取有師言。如病眼見華病瘥本無。眾生亦爾妄見諸法。妄惑若滅則無法可除。此是本無法何謂不除法。今言一切眾生具十界法無明不了觸處病生。若有智慧無礙自在悉為佛事。譬如火是燒法若觸燒。如病。謹慎不觸即是除病不可除火。除火則失溫身照闇成食之能。十二因緣三道亦爾。此有去取法不同除也。又火能燒人得法術者入出無礙不須除火。故八萬四千煩惱凡夫為之疲勞。諸佛菩薩以為佛事。亦如治眼去病存精。為斷病本而教導之者。三正明化物。病本即是一念無明取相。故華嚴雲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今謂唯是一念無明取相心作此即三界之病本也。若知無明不起取有即畢故不造新。即是斷病本也。何謂病本下四傳釋文為二。初釋出病本二釋教化斷除。何謂病本者攀緣只是妄念取相。過去無明行合現在愛取有。合過去攀緣為現在病本。現在攀緣為未來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者。過現攀緣皆緣三界。若離三界無別攀緣雲。何至無所得。次釋教化斷除。謂心無所得者無相空慧。不得一念無明取三界相。即心無所得攀緣皆息。如經無所攀緣。謂二見者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即內外見心皆無所得。若心無所得無明取相攀緣皆息。則心水清淨珠相自現。若得清淨心常一則能見般若。是為化物之要道也。文殊下五明勇健心結釋前四文為二。一正結釋二譬顯。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者。結從空入假伏心修一切佛法。結能利益一切眾生。如金剛般若云菩薩降伏其心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即是此義。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者。菩提言道若不利物即二乘道菩提名道薩埵名成眾生。若不如是為無慧利者。眾生不得法施慧利於物無出生死之大益也。譬如勝怨者二譬顯菩薩利物勇健心也。愛見之心能化眾生入於魔外。即是眾生入道之怨菩薩能斷其見思是勝怨也。兼除者兼言未正。菩薩法界結惑未盡。由須自行傍兼利物故言兼除。又兼除者在因且兼除眾生生死。成佛則究竟為斷除也。

彼有疾下三明有疾菩薩用中觀調伏。前二觀為方便。此觀即是佛菩提智為斷無明自體實疾。故勝鬘雲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因此發真即開佛知見。亦名一切種智亦名佛眼。是為入不二法門品作本。具如玄義。修此觀位約教有三。通教六地斷四住七地斷塵沙八地道觀雙流。若別接通八地修中治無明病。九地似解名為聞見。十地發真名為眼見。別教十住已斷四住。十行除塵沙。因前解行得修此觀。十品似解即是迴向。發真入地分破無明。道觀雙流入薩婆若海。圓教五品即修此觀。若生似解得六根淨。若能發真即入初住斷無明實病。道觀雙流自然流入乃至等覺無明未盡皆名有疾。以別接通及別斷伏皆是方便。今初發心行生修乃至坐道樹下。故圓教初心即學中觀。文為二。一正明中觀二道觀雙流。初文二。一明觀體。二簡非。初文二。一明自觀二觀眾生。

如我此病非真非有者。是初自觀法身有無明自體之病。非真非空非有非假。又非真者非從假入空所治之病。非有者非從空入假所治病也。故前二方便非是正觀。因前二空入今中道。四句撿無明畢竟不可得。即知無明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得。是為入不二法門。即見虛空實諦佛性名中道觀。玄義具明。如是觀者破迷實諦無明之疾。

眾生疾亦非真非有次觀眾生。修此觀時非但自知疾非真非有知眾生亦然。是觀眾生根本疾也。何者眾生本來與菩薩非真非有一如無二不異不別。眾生迷故墮二生死。菩薩觀照了知十界皆有中道無明之疾。故己他之疾同。是真體一無明也。以此驗知。此經觀中則無假空而不中。

作是下二明簡非為三。一約愛見大悲二約禪定三約二智此三非者正就法身二莊嚴簡。初文者若觀中道生愛見者。則不能雙照二諦。若照二諦亦不照中。今觀中道不生愛見。若照中道即能雙照不失中道。即是一心三觀。即真中觀之正體也。此之愛見正約中道。若約二諦屬前二觀。若就三諦明權實者此是自行權實。何者自行照實諦為實照二諦為權。若約正道生愛見悲即法身有疾此為四。一正明起愛見二釋是非三引佛語證四結勸捨。初言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若於中道法身起愛即順道愛生。名為頂墮。菩薩雖不墮二地障入菩薩位。若用悲心欲拔二邊生死苦者。名愛見悲。是則非唯自體成疾。亦定慧大悲雙照不明。損方便力障於大用。如身有疾手足萎陀不能營辦。正覺之體有愛見患。定慧大悲皆有障也。又如手足有疾亦能累身。若定慧有障能障觀體。此正觀體若有愛見緣眾生者。即愛見悲。非但自體有障。亦障福慧莊嚴二諦雙游普利眾生。

所以至解縛二明解釋。除失顯得文為二。一除失二顯得。一除失者菩薩斷除客塵者。愛見即是無明不有而有。名為客塵。能覆自性之心。若用悲心欲拔眾生二邊苦者。即於生死有疲厭心。何者觀體若有愛見照二諦用則不分明。慈悲外化即有疲怠。如身有疾不欲行涉。此是除失。

若能離此無有疲厭者次明顯得。若能離此愛見則內觀徹雙照無滯。無緣大悲化物無惓。如身無疾所作成辨在在所生不為愛見覆者。若斷無明愛見則無界外煩惱。慈悲誓願隨有疾眾生有緣之處受身化物。自既無分段變易之縛。即能解彼眾生之縛。故云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此顯得也。

如佛至是處三引佛語證釋正觀義。義既深邃淺行未達各生疑網。是故引證。

是故菩薩不應起縛四結勸解釋。分明證據有實足以斷疑生信。故結勸云不應起縛何謂下二約禪簡非顯是文為二。一簡非二顯是。初文者貪著禪味是菩薩縛。縛即是非。若貪著有漏根本十二門禪即隨生同居。若貪著無漏觀練薰修即隨生有餘。若貪著九種大禪首楞嚴等百八三昧即隨生果報。皆不免縛。

以方便生是菩薩解二約禪顯是。若觀中道不染前三。誓生三土皆是以方便生。雖生三土無三種縛。能解三土眾生之縛故言以方便生是菩薩解。

又無方便下三約二智明簡非文為二。一約修行二智二約真應二智。修行用因真應約果。初文為三。一略用四句標章二四番解釋三總結。初標中初兩句標實智縛脫章門。次兩句標權智縛脫章門如文。

何謂至方便解二釋前四章門。一釋無方便慧縛。謂以愛見心者。修正觀時不能體達不生不生不可說。又無助道資發實慧。實慧不發致起愛見。若用此心修行六度。莊嚴佛土成就眾生。修三脫門而調伏者。不能發真破無明障顯出法身自利利他。即是無方便。慧縛如身有疾不能運為。二釋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者。但不以愛見心反前為異。餘義並同依前說之。三釋無慧方便縛。謂住三毒者此是修觀行。不加修真慧破通別三毒。用不淨心而入方便。萬行無導即是無慧方便縛。如人手足有疾不能安快四釋有慧方便解。謂離三毒者。以離三毒反前為異。餘同比說。問愛見與三毒何異。答愛見是順道而起。三毒多著依正而生。問成就眾生與殖眾德本何異。答利物無緣大悲名成就眾生。即是智集唯識通。如是取淨土。自行一心具足萬行。迴向菩提名殖眾德本。即是非形第一體非莊嚴莊嚴。

文殊至觀諸法三總結勸。有無明實疾。菩薩應如是巧用二智以觀諸法。即是以助資正以正導助。此即善用二智自利利他。

又復觀身下二約真應辨二智文為二。一觀身有實疾權疾明二智二觀身疾不離不滅明二智。初文又二。初觀法身實疾即是實智。次觀應身權疾即是權智。何者照實權境隨境受名。初文者又復觀身無常苦空無我。是名為慧作此觀者。前明實慧。觀法身理湛然實境。以為實慧。今有疾菩薩法身猶有因疾果疾。是無常等即事不實。即是法性為實慧也。菩薩未證極果。因地法身有常無常。二鳥俱游意在此也。

雖身至方便二明照應身權疾之境。即是方便智也。何者雖身有疾即是菩薩法身惑累未盡。猶有無明變易實疾。常在生死者。即是應身常在界內外生死。所以常在者為饒益一切而無厭惓。是名方便。即照權境為權智也。

又復下二約觀身不離不滅。明二智文為二。一約不離明實智二約不滅明權智。初文者又復觀身。身不離病者有疾菩薩觀身實相。即是自性清淨心不染而染難可了知。若斷未盡即是身不離病。又法身大悲同眾生疾。法身應疾故言身不離病。病不離身者實疾權疾皆不離法身。而有是病。是身非新非故者無明實疾與本法身無前後。但非始本。眾生無始之病非新非故。菩薩同病亦非新故。是名為慧者即實智也。設身有疾而不永滅。二約不滅以明權智。有疾菩薩既住正觀不應四大增動。宿業所致。設有重疾即觀入法門。故言而不永滅。又設是假設權實二疾皆是假設。實疾即是無明假設。故金光明雲。無所有故假名無明。權疾因眾生而起亦是假設。而不永滅者亦有實權。實者雖有此疾體疾無疾不斷不破。以己之疾愍於彼疾。若觀此疾入實相者得無緣大悲。還用利生故不永滅。權者若一段眾生疾滅。於餘眾生猶須為現。故不永滅。

文殊師利下二因觀成行。此為香積作本。彼明穢淨土菩薩之行。為成此義文為二。一結前觀以為行本二正明雙流之行。初文為三。一明調伏觀成二釋三結成行本。初文者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亦復不住不調伏心者。上多明不斷煩惱。若不得意則縱煩惱。心隨妄法還同凡夫。

所以至聲聞法二明結過釋也。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者。一往同愚非即凡愚。如罵人如驢非即驢也。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者。亦一往相似非即同也。

是故至菩薩行三結成行本。若離二法縱容得所則是菩薩立行之本。故言是菩薩行。

在於下二正明雙流行文為五。一雙明雙流行二單明雙流行三約道品正觀明雙流行四約現相自在明雙流行五約依正明雙流行。初有三行。在於生死不為污行者。若中觀相應入俗不染。住於涅槃不永滅度者。流入偏真而不取證。非凡夫行者流入真也。非賢聖行者入俗自在不同二乘。非垢行者流入真也。非淨行者流入俗也。

雖過至是菩薩行二單明雙流有十五行。雖過魔行而現降眾魔者。正觀相應能入俗降魔。求一切智者流入真空。不非時求證一切智不墮二地。雖觀諸法不生。流入真空雖化二乘不墮二地。雖觀十二緣起。本自不生而流入俗諦緣起。起六十二見化諸外道。雖攝一切眾生。雖入俗諦用四攝法。攝諸眾生入一實諦。和光不同塵故不愛著。雖樂遠離。流入真空能遠離煩惱生死。而不灰斷。雖行三界。雖入俗諦行於三界。即照世諦。而不壞法性即是照真諦也。雖行於空。流入偏真具修萬行。如空中種樹。雖行無相流入遍真無相不妨度生。雖行無作。流入偏真無作不妨受六道身。雖行無起。流入偏真無起。而起萬善。雖行六度。雖入俗諦同六度菩薩。任運圓照眾生之心。雖行六通。自然入俗故得五通入真。而不盡漏不同二乘。雖行四無量心。流入梵天行於俗諦。而不受集梵世生死。梵王之身。雖行禪定解脫三昧。雖入俗諦諸禪。而不隨禪生色界。不隨定生無色界不隨解脫生淨居。亦不隨解脫三昧生有餘土。

雖行至是菩薩行三約三十七品正觀。明雙流行。雖行四念處。正觀相應自然流入折體念處。見真而不捨俗諦身受心法。雖行四正勤。流入折體正勤見真而不捨俗諦身心精進。雖行四如意足。流入折體如意。見真而能得俗諦自在神通。雖行五根。流入折體五根。見真而能入俗。分別眾生諸根利鈍。雖行五力。流入折體五力。見真而能求佛照俗十力。雖行七覺分。流入折體七覺。見真而分別佛一切種智。雖行八正道。流入折體八正。見真而樂佛道。雖行止觀助道之法。流入事止觀助折體見真不入灰斷。在俗行化。此則二諦雙流皆異二乘。故悉結成菩薩行也。

雖行至是菩薩行。四約現相明雙流。文有三行。雖行不生不滅者。正觀相應流入真諦不生不滅。而現俗諦相好莊嚴。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流入現外威儀入真。而能入俗不捨一切佛法。此即內秘菩薩行外現作聲聞。雖隨諸法究竟淨相。流入平等法界四不可說。而能界內外現身利益。

雖觀至是菩薩行。五約依正結撮扶成此宗體也。文有二行。雖觀等者。若正觀相應知常寂光。而能起界內同居淨土界外有餘果報淨土。此結成佛國因果為宗也。雖得等者。若正觀相應別入初地圓入初住。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能現八相。而真應未極應修住行乃至等覺諸菩薩道。故言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此結成住不思議解脫之體用也。若諸師不信此經明果外淨土法身者。云何消此文。

說是至三菩提心第五大段明時眾得益。八千天子發菩提心者。菩提心義具如前釋。

維摩經略疏卷第二十三

不思議品

此下五品次問疾品來者。即是入室大段第二重決前問疾品也。何者前明問疾品約於權疾。辨果實疾明因。所說既略。利根之徒如八千天子已發道心。其未悟之流更廣辨果明因決前權實疾義。故次來也。此五品為二。一此品正為決前問疾品約權疾明果。二從觀眾生品至香積四品。正為決前問疾品約實疾。明三教慰喻三觀調伏之因。今略用三意通釋此品。一品來意二略釋不思議三入文帖釋。初來意者。問疾品明疾有權實。權疾即是法身應用本跡各有所居。故淨名空室現疾而臥。表土表身表本表跡。文殊覩相知有所表。故因往覆論決果地依正義。意雖顯而不思議垂跡。權疾依正莫測之用猶未具明。故因身子生念為致燈王之座。而此小室容多大座而無妨礙。即顯不思議垂跡權疾所居神用莫測。廣論果地從本起跡跡中變用依正自在。重廣顯權疾垂跡變現眾生疾愈權疾亦愈。故此品來也。二略釋不思議者即有二意。一明三德解脫不思議。二明本跡依土不思議。初意者即有三種。一真性二實慧三方便。故淨名雲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能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乃至種種變現莫測即是三種解脫不思議義。何者諸佛菩薩有解脫者即是真性。若菩薩住此者即是實慧。能以須彌內於芥等即是方便。但四教皆明三種之理悉有不思議義而有二種。一相待二絕待。若三教所明即是相待。何者三教隨他意語。約斷結以明解脫即是相待。圓教隨自約不斷結以明解脫。即是絕待不思議也。相待即是有思之不思皆是思議。絕待即是無思之不思是真不思議。今此一品正以絕待不思以釋不思議也。所以三教成相待者如三藏佛果神用變化。凡夫二乘及諸菩薩之所莫測。即不思議。若待通教體法解脫還是思議。若通教八地已上道觀雙流。二乘下地之所莫測即不思議。若待佛地猶是思議。通若待別還是思議。別教登地見一實諦得三解脫。三乘通教別三十心所不測量即不思議。若待上地是思議。此三皆是下不思上。非是當位絕待之不思議。今明圓教絕待不思議者。十二因緣三種非道即是三德解脫佛道。若菩薩行此十二因緣三種非道。不斷三惑不破三法。而住三種解脫之道。即不思議絕待三德之解脫也。是則非但下不思。上乃至上地諸佛菩薩亦不思下地及一切眾生因緣三道。即是絕待之不思議。故文殊般若云。佛界眾生界俱不可思議無有異也。前釋一名不可思議解脫已具明竟。二約本跡依土者。前品空室表土。文殊見相問於佛國。但明寂光畢竟空寂。此但是法身本土不可思議。未顯應身跡居不思議相。今用神力致座。明跡居穢土現不思議事。須彌大海地水火風十方佛土集在一國。示一切人如是等事。皆是依土現不思議莫測之相。具出在文。若跡居分段依報塊然。尚示無礙居餘三土豈可測量。問此十四品皆不思議何得獨標此品。答雖復皆明但此品廣出變用事。顯故別標題。如摩訶般若始終皆明般若。佛言欲求般若當於須菩提品中求。而須菩提對佛。釋提桓因舍利弗問難一向皆入真空實相。即般若正意故勸此品中求。今品亦爾。

爾時下三入文帖釋。此品總為六。一身子為眾念座.二淨名借座.三昧不思議神用.四迦葉欣仰.五時眾得益.六淨名述成。初文為五。一身子生念.二淨名問.三身子答.四淨名彈呵.五天子得法眼淨。初文者身子古聖跡。示此念欲為開發不思議端。若不生念無由得顯不思議用。又欲為令小乘未證果者得法眼淨。或發大心已入位者得成生蘇。故示生念因致彈呵。為借燈王之座廣說大用。則諸聲聞鄙小慕大。堪聞大品法華。約事論者。大眾立久而二大士方論大道。言論未已恐時眾疲怠不染法利若。有床座咸得安穩。必獲大益故生此念。亦因空室致有斯念。因此彈呵。神力借座。即得廣說不思議解脫神用。皆是垂跡權疾利物自在之功。若有此勝能用化物者。則除眾生實疾因果。豈得不念。若眾生因果疾愈則佛菩薩淨名應同之疾皆愈。是則成前果地權疾之義。

長者至床座耶二問所念。身子雖生此念眾生未盡知。將欲彈呵故先問所念。為法來耶求床座耶。若為床座不名行人。若言為法不應求座。故須覈問。若所念顯露大眾同知方可彈折。

舍利至求床座三身子依念而答。我為法來非為床座。尋此答意即為三失。一心念床座而雲為法。是違心之失。二所念聲聞法中三寶四諦等法。是不稱理之失。三真法無念而今興念。是捨道法入凡夫之失。

維摩下四正彈呵呵其三失。初呵違心者。夫求法者不貪軀命豈辭立久。不沾法味身有疲怠。謂眾亦然遂念床座。乃至覈問答言為法。若其為法不惜身命。豈得疲怠而念床座。

夫求下二約法呵其不稱理失。向聞大乘既不染心猶存小法。致疲怠念座故呵其所存小法。文為四。一約陰入三界呵.二約三寶呵.三總約四諦呵.四別約四諦呵。初文者身子依三藏入道。陰入是其報身。因此修禪發欲界定四禪四空。住此諸禪觀三界陰入生滅諦理斷三界結。雖成羅漢巡觀無漏還從此入。今淨名用衍呵其拙度。不得即空法性陰入。非真求法不免還招麁變易死。又有入出之觀出則疲怠念座。

唯舍利弗至眾求二約三寶呵。所以須約三寶呵者。其聲聞人隨聞生解三空入道。由佛說法得入僧數。若呵其非者是則過由佛法眾僧。亦非故呵其不應取著。不了義教明三十二相為佛。九部為法羯磨得戒為事僧見諦得果為理僧。大乘諸法實相本自明瞭是佛。理性無倒為法。智理不二為僧。又知法名佛離相為法無為即僧。若不識此一體三寶乃著別相三寶。故呵不應著也。

夫求下三總約四諦呵。所以次約四諦呵者。身子不愜。若三寶不實不應著者。觀諦見理豈無三寶。故即呵其有作四諦非究竟也。文為二。一呵二釋。一呵雲無見等者此呵生滅四諦。若由此見理不進求者。但住化城不至寶所。如呵須菩提云不壞於身。而隨一相豈折觀苦言見理也。不斷淫怒癡亦不與俱。豈定斷集以五逆相而得解脫。豈煩惱盡以為證滅。如化城之造作也。有師作造詣之解恐不如前釋。不斷癡愛起於明脫。即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豈離非道別有正道之可修也。若執聲聞四諦為實即不見大乘三種四諦。所以至非求法也二釋者。若執生滅有諍論者。即是界內有為戲論。若實因此見真斷於界內愛見論者。猶是界外無為戲論。今身子雖斷有為猶在存四諦。即是無為界緣集戲論。非求大乘三諦之法。豈見佛性入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

唯舍利弗下四別約四諦呵。所以更歷別呵者恐身子未愜。若言四諦是戲論者。何得佛開以為種種利物之門。又解為未悟者。故須別呵。即為四。初一番約苦次兩番約集。次四番約滅。次二番約道。初呵苦諦。雲法名寂滅者陰等苦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即真陰滅義。觀陰苦法是見生滅者乃斥生滅。豈見無生一實諦理。若不見理非求法者。如呵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既不得真無生還招變易之苦。

法名至非求法也次兩番別呵集者。集為習報二因所成。習因約煩惱報因約業。煩惱業合能招苦果故名集諦。初呵集習因雲法名無染者。如大經云愛有九種能令生死相續不斷。若染世諦即有分段生死名界內集。若染真諦即有變易生死名界外集。次呵報因雲法無行處者是呵行業。能觀之智為行所觀之境是處。故經云說智及智處。心行於境即是行業。凡夫行世諦招果內之苦。二乘行真諦招變易之苦。即是集也。

法無至法也三四審別呵滅諦。法無取捨者實諦真滅本無取捨。而凡夫取世諦捨涅槃。故有界內生死不得真滅。二乘取真諦捨世諦即受變易生死亦非真滅。由取捨故不見中道非真求法。法無處所者此明滅諦。即是有餘無餘二乘行人歸心之處。若著滅諦涅槃之處即有無為煩惱生死。非真滅諦非求法也。法名無相者呵取滅諦無相涅槃。何者凡夫取世間相生於六識。故有界內生死不名為滅。聲聞取滅諦相即有七識名隨相生識。則有界外生死非真滅諦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者是呵住滅諦。何者凡夫住俗分段不滅。二乘住真即有變易豈得真滅。以住真諦有餘無餘不見佛性。非大涅槃究竟寂滅。豈是真求法也。

法不至法也。四兩番別呵道諦。法不可見聞覺知者。凡夫有世俗見聞覺知則有見思。是以流轉非無漏道。小乘慧眼見真從聞生解。十六心悟理即是覺知。故大經云須陀洹人以正覺道斷煩惱亦名為佛。一切智知即是知也。故於見諦說眼智明覺。此見聞覺知不見一實諦理。非求大乘見思無漏。豈是真求法也。法名無為者。小乘滅諦是無為道諦是有為。無漏大乘道滅皆是無為。故大經云聲聞弟子是有為僧。上呵羅雲說有為功德之利。非為無為出家意在此也。

是故至所求三結呵身子興念之失。由念求法致有疲怠則念床座。若真求法無念無求。待水澄清珠相自現。乃是真求此無疲怠豈念床座。

說是至眼淨五明天子得法眼淨。法眼淨者有師云是大乘法眼。今推此文雖不的判比上文恐猶是小乘法眼淨也。何者淨名含中入真用衍通教。求小乘人聞此巧度即淨法眼。又昔分別推求法相道理。心水波動不得見理。今聞此說應無所求。求心既息心水澄清豁然見理。如阿難竟夜策觀欲盡殘結而不得盡。放心就抌豁然發真。三界漏盡此亦應爾。

爾時下二神力借座。上呵身子但為求座非為求法。因此說法天人得道。未顯不思議神力。若不致座如貧無財不能營辦呵嘖賓客。今以神力借座用酬身子所念。以為說不思議解脫之由。文為六。一問文殊有好座處.二文殊答座處.三現神力借座.四燈王遣座.五大眾嘆仰.六淨名令眾就座。初問處者欲顯不思議神力設座。必須稱於賓客之心。所以先問勝妙座處。約理解者。文殊所將是機。淨名逗機必使稱會。是故先問。

文殊至第一二文殊答。知有妙座稱眾機宜。故指須彌世界有好嚴飾之座。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表八萬四千諸波羅蜜所成圓滿法身。其座高八萬四千由旬。表八萬四千真空無畏之境。

於是至神力三正明神力借座。若准下文遣化菩薩香積取飯。今此文不見變化之事。當是大士靈通冥感。所以彼佛稱其心念遣座來也。或可經家脫落。

即時至維摩詰室四彼佛遣座三萬二千入於方丈小室能容不迫迮者。住不思議神力故能爾也。即表果報無礙依土。問神力何由頓爾。答靈鬼志雲。千年狐能以車入塚。塚口無損車亦不壞。小魅尚爾況不思議菩薩神力。

諸菩薩至如故五大眾嘆仰。如此大座入於小室了無迫迮。毘耶等處本相無毀。昔所未覩故稱嘆也。

爾時下六命就座文為三。一命文殊等就座。二得神通者稱座而坐。三新發意等皆不能昇。初令就座言自立身如彼座像者。自令身相如彼土菩薩之像而坐。

其得至師子座二稱坐而坐。諸得神通菩薩皆為四萬二千由旬身者。上明佛身具足八萬四千由旬。今菩薩在因讓果減半故也。

諸新發意下三明新發意及弟子等皆不能昇。文為五。一新發意等皆不能昇.二語身子就座.三身子辭不能昇.四令禮登王.五新發意等作禮方昇。初文可知。

爾時至師子座二語身子就座。上來念須床座今既致座。何以不同諸菩薩坐。

舍利弗至不能昇三身子辭不能昇。此座高廣者法華明諸法空為座。空理深廣即其車高廣。身子及諸弟子新發意等皆未入佛慧不得不思議神通。寧得同大菩薩而昇。故雖見此座而不能昇。如人見幻一多互為自不能作。身子等亦爾。雖見室包乾像而無此神力故不能昇。所以新發意不能昇者。若三藏伏結五通既非漏盡。不及二乘豈能昇也。通教六地斷結與羅漢齊得界內六通。若望圓教猶新發意羅漢既不能昇六地豈能昇也。別三十心雖得界外五通亦名新發意。未入初地不思議解脫豈能昇也。圓教十信雖淨六根亦名新發意。未入初住真應二身豈能昇座。

維摩詰至乃可得坐四明勸禮。所以禮者身子及諸大弟子未入大道。新發意等雖是菩薩未住不思議解脫。不得自在之力既不能昇。若禮彼佛承佛神力乃可得昇。又解小乘歸向如來即是迴心向大。表其至法華當安住實智授記作佛故得昇也。諸新發意聞此不思議說即心開悟解。或至大品得入。若至法華聞正直捨方便皆有入義。故得昇座也。

於是至坐師子座五新發意等受旨。作禮得昇座者承彼佛力故。亦是遠表將稱大乘空理故得昇座。

舍利弗下三正明淨名說不思議解脫力用文為二。一身子見此不思議神用嘆未曾有。二淨名答廣明諸佛菩薩住不思議解脫之果有大神用。初文者身子見此神力諸座高廣。直置一座八萬四千由旬閻浮已不容受。何者閻浮提地止長七千由旬豈能容斯一座。何況三萬二千來入小室。於毘耶離閻浮依正無所妨損了不迫迮莫測之。然故身子嘆也。問何得小室容諸大座。答世諦有二。一思議則小不容大二不思議小則容大。如尺面之鏡大像亦現。

維摩詰言下二正約果地三德不思議解脫而答。所以約果答者。身子覩此嘆未曾有。而不測是何等法門。時眾未住此解脫者亦莫知然。故淨名顯諸佛得此解脫答也。菩薩住此解脫即能有大神用。今淨名是大菩薩住此解脫故現此事。文為三。一約佛菩薩顯不思議之體。二約菩薩住不思議之智三明不思議之大用。此正明三德解脫。顯上問疾中明果地法身大悲權疾之用。何者上現空室唯置一床以疾而臥。今還顯此所言。諸佛菩薩有解脫者。即顯真性。上唯置一床正表此也。菩薩住是解脫者。此是實慧與真性相應。入理般若名為住。住者安靜休息也。實慧見理息方便行。上現寢臥正表此也。能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即是方便。上無疾現疾正表此也。所以淨名重顯三德解脫者。上雖明權疾正為利物。而未明益物不思議無量方便。時眾豈知跡處權疾十方利物無邊之事。今因借座入室為證跡處權疾有斯利物不思議之用。初雲諸佛菩薩有解脫顯真性者。真性乃與眾生共有。以諸佛菩薩能得此理故有大用。如得如意珠則能雨寶。

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二明住不思議之智。即是實慧。以得實慧能以不住法住此真性。藏通不明此理故菩薩不住。別圓地住已上即住此理能有大用。如如意珠無心出物。今淨名後心住理功用無等。

以須彌下三明不思議之大用。即是實慧與真性合有斯莫測。大論雲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文為二。一略別明不思議用二總廣明不思議用。初文正出八雙相對初一雙山海相對亦是依正相對。以須彌等者其得不思議解脫遂居依報得自在也。此義不易。有師言神力能爾。今謂不思議性非天人修羅佛之所作神力何能。有師言小無小相大無大相故得入也。今謂小是小大是大是自性。小大不得相入者小大大小既是他性何得入也。今解華嚴明一微塵有大千經卷。觀眾生一念無明心即如來心。若見此心則能以須彌入芥無相妨也。下諸不思議事窮劫說不能盡皆是此意。故文雲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若觀眾生心行得佛解脫。住此解脫者能現如是不思議事。何者諸方便教明二乘偏真解脫。是思議解脫。如得頗梨不能雨寶。圓教中道圓真真性。即是不思議解脫。如得如意雨大千寶。見眾生心行真性。即得芥子須彌真性。一如無二。若得芥子真性之小能容須彌之大。得須彌真性之大不得芥子之小。舉此一意可以例諸。言其中眾生等者。眾生既不見小大真性。豈能覺知有得度機。神力加之即見此事。若能觀此真性。入觀行相似。因此必得如來滅度。故言乃能見之。故法華明六根清淨雲。唯獨自明瞭餘人所不見。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者。海對須彌入一毛孔者。正報自在。若會海水真性即是一毛真性者。即能以海入於一毛。於正報身無所妨也。

又舍利弗至本相如故。二擲世界去還相對。若菩薩住世間真性。即能如此。

又舍利弗至七日。三延促相對。若菩薩住時節真性者。即能如是如一念夢見三世事。若言其短見三世事。若言其長只一念夢。

又舍利弗至本處四彼此相對。

又舍利弗至見之五國土所有相對。

又舍利弗至為害六風火相對。

又於至所嬈七上下相對。但經略不將上著下。義推必有。

又舍利弗至得聞八身聲相對。上來諸事例如山海。住其真性即能如是。權疾變現利物難思。其見聞者皆已得度。

舍利弗至不盡二總略結。廣明不思議大用無量。若住真性即諸法性。法性無量無邊。則不思議大用。無量無邊。豈是窮劫之所能說。即是三土垂跡權疾。利物與虛空等。顯果地大悲權疾其義孱然。

爾時下四大迦葉稱嘆。文為二。一自稱嘆.二語舍利弗說可嘆事。初文者迦葉聞說莫測之用。二乘所得無如此事。昔所未聞嘆未曾有。

謂舍利弗下二語舍利弗說可嘆事。又為四。一小乘聞不能解.二勸智者發心.三自責聲聞無分.四慶菩薩得利。初文者以小乘人無大乘三無漏根故。雖聞不解。迦葉自設盲譬以顯斯義。即為二。一開譬二合譬。於盲者前現色像者。盲雖不見非不聞色。此譬二乘無大乘三無漏根。聞說神力既不見理不知神用意趣因由。如盲不見色雖聞異說莫知因起。故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何者二乘雖得慧眼以取證故法眼根壞。雖復聞說不能發識得見其事。如世盲人肉眼根壞。雖對眾色不能發識有所見也。

智者至三菩提心。二勸智者發心。除正位二乘。餘五乘人有智之者。皆可發心學此法門。

我等至世界三迦葉自責聲聞無分。一切聲聞永絕其根者。種子不生芽也。聞此皆應號泣。聲震大千者。無三界之有因。於大千界永無斯事。故傷嘆自責。迦葉此意為折諸正位令。成生蘇入大品成熟蘇。至法華成醍醐。

一切下四迦葉慶諸菩薩。為二。一慶勸頂受如文。二得此真法大士住此法門。即知魔幻。故言菩薩信解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

大迦葉至三菩提心五時眾得益。天人得益正由聞說不思議土之用。亦是迦葉自嘆獎勸故皆發心。

爾時下六述成大迦葉。上迦葉雲此法門者魔不能壞。今述成此意為二。一述魔不能壞。二明住不可思議菩薩能成就行人。初文一切魔不能壞者。夫作魔王多是住此法門。擊諸初學方便菩薩。及修圓道初學之者。若是真道如金剛寶鉼無能破者。亦如豬揩金柱轉益光色。若其魔來更增福智。

又迦葉至之門二明住不思議菩薩能成就行人。諸稟方便及圓初學行檀等六度。住不思議。菩薩多來試之令其堅固。如法華明。釋迦因地恆為調達所成。若小菩薩則不能爾。即以譬顯開譬合。譬如文可解。

維摩經略疏卷第七

 

上篇:維摩經略疏

下篇: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玄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

御製心經序 二儀久判。萬物備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序 夫涅槃無方。佛性無體。而菩薩見...

觀無量壽經義疏

觀無量壽經義疏(本) 淨影寺沙門釋慧遠撰 此經開首先知...

說無垢稱經疏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一(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詳夫。實際...

佛說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

佛說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 北涼高昌國沙門法盛譯...

佛說求欲經

佛說求欲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

【註音版】佛說較量壽命經

佛說較量壽命經...

華嚴遊心法界記

剏鐫華嚴遊心法界記序 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而性...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佛說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佉羅帝耶山...

淨土指歸集

淨土指歸集卷上 吳郡北禪寺沙門 大佑 集 ○原教門第...

【註音版】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佛說十二游經

佛說十二游經 東晉西域沙門迦留陀伽譯 昔,阿僧祇劫時...

大方廣寶篋經

大方廣寶篋經卷上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佛教詞典】神足

【神足】 p0934   瑜伽二十九卷八頁云:問:何因緣故...

【佛教詞典】遁世

又作隱居、隱遁。摒除世事,隱居山野,修學佛道;亦即...

出家人給眾生治病收費是否合適

問: 法師給眾生治病收費是否合適? 大安法師答: 一個...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

顛倒的屠夫

宮門前,跪著一位身披獸皮的屠夫,希望能謁見阿闍世王...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佛告訴比丘們:人...

為何修行人要過午不食

問: 修行的人過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為什麼? 成...

怎樣讓彌陀對我們的加持力達到最高

佛法的因緣觀,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個,你自身...

印光大師關於《金剛經》的開示

金剛經者,即有談空,不墮空邊。即空論有,不墮有邊。...

如果有一天,生你養你的兩個人都走了

如果有一天,生你養你的兩個人都走了。這世間就再沒有...

以身作則,反求諸己

人活在充滿罪惡的世間,自身又有私慾偏情、妒忌佔有等...

患難不必求鬼神

邪魔外道有一種非常蠱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給你消災,給...

欲愛的根源來自於這念心

過去,佛住在舍衛國只樹精舍時,為所有的天人等四輩說...

聖嚴法師《學習觀音菩薩》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視頻】金剛寶懺(佛光山)

金剛寶懺(佛光山)

【視頻】佛光山早晚課(大悲咒 十小咒 心經 普賢十大願)

佛光山早晚課(大悲咒 十小咒 心經 普賢十大願)